280 likes | 388 Views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 贾波教授 主讲. 上 篇 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先秦时期 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 五十二病方 》 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 283 首方,用药 242 种 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 方剂临床运用 已初具规模. 方剂学发展简史. 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 黄帝内经 》 载方 13 首 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 ( 甜酒 )
E N D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 贾波教授 主讲
一、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 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 283首方,用药242种 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 方剂临床运用 已初具规模 方剂学发展简史
二、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 载方13首 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甜酒) 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 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提出制方理论: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方剂学发展简史
二、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配伍严密,药变方殊 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 剂型丰富,煎服有法 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方书之祖”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 单方510首、复方494首 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 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小品方》 《刘涓子鬼遗方》 简、便、廉、效 方剂学发展简史
四、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 载方7500多首 病症类方,首列妇儿 专辑“食治”卷 收录保健、美容方 方剂学发展简史
四、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外台秘要》 载方6800多首 保存许多散失方 按科、病分类方剂 方剂学发展简史
五、宋(金)元时期 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 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 用药辛温香燥 2.方书由博返约 博:量大而博。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约:简要而约。小型方书--《普济本事方》(许淑微) 《济生方》(严用和) 方剂学发展简史
五、宋(金)元时期 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3.专科方书问世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妇人良方大全》(陈自明) 4.方论专著产生 《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 方剂学发展简史
六、明清时期 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 《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著,层出不穷 《医方考》 《医方集解》 《删补名医方论》 方剂学发展简史
六、明清时期 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 (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七、近现代时期 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方剂学发展简史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方剂与治法
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治则 :所有疾病必须遵守的治法共性。 治法 :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 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方剂与治法
治法具有多体系的特点 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脏腑治法体系 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三焦治法体系 方剂与治法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方剂与治法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统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方剂与治法
第三节 常用治法 方剂与治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方剂与治法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方剂与治法
汗 法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方剂与治法
汗 法 2、适应病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方剂与治法
汗 法 3、常用分类: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以法统方 分类依据 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 方剂与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