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22 Views
恐怖的災害. 地震 郭品宜. 為什麼會有地震?. 地震是因為地核不斷的加熱,這時地寒中就會產生對流作用,對流會帶動了覆蓋在上面的硬殼板塊,進行地殼運動。這時地殼的不同部份受到擠、壓、拉、扭等力的作用,到某一個限度,有些部份就受不了啦!這些部份 ( 大多是在板塊邊界 ) 突然反彈、滑動,於是便產生了地震。. 地震的嚴重性. 嚴重的地震可能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例如 火山爆發 海嘯 房屋倒塌. 地震圖片. 汶川大 地震. 這是汶川大 地震 ,它使汶川這裡的房屋都倒塌及毀損。 更嚴重可能會使許多人傷亡。. 地震引起的災害.
E N D
恐怖的災害 地震 郭品宜
為什麼會有地震? • 地震是因為地核不斷的加熱,這時地寒中就會產生對流作用,對流會帶動了覆蓋在上面的硬殼板塊,進行地殼運動。這時地殼的不同部份受到擠、壓、拉、扭等力的作用,到某一個限度,有些部份就受不了啦!這些部份(大多是在板塊邊界)突然反彈、滑動,於是便產生了地震。
地震的嚴重性 • 嚴重的地震可能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例如 • 火山爆發 • 海嘯 • 房屋倒塌
地震圖片 • 汶川大地震 • 這是汶川大地震 ,它使汶川這裡的房屋都倒塌及毀損。 • 更嚴重可能會使許多人傷亡。
地震引起的災害 •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餘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央,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地震的威力有多強。 •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餘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央,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全世界易發生地震的地區 • 全世界主要有三個地震帶: • 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台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紐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 • 是歐亞地震帶 ,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公尺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帶是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 是中洋脊地震帶包含延綿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極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帶僅含全球約5﹪的地震,此地震帶的地震幾乎都是淺層地震。
台灣地震圖 • 台灣主要有3個地震帶 • 西部地震帶 • 東部地震帶 • 東北部地震帶
發生地震時的應變方法(一) • 任何建築物在設計與建造時,有效的防震設計,可有效的防止生命財產的損失。 • 地震發生時,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以保證生命安全。 • 在室內應先關閉煤氣,可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具旁或牆角、廚房、衛生間等承重牆較多,跨度較小的地方。 • 在室外可跑向比較開闊的空曠地區躲避。
發生地震時的應變方法(二) 居 家: • 家中應準備救急箱及滅火器,並告知家人所儲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 知道瓦斯、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 家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櫃門閂宜鎖緊。 • 重物不要置於高架上,栓牢笨重家具。 • 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難處。
辦公室及公共場所: ‧經常檢驗防火和消防設備。 ‧規劃有關緊急計畫,並分別告知緊急情況時各人的任務以及應變方式。 學 校: ‧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並教導學生避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 ‧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櫥櫃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
以上是我的報告謝謝大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