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綠色能源取代核能發電

綠色能源取代核能發電. 日本大地震. 地震發生在 2011 年 3 月 11 日(星期五), 日本標準時間 14 時 46 分 23 秒, 震央 位於 仙台市 以東的 太平洋 海域約 130 里公里處,距日本首都 東京 約 373 公里。按日本氣象聽震度階級計算方法計算,此次地震震級為 矩震級 規模 8.8 。地震發生之初,發佈此次地震的規模為 矩震級 規模 7.9 ,後數次將震級修正為 8.1 、 8.8 、 8.9 ,再於 3 月 13 日上午與 日本氣象廳 共同上修至 9.0 。

yoshi-wall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綠色能源取代核能發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綠色能源取代核能發電

  2. 日本大地震 • 地震發生在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日本標準時間14時46分23秒,震央位於仙台市以東的太平洋海域約130里公里處,距日本首都東京約373公里。按日本氣象聽震度階級計算方法計算,此次地震震級為矩震級規模8.8。地震發生之初,發佈此次地震的規模為矩震級規模7.9,後數次將震級修正為8.1、8.8、8.9,再於3月13日上午與日本氣象廳共同上修至9.0。 • 除了東北地方之外,東京所在的關東地方於地震發生時的有感晃動時間長達5分鐘。這次地震使本州島被移動,地球的地軸也因此發生偏移。因地震所觸動的海嘯波源範圍,南北長約550公里,東西寬約200公里,創下日本海嘯波源區域最廣的紀錄。

  3. 大地震後的影響 • 地震造成至少14,300人死亡、11,999人失蹤、傷者5,314人,遭受破壞的房屋296,538棟,為日本二戰後傷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災情尤以東北地方岩手縣陸前高田市、宮城縣氣仙沼市、南三陸町和福島縣南相馬市最為嚴重。NHK新聞形容是次災難是對東北三縣「毀滅性打擊」。除了東北地方受災嚴重,緊鄰的關東地方也傳出災情。由於日本人口最稠密的東京都會區即位於關東南部,導致東京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 由於數處發電廠停止運作導致供電不足,關東地方自3月13日起實施分區供電,而宮城縣、福島縣多數地區及埼玉縣、千葉縣部份地區未恢復燃氣供應;另外,東北、關東等地有超過100萬戶沒有飲水供應。 • 據東北電力公司消息,女川核電站機組已自動停止運轉。另據共同社報導,震後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緊急核心冷卻裝置也被啟動,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的1號、2號及3號反應爐也自動停止運轉,但之後確認已有放射性物質泄漏。

  4. 福島核電廠介紹 • 福島核電廠結構: • 福島的核電廠是所謂的「沸水式反應爐」。沸水式反應爐將水煮沸,產生水蒸氣,進而推動渦輪帶動發電機發電。核能燃料在反應過程中產生熱,利用這些熱能將水煮沸、產生蒸氣;蒸氣推動渦輪、渦輪轉動發電機發電,而最後這些蒸氣再經過冷凝後變回水,水再回到反應爐內重覆被加熱。反應爐的工作溫度在攝氏 285度。 • 福島核電廠爆炸後的影響: • 福島核電廠可能污染物包括碘-131和銫-137 • 帶有輻射的碘和銫會致癌,危害健康,不論是直接污染空氣、水,或間接進入食物鏈。

  5. 各國對輻射的說法 • 中國:福島核事故輻射影響全中國,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公佈先後在東北、華東、華南和西部大部地區空氣中監測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新華色引述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稱,由於放射量少於岩石、土壤、建築物、食物、太陽等自然輻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輻射量的十萬分之一,相當於乘搭航機飛行2000公里所受宇宙射線照射量的千分之一,不會影響環境和公眾健康。 • 香港:天文台首度在香港境內檢測到微量碘-131輻射,當局表示輻射塵可能隨大氣環流繞地球一周後到達香港,但輻射量已被大幅稀釋,人類大約要吸入200年才等於照一張X光所吸收的輻射。香港錄得的碘-131輻射量比26日上升了12倍。當局更在香港空氣樣本中首度驗出銫-137。 • 台灣:中華民國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發佈消息指出,於3月22日至28日在台灣南部及北部連續收集到的空氣樣本中,驗出微量的碘-131,約當每年呼吸暴露劑量0.01微西西弗,判斷對人體暫無危害。 • 北美、北歐多國:先後測得微量輻射,但濃度十分低。其中美國東西岸多座城市雨水中更含放射性碘-131。

  6. 綠色能源 拯救核能輻射 • 綠色能源也稱清潔能源,它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概念 • 狹義的綠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海洋能。廣義的綠色能源包括在能源的生產、及其消費過程中,選用對生態環境低污染或無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氣、清潔煤和核能等。 • 人類可開發和利用的綠色能源有下列幾種: 1.風能:風蘊藏著極大的能量,地球表面風的能量。 2.太陽能: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並且對環境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因此針對目前「溫室效應」日益嚴重的狀況,盡可能地利用太陽能,不失為造福人類的好方法。按現在科學發展的態勢,到2005年左右,將有100枚人造太陽能衛星,高懸在地球上空的軌道。屆時,這些綠色能源,將對人類發展做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3.熱核能:「氦-3」同位素的熱核反應堆中沒有中子輻射,這就意味著用「氦-3」同位素生產能源時沒有放射性污染,不會給環境帶來危害。但地球上「氦-3」同位素的儲量不大,無法大量生產能源。據自動飛行器和登上月球的美國宇航員獲取的資料表明,月球上有足量的「氦-3」同位素,多達109kg以上,足夠人類使用103年。 4.氫能源:科學家在開創經典量子力學的同時,找到了一種可以使普通氫原子的電子降低運動軌道,從而將能量以紫外線的形式釋放於環境的方法。這些氫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能源之一。 5.反物質能量: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核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從而構成正物質。根據相對論原理,有正物質就應該有反物質。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尋找能夠收集和儲存反物質的方法。屆時,只要針尖大小的反物質與正物質結合,就會向環境釋放無法估算的巨大能量。此外,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能等,都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對環境無化學污染的綠色能源。

  7. 減少污染的好方法 • 以省電燈泡來替代白熾燈泡 • 清洗或換掉暖爐及冷氣機的濾 • 移動冰箱及冷藏庫至瓦斯爐或鍋爐旁邊 • 定期解凍舊的冰箱及冷藏庫 • 烹飪時蓋上鍋蓋 • 將窗戶換上具有隔熱效果的雙層玻璃 • 淋浴代替泡澡 • 自備購物袋 • 改用綠色能源 • 買當地出產的食物 • 用步行、騎腳踏車、搭大眾運輸來減少開車的里程數 • 小心駕駛且不要浪費燃料 • 保護森林

  8. 讀後心得 • 當今人為破壞大自然 自然法則以破壞...溫室效應 大自然反扑,猶如地球感冒在發燒...整體地球世界各國水災 旱災 地震...等。 • 大地震所帶來的災難雖無法避免,但我們如能事前有計畫,臨事時能處理得當,應可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而要落實防震防災的觀念就必須要從生活做起。 • 全球都在能源危機,應該不要再用核能,多利用太陽能或綠色能源,這樣才能愛護地球。 • 使用綠色能源 地球多一份安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