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張忠謀自傳

張忠謀自傳. 財金三乙 49980080 伍書毅 49980125 賴達昌. 書籍簡介. 書名 《 張忠謀自傳 》 目錄 第一章 「大時代」中的幼少年 第二章  哈佛大學 與麻省理工 第三章 進入半導體業 第四章 初試啼聲──德州儀器公司  第五章 重拎書包──史丹福大學. 作者介紹. 簡介 張忠謀(英文名: Morris Chang , 1931 年 7 月 10 日), 台灣企業家 ,出生於浙江寧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碩士,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 台積電公司創辦人 ,有「台灣半導體教父」之稱。 求學歷程

yeo-diaz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張忠謀自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張忠謀自傳 財金三乙 49980080伍書毅 49980125賴達昌

  2. 書籍簡介 • 書名 • 《張忠謀自傳》 • 目錄 • 第一章 「大時代」中的幼少年 • 第二章 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 • 第三章 進入半導體業 • 第四章 初試啼聲──德州儀器公司  • 第五章 重拎書包──史丹福大學

  3. 作者介紹 • 簡介 張忠謀(英文名:Morris Chang,1931年7月10日),台灣企業家,出生於浙江寧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碩士,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台積電公司創辦人,有「台灣半導體教父」之稱。 • 求學歷程 高中在上海南洋模範中學就讀,1948年國共內戰,隨家人到香港,次年轉學至哈佛大學就讀,次年再次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並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4. 張忠謀Morris Chang,台灣積體電路董事長。 • 1931年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 1958年,張忠謀踏入半導體產業1984年任美國通用器材公司總裁。 • 1985年來台,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 1986年創辦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 • 1988年受聘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 1994年創立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

  5. 張忠謀自傳概要 • 儘管有四十年中文的空窗期,張忠謀仍然堅持使用中文一字一句寫下了這本書。 • 生活在所謂「大時代」裡的青年,是如何不放棄挑戰各種事物的勇氣,不讓任何學習機會溜走?這所有的答案,都在《張忠謀自傳》裡可以尋得。究竟他如何能以「創新」為競爭要件,面對競爭激烈的大環境,又是如何透「終身學習」,因應所有的挑戰?

  6. 大時帶中的幼少年 • 張忠謀幼年與少壯年時期歷經對日抗戰、國共內戰、求學和先後任職西凡尼亞公司、與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書中張忠謀勇於接受挑戰、負責、努力的性格可以拿來與今日的社會做對照。 • 張忠謀表面上看來求學順利,其實並不然。十幾歲的年紀,因二次大戰的緣故,經歷多次逃亡;18歲進哈佛大學深造,。在哈佛的這段期間,張忠謀先生廣結善緣,泛讀群籍,舉凡理工、文學、藝術等,對於各項知識採取廣泛涉獵的態度,因此培養多方面興趣。他說:「她(哈佛)給予我豐富的智慧與心靈生活,這是非常珍貴的寶藏。」

  7. 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時期 • (一)結識知交柏曼 張忠謀在哈佛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認識一位名叫柏曼的男孩,雖然兩人並非室友,但談起話來卻相當投契,也成為了莫逆之交。對張忠謀來說,只要能「以誠相待」,就不怕沒有朋友。 • (二)化解種族歧視的恐懼 室友辛克萊在與張忠謀熟識後也成為他的好友,兩人常常一起參與不一樣的活動。接著同宿舍的同學陸續遷入,原先張忠謀對「種族歧視」感到相當害怕,但是在他入學後,發現到美國人並不會因為他是黃種人而感到討厭、排斥,因此很快的他便化解了這種恐懼感。

  8. (三)克服英文障礙 到美國之後,他懂的英文文法雖然比美國人多,但在寫信方面卻不像他們如此流暢,因此他對英文課抱有畏懼感。後來因為老師使用海明威的著作當教材,使得他對英文產生喜好,甚至還閱讀相當多關於中國的英文著作。 • (四)荷馬、莎翁、蕭伯納 張忠謀所修的課中有一門西洋文化歷史,教授透過有名的書籍讓學生從古典著作,進而了解時代背景。張忠謀對這些古文的態度也從生澀轉變為有興趣。

  9. (五)哈佛學生才華洋溢 哈佛同學的優秀和多元化,是我短短一年中消除和美國人做朋友的障礙的主要原因。如果當年我是去一個普通美國大學,我相信大一學生的興趣大部分為局限於運動和社交上。 (六)轉入MIT 1950年9月,我向麻省理工學院報到,成為機械系二年級學生。進入MIT之後,立志在工程上用功。

  10. (七)孜孜不倦於專修領育 麻省理工學生的課程負擔較哈佛學生為重。一般來說,麻省理工的學生的學生比哈佛用功,而他們的興趣也比較專注於領育。 (八)感受經濟壓力 大二之後,感受了較大的經濟壓力。由於去美國之前,母親就告訴我只有第一年所需可以全部由父親負擔,以後就希望我有獎學金。

  11. 進入半導體業 (一)四家公司邀聘 四家中,有一家是相當聞名的工具機廠。另外一家是名為「金屬與控制」公司、第三則是「福斯汽車公司」、第四家是「希凡尼亞」。 (二)講價弄巧成拙 福特和希凡尼亞之間做選擇了,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似乎都應該選擇福特。

  12. (三)進入半導體業 我加入半導體業時,這個行業雖只有幾年歷史,卻已處於戰國時代。這些產業動態,在我到了希凡尼亞幾個月後才開始了解。 (四)自修半導體,嶄露頭角 我開始自修半導體。我的課本是夏克雷的經典作品,對一個初學者,是一本艱深的課本。

  13. (五)德儀得創新與發明 當時,半導體公司之間得產品和技術競爭已很激烈。那時市場得主要產品是「合金」敘電晶體。 (六)接獲德儀的聘書 由於總公司派兩位專員(外行人)來了解公司狀況又加上之前希凡尼亞大幅裁員,導致接受德儀的面試,進而開啟了德儀了一天片。

  14. 初試啼聲──德州儀器公司 (一)員工上下都是內行人 我對德儀的另一個觀察心得是,他的上層人員相當精通半導體技術。 (二)團隊精神令人感動 在德儀前半年,根據我鄰居的話,我變成「瘋狂工作者」。每天早上八點上班,晚上七時回家吃飯,我屬下的兩位工程師,一為工作性質和我相似,另一位專職第二及第三夜班。

  15. (三) 「你怎麼辦到的?」 頭幾個星期嚴格遵守原有規格而仍未獲得好結果後,我開始運用在希凡尼亞學到理論知識和分析辦法,變動製程。漸漸的,我們的良率低而不穩,和IBM的指標線一樣。 (四)研發、 業務共同體 德儀的組織架構一直以業務單位為基礎。每一業務單位下設工程、生產、行銷等處,自負盈虧。

  16. (五) 無法拒絕的機會 六年前中斷的博士夢,現在又有機會圓夢了。他們都贊成我回去讀博士,大半還表示羨慕。

  17. 張忠謀《張忠謀自傳》 • 高希均先生說的好: 「當眾人稱讚他的科技成就,張忠謀只看謀只想到奉獻。」 • 不放棄挑戰各種事物的勇氣,不讓任何學習機會溜走!

  18. 張忠謀《張忠謀自傳》 • 常有人問我,青年人應該先把所有學位唸完了,再去做事?還是先讀了學士碩士,做事幾年,再回學校讀博士或企管碩士?我的答覆是:如果志在教授或研究,應先把學位讀畢才去做事;如果志在企業界,應先做事幾年再回學校。後者的很多好處都是我的親身經驗。」

  19. 《張忠謀自傳》-知識經濟知迷思 • 「知識經濟」的口號在這幾年被喊得響亮,起因是幾乎十年持續成長,而在近幾年成長尤其快速的美國經濟。更為可貴的,在這漫長成長週期內,美國同時達到低失業率與物價穩定的目標。若干經濟學者,把這個不尋常的成績,歸功於所謂知識經濟。這是知識經濟的第一個迷思。

  20. 《張忠謀自傳》-談創新 • 創新對傳統公司而言,也許只是一個值得保有的競爭優勢,但對科技公司來說卻是必有的競爭條件;若沒有創新,很多科技公司將會被淘汰。

  21. 《張忠謀自傳》-終身學習因應挑戰 • 「終身學習」不同於一般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因為單純只是「活到老、學到老」太無目標、太無紀律、也太沒有計畫。我認為「終身學習」除了「活到老、學到老」之外,更需要是一個有目標、有紀律、也有計畫的學習。

  22.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