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990 Views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规划与管理. 应城市教研室 李汉超 2010 年 8 月. 个人自荐. 李汉超, 1963 年 7 月出生,湖北应城人,中学高级教师。曾做过教师,当过校长,现从事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已在 《 湖北日报 》 、 《 孝感日报 》 、 《 湖北教育 》 、 《 中学语文 》 、 《 中华学术研究 》 、 《 新课程研究 》 等 20 多家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等 100 余篇,参与多本教材和指导用书的编写工作, 2010 年 6 月正式出版教育文集 《 教海逐浪 》 。业余时间热爱文学,已发表文学作品 1000 多篇(首),正式出版文学专著五部。.
E N D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与管理 应城市教研室 李汉超 2010年8月
个人自荐 李汉超,1963年7月出生,湖北应城人,中学高级教师。曾做过教师,当过校长,现从事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已在《湖北日报》、《孝感日报》、《湖北教育》、《中学语文》、《中华学术研究》、《新课程研究》等20多家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等100余篇,参与多本教材和指导用书的编写工作,2010年6月正式出版教育文集《教海逐浪》。业余时间热爱文学,已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首),正式出版文学专著五部。
《教师教育标准》酝酿出台 1、三个原则:儿童为本 实践取向 终身学习 2、四项内容:教师标准 教师教育标准 课程标准 评价标准 3、一个转向:教会知识 教学生会学知识 授人以鱼 授之以渔 4、教师三大问题: 不读书 不研究 不合作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论语》 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中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高中新课程的八大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课程学分结构表中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该课程在学分结构表中,占最低必修学分(116个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144个学分)的16%。
一、课程规划 1、什么是课程规划 2、课程规划的内容 3、课程规划的要求 二、课程管理 1、什么是课程管理 2、课程管理的内容 3、课程管理的要求
(一)什么是课程规划 1、课程:狭义的课程 主要指教学内容即教材;广义课程是指由课程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其他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教育环境等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2、规划:狭义的规划是指制定或实施某种计划的过程;广义的规划则是指人类基于对研究对象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指向未来的一系列思考、步骤与措施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是指学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出的有意识、有系统的安排。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内容 1、课程方案 2、课程资源 3、课程安排
1、课程方案 ●《湖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南》 是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纲领,对提高全校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说明和安排……防止在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面出现混乱现象,保证课程的顺利开设。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是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纲领,对提高全校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是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纲领,对提高全校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方案的一般格式: ——前言:课程理论、性质、意义、指导思想等。 ——课程目标(总目标、分项目标) ——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要求 ——课程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师资配备、课时安排、课程资源开发与基地建设) ——课程评价:(1)学生学业评价(学分认定)、(2)教师评价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文化 人与自我 国际理解 社会参与 生活经营 环境保护 资讯科技 健康安全 (供参考) 课程方案活动内容织织及线索
(1)、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 ①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植物保护、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 人与文化。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③人与自我。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2)、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①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商)、军训、学农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②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社团、俱乐部活动。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成人仪式教育等;接待、卫生、管理等活动;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活动俱乐部活动。 ③外出参观、考察、访问或生存锻炼。 如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一般为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现实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情况和生产方式等。 如访问政府机构、政府官员、典型人物、特殊群体、热点事件等。 ④社区民俗活动。如参加社区民间活动,使其体验传统文化。
(3)、社区服务活动内容: ①通用内容:如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扶贫帮困、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②特色内容: 城市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居民小区公共卫生、社区辅导(如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 农村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参加农忙、扫盲辅导、乡村农技站(组)的科技活动、镇村公共卫生等。 ③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
认知水平(年级) 主题类型 科学探索 设计制作 科技活动 文化探索 环境保护 劳动技术 身心健康 社区服务 法律教育 综合活动 ...... 社会实践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索 线 动 活 3.课程方案内容体系示意(张建芳)
课程体系所呈现的规划模式特点 1、目标分层:即课程的开发是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而设计的,一般主要是根据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课程。 案例学校: 上海市大同中学“知识论的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上海市大同中学 高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综合意识和整体认识能力;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学会判断问题的价值。 高二,培养学生搜集、分析、综合信息,并具有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方案)、构建知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与批判性反思的能力,为学生思维模式上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奠定初步的基础。
课程体系所呈现的规划模式特点 2、主题分层:即按照主题序列将课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案例学校: 上海市七宝中学“开放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上海市七宝中学 高一年级上学期的主题是“文艺与人生”,偏重人文教育,要求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训练,学习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高一下学期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偏重于科学教育,要求学生体验一个课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尝试围绕一个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进行解决与证明。 高二上学期的主题是"我与祖国",偏重于德育教育,要求学生进行比较规范的调查与研究的训练,从形式、方法、分析到结论都强调规范、完整,让学生从自己的调查或研究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社会、了解人、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上海市七宝中学 高二下学期的主题是"我的未来",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经过前三个学期的训练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在设计研究题目、实施调查、实验、制作、发明等研究活动中,体现个性发展,课题结果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高二、高三之间的暑期,主题是"社会实践",全部学生到本区的街道、居委会挂职锻炼,获得对社会实际的深入体验,锻炼社会工作能力,结合挂职锻炼,提出合理化建议,直接参与社区服务。
课程体系所呈现的规划模式特点 3、内容递进分层:即根据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来组织课程。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瑞安中学所设计的研究型课程方案。 案例学校:温州瑞安中学“创新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专题调查研究课程;“追寻创造发明的踪迹”体验性课程:“探索未知的领域”小课题研究型课程。上述三门课程是按照“分段推进、反复强化”的原则组织实施的。
温州市瑞安中学 高一上半学年首先实施“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专题调查研究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进行专题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怀疑和探究性思维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与能力。 高一下半学年实“追寻创造发明的踪迹”体验性研究课程,通过追寻一项创造发明,使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全过程,重演创造发明的各个环节,进而体验其中的甜酸苦辣;并利用榜样效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技能,获得创造发明的真实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兴趣与信心。 高二学年,开设"探索未知的领域"小课题研究课程,包括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有关的活动,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某方面问题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创造能力。使学生参与创新性的活动,并形成一些创造性的成果。
2、课程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 顾明远:课程资源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的信息资料。 李少元:课程资源指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资源。 肖川: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和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
首先,课程资源属于教育资源。 其次,课程资源有两种表现形态,即现实的课程资源和潜在的课程资源。现实的课程资源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各种教育活动中,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潜在的课程资源主要是以间接的和隐蔽的方式存在的,但却也能对教育活动施加各种积极的影响。 第三,课程资源系统是由人、材料、工具、设施、活动等五种要素构成的。
《情系鹦鹉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学生课题形成分析《情系鹦鹉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学生课题形成分析 • 资源分析: • 过去:鹦鹉洲历史文化流芳百世 • 现在:鹦鹉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 未来:鹦鹉洲长江边上一颗明珠
主题形成 (1)了解流芳百世的历史文化 地名溯源,追忆历史:(鹦鹉洲的由来,杨泗港的传说等) 故事传说,感悟人生:(无数名人,商贸,会馆,吊脚楼,码头的传奇故事) 诗词赏析,解读情怀:不少迁客骚人“藏船鹦鹉之洲”赋诗凭吊,对江慷慨悲歌。
(2)走进现实生活,了解现实世界。通过调查、采访、考察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的视野和情怀,陈述鹦鹉洲发展的优势与不足。(2)走进现实生活,了解现实世界。通过调查、采访、考察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的视野和情怀,陈述鹦鹉洲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 优势:(例如) 地理位置优势:除了汽车交通外,还有港口码头。 文化教育优势:汉阳区第二届名校三十二中学在此地段,名校“名”在哪里? 商贸经济优势等:全国知名企业健民制药厂的经营理念,芳卉苑商住楼的特色,中百超市给市民带来的便与不便等。 • 不足(例如):与城市建设有什么不和谐音,如周边环境问题,节能问题,市民素质问题等。
(3)畅想鹦鹉洲的未来 未来展望与规划。未来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建立在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对现实世界的热爱之上的,是充满激情,赋予特色的。查阅政府规划,提出自己设想,制作建筑模型(如鹦鹉洲标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种类 • 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如何开发利用 利用特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整合学科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依靠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紧密结合时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挖掘校内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利用特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 应城一中 • 校友:导弹司令——杨业功 • 活动1:参观杨业功事迹陈列室 • 活动2:在杨业功铜像前举行诗歌朗诵会 • 活动3:“应城人心目中的杨业功”主题活动 • 活动4:杨业功诗词书法鉴赏
整合学科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兴趣,以某个学科为切入点,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活动。如语文学科针对课堂教学学生听说读写训练弱化的现象,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开展了主题演讲和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地理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科技馆观看天体运动演示。英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编写课本剧进行表演和比赛。 在些活动中,不同学科的教师抓住教材中的可挖掘点,结合学校条件进行有益的整合,在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同时,也可使学生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依靠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因此,我们必须利用社区资源,有效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让学生广泛参与活动。
基地建设 南京金陵中学建立了一百多个学生“职业体验”基地,与南京市图书馆、南京市大众书局、南京商厦、市公安局网吧图书馆、南京邮政局、南京市云锦研究所、南京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南京同仁堂药厂、南汽依维柯、扬子热电厂、华龙电子商城等单位共同建设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在基地既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又进行职业体验生活; 江苏省镇江市高级实验中学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地,如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类是义务服务的基地,如敬老院、社区、学校图书馆等,一类是社会实践的基地,如,镇江恒顺集团、汽车修理厂等。
上海的基地建设相当有特色,概括起来是:政府牵头、行政管理、学校主动。具体地说,上海市由各级政府牵头,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达一百多个,有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这些基地在实现其本身的教育目的的基础上,也为中小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海的基地建设相当有特色,概括起来是:政府牵头、行政管理、学校主动。具体地说,上海市由各级政府牵头,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达一百多个,有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这些基地在实现其本身的教育目的的基础上,也为中小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各个学校也建立了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上海大同中学建立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基地”,与自来水厂、造船厂、发电厂、城皇庙、上海交大等单位共同建设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紧密结合时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南方雪灾:南方雪灾灾情研究 汶川大地震:我们应该怎样支援汶川 房价过高:某某县城房价问题研究 舟曲泥石流:泥石流灾害问题研究
挖掘校内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是学生各种活动的舞台,是课程资源最为集中的场所,学校里有丰富的资源,如: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电脑室、校园网络,甚至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可用资源。
3、课程安排 研究性学习三年共15学分;计划内的课时,不得挪借他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可以与地方、校本课程统筹使用。 • 方案一: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 • 方案二:每个课题5学分,三年必须研究3个课题,每年至少一个课题;
社会实践是要求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三年共6学分:每学年2学分。社会实践每年一周,既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但需教务处、政教处认可。 组织方式:校外或校内基地;以班级或小组(至少5人)为单位。 社区服务时间以高中三年为单位安排,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小时),共2个学分。
(三)课程规划的要求 • 以校为本,因地制宜 • 科学部署,合理安排 • 注重统筹,抓住关键 • 马上行动,付诸实施
(一)什么是课程管理 从管理的协调作用方面来说,管理是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从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的作用来说,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课程管理,是指以课程为对象所施加的决策、规划、开发、组织、协调、实施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总称。根据课程管理范围的大小,管理性质、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课程宏观管理与课程微观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是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对象所施加的决策、规划、开发、组织、协调、实施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总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是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对象所施加的决策、规划、开发、组织、协调、实施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总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内容 1、设立组织机构 2、明确工作职责 3、制订实施方案 4、安排指导教师 5、规定课程时间 6、进行课程评价
1、设立组织机构 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制订并统筹管理,全面协调学校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实施。
2、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相关制度,明确 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年级主任、课题管理老师(班主任)、课程指导教师、课题导师的职责,真正形成“团体指导、协同教学。”的机制。
骨干教师在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必须做好的六件事情骨干教师在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必须做好的六件事情 一、帮助学校建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二、给学校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提供参考意见; 三、给学校课时安排、指导教师安排提供建议; 四、帮助学校进行课程内容整体框架设计; 五、指导其他教师进行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组织教学; 六、帮助学校制定学分制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