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1.04k Views
护 理 管 理 学. 武警医学院函授讲义.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 是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以其有效的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效益,密切配合,最佳地达到总体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意义: 1、凡是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参加的共同劳动,就需要管理来协调他们的劳动分工,这是管理的普遍性意义。 2、通过指挥,协调各自的人力和资源,以使其合理结合,达到单独力量所达不到的总体效果,这体现了管理的效应性。.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
E N D
护 理 管 理 学 武警医学院函授讲义
第一章 管理概述 •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 • 一、管理:是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以其有效的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效益,密切配合,最佳地达到总体目标的过程。 • 二、管理的意义: 1、凡是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参加的共同劳动,就需要管理来协调他们的劳动分工,这是管理的普遍性意义。 2、通过指挥,协调各自的人力和资源,以使其合理结合,达到单独力量所达不到的总体效果,这体现了管理的效应性。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 • 一、管理的本质:人们的集体劳动,因为管理的介入,对个人劳动生产能力的总和,起到放大和创新作用,而放大的倍率则主要取决于管理功能的发挥,这就是管理的本质所在。管理的最终目的即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二、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体现在管理局有指挥、协调劳动的职能上。它反映了生产力的要求,没有阶级性,是各类社会制度国家所共有。 社会属性体现在管理具有监督劳动的职能上。它反映了生产关系的要求,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引起的。
第三节 管理与护理管理 • 护理管理概念:护理管理是以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过程。 • 护理管理任务: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护理管理特点:护理管理也要适应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护理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 1、有利于护理学科本身的发展,对于促进医院建设和推动医学科学发展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 2、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理的进行人员、场地、器材、设备、财力的配备,是之处于最佳状态。 • 3、有利于护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 • 4、有利于护理人员开展科研活动。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古代管理思想 •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起源于2000多年以前。 • 1、系统管理思想(Systematic Thoughts) • 系统工程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方法,中国历史上许多科学成就,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朴素的系统管理的思想的自发应用。 • 2、用人思想(Personnel Thoughts) • 人的问题是管理的关键问题,而用人的问题则是人的关键.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用人原则。
二、国外古代管理思想 • 国外古代管理思想起源于2300多年以前。三、早期工业管理思想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
第二节 近代管理理论 • 泰罗——科学管理 • 法约尔——管理职能学说 • 韦伯——行政组织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 • 一、科学管理的内容: 1、收集、分析、整理企业所有的经验数据,制定和不断完善科学的工作方法。 2、对工人进行严格的挑选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3、培养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精神。 4、明确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
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实现高工资、低成本、高利润。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实现高工资、低成本、高利润。 •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以最小的劳动,取得最大的产值。
法约尔——管理职能学说 • 法约尔认为,在管理上的成功不完全是由于个人的领导能力,而是应用了一般的管理原则的结果。他根据自己长期的管理经验,提出“十四点管理原则” 1、分工:劳动专业化是各种机构、团体进步和发展的正常方法。 2、权威和责任:权威和责任是相互联系的。 3、纪律:是管理所必需的。
(二)管理过程理论 • 管理过程学派主要注重于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所以也叫管理要素学派或管理职能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 • 1. 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
2. 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 (1)分工 (2)权利与责任 • (3)纪律 (4)统一指挥 •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 • 的利益 • (7) 人员的报酬 (8)集权 • (9)等级链 (10)秩序 • (11)平等 (12)人员保持稳定 •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
3、法约尔的管理能力 (1)身体─健康、体力旺盛、敏捷; • (2)智力─理解和学习的能力、判断力、精力充沛、头脑灵活; • (3)道德─有毅力、坚强、勇于负责任、有首创精神、忠诚、有自知之明、自尊;
(4)一般文化─具有不限于从事职能范围的各个方面的知识;(4)一般文化─具有不限于从事职能范围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 (5) 专业知识─技术或商业、财务或管理等专业职能知识; • (6)经验─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是人们自己从行动中汲取教训的记忆。
2、韦伯和他的权利论 • 所谓权力,就是一个人在被别人反对的情况下人具有的某种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 • 他将人类的权力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他认为法理型权力是一种综合的既稳定又合乎理性的统治形式。
第三节 现代管理学说 •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代表人物及理论 •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 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 麦格雷戈——X-Y理论 • 卢因——群体力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 霍桑实验是行为科学的开端。行为科学是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人的行为进行综合研究。 • 研究内容:
二、行为科学理论 • 所谓行为科学是指对企业职工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的科学,它涉及人的需要、动机、内趋力、个性、情绪、思想、特别是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一) 人际关系理论 • 人际关系学说是研究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影响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的理论。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主要代表人乔治·埃尔顿·梅奥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揭示了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的意义,强调了人与人的关系,要求管理者增强社会技能,搞好团结,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它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有革新意义的影响。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揭示了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的意义,强调了人与人的关系,要求管理者增强社会技能,搞好团结,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它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有革新意义的影响。
(二)激励理论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仅能从观察人的行为来推断一个人被激励的程度,不能对激励直接观察,因为它是观察不到的。 需要层次论 双因素论 操作条件反射论 公平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 期望理论
2. 双因素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Herzberg)提出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即双因素理论。 • 激励因素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赫茨伯格归纳有六种激励因素:①工作上的成就感;②得到承认;③提升;④工作本身;⑤个人发展的可能性;⑥职务上的责任感。
保健因素是指如果缺少它会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情绪的因素。赫茨伯格认为有十种保健因素:①公司的政策与行政管理;②技术监督系统;③与上级之间的关系;④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⑤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⑥薪金;⑦工作环境;⑧人的生活;⑨工作安全性;⑩地位。保健因素是指如果缺少它会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情绪的因素。赫茨伯格认为有十种保健因素:①公司的政策与行政管理;②技术监督系统;③与上级之间的关系;④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⑤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⑥薪金;⑦工作环境;⑧人的生活;⑨工作安全性;⑩地位。
3、操作条件反射论 • 强化论是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在管理中应用强化手段可以使人的行为得到加强。 • 正强化:如工资、奖金、承认、表扬、提升等保持行为重复出现。 • 负强化:如训斥、批评、惩罚等使行为得到削弱或消失。 • 斯金钠认为应用强化理论,应以积极强化为主,奖励是激励的主要原则。
4、公平理论 • 当一个人感到他的投入的工作努力与由此获得的报酬的比与他感觉到他人的投入与报酬比相等时,他就会感到公平,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只有公平才能产生激励,而不公平是不能激励人的。
5. 目标设置理论 • 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 洛克等提出,目标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1)目标的具体性:即能精确观察和测量的程度; • (2)目标的难度:即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3)目标的可接受性:指人们接受目标的程度。
6. 期望理论 •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V·H·VoomM)1964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人有需要,又有达到的可能,其积极性才能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 激励力量 = 效价 × 期望概率(M = V·E)
期望是指人们对未来事物或前途的希望以实现的可能性。期望是指人们对未来事物或前途的希望以实现的可能性。 • 效价是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求的价值,也就是指人门对所预期目标的重视程度或评价高低。
(三)领导理论 • 领导理论的核心是揭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里讲的领导理论指的是领导行为理论。 • 1. X理论─Y理论 • 2.管理方格论 • 3.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1. X理论─Y理论 • X理论认为: • (1)人的进取心少; • (2)人们往往不愿意工作; • (3)不愿意负责任; • (4)往往是被动的,不愿意动脑,愿意接受别人的指挥; • (5)人们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解决最基本的安全和生理需要。
Y理论的观点认为: • (1)一般人都喜欢工作,不是先天厌恶工作,都是勤奋的; • (2)人们愿意负责任,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职责,而且还会主动寻求职责;(3)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喜欢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做决定; • (4)大多数人在解决问题是能发挥出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 (5)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潜力没得到充分利用; • (6)有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往往以达到组织目标作为最大报酬。
X理论强调客观因素,认为只有管理严格才能出效益,管理人员认为必须利用权威作为指挥和控制的手段。X理论强调客观因素,认为只有管理严格才能出效益,管理人员认为必须利用权威作为指挥和控制的手段。 • Y理论强调主观因素,认为诱导与统一目标是管理的正确对策,因此,管理的任务不是监督或惩罚,而应是创造条件和方法,使人们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管理方格理论 协作型管理 乡村俱乐部型 1.9 中间型管理 虚弱型管理 任务型管理
(四)行为科学给管理理论带来的变化 • 传统管理 行为科学管理 • 以事、物、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着眼 • 注重金钱 于激发人的积 极性 • 靠纪律强制,监督管理 强调激发人的动机 • 独裁式管理 重视分权,强调“民 • 主参与”“以职工为 • 中心 ”
三、现代管理理论 • (一)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其主要观点认为: •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各级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 • 2、协作系统的三要素是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 • 3、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互相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能对正式组织的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 • 4、经理人员的职能。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经营管理的过程就是领悟到作为一个整体组织以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形势,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二) 决策理论学派 •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西蒙(H·A·Simon)和马奇(J·G·March)他们认为: • 决策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准则以“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才能使决策者果断决策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三) 系统管理学派 • 系统管理学派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使各个系统和有关部门和相互联系网络更清楚,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目标。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F·E·Kast)罗森茨韦克(J·E·Rosenzweig)等人。
(四) 经验主义学派 • 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应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管理实践为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管理实践加以概括和理论化,在更多的情况下,只是为了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从事实践管理工作和研究的人。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拉克(P·Drucker)和戴尔(E·Dale)等人。
(五)权变理论学派 •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伍德沃德(J·Woodward)和菲德勒(F·Fiedller)。该理论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第三章 管理基本理论 • 管理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这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 基本原理:是支队事物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达。 • 原则:是根据对客观事物基本原理的认识而引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 管理的系统原理 • 一、系统的概念 1、系统:系统是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并具有一定功能的复合体。 • 构成系统必须有三个条件: • (1)要有两个以上要素; • (2)诸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 (3)要素之间的联系必须产生一定的功能。这三条缺一不可。
2、系统的分类 • 按系统的自然属性 • 按系统的物质属性 • 按系统的运动属性 • 按系统与外界关系分
按系统的自然属性分 • 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 • 自然系统是指那些由自然物所组成的系统,它的特点是自然形成的。如生态系统、气象系统、星空系统等都是自然系统。 • 人工系统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过的人造系统,如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等等。
按系统的物质属性分 • 实物系统和概念系统 • 由客观物质组成的系统称为实物系统。 • 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方法、法则、制度、程序等非物质东西组成的系统。
系统的运动属性分 • 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按系统与外界关系分 •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 当系统与环境不发生能量、物资、信息等的交换时,称为封闭系统。 • 开放系统是指与外部环境经常有较多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且这种交换影响着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一旦与外界的联系切断便会影响系统的稳定,甚至使系统破坏。
系统的基本特性 • 集合性 • 相关性 • 目的性 • 阶层性 • 整体性 • 环境适应性
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 • 1. 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 2. 收集资料,分析问题。 • 3. 提出方案,选择最优。 • 4. 组织实施,控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