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21 Views
自身免疫病的检验. 一、自身免疫病的 概述 二、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广医临床免疫教研室 徐霞 主讲. 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 Self-tolerance: 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应答或只产生极微弱的免疫应答 Autoimmunity: 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自身抗体或自身免疫效应 T 细胞 Autoimmune disease,AID 由自身免疫应答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多数病因不清 患者以女性居多 有遗传倾向
E N D
自身免疫病的检验 一、自身免疫病的概述 二、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广医临床免疫教研室 徐霞 主讲
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 • Self-tolerance: 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应答或只产生极微弱的免疫应答 • Autoimmunity: 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自身抗体或自身免疫效应T细胞 Autoimmune disease,AID 由自身免疫应答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 多数病因不清 • 患者以女性居多 • 有遗传倾向 • 血液中可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组织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 疾病的重叠现象 • 病程较长,多迁延为慢性 • 患病组织器官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 • 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 用相同抗原在某些试验动物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疾病模型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1.隐蔽抗原的释放 2.自身组织的改变 3.共同抗原诱导 4.遗传因素 5.免疫调节失常
部分自身免疫病与HLA的相关性 • 自身免疫病 抗原 相对危险值 类风湿关节炎 DR4 4.2 强直性脊柱炎 B27 63.1 系统性红斑狼疮 DR3 5.8 桥本甲状腺炎 DR5 3.2 毒性甲状腺肿 DR3 3.0 多发性硬化症 DR2 3.8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指自身免疫应答反应特异地作用于某器官引起相应的损害,可检出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指自身免疫应答反应非特异地出现在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和组织中,造成全身性病理改变,并可检出多种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 • 患者体内存在抗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引起以骨骼肌运动无力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 • 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IgG型自身抗体。 • 以上两种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均属II型超敏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小血管及结缔组织疾病,好发女性,疾病呈渐进性,缓解与复发交替,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 类风湿关节炎(RA) • 本病特征以手脚小关节发病,向心对称性发展,血清和关节滑膜液中出现抗变性IgG抗体,即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 以上两种疾病发病机制属III型超敏反应。
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 是以真核细胞的核成分为靶抗原的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总称 •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少数为IgM和IgA, • 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 • 风湿性疾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混合结缔组织病等
ANA类型 1.抗核蛋白抗体 2.抗DNA抗体 抗双链DNA(dsDNA)抗体 抗单链DNA(ssDNA)抗体 3.抗ENA抗体
一、免疫荧光抗核体Immunofluorescence anti-nuclear antibody ,IFANA • 以Hep-2(人喉癌上皮细胞株)细胞为抗原基质+待测血清+荧光抗人Ig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核型
常见核型: 周边型:是抗dsDNA或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sDNA+组蛋白,DNP)的形态学反应。高滴度周边型核荧光多见于SLE 均质型:抗DNP或抗组蛋白抗体,也可是多种自身抗体高度密集的形态表现。多见于活动期SLE、药物性狼疮等。
颗粒型:抗ENA抗体。 核仁型:抗核小体抗体,多见于硬皮病、皮肌炎及类分关等 着丝点型:染色体区线状排列荧光(不超过46点),仅见于硬皮病(尤其是CREST综合症阳性率可达80%)
二、抗DNA抗体 1.双链DNA(dsDNA)抗体 对SLE有很高特异性 2.单链DNA(ssDNA)抗体 缺乏特异性,在各种感染、自身免疫病中均存在 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法、放免分析法(Farr法)、滴金免疫测定法、ELISA
三、抗可提取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ENA)抗体 • ENA是指小牛胸腺或兔胸腺在盐溶液中可提取的一部分核抗原 1.抗Sm抗体 是SLE的标记抗体,仅在SLE患者中能检测到,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只在1/3患者中出现.
2.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 高滴度的抗RNP抗体,尤其是抗U1 70000RNP抗体阳性对诊断MCTD有重要意义 3.抗SSA(Ro)和SSB(La)抗体 对干燥综合症(sjoergren syndrome,SS)诊断有意义,尤其是SSB抗体具有特异性
4.抗SCL-70抗体 约40%的系统性硬皮病和70%的弥漫性硬皮病中SCL-70抗体阳性 5.抗Jo-1抗体 该抗体具有高度的肌炎特异性,多见于PM(45%)和DM(5%) 6.抗rRNP抗体(抗核糖体抗体) 在10%的SLE中出现,具有此抗体时中枢NS病变率高
免疫印迹技术(Immunoblotting,IBT)检测ENA抗体的原理和流程免疫印迹技术(Immunoblotting,IBT)检测ENA抗体的原理和流程 • ENA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各种抗原性多肽按分子量大小分离,电转移至硝酸纤维膜固定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即可通过酶连免疫反应与相应的蛋白多肽结合,在硝酸纤维膜上呈现特异性显色条带,参照各种已知阳性血清在膜上留下的显色区带的位置特征及显色区带对应的蛋白多肽抗原的分子特征,即可检测和识别多种自身抗体。
动物胸腺提取ENA SDS-PAGE 电转移至硝酸纤微膜 加标本 加酶标抗体 判断结果
方法特点: 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易于操作、长期保存 从靶抗原蛋白多肽水平上检测和识别自身抗体 一次可完成七种自身抗体的检测
国际上抗核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将特异性抗原基因转染Hep-2细胞以过度表达特定抗原,增强相应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是IFANA最新的发展方向 • 国际上开展以基因工程原理制备重组核抗原为基质建立自身抗体检测方法
类风湿因子(RF) • 是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也可见IgG,IgA。 • 检测方法:胶乳颗粒凝集试验(只能检出IgM类RF),ELISA法(可检出各类RF) • 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
其他自身抗体 • 抗甲状腺球蛋白及微粒体抗体 乔本氏甲状腺炎 •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重症肌无力 • 抗平滑肌抗体 肝、胆自身免疫病 • 抗胃壁细胞抗体 恶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