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2 数控机床的组成

2 数控机床的组成. 输入输出装置. 加工程序. 辅助控制装置. 数控装置. 机床本体. 伺服驱动装置. 检测反馈装置. 编程机. 加工图样. 穿孔机或 存储装置. 穿孔带 磁盘等. 编程手册. 进给系统. 机床. 输入装置. 数控装置.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图. 3 . 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 数控立式铣床. 4. 数控机床的种类. 卧式数控铣床. 磨床. 车床. 5. 数控机床加工特点与应用. 平面轮廓加工. 孔系加工. 空间曲面零件加工. 轴类零件加工. 4 轴控制. 3 轴联动. 5 轴联动.

Download Presentation

2 数控机床的组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数控机床的组成 输入输出装置 加工程序 辅助控制装置 数控装置 机床本体 伺服驱动装置 检测反馈装置

  2. 编程机 加工图样 穿孔机或 存储装置 穿孔带 磁盘等 编程手册 进给系统 机床 输入装置 数控装置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图 3.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

  3. 数控立式铣床 4.数控机床的种类 卧式数控铣床 磨床 车床

  4. 5.数控机床加工特点与应用 平面轮廓加工 孔系加工 空间曲面零件加工 轴类零件加工

  5. 4轴控制 3轴联动 5轴联动 5轴联动加工

  6. 计算加工轨迹和尺寸 N 确定工艺过程 程序校检和试切 制作控制介质 编制程序单 零件图纸 完成 Y Y Y N N 校 核 校 核 检 验 第二节 数控编程方法 1.手工编程

  7. 2 CAD/CAM系统自动编程 常用软件:PRO/E,UG,I-DEAS,CATIA,MASTER CAM等。 软件系统功能:三轴-五轴加工,车削加工,电火花加工,切割 加工,平面加工,板金加工等。 编程基本步骤: (1)几何造型 (2)加工工艺分析 (3)刀具轨迹生成 (4)刀位验证与刀具轨迹编辑 (5)后置处理 (6)数控程序输出

  8. 零件图纸 数控语言 零件源程序 输入编译 数字处理 刀位文件 后置处理 检 验 机床加工 打印程序单 穿制纸带 网络传输 3.数控语言自动编程 (1)基本原理 (2)程序的组成(APT语言) 初始语句 几何定义语句 刀具形状描述语句 刀具起始位置的指定 初始运动语句 刀具运动语句 后置处理语句 指定机床与数控系统语句 主轴状态语句 进给及冷却液语句

  9. 机床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是指用于确定机床的运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的坐标系。标准的数控机床坐标系是一个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其基本坐标轴为X、Y、Z直角坐标,相对于每个坐标轴的旋转运动坐标为A、B、C。 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10. 卧式数控车床 1)车床坐标系

  11. 2)铣、钻、镗床坐标系 当Z轴水平时,沿主轴向工件看,X轴的正方向指向右边。 卧式升降台数控铣床

  12. 对于单立柱机床,从工作台向立柱方向看,X 轴的正方向指向右边。 立式升降台数控铣床

  13. 3)复杂坐标系 如果除了第一坐标系外还有坐标系,则与X,Y,Z轴 平行的坐标轴依次命名为:P,Q,R;U,V,W • !根据机床类型及其结构特点,其坐标系有所不同 • 车床与铣床 • 机床所具有的轴数

  14. 参考点 为建立机床坐标系,在机床上专门设置的基准点。通过回参考点命令,使机床进行回参考点运动,使机床各坐标轴回到基准点并定位,以参考点为基准建立机床坐标系。 • 几点说明: • 参考点位置和机床坐标系原点与机床参数有关,一般情况下固定不 变,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置软件限位、加工区域限制等保护措施; • 为机床的辅助动作提供定位基准点; • “参考点到达”信号可以作为机床自动加工的开始条件,对机床动作 进行保护和互锁; • 机床坐标系原点可以和参考点重合,也可以不重合; • 机床坐标系一旦建立,只要不断电就一直保持不变; • 对于无“回参考点” 功能的机床不能建立机床坐标系,只能建立工件 坐标系;

  15. 工件坐标系 • 坐标轴与机床坐标系相应坐标轴平行,方向一致; •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x x2 x0 y2 工作零点 y0 y 机床零点 机床零点与工件零点

  16. 第4节 工艺处理 一、分析零件图纸 1.明确加工内容 平面、孔、槽、曲面 2.明确加工要求 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质量 零件几何形状和加工精度是进行工艺处理的主要依据。 3.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 结构工艺性评价 • 尺寸标注 • 构成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是否充分

  17. 二、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 x 工序的划分原则: 刀具集中的原则; 粗、精分开的原则; 先平面,再孔、槽原则; x2 换刀点 x1 y2 x0 y1 工作零点 y 对刀点 y0 三、切削加工阶段划分 起始运动阶段;接近运动阶段;刀具切入阶段;切削加工阶段; 退出切削阶段;返回阶段。 机床零点 对刀点的坐标值 1.对刀点与换刀点 对刀点: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又称起刀点,也就是程序运行的起点。 换刀点:一把刀具用完后,为防止刀具与工件相碰,刀具要先到工件之外,再进行换刀这个位置就叫换刀点。

  18. 加工路线的选择原则: • 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方便数值计算,减少编程工作量; • 缩短走刀路线,减少空行程; • 安全原则; 1)刀具切入方向 与轮廓相切方向,法线方向,任意方向三种方式。 2)轮廓加工切入与切出 轮廓加工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应在工件外部 3)顺铣和逆铣 4)型腔加工 先加工内腔,再加工外轮廓。采用行切或环切方法加工内腔,应根据 具体的几何形状选择走刀方式。 5)曲面加工 行切或环切方式。加工刚度小、容易变形零件时,可以采用由里向外的 走刀路线。 2.加工路线的选择

  19. 四、刀具的选择 • (1)刀具类型 • 数控加工中所使用的刀具种类多,分为不同的类型。 • 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PCBN,PCD,陶瓷涂层 • 刀具用途:面铣刀、槽铣刀、立铣刀、球头刀、成形铣 刀、 丝锥 、钻头、各种车刀 • 刀具结构:整体刀具、可转位、镶块刀具;直柄和锥柄 • (2)刀具选择原则—选择刀具材料,选择刀具尺寸 • 加工精度要求 • 加工效率要求 • 工件材料 • 加工对象 五、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用量: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进给速度 从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参考切削用量手册和机床说明书

  20. 六、数控机床的选择 (一)根据零件类型选择 1)平面孔系零件的加工 这类零件或孔数较多,或孔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宜用点位直线控制的数控钻床与镗床加工。 2)旋转体类零件的加工 此类零件多选用数控车床或数控磨床加工。 3)平面轮廓的加工 此类零件的轮廓多由直线和圆弧组成,一般选两坐标联动的数控铣床加工。 4)立体轮廓表面的加工 一般选用具有三轴或三轴以上联动功能的数控铣床加工此类零件。 (二)根据机床的行程 (三)根据机床的加工精度 (四)根据机床的结构—工作台形式、坐标轴的多少

  21. 七、 编程计算 1. 基点与节点 基点:构成零件轮廓的直线、曲线相互之间的交点、圆弧中心、 孔中心等。 节点:用直线段或圆弧段近似曲线时,相邻直线段 或相邻圆弧段的交点。 基点 节点 y y x x

  22. 2.已知方程曲线轮廓(非圆曲线)的数学处理方法2.已知方程曲线轮廓(非圆曲线)的数学处理方法 • 使用直线段逼近曲线 • 使用圆弧段逼近曲线 • 直线逼近方法 • 等间距法 • 等弦长法 • 等误差法 • 圆弧逼近方法 • 圆弧分割法 • 三点作圆法 • 相切圆法 • 曲率圆法

  23. 等间距法 原理:将曲线沿着某一坐标轴分割,分割点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间距,根据曲线方程得到分割点的坐标值。 误差控制:调整分割点的个数就可以调整逼近误差。

  24. 等弦长法 原理:各段长度相等的折线逼近曲线 误差控制:以最小曲率半径处的加工 精度确定弦长

  25. 等误差法 原理:以最大允许误差的一半 为半径,以曲线的一个端点为 圆心作圆,然后再作圆与曲线 的公切线,再以曲线端点为起 点作一条与公切线平行的直线 与曲线相交,交点即是分割点 依次类推。

  26. 3.平面型腔加工刀位点计算

  27. 4.转角过度处理

  28. 第六节 数控机床编程举例 基本程序代码与程序结构 一.程序的组成 假设刀具半径为0,工件厚度10毫米 N10 G55 G90 G17 N20 Z150 N30 T01 M06 N40 Z-15 N50 X-6 Y-5 N60 Z-5 N70 G01 X180 F80 N80 G03 X200 Y20 I0 J20 F80 N90 G01 Y130 N100 G03 X180 Y150 I0 J-20 N110 G01 X0 N120 Y0 N130 G00 Z150 N140 M02

  29. N100 G00X-5 N110 G01X180F200 N130 G01Y100 • 二、功能字 • 1.程序段号功能字—NXXX • 写在程序段最前边; • 指明程序段在程序中位置,便于检索和调用; 2.坐标字—X,Y,Z,A,B,C 指明坐标轴(刀具)要到达的位置或在某方向的移动距离 3.进给功能字—FXXX 刀具或坐标轴的移动速度,单位可以为mm/min,inch/min,mm/rev作为单位,其中常用单位为mm/min; 说明: • 机床参数指定单位类型 • 直线运动时为个坐标轴的合成速度,圆弧运动时为切向速度 • 在加工过程中,程序中的进给速度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进给 倍率开关调整

  30. N100 T01 M06 N110 S500 M13 • 4.刀具功能字—TXX(TXXXX) • 指定刀具 • 说明: • TXXXX:前两位为刀具的序号,后两位为刀具补偿号,多用于车床 • TXX:指出刀具的序号,多用于钻、铣床。在不同数控系统中可 能有 不同的意义。 • 5.主轴功能字—SXXX 规定了主轴转速;单位一般为转/min 6.M功能字—辅助功能字 1)功能:规定机床完成加工辅助动作,如换刀,开、关冷却液,主轴转向及停止等 2)代码种类与功能 M02,M30—程序停止,写在程序末尾 M03,M04,M05—主轴旋转及停止 M07,M08,M09—冷却液类型及开、关 M13,M14—复合指令,规定主轴旋转及冷却液类型 M98,M99—子程序 M00—程序暂停

  31. 7.G功能字—准备功能字 1)功能: • 对加工环境进行设置—加工平面,进给速度与主轴转速的 单位,坐标系的建立与选择等; • 规定基本运动—直线运动、圆弧运动、螺旋线运动; • 固定循环运动; • 刀具补偿—长度补偿,半径补偿,位置补偿; 2)基本G代码与功能 G00,G01—直线运动 G02,G03—圆弧运动 G17,G18,G19—指定加工平面 G73,G74—固定循环指令 G91,G92—坐标类型 G54-G59—工件坐标系选择 G27,G28,G29—回参考点 N80 G03 X200 Y20 I0 J20 F80 N90 G01 Y130 N100 G03 X180 Y150 I0 J-20 N110 G01 X0 G代码是衡量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 对于不同的数控系统,G代码的种类可能不同,相同G 代码可能有不同功能

  32. <一> 基本移动指令 • G00-快速运动(G00 X Y Z A B C) • 进给速度功能字不起作用,运动速度由机床参数设定 • 可以用进给倍率开关控制速度 • 分为直线型定位与折线型定位两种方式 • 开机默认,模态 • G01-直线进给运动指令(G01 X Y Z A B C F) • 必须指明相应的进给速度 • 可以用进给倍率开关控制速度 • 模态,与可以和G00等运动G代码互相替换 • 注意G00与G01的互相替换

  33. 圆弧运动指令—G02、G03 • 格式 • 指定圆心 • 指定半径 • G02(G03)XxYyIiJj • G02(G03)XxZzIiKk • G02(G03)YyZzJjKk • G02(G03)XxYyRr • G02(G03)XxZzRr • G02(G03)YyZzRr 圆弧<180,r>0;圆弧>180,r<0 • 说明: • 1)指定加工平面 • G17-XOY; • G18-XOZ; • G19-YOZ; • 加工平面变化后要用代码重新指定新的加工平面 • 2)圆弧顺、逆的判断 • 根据加工平面; • 根据圆弧起点与终点; • 假定刀具运动,工件静止; • 3)不同数控系统中对圆心的坐标指定方法不同

  34. N10 G55 G90 G17 N20 Z150 N30 T01 M06 N40 Z-15 N50 G01 G42 X-1 Y0 D01 F200 N60 Z-15 N70 X180 F80 N80 G03 X200 Y20 I0 J20 F80 N90 G01 Y130 N100 G03 X180 Y150 I0 J-20 N110 G01 X0 N120 Y-1 N130 G00 G40 X-20 Y-20 N140 Z150 N150 M02 三、程序的基本结构 1.加工初始化设置 2.换刀点 3.指定刀具与换刀指令 4.主轴旋转速度与旋转方向,冷却液 5.对刀点—加工平面内进给加工起点 6.深度方向加工起点 7.进给运动 8.退刀到换刀点 9.重复3-8动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