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332 Views
金門國家公園. 製作人 : 呂天浩. 由來. 金門位處福建東南沿海,雖僅是孤懸外海的蕞爾小島,由於歷代人文薈萃,蘊育豐富人文騰躍史乘,留下甚多文化史蹟與傳統建築;在近代戰史上更因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等多場戰役,而留下多處代表性戰役史蹟紀念地;並因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體制,保存了一個相當完整而特殊的自然生態體系,為保護此等珍貴襲產,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金門國家公園,對這片土地允下諾言,成為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亦是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範圍. 地理位址.
E N D
金門國家公園 製作人:呂天浩
由來 金門位處福建東南沿海,雖僅是孤懸外海的蕞爾小島,由於歷代人文薈萃,蘊育豐富人文騰躍史乘,留下甚多文化史蹟與傳統建築;在近代戰史上更因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等多場戰役,而留下多處代表性戰役史蹟紀念地;並因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體制,保存了一個相當完整而特殊的自然生態體系,為保護此等珍貴襲產,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金門國家公園,對這片土地允下諾言,成為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亦是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地理位址 「金門」隸屬於福建省﹐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東南九龍江出口之廈門灣內﹐西距廈門外港約10公里﹐東距台灣約277公里﹐其緯度約與台中地區相當。包括金門本島﹑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包括太武山區﹑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烈嶼區等五個區域﹐總面積為3,720公頃(約佔全島面積之四分之一)。
地質地形 金門國家公園所在之大小金門島磐皆為花崗片麻岩構成,最高點太武山(253公尺)即為花崗片麻岩所構成之丘陵地,全區除丘陵地外餘多為紅土覆蓋的台地,各海岸則有花崗片麻岩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以及發育良好之沙灘,岩岸、沙岸交錯構成了本區豐富多變的海岸景觀
動物資源 金門四面環海,屬小型島嶼的生態體系,因經長期開發,大型野生動物資源較少,惟金門位於大陸邊緣,且是侯鳥遷徙的中繼站,故鳥種最為多樣,目前業經調查及文獻資料顯示,金門現有野生動物至少包括﹕哺乳類12種,鳥類287種,爬蟲類14種,兩棲類5種,蝶類71種,海水魚類35種。園區內較特殊之野生動物除有瀕臨絕種之保育類哺乳動物-水獺外,古老的活化石"鱟"及"文昌魚",亦屬較珍貴,每年秋冬大批侯鳥到此渡冬,亦形成特殊的景觀。
植物資源 據史誌所載金門原為林木蓊翠之海島,然經元、明、清歷代煮鹽、兵燹及濫伐後,終變童山濯濯﹑風沙交相為害,民國39年後經軍民積極造林,在數十年後,金門才又成為綠蔭蒼鬱之「海上公園」。目前全區森林面積近6,000公頃(約佔陸地面積39.8 %),造林樹種以木麻黃(佔57%)、相思樹、松樹、桉樹等為主。 金門地區的植物種類,目前已鑑定出的維管束植物達542種,其中八屬不見於台灣,區內海口濕地有由海茄苳、水筆子所形成之大片紅樹林景觀﹔太武山區因長期受強勁東北季風吹襲且土壤淺薄,故多為10公尺以下之多刺灌叢﹔另因身處戰地,此地常可見有刺之白瓊麻、仙人掌等具反空降作用之植物。因地緣關係,本區植物種類與中國大陸關係較為密切,而與台灣在植群組成差異仍大。
謝謝觀賞 資料來源:http://www.kmnp.gov.tw/chinese/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