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1.02k Views
乳 腺 疾 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四科 曾兆林. 一、乳腺解剖生理. (一)解剖 位置:女性乳房上缘 II 肋间、下缘 VI 肋间,内至胸骨旁、外至腋前线. 结构:由15-20个腺叶组成,每一腺叶分成多个腺小叶 腺泡,腺叶有单独导管,放射排列至乳头称乳腺导管。即:腺泡 腺泡管 腺小叶(小导管) 腺叶 大导管(输乳管) 输乳窦 输乳孔(乳头顶部). 乳腺矢状切面图 1.乳腺组织 2.乳腺后脂肪 3.乳腺皮下脂肪 4. Cooper 氏韧带
E N D
乳 腺 疾 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四科 曾兆林
一、乳腺解剖生理 • (一)解剖 • 位置:女性乳房上缘II肋间、下缘VI肋间,内至胸骨旁、外至腋前线
结构:由15-20个腺叶组成,每一腺叶分成多个腺小叶腺泡,腺叶有单独导管,放射排列至乳头称乳腺导管。即:腺泡 腺泡管 腺小叶(小导管) 腺叶 大导管(输乳管) 输乳窦 输乳孔(乳头顶部)
乳腺矢状切面图 1.乳腺组织 2.乳腺后脂肪 3.乳腺皮下脂肪 4.Cooper氏韧带 5.深筋膜下的脂肪和胸肌层
淋巴回流: 浅组:淋巴毛细管网在皮肤皮下乳晕下淋巴管丛。 深组:淋巴毛细管乳管网伴行引流至乳头部乳晕下淋巴网
淋巴结引流: • 乳房大部份淋巴腋窝淋巴结 锁骨下淋巴结 • 部份乳房上部淋巴 胸大小肌淋巴结 锁骨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 两侧乳房间皮下交通 • 内侧乳房 肋间淋巴管 胸骨旁淋巴结 • 乳房深淋巴网 腹直肌鞘 肝镰状韧带
腋区淋巴结分组:以胸小肌为标志 • Ⅰ组: 腋下组(胸小肌外组)乳腺外侧组、中央组 肩胛下组、腋静脉淋巴结、Rotter淋巴结 • Ⅱ组: 腋中组(胸小肌后组)深面腋静脉淋巴结 • Ⅲ组: 腋上组(锁骨下组) 胸小肌 内侧锁骨下静脉淋巴结
乳腺的生长发育的调节 乳腺的发育和正常功能受多种激素作用的影响,在妊娠和哺乳期激素活动达到最高潮,此时乳腺变化最为明显
垂体前叶→乳腺促激素→乳房; • 卵巢和肾上腺→雌激素→乳房。 • 妊娠、哺乳:胎盘→雌激素→乳房。 • 脑垂体→催乳素→乳腺增生,腺管延长,腺泡分泌乳汁。 • 哺乳后,乳腺退化而相对静止。 • 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乳腺呈周期性变化。
1、视诊内容 • 乳房形态: 两侧对称,局部凹陷 特殊隆起,明显缩小
乳房皮肤 皮肤水肿,皮肤凹陷 桔皮外观,皮肤溃疡
乳头改变 乳头高低,乳头内陷 乳头缺如,异常分泌
乳晕所见 搔痒皲裂,潮红渗出 湿疹糜烂,结痂脱屑
2、触诊项目 • 乳内肿块 位置;数目;大小;形状;硬度;境界;活动度;压痛;粘连;固定。
所属淋巴: 1、腋窝淋巴; (中央、锁骨下、 胸肌、肩胛下群) 2、锁骨上淋巴;
2、专科医生检查法: • 坐位触诊法
癌块与胸肌筋膜粘连检查法 胸大肌收缩试验
(二)钼靶X线摄片:应用40多年历史:女性30-35岁以上,确定或疑有乳腺肿块者,常规行双乳轴位、侧斜位片(二)钼靶X线摄片:应用40多年历史:女性30-35岁以上,确定或疑有乳腺肿块者,常规行双乳轴位、侧斜位片 • 恶性肿瘤特征:(见钼靶片1、2、3、4) • 高密度毛剌状不规则或结节或扫帚状,星芒状影 • 大小不一,密度不均,砂粒状微钙化影,颗粒50-150μm,1cm2范围内≥15枚群集颗粒癌肿可能 • 皮肤增厚,乳头回缩、乳房影变形
(三)乳腺B超,多谱勒检查 • 高频B超探头:检测0.5cm肿块 • 特征:不规则,边界不整齐,内部非均质低回声,后方声影 • 血流峰速>25cm/s,RI(阻力指数)>0.65
(四)乳腺空芯针活检(Core needle biopsy CNB):11~14号带槽切割针肿块抽吸,细针穿剌活检已淘汰 (五)麦默通((Mammotone)微创活检系统,B超定位,准确诊断并可切割小肿块 (六)乳腺纤维导管镜检查:确定溢液性质导管是否肿瘤,可活检和冲洗治疗 (七)其他:乳管造影、CT、MRI,分泌物细胞学检查
细胞病理学检查 • 乳头溢液:溢液涂片寻找癌细胞。 • 针吸细胞学和活组织切片检查。
七、乳腺癌 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7-10%,全球每年90-120万,有40万死亡。美国12.2%。上海47/10万
1、家族史:乳腺癌相关基因 • BRCA1:(染色体17q21)45%遗传性乳腺癌和80%乳腺癌伴卵巢癌BRCA1基因突变 • BRCA2:(染色体13q21)突变与1/3家族性乳癌相关
2、生殖: • 月经周期初潮:初潮年龄推迟1岁,乳癌发生率减少20% • 绝经>53岁乳癌发生率高于45岁之前停经。每推迟1年增加发生概率3%,行经35-40年以上者发病率高1倍 • 妊娠哺乳:未婚、未育者发病率高,主要与抗基因突变能力有关
3、激素:性激素、雌激素、催乳素 4、营养:高脂、高热量、肥胖、纤维素 5、环境 电离辐射、避孕药、药物
(二)病理: 1、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 Paget病 2、早期浸润癌:导管早期浸润癌、小叶早期浸润癌 3、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等 4、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腺癌、单纯癌
特点:癌细胞局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底膜完整。特点:癌细胞局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底膜完整。 乳腺导管内癌
特点:扩张的乳腺小叶末梢导管和腺泡充满呈实体排列的癌细胞,导管基底膜完整。特点:扩张的乳腺小叶末梢导管和腺泡充满呈实体排列的癌细胞,导管基底膜完整。 乳腺小叶原位癌
(四)转移途径: • 局部扩展 • 淋巴转移:外侧—同侧腋窝LN——锁骨下 • LN——锁骨上LN ——胸导管、 • 右淋巴管入静脉; • 内侧——胸骨旁LN ——锁骨上LN; • 血行转移:肺、骨、肝
临床表现 乳癌早期表现 • 无痛、单发小肿块 质硬、不光滑、不易推动、分界不清 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
乳房外形改变 • 酒窝征:肿瘤侵及cooper韧带,使其收缩而失去弹性,牵拉皮肤所致。 • 乳头偏移或回缩:乳头被牵向癌肿方向,肿瘤侵及乳管收缩所致。 • 桔皮症:肿瘤细胞堵塞皮肤和皮下淋巴管致使皮肤水肿,毛囊处出现点状凹陷,形似桔皮样。
特点:癌肿侵及乳头,由于癌周增生的纤维组织收缩,可导致乳头下陷。如癌组织阻塞真皮内淋巴管,可致皮肤水肿,而毛囊汗腺处皮肤相对下陷,呈橘皮样外观。特点:癌肿侵及乳头,由于癌周增生的纤维组织收缩,可导致乳头下陷。如癌组织阻塞真皮内淋巴管,可致皮肤水肿,而毛囊汗腺处皮肤相对下陷,呈橘皮样外观。
晚期局部表现: • 癌肿固定:癌肿向深层侵犯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 • 卫星结节:癌细胞浸润表面大片皮肤,表现为局部多数坚硬的结节。铠甲胸限制呼吸。 • 皮肤破溃 • 腋窝淋巴结肿大
转移症状: 肺转移出现胸痛、气促、胸水等; 椎骨转移出现剧痛甚至截瘫; 肝转移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其他类型 炎性乳腺癌: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乳腺明显增大,皮肤充血、发红,犹如乳腺炎。发展快,预后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