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长江堤防汛期 一般性险情的抢护

长江堤防汛期 一般性险情的抢护. 一、散浸的处理. 险情说明: 在汛期水位高的时候,河水通过堤身土壤的空隙,从堤内坡下部或内坡脚附近渗出,造成堤湿润发软,甚至发生浸润水流,这种险情叫做散浸。. 造成堤身散浸的原因: 1 、堤身单薄、内坡过陡; 2 、堤身土质砂重,透水性强; 3 、修堤质量差。如踩层厚、土块大,碾压不实,接头牙口处理不好; 4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缩短了渗径。抬高了浸润线(即:干湿分界线)而形成的。. 抢护原则. 堤外坡阻水入堤,堤内坡导水出堤,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为原则。. 抢护方法:看散浸发生的原因和严重程度,确定抢护方法 1 、导渗明沟

yeo-butl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长江堤防汛期 一般性险情的抢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长江堤防汛期 一般性险情的抢护

  2. 一、散浸的处理

  3. 险情说明: 在汛期水位高的时候,河水通过堤身土壤的空隙,从堤内坡下部或内坡脚附近渗出,造成堤湿润发软,甚至发生浸润水流,这种险情叫做散浸。

  4. 造成堤身散浸的原因: 1、堤身单薄、内坡过陡; 2、堤身土质砂重,透水性强; 3、修堤质量差。如踩层厚、土块大,碾压不实,接头牙口处理不好; 4、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缩短了渗径。抬高了浸润线(即:干湿分界线)而形成的。

  5. 抢护原则 堤外坡阻水入堤,堤内坡导水出堤,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为原则。

  6. 抢护方法:看散浸发生的原因和严重程度,确定抢护方法抢护方法:看散浸发生的原因和严重程度,确定抢护方法 1、导渗明沟 水位继续上帐,堤身发生散浸且有发展趋势,应立即在堤内坡开明沟导渗,让渗水集中沟内流走,降低浸润线,使内坡土壤干燥坚实,以稳定险情。具体做法:从内坡散浸部位稍上一点的地方起,到堤脚以外止,从下向上顺堤开挖一些连续“Y”字形导渗明沟(图2)。沟的间距3-5米,沟深0.4-0.8米,沟宽0.3-0.5米,沟的断面一般上宽下窄,散浸严重段,沟可以挖深些密些,沟尾要接堤脚排水沟,使渗水散流现去。

  7. 2、导滤沟。如果开明沟后,沟内渗水大,流速快,挟带土粒,边坡坍塌,就应在明沟内放导滤材料。以保证流水不流土。导滤材料有两大类:一种是砂石料,一种是梢、秸料。用砂石导滤材料,一般要铺垫三层:下层铺粗砂,中层铺瓜米石,上层铺卵石,每层厚约0.2米。如用梢、秸料做导滤材料,就捆成枕,直径0.3-0.5米,外裹一层草包或稻草,上面压一层土草包,以免土料阻塞空隙,失去滤水导流作用。枕的大头向上,梢向下,由沟的下部向上铺,头梢接头处要重合交接,梢尾露出沟外,以利渗水排出。2、导滤沟。如果开明沟后,沟内渗水大,流速快,挟带土粒,边坡坍塌,就应在明沟内放导滤材料。以保证流水不流土。导滤材料有两大类:一种是砂石料,一种是梢、秸料。用砂石导滤材料,一般要铺垫三层:下层铺粗砂,中层铺瓜米石,上层铺卵石,每层厚约0.2米。如用梢、秸料做导滤材料,就捆成枕,直径0.3-0.5米,外裹一层草包或稻草,上面压一层土草包,以免土料阻塞空隙,失去滤水导流作用。枕的大头向上,梢向下,由沟的下部向上铺,头梢接头处要重合交接,梢尾露出沟外,以利渗水排出。

  8. 3、透水压浸台 当堤身断面不足,或外滩窄小,内坡产生生散浸时,可在内坡加做层苇层土的透水压浸台。抢护散切意采用粘性较重的土壤填筑压浸台,它会使堤身渗水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加剧险情。

  9. 4、粘土外邦 内坡浸重的堤段,如果堤身断面较小,外滩较宽,附近有粘土可取,可在外坡由上而上至堤脚倾倒散粘土加做外帮。以减小渗入水量,从而缓和险情,外帮宽一般4-5米,长度应超出散浸堤段两端至少5米,高出水面0.5米。

  10. 二、内脱坡的抢护

  11. 险情说明:当堤背水坡发生散浸,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失当,险情就会继续发展。或堤脚软弱,内临坑塘等,在散浸堤段的堤顶或内肩骨坡发生弧形裂缝,继而扩大,内坡就整块向下滑动,甚至骤裂下挫,堤身形成吊坎,堤脚土壤上鼓,有的甚至堤基也滑动突起,这种险情,叫内脱坡或滑动。险情说明:当堤背水坡发生散浸,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失当,险情就会继续发展。或堤脚软弱,内临坑塘等,在散浸堤段的堤顶或内肩骨坡发生弧形裂缝,继而扩大,内坡就整块向下滑动,甚至骤裂下挫,堤身形成吊坎,堤脚土壤上鼓,有的甚至堤基也滑动突起,这种险情,叫内脱坡或滑动。

  12. 原因分析:当堤发生散浸后,堤土浸水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堤坡失去稳定,整块土体下挫。如果堤脚基础松软,内临水塘湖沼,抗滑能力差,更易发生脱坡险情。原因分析:当堤发生散浸后,堤土浸水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堤坡失去稳定,整块土体下挫。如果堤脚基础松软,内临水塘湖沼,抗滑能力差,更易发生脱坡险情。

  13. 抢护原则: 堤外阻水入堤,堤内滤水还坡,好削减渗水压力,恢复堤坡稳定。

  14. 抢护方法: 1、开沟导滤; 2、滤水还坡; 3、外帮截渗; 4、填塘固基。

  15. 三、漏洞的处理

  16. 险情说明:汛期土堤在外江高水头压力下向堤身内渗透,当堤段抗渗能力差,水就会从堤内坡或堤脚向外冒出,并形成一个或大大小小的多个出水孔。也有直接贯穿堤身,有明显的进口和出口,以上所述险情均叫做漏洞。洞中流出的水是清的,叫清水漏洞。流出的水是浑的,叫浑水漏洞。清水漏洞一般是散浸集中,浑水漏洞是险情恶化的表现,是十分严重的险情。险情说明:汛期土堤在外江高水头压力下向堤身内渗透,当堤段抗渗能力差,水就会从堤内坡或堤脚向外冒出,并形成一个或大大小小的多个出水孔。也有直接贯穿堤身,有明显的进口和出口,以上所述险情均叫做漏洞。洞中流出的水是清的,叫清水漏洞。流出的水是浑的,叫浑水漏洞。清水漏洞一般是散浸集中,浑水漏洞是险情恶化的表现,是十分严重的险情。

  17. 原因分析:一般说来,是由于堤身内部有屋基、阴沟、暗沟、腐朽树根等物,筑堤未清除;填筑质量不好,接头或碾压不密实,堤内有白蚁、蛇、鼠、獾洞,在高水位压力下,渗水沿隐患、松土串连江水贯通而成漏洞。原因分析:一般说来,是由于堤身内部有屋基、阴沟、暗沟、腐朽树根等物,筑堤未清除;填筑质量不好,接头或碾压不密实,堤内有白蚁、蛇、鼠、獾洞,在高水位压力下,渗水沿隐患、松土串连江水贯通而成漏洞。

  18. 抢护原则:一般应是“外堵内导”,堤外堵截洞口是除险的上好良策;堤内约束洞口,围井反滤是控制险情的应急措施,在一时找不到洞口的情况下,二者应同时并举(堤内围井反滤,堤外堵土外帮)抢护原则:一般应是“外堵内导”,堤外堵截洞口是除险的上好良策;堤内约束洞口,围井反滤是控制险情的应急措施,在一时找不到洞口的情况下,二者应同时并举(堤内围井反滤,堤外堵土外帮)

  19. 抢护方法 1、抢护浑水漏洞 (1)堤外堵塞

  20. a:堵洞加外帮:对漏洞的抢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为此必须首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寻找洞口可用多种方法:如发现水面漩窝,从而找到洞口。找到洞口后,根据洞口大小,可用棉衣、棉絮等洞口堵住;大的可用棉被或将油布张开顺堤坡下盖住洞口,然后再压土袋,并填土做成外邦闭气,高出水面。a:堵洞加外帮:对漏洞的抢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为此必须首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寻找洞口可用多种方法:如发现水面漩窝,从而找到洞口。找到洞口后,根据洞口大小,可用棉衣、棉絮等洞口堵住;大的可用棉被或将油布张开顺堤坡下盖住洞口,然后再压土袋,并填土做成外邦闭气,高出水面。

  21. b:单纯外帮:如堤外找不到明显洞,可在漏水堤段外坡顺堤坡大面积倾倒粘土做外邦。外堵漏洞切意在外坡盲目乱抛块石或袋土,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b:单纯外帮:如堤外找不到明显洞,可在漏水堤段外坡顺堤坡大面积倾倒粘土做外邦。外堵漏洞切意在外坡盲目乱抛块石或袋土,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2. (2)堤内约束 ①围井倒滤 围井倒滤是平衡水压的发展,在高度有限的围井中,按顺序放入倒滤材料而成,目的是借倒滤材料的作用,增加对水的阻力,降低流速,保持清水畅流,又不带走泥沙。

  23. 围井倒滤的做法 a:将漏洞出口附近的杂草、石渣等物清除干净,以免围井建成蓄水后,基础漏水。

  24. b:围井不要做得太高、太大(一般直径和高度为1米左右),临水面用袋土叠砌,背水面填粘性土夯实,不使漏水。

  25. c:围井分层填筑倒滤料,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最后填碎石,每层厚度0.2~0.3米,如漏洞涌水较凶,为了杀水势,可先填瓜米石或卵石,甚至小块石,按先填粗骨料,后填细骨料的要求进行填料,然后再按先填细骨料,后填粗骨料的要求进行填料。滤料总厚度,以0.6~0.8米左右为宜(特殊情况例外)

  26. d:倒滤井建成后,经过考验如继续冒浑水,未达到预期效果,可将填料表层的粗骨料清除掉,按上述级配要求重新实施。

  27. e:倒滤井做好后,加强观察防守,发现险情变化,及时加固处理。

  28. ②倒滤堆 如果漏洞水量冲力不大,即可直接在出水洞口(不做围井)放倒滤材料。具体做法:先清基,把松软土和泥挖去,深约0.2米,直径0.5-1.0米,在坑内先放一层粗砂,后放瓜米石,再放卵石,每层厚约0.2米,上层要盖住下层,流出清水不带泥砂就成功了。

  29. ③抽槽截断 抽槽翻筑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一般在抢险时不宜采用。

  30. 2、抢护清水漏洞的方法

  31. (1)小清水漏洞,流量小且慢,又不带土粒和砂料,可加强观察,一旦发生变化,立即反滤处理(1)小清水漏洞,流量小且慢,又不带土粒和砂料,可加强观察,一旦发生变化,立即反滤处理

  32. (2)大清水漏洞,流量大,流速快,要同抢护浑水漏洞一样做围井倒滤缓流,以防险情恶化。(2)大清水漏洞,流量大,流速快,要同抢护浑水漏洞一样做围井倒滤缓流,以防险情恶化。

  33. (3)清水漏洞群要采用粘土外帮阻渗。

  34. 四、跌窝处理

  35. 险情说明:由于堤身有隐患或质量太差,汛期受水浸泡后抗剪强度减弱,堤顶或内外坡局部地方发生突然塌陷,形成方圆不等,大小深度不一的凹坑,叫做跌窝。险情说明:由于堤身有隐患或质量太差,汛期受水浸泡后抗剪强度减弱,堤顶或内外坡局部地方发生突然塌陷,形成方圆不等,大小深度不一的凹坑,叫做跌窝。

  36. 原因分析:1、白蚁、鼠、獾等洞穴,汛期受水浸泡后,形成跌窝。2、修堤质量太差,回填不密实,土块架空,堤身受水后,局部塌陷,形成跌窝。原因分析:1、白蚁、鼠、獾等洞穴,汛期受水浸泡后,形成跌窝。2、修堤质量太差,回填不密实,土块架空,堤身受水后,局部塌陷,形成跌窝。

  37. 3、堤内隐患未彻底清除,(如过去抢险用材料未清除干净或腐烂,形成空洞),受水后塌陷。4、抢护原则:跌窝是局部塌陷,为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翻填,如果是伴随漏洞而发生,就要配合漏洞险情处理。3、堤内隐患未彻底清除,(如过去抢险用材料未清除干净或腐烂,形成空洞),受水后塌陷。4、抢护原则:跌窝是局部塌陷,为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翻填,如果是伴随漏洞而发生,就要配合漏洞险情处理。

  38. 抢护方法:1、堤身发生跌窝,没有伴随漏洞的,将坑内松土清除,用粘土填实还原即可。抢护方法:1、堤身发生跌窝,没有伴随漏洞的,将坑内松土清除,用粘土填实还原即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