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87 Views
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 验 目 的. 1.本实验通过对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测量,了解弗兰克和赫兹研究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微观图像,以及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物理因素.. 玻尔理论建立的三个物理学基础: 1、以实验为基础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光谱的实验资料和经验规律; 3、从黑体辐射的事实发展出来的量子论。 在这个基础上,玻尔推究原子内部的情况,在原子物理学上跨进了一大步。. 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
E N D
实 验 目 的 1.本实验通过对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测量,了解弗兰克和赫兹研究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微观图像,以及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物理因素.
玻尔理论建立的三个物理学基础: 1、以实验为基础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光谱的实验资料和经验规律; 3、从黑体辐射的事实发展出来的量子论。 在这个基础上,玻尔推究原子内部的情况,在原子物理学上跨进了一大步。
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 (1)原子只能较长久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状态,简称“定态”,原子在这些状态时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各定态的能量是彼此分隔的.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只能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
(2)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而发射或吸收辐射能量时,辐射的频率是一定的.如果用 Em和 En代表有关二定态的能量,辐射的频率决定于如下关系: hυ = Em - En 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
在玻尔提出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后, 弗兰克(J.Franck)和赫兹(G.Hertz)在1914年在用慢电子轰击稀薄气体原子做原子电离电位测定时,偶然地发现了原子的激发能态和量子化的吸收现象,并观察到原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谱线,从而直接证明了玻尔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为此他们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实 验 原 理 1. 实 验 原 理 图 2. 物 理 过 程 3. I-UGK 曲 线
板极A 栅极G 热阴极K c a 弗兰克-赫兹管 d b IA - UGK 曲 线 弗兰克-赫兹实验装置图 (接触电位差和空间电流对IA - UGK 曲线存在影响)
灯丝电源插孔 弗兰克-赫兹管 电压源 热阴极K 热阴极K插孔 第一栅极G1 第二栅极G2 板极A
电压设置区 电压选择按钮 手动增加电压 启动按钮 电压显示窗口 工作方式按钮 电流表 电压调节按钮
实 验 内 容 1. 手动测量氩原子的 曲线 每变化0.5V测量一个点,选择60-80个数据作图,标出峰值,取缔一个峰 和第六个峰 ,利用 计算出氩原子的平均第一激发电位,和参考值 比较。根据仪器标签确定: 灯丝电源电压、 、 。注意 不得超过80V。
2. 观察并解释灯丝电压变化对曲线的影响。 a. 在给定电压值下,利用自动测试功能得到 曲线,调节示波器使图形尽可能充满屏幕。 b. 将灯丝电压在原有基础上降低0.3V,其它电压不变,再次利用自动测试得到曲线(要求示波器设置不变)。 在同一坐标系绘出两条曲线并进行比较,说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给出理论解释。
注意: 1、各电压值须按照给定值进行设置; 2、UG2K设定终止值不要超过80V。 3、手动测试完毕后,尽快将UG2K减为零。 4、当UG2K增大到10伏时,电流仍然没有增加的趋势,应立即关闭电源,请老师帮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