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05 Views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讨论 : 1 .图中的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弯向窗外生长. 2 .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 长时间单侧光刺激。. 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获得更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3. 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幼嫩部分. 促进向光生长的内因是什么? 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实验发现的?. 向光性 : 在 单侧光 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此外植物还有 向重力性 、 向水性 、 向肥性 等向性。.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E N D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讨论: 1.图中的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弯向窗外生长 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 长时间单侧光刺激。 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获得更多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3.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幼嫩部分
促进向光生长的内因是什么? 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实验发现的? 向光性: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此外植物还有向重力性、向水性、向肥性等向性。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鞘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状物。 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 出土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否与尖端有关? 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向光弯曲 不生长,不弯曲 单一变量: 有无尖端 结论: 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尖端有关
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还是与尖端 以下部位? 实验三 实验四 生长,不弯曲 生长,向光弯曲 单一变量: 锡箔片罩住胚芽鞘尖端或下部 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 结论:
达尔文根据实验,有什么推测? 科学家又是如何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向下传递的呢? 由实验推想: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琼脂片 对这个实验能说明他的结论吗? 詹森的实验示意图 该实验不能排除使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由琼脂片产生。 .改进:增设一组:将胚芽鞘顶端切掉,将琼脂片放在切口上,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拜尔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其尖端产生的 影响在下端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 能得出什么结论? 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
不生长也不弯曲 朝对侧弯曲生长 (三)温特的实验(1928) 温特的实验证明: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生长素)
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 吲哚乙酸( IAA)。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 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 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
植物向光性及形成的原因 外因:单侧光照射 内因: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 光一侧,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四个“部位”: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作用部位: 感光的部位: 弯曲的部位: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
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运送到_______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_______。 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有机物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______可转化成生长素 提醒: ①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琼脂块无感光作用 ②单侧光刺激时,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又进行极性运输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色氨酸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生长素的分布: 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 向光 从胚芽鞘尖端_____一侧向_____一侧运输 横向运输 背光 上端 极性运输 从植物体形态学______向形态学____运输 运输特点: 下端 (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中韧皮部
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 地上部分: A、层次越高的枝条相对下面的枝条为形态学的上。 B、以树干中轴为基准,同一枝条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学的上。 a a a c c c 地下部分: A、以地面为基准,距地面越深的根为形态学的上。 B、以主根中轴为基准,同一侧根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学的上。 上端 下端 下端 下端 上端 上端
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P49技能训练) 讨论: 1、不严密。缺乏对照实验。 2、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3、实验方案改造如下: 实验组: 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