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第二章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第二章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第一节 人体运动学 human kinesiology. 一、骨、关节的运动学. (一)、基本运动平面与运动轴 1. 矢状面 2. 水平面 3. 额状面(冠状面) 4. 矢状轴 5. 垂直轴 6. 额状轴(冠状轴) 关节的生理运动 关节的附属运动 (pain). 关节运动链是指人体中的几个部位通过神经、肌肉和关节连接而组成的一个複合运动链。 (clinical) 开链运动 ( Open Kinematic Chain , OKC ) 闭链运动 ( Closed Kinematic Chain , CKC ).

yv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第一节 人体运动学 human kinesiology

  2. 一、骨、关节的运动学 • (一)、基本运动平面与运动轴 • 1.矢状面 • 2.水平面 • 3.额状面(冠状面) • 4.矢状轴 • 5.垂直轴 • 6.额状轴(冠状轴) • 关节的生理运动 • 关节的附属运动(pain)

  3. 关节运动链是指人体中的几个部位通过神经、肌肉和关节连接而组成的一个複合运动链。(clinical)关节运动链是指人体中的几个部位通过神经、肌肉和关节连接而组成的一个複合运动链。(clinical) • 开链运动(Open Kinematic Chain,OKC) • 闭链运动(Closed Kinematic Chain,CKC)

  4. (一) 杠杆原理 在人体中,骨可以在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围绕关节轴转动。它的作用和杠杆相同,能把力的作用传递到一定距离,克服阻力,获得机械效益,所以又被称之为骨杠杆。 平衡杠杆 省力杠杆 速度杠杆 “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二、人体的力学杠杆

  5. (二)杠杆原理在康复学中的应用 1.省力:假如杠铃离身体重心12cm时(即阻力臂长12cm)能举起50kg,则杠铃离重心10cm(即阻力臂缩短2cm)时,就能举起60kg的重量。 2.获得速度:许多动作不要求省力,而要求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运动幅度,如投掷物体、踢球、挥手拍击球等。 3.防止损伤:速度杠杆不利于负重和负荷,因而可以理解阻力过大易引起运动杠杆各环节,特别是其力点和支点,即肌腱系统和肌肉止点以及关节的损伤。

  6. 第二节 人体生物力学 • 一、骨的生物力学

  7. (二)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1.失肌肉动力应力-骨吸收加快,疏松 2.失重-钙丢失 3.骨痂形成需要应力刺激 4. 应力作用下骨重建-趋向受力型 应力遮挡

  8. 伤筋动骨100? 骨痂的生物力学 A.骨折断端血肿形成 B.肉芽组织增生,逐渐机化血凝块 (2W) C.骨母细胞增生,形成骨样骨痂 (4-8W) D.骨性骨痂改建(8-12W)

  9. 渗透性 粘弹性 剪切性 拉伸性 四、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10. 1级损伤:半月板内信号增高,未延伸到半月板关节面1级损伤:半月板内信号增高,未延伸到半月板关节面 • 2级损伤:半月板内信号增高增大,水平或线状未延伸到半月板关节面 • 3级损伤:半月板内信号增高增大,半月板关节面连续性破坏,半月板表面成台阶状 • 4级损伤:半月板内信号增高增大,半月板关节面多处不连续性破坏,半月板碎裂

  11. 主动肌 五、肌肉的生物力学 副动肌 (一)肌肉的类型 1)原动肌: 主动肌 副动肌 2)拮抗肌: 屈肘时肱三头肌 是肱肌和肱二头肌 的拮抗肌。 3)固定肌: 固定原动肌一端 附着点所在骨 的肌肉.如屈大腿 4)中和肌 抵消原动肌 收缩时产生的 一部分不需要 的动作的肌群 屈髋

  12. 控制子系统 被动子系统 主动子系统 运动链 • Panjabi的脊柱稳定性“三亚系模型”(1992年): • 被动亚系(韧带和骨骼) • 主动亚系(肌肉、肌腱) • 神经控制亚系(反馈和控制) • 是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三个独立性因素,通常某一因素的“亏损”(deficit),可以由其它要素加以代偿。 • 而各个亚系之间的功能无法代偿的时候,往往会造成脊柱稳定性破坏。

  13. 关节 韧带ligament 关节内软骨cartilage 滑膜襞和滑膜囊 synovial fold bursa 肌肉 筋膜fascia(浅、深-肌肉血管肌间隔和筋膜鞘) 腱鞘tendinous sheath(肌腱外,外纤维-内滑膜鞘) 滑膜囊synovial fold bursa 关节和肌肉的附属结构

  14. 2011-8-15 2011-9-3 2011-10-11 2011-9-19

  15. (二)肌肉收缩的形式 细肌丝 粗肌丝 头部具有ATP酶活性

  16.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17. 肌腱损伤的分期 炎症期(48-72hour) 成纤维胶原形成期(5d-4w) 重塑期(5-12w)

  18. 周围神经损伤的生物力学 • (一)神经卡压损伤的分类 • 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 神经受卡压的高危因素有: • ①神经直接与坚硬的表面相接触 • ②神经通过或容纳于具有坚硬内壁的腔隙 • ③与神经密切相邻的某个结构,当其体积过大时可引起神经受到卡压,如与神经接触的血管发生动脉瘤样肿胀。

  19. (二)神经卡压的生物学效应 • 在严重的急性损伤中,神经纤维的机械形变是引起神经病理改变的原因;在慢性卡压中,缺血则成为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迟发的效应包括水肿、出血、神经纤维变性以及导致神经滑动减少的粘连。卡压引起的缺血将导致神经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及机械'性损伤,使其对水分、各种离子和蛋白质的通透性增高,当血供恢复时,会导致神经内水肿。水肿的程度与卡压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20. 第三节运动和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 运动是生命的标志: •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 1.力量训练 力量大和重复次数少的训练。抗阻训练通常是在阻力负荷条件下完成1- 15次动作,其原则是重复练习至不能再继续。 • 2.耐力训练 力量小和重复次数多的训练。选择的阻力负荷应以20次以上动作为宜。线粒体的数量和密度随训练的增加而增加。 • 3.爆发力训练 持续数秒至2分钟的高强度训练。主要依赖无氧代谢途径供能,又称无氧训练

  21. 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在40%V02max的强度下运动时,脂肪酸氧化所提供的能量约占肌肉能量 源的60%。运动还可提高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加速富含甘油三醋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白的分解,降低血浆甘油三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水平。 任何强度的持续运动如马拉松、越野、滑雪甚至休闲性慢跑,都有降血脂效应。

  22. 第四节 神经学基础

  23. (一)脊髓水平的反射 1.躯体反射(somatic reflex) (1)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 (2)浅反射(superficial reflex): (3)病理反射(pathological reflex) (4)节间反射(intersegmental reflex): 2.内脏反射( visceral reflex) 立毛肌反射、皮肤血管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直肠排便反射和性反射。 一、神经反射

  24. (二)脑干水平的反射 睫状脊髓反射 额眼轮 肌反射 垂直性前庭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角膜反射 嚼肌反射 水平性前庭眼反射 眼心反射 掌颏反射 角膜下颌反射

  25. 人一般在出生8个月后脑干水平的反射消失,脑性瘫痪患儿的这种反射往往持续很长时间不消失。人一般在出生8个月后脑干水平的反射消失,脑性瘫痪患儿的这种反射往往持续很长时间不消失。 1.阳性支持反应 (positive supporting reaction) 2.颈紧张性反射 (tonic neck reflex) 3.紧张性迷路反射 (tornic labyrinthine reflex) 4.抓握反射 (grasp reflex) 5.翻正反射 (righting reflex)

  26. (三)大脑水平的反射 • 大脑水平的反射活动从出生后6- 18个月内出现,并且终身保持。大脑水平的平衡反应有: • 1.降落伞反应(parachute reaction) • 2.防御反应(defence reaction) • 3.倾斜反应(tilting reaction)

  27. 三、中枢神经损伤反应 • 无论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外周神经系统,其神经轴突损伤后都发生以下变化: • ①受损轴突的近端和远端肿胀;②损伤使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N-甲基-D-门冬氨酸(NMDA) 受体激活Ca2+内流,Ca2+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触发一系列级联反应,激活多种蛋白激酶,通过钙调蛋白敏感点,激活一氧化氮合酶(NOS),大量合成一氧化氮(NO),这些产物使细胞骨架崩解、生长锥萎缩,从而介导神经毒性反应;③远端神经末梢退变及突轴传递消失;④胞体肿胀,胞核移位,胞核周围的尼氏体分散,染色质降解;⑤与受损神经元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也将变性,称跨神经元或跨突触变性;⑥血-脑或血-神经屏障被不同程度破坏,引起炎症、免疫反应,这些反应有利于损伤细胞残屑的消除和受损神经的再生修复。

  28. 四、中枢神经的可塑性 • (一)大脑的可塑性 • 是在本世纪30年代初由Bethe A首先提出。60年代后期,Luria-再训练理论(relearning theory)。 • 可塑性是指生命机体适应发生了变化和应付生活中危险的能力,是生命机体共同具备的现象,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在受到打击后重新组织以保持适当功能的基础。 • 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不是由于再生,而是在结构和功能上修改自身,以适应损伤后的客观现实。脑的可塑性表现有两大类,即功能重组与其他内外影响因素。

  29. Professor Paul Bach-y-Rita

  30. (1)轴突芽生与突触更新: (2)轴突上离子通道的改变: (3)突触效率的改变: 系统内的功能重组 (功能相近的 ) • 1 失神经过敏(denervated supersensitivity,DS) 失神经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局部的兴奋性异常增高的现象。 ①使失神经后的组织保持一定的兴奋性。 ②使局部对将来的神经再支配易于发生反应。 ③引起组织的自发活动,减少失神经组织的变性和萎缩。 • 2 潜在通路和(或)突触的启用(unmasking) • 3 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 功能重组 (五) 与 脑 可 塑 性 有 关 的 因 素 (1)古、旧脑的代偿 (2)对侧半球的代偿 (3)由在功能上几乎完全不相干的系统代偿: 触觉取代视觉的触-视取代系统 (tactile Vision Substitution system,TVSS) 系统间的功能重组 (功能上不完全相同另一系统 ) 内界因素:1)神经生理学-体内的NGF 2)神经免疫学-细胞介素1和6 外界因素:1)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2)神经移植和基因治疗 3) 恒定电场(steady electric field,SEF)的影响 4)功能恢复训练5)环境因素 内,外界 的因素

  31. 功能训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 功能性磁共振(FMRI) 1)为提高过去相对无效的或新形成的通路和(或)突触的效率,重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2)要求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没有反复多次的训练是不可能的。 3)外周刺激的感觉反馈,在促进功能恢复和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和生存中,有重要的意义。

  32.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