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48 Views
拾壹 ‧ 京都帝國大學與臺灣舊慣調查研究. 吳文星. 一、京都帝大與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一)岡松參太郎與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899 年底岡松應聘為台灣土地調查局囑託, 1900 年 11 月完成 《 台灣舊慣制度調查一斑 》 一書。 該書可說是舊慣調查事業之試行和準備,其後成為全台舊慣調查之範本。 1901 年 4 月,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正式成立。 後藤新平自任會長,岡松參太郎、愛久澤直哉分任第一、二部部長,第一部負責調查關於法制之舊慣,第二部負責調查關於農工商經濟之舊慣。. (二)京都帝大師生參與舊慣調查會概況. 岡松參太郎 ( 1871-1921 ).
E N D
一、京都帝大與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一)岡松參太郎與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899年底岡松應聘為台灣土地調查局囑託,1900年11月完成《台灣舊慣制度調查一斑》一書。該書可說是舊慣調查事業之試行和準備,其後成為全台舊慣調查之範本。 1901年4月,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正式成立。後藤新平自任會長,岡松參太郎、愛久澤直哉分任第一、二部部長,第一部負責調查關於法制之舊慣,第二部負責調查關於農工商經濟之舊慣。 (二)京都帝大師生參與舊慣調查會概況 岡松參太郎 (1871-1921) 在京都設有出張所。京都帝大法科大學教職員紛紛被延攬參與該會。 其人數雖只佔該會職員之少數,惟其角色頗為重要, 大多數均是公、私法學領域學有專精的代表性學者, 且投入較多的心力蒐集文獻、從事田野調查,或是彙整資料、 撰寫報告書、草擬及審議法律等。
京都帝大教職員參與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概況表京都帝大教職員參與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概況表
織田萬 (1868~1945) 田島錦治 (1868~1945) 狩野直喜(1867~1934) 佐佐木惣一(1878~1965) 憲法、行政法學者。1933. 5因瀧川教授事件,為爭取大學自治而辭職,其後擔任立命館大學校長,1952獲頒文化勲章。 勝本勘三郎(1866~1923) 三重縣人。歐洲留學歸國後, 將刑法學中的「新派」理論傳入日本 1902年任京都帝大法科第一講座教授
京都帝大法科大學畢業生參與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概況表京都帝大法科大學畢業生參與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概況表
二、京都帝大與《清國行政法》之編纂 (一)1903年10月,舊慣調查會決定調查有關行政制度之舊慣,於第一部內特設行政科。聘請法科大學教授兼學長織田萬為囑託,專門主持清國行政法之調查,在法科大學內設立事務所,作為編纂清國行政法之處所。 (二)1905年3月完成《清國行政法汎論》一書;1913年12月,《清國行政法》全6卷悉數刊行,為清代制度史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織田配合清國行政法之編纂,編寫京都帝大法科大學的講義,於1910年出版《行政法講義》一書。
三、臨時台灣舊慣調查之成果 • 主要成果: • 1.《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一回報告》3冊 • 2.《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二回報告》4冊 • 3.《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調查報告》2冊 • 4.《台灣私法》13冊(含附錄參考資料) • 5.《清國行政法》7冊 • 6.《蕃族調查報告書》8冊 • 7.《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5卷8冊 • 8.《台灣蕃族慣習研究》8卷8冊 • 9.《台灣蕃族志》第1卷 • 10《台灣蕃族圖譜》第1、2卷
四、京都帝大師生參與台灣舊慣調查之意義 (ㄧ)台灣舊慣調查事業進行過程中,京都帝大長期是舊慣調查會辦公處所之一,其師生中,不少代表性公、私法學及史學學者獲得延攬,並扮演重要的角色,使得調查成果具學術性、權威性,不僅可作為殖民政府立法和施政的依據,並成為學術研究重要的素材。 (二)當日本擴張勢力至朝鮮、中國東北、華北等地時,無不以台灣舊慣調查經驗為藍本,展開朝鮮、滿洲舊慣調查及華北農村慣行調查等,不少京都帝大師生獲延攬繼續參與調查工作。
五、可探討之課題 (一)京都帝大與臺灣舊慣立法之關係 (二)京都帝大臺灣演習林
分組討論:京都帝大與臺灣研究 吳文星,〈京都帝國大學與臺灣舊慣調查〉,《師大臺灣史學報》,1期,2007.12,頁29-49。 春山明哲,〈臺灣舊慣調查と立法構想—岡松參太郎による調查と立案を中心に〉,《近代日本と臺灣》(東京:藤原書店,2008),頁252-293。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 :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縣:博揚文化, 2005年。 淺古弘,《岡松參太郎の學問と政策提言に関する研究》科學研究成果報告書,2003。 保田 その,〈京都帝国大学卒業生の進路--東京帝国大学との比較を中心に〉,《京都大学大学文書館研究紀要》(4) [2006.3.24],頁25~41。 岡本真希子,〈岡松參太郎と臺灣: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との關係から〉,淺古弘,《岡松參太郎の學問と政策提言に関する研究》科學研究成果報告書,2003,頁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