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k likes | 2.35k Views
中国现代文学 AI-3. 主讲教师:朱旭晨 徐敏 沈铁 王永 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郭沫若与严济慈. 在 1958 年开学典礼文艺演出会上. 在科技大学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 为科大学生修改剧本. 乐山故居. 乐山五通桥. 郭平英参加绍兴 “ 文学巨匠后裔对话 ” 活动 2006.10. 长子郭和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次子郭博,著名建筑家和摄影家。三子郭复生 ( 亦叫佛生 )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程师。四子郭志鸿,中央音乐学院客坐教授。女儿郭淑回国后进入燕京大学。
E N D
中国现代文学AI-3 主讲教师:朱旭晨 徐敏 沈铁 王永 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郭平英参加绍兴 “文学巨匠后裔对话”活动2006.10
长子郭和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次子郭博,著名建筑家和摄影家。三子郭复生(亦叫佛生),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程师。四子郭志鸿,中央音乐学院客坐教授。女儿郭淑回国后进入燕京大学。长子郭和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次子郭博,著名建筑家和摄影家。三子郭复生(亦叫佛生),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程师。四子郭志鸿,中央音乐学院客坐教授。女儿郭淑回国后进入燕京大学。 • 长子郭汉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次子郭世英“文革”期间死于造反派之手,三子郭民英“文革”中自杀身亡。长女郭庶英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现任北京中沛经济发展中心总经理;二女郭平英是郭老11个子女中惟一一个学习人文科学的,毕业于人大国际政治系,任郭沫若纪念馆馆长。四子郭建英,曾任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
研究状况 •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1923.6《创造周报》) •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导言》 • 周扬《郭沫若和他的<女神>》(1941.11.16《解放日报》) • 五六十年代,发表和出版的论著有300多篇(部),但是重复较多,视野比较狭窄,框框多,无法深入。陈瘦竹(《郭沫若的诗》书,《郭沫若的历史剧》文)和张光年(《论郭沫若的诗》文)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新时期以来,专注(包括资料集、传记、年谱等)80多部,论文1400多篇。新时期以来,专注(包括资料集、传记、年谱等)80多部,论文1400多篇。 诗歌、历史剧、小说、史学研究等方面较多。 • 郭沫若研究中心(始于1984年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的郭沫若研究室) ,www.gmryj.com • 郭沫若学刊(季刊,乐山办)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 专业阅读(文学史读法):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考察作品,确定其特色、价值、影响和地位。 • 非专业阅读:一般比较偏重个人的或时尚的审美趣味,注重作品本身,不太顾及历史的链条。
女 神 • 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便是由《女神》奠定的。 • 不可重复的美 • 时代狂飙突进的胜境 • 寻找历史现场感,设身处地
赏 析 • 形式:祭祀乐舞。 特点:1 以歌、乐、舞的配合演奏召唤天神地鬼。凤凰集香木自焚带有很强的舞蹈性,凤歌凰歌带有很强的歌唱咏叹性质,凤凰更生歌主要依赖器乐演奏的总体效果。观葬的群鸟,作为现场交流的因素,加强了表演性,类似戏剧角色对白的歌队,起着增强矛盾冲突、促使剧情突转、烘托戏剧氛围的作用。形成凡与圣的对比,肯定现实世界与否定现实世界的冲突。2 不止演奏一遍,每演奏一遍叫“一变”,遍数越多,招来的神祗越多。凤凰更生歌的反复咏叹便是这一仪式要求的必然程序。在反复咏叹所产生的节奏旋律及热烈迷狂的现场氛围中,可以引发情绪的共鸣。
内容:开阔宏大。世界的与时代的。 1 整合了中国、埃及、印度关于太阳神鸟的神话,以中国的凤凰神鸟为载体。 2 火。世界各民族文化中涉及的重要原型。火是太阳的同源体。宗教意义:温和的生产力量 凶狠的破坏力量。没有火,凤凰不能自焚,不能毁灭;不能新生,不能涅槃,不能成圣。 3 泛神论。自然,自我,神。是与儒佛相对立的思想武器。 4 死而复生。世界性主题和宇宙意识。之于“五四”时代的当下意义。
天 狗 • 第一印象 • 历史现场感,暂当五四人 • 名理分析
新诗的第一次整合 • 《女神》一问世,急遽结束了五四诗坛的“胡适的时代”,开一代诗风,引领新诗走上新的里程。 • 情感的大解放和诗体的大解放 • 将新诗从“摹仿自然”阶段推向“表现自我”阶段。主观感受成了诗的源泉,原来很少用的第一人称写作的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有了“诗魂”。真正塑造了主体形象,真正具有审美意识的主体性,中国新诗才真正跃进到现代化的行列。
《女神》的时代特征 • 气象宏大。不像五四初期胡适等白话诗人那样仅仅在身边日常生活小景致中发掘诗意,他感兴趣的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壮丽图景、辉煌的事业、杰出的英雄和绚丽缤纷的传说。在这些诗作中,几乎到处可见“无限”这样的字样。 • 抒情主人公大都是巨人形象。他“立在大海尽头紧觑着”太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甚至可以吞掉日月星辰和整个宇宙。在表现“人”的个性张扬的同时,也
描叙了“人”的蜕变,新生的过程。突出表现是《凤凰涅槃》。既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又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神,一种自然力,一种宇宙意识。描叙了“人”的蜕变,新生的过程。突出表现是《凤凰涅槃》。既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又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神,一种自然力,一种宇宙意识。 • 其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着五四时代的“暴躁凌厉”,回响着真正的“男性的声音”。敢于忽视形式的精致,敢于直率地呼喊,敢于在词汇、句式上不忌讳重复,从而构成紧张热烈的节奏与激昂的音调,虽然有些诗篇不无空泛粗糙之憾,但整体说来,其成就是突出的。
从内容到形式均张扬着人的放恣状态。这就是20世纪动的和反抗的精神:不断的毁灭、创造、努力。从内容到形式均张扬着人的放恣状态。这就是20世纪动的和反抗的精神:不断的毁灭、创造、努力。 • 是几千年来未曾有过的情感的宣泄。代表了人类本性中热烈奔放、无限创造的自由精神,是诗人自我意识的深化和现代精神走向自觉的表现。 • 带给诗坛新的东西:心灵的自由和欲望的自由表现,生命的本能和冲动的自由表现。
《文学的本质》 1925.7 • 是自然的摹仿,是游戏的冲动,是性欲的升华,是苦闷的象征,是天才的至高精神的表现,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 (1)诗是文学的本质,小说和戏剧是诗的分化。 (2)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的世界。 (3)诗是情绪的直写,小说和戏剧是构成情绪的素材的 再现。 • 音乐、诗歌、舞蹈都是情绪的翻译,只是翻译的工具不同,一是翻译于声音,一是翻译于文字,一是翻译于表情运动。文艺的本质是主观的,表现的,而不是没我的,模仿的。
《艺术家与革命家》 1923 • 针对艺术家和革命家是不能兼并的。俄国的革命一半成功于文艺家的宣传,高斯华士《法网》一剧,改革了英国的监狱制度,这是周知的事实。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艺术家不是革命家,我们更不能说艺术家与革命家是不能兼并的了。我在此还要大胆说一句;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都是艺术运动,一切热诚的实行家是纯真的艺术家,一切志在改革社会的热诚的艺术家也便是纯真的革命家。……我们是革命家,同时也是艺术家。我们要做自己的艺术的殉教者,同时也正是人类社会的改造者。
思考题 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沫若的诗歌是如何代表了“五四”时代精神特征。 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 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诗歌研究的参考书: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 ,人民文学。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导读》,北京大学。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 蓝棣之:《新月派诗选》,人民文学。 陆耀东:《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一、二十年代后期诗歌的发展总趋势 1925年前后,新诗面临两种压力、选择: 一是社会外部的现实责任;二是诗歌本身的艺术建设。 面对着狰狞的现实,投入积极斗争,使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功夫作艺术上的考虑;回避现实,使他们中其余人在讲求艺术中寻找到了出路。 ——卞之琳《戴望舒诗集 • 序》 卞之琳(1910-2000)
普罗诗歌兴起 社会使命的承诺 中国诗歌会 前期新月派 艺术的规范与创新冯至 早期象征派
二、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二十年代中期,诗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革命诗歌的大量出现。 1.早期普罗诗歌的倡导 “普罗”(Proletariat) 一是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四是五卅运动的爆发。
1923-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等从革命工作的需要出发鼓吹革命文学。1923-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等从革命工作的需要出发鼓吹革命文学。 邓中夏《新诗人的棒喝》、《贡献于新诗人面前》:“诗人必须自觉充当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工具”,“从事于革命的实际活动”,“彻底露骨地将黑暗地狱尽情披露”。 沈泽民《文学与革命的文学》:强调革命意识与革命文学的关系,革命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于革命文学创作的意义。 1926年,郭沫若发表《革命与文学》、《文艺家的觉悟》:时代所需要的文学,“是替被压迫阶级说话的文学”,“是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在形式上是写实主义的,在内容上是社会主义的”。
2.早期普罗诗歌的创作 1927年前只有郭沫若、蒋光慈等人创作革命诗歌。1927-1930年普罗诗人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普罗诗歌运动是将诗歌与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相结合,用战斗回答白色恐怖,热情歌颂工农革命运动,表达革命理想与社会追求。 一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二是政治抒情诗;三是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蒋光慈(1901-1931) 1921-1924在苏联学习。 我生值革命怒潮浩荡之时,一点心灵早燃烧着无涯际的红火。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 ——《新梦 • 自序》 “革命的诗人,人类的歌童”,“跑入那茫茫的群众里!……歌颂那痛苦的劳动兄弟”,“从那群众的波涛里,才能涌现出一个真我”。 ——《自题小照》 我的诗同我自己本身一样,太政治化了,太社会化了。
《新梦》(1925)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歌颂十月革命。《哀中国》(1926)虽有忧伤惆怅,却毅然战斗。 听!这鼓乐喧天,/万人声里:/劳工神圣,/资本家消灭,/自由神万岁!——《十月革命纪念》 寄语劳苦的兄弟,/和为自由而战的朋友,/我们切不要胆怯啊,/小百姓的肉头无尽,/大将军的钢刀总有锈钝的时候。——《钢刀与肉头(读中国报纸)》 后起者殷夫把革命诗歌推到一个新的水平,是无产阶级诗歌成就最高的代表诗人。
三、冯至(1905-1993)的诗歌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 《昨日之歌》(1927) 《北游及其他》(1929) 《十四行集》(1941) 20年代的《昨日之歌》的主题: 青春和爱情。 风格:感情含蓄、意象独特和意 味深长。
残余的酒 上帝给我们, 只这一杯酒啊! 这么一杯酒, 我又不知爱惜—— 走过一个姑娘, 我就捧着给她喝; 她还不曾看见, 酒却洒了许多! 我只好加水吧, 不知加了多少次了! 可怜我这一杯酒啊! 一杯酒的残余呀! 那些处女的眉头, 是怎样一杯浓酒的充溢! 我实在有些害羞了, 我明知我的酒没有一些酒力了, ——我还是不能不 把这杯谈谈的水酒, 送到她们绛红的唇边, 请她们尝一尝啊!
1. 抒情诗:友谊和爱情。 用奇妙的想象、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的凄美,并追求诗情的哲理化。 他愁苦了他的青春,/只想换她的换不来的心。/她最后把心捧到他的面前,/可是他说,他已经作了僧人! ——《在宴席上》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是一条小河》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2. 叙事诗:“堪称独步”。(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从德国谣曲和海涅诗歌受到启发,以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为题材,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表现男女对艺术与爱情的执着追求。 代表作有:《吹箫人》、《帷幔》、《蚕马》、《寺门之前》。 海涅(1797-1856)
《吹箫人》:她终不能不把她的箫,/也当作惟一的圣药,/完成了她的爱情!/完成了他的生命! 《帷幔》: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帷幔还珍重地,被藏在僧院里——/只是那左方的一角呀,/至今没有一个人儿,能够补起! 《蚕马》:马皮裹住了她的身儿/月光中化作了雪白的丝茧! 《寺门之前》:这是我日夜的功课!/我的悲哀,我的欢乐!/什么是佛法的无边?/什么是彼岸的乐国?/我不久死后焚为残灰,/里边可会有舍利两颗?/一颗是幻灭的蜃楼,/一颗是女尸的半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