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likes | 995 Views
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三要点 与校本教研三要点. 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 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余文森 教授 666888938@sohu.com. 第一专题 教学改革三要点. 一、重建教学文化 二、变革学习方式 三、实施有效教学. 一、 重建 教学文化. 拓宽教学改革的视野 提升教学改革的高度 推进 教学改革的深度 构建教学改革的机制. 怎么理解教学文化?. 从课堂教学的层次 ( 深度 ) 来理解: 教学方法 ( 途径、手段 ) 教学方式 ( 策略、模式) 教学范式 教学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外在、表层、显性.
E N D
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三要点与校本教研三要点 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 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余文森 教授 666888938@sohu.com
第一专题教学改革三要点 一、重建教学文化 二、变革学习方式 三、实施有效教学
一、重建教学文化 拓宽教学改革的视野 提升教学改革的高度 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度 构建教学改革的机制
怎么理解教学文化? 从课堂教学的层次(深度)来理解: • 教学方法(途径、手段) • 教学方式(策略、模式) • 教学范式 • 教学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外在、表层、显性 内在、深层、隐性
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外因来理解: 课堂教学文化不是课堂教学活动本身,但对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感性、实在的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文化:课堂教学的“土壤”,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从课堂教学的范围(广度)来理解: 广义的文化是无所不包的概念: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广义的课堂教学文化包括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一切要素。广义的课堂教学文化包括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一切要素。 物质层面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室文化 制度层面的课堂教学文化——纪律文化 精神层面的课堂教学文化——价值观 思维方式 生态环境 精神生活 本专题着重从教学层次维度来理解教学文化:
第一,文化的内核之一:思维方式(怎么思考问题)第一,文化的内核之一:思维方式(怎么思考问题)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是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
从教学论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反映了教师认识教学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也决定了他们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从教学论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反映了教师认识教学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也决定了他们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方向的综合表现,它对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制约。
当前,思维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立化的思维方式、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单一的思维方式、封闭性的思维方式。 课程改革和推进需要确立哪些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对立思维方式走向关系思维方式 两极对立思维是一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简单线性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和分析事物,往往容易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事物置于互不相容的两极,其结果就是割裂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将问题简单化、形式化、绝对化,从而影响相关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对立思维表现在:将本来只是对举且应该互容共生的目标对立起来。对立思维表现在:将本来只是对举且应该互容共生的目标对立起来。 比如,将知识获得结果与知识获得过程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知识获得过程,结果本身就变得不重要了;
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主张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主张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就完全失去意义了; 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以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该被悬置,等等。
在这种对立中,新课程被简单化、形式化、标签化。在这种对立中,新课程被简单化、形式化、标签化。 部分新课程实施活动在“形”上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但“神”失了,丰富与深刻的新课程理念在一些看起来热闹、活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变得干瘪、肤浅甚至变形。(雷晓云,王英“走出对立思维 实现思维创新”,《中小学教育》2005/8) 我们一定要改变相互隔裂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确立一种关系的、整体优化的思维方式。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所要确立的关系思维: • 1.新与旧 • 2.变与不变 • 3.创新与继承
1. 新与旧 以新带新 以新纳旧(旧中合理、有意义的成份)、改旧 以旧引新(新旧的相对性)、推新 以旧改旧
2. 变与不变 突变与渐变 量变与质变 形式变与实质变(现象与本质) 文化变革 新课程是一场文化性的改革,它试图从文化的根基上重塑中国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品质。文化的变革常常是内隐的、静悄悄的和缓慢的,但其影响却是极其深刻的。
3. 创新与继承 • 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 • 改革是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继承。 对立思维: 看不到课程改革中继承的一面,把创新绝对化 看不到课程改革中创新的一面,把继承绝对化
思维方式: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从本本出发)走向生成性思维方式(从实际出发)思维方式: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从本本出发)走向生成性思维方式(从实际出发) 所谓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近代思维方式的统称,它是一种先在地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人的本质、事物的本质都是先在设定的,事物过程的本质在事物过程之先,在事物过程之外被先在的设定了。教学过程的本质也是先在地、在活动之前就设定了。
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生成性思维方式 • ①决定论(因果性) 互动性 • ②预设性 生成性 • ③ 确定性 情境性
思维方式:简单思维走向复杂思维 简单思维的特点: ①一元 多元 ②抽象单一 丰富多变 教学实践是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却过于抽象和单一,用后者去框定前者,就仿佛 用利刃割去实践身上的血与肉,独留其骨骼一般,看似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实际上,此时的教学实践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按照研究者的理性所设计的,井井有条的人造存在。这种做法反映了布迪厄(p.Bourdieu)所说的“学者的谬误”,即用逻辑的实践代替实践的逻辑。(吴德芳:从为教学实践“立法”到多元解释,《上海教育科研》2006/1,P35-36)
从高中课改角度来看: 理论(设计)与实践(操作)的线性关系、多元关系 指定、指令性的关系——忠实取向; 指向、指导、指引性的关系——相互适应取向; 建议、参考性的关系——创生取向。
实践的逻辑与实践的复杂性 课程改革的实际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很多,实践未必按理论方向运作。
考试评价与社会用人制度(指挥棒,强大的导向性)考试评价与社会用人制度(指挥棒,强大的导向性) D 文化传统和社会风气(无形的手,强大的制约性) 课程愿景 理论设计 A C 课程实施 办学条件(师资、设备)——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 教育习惯和教学经验(包括个体和学校,巨大的惯性) ——被认为是改革的主要障碍 B E
各种复杂因素导致课程改革出现形式化、功利化、庸俗化、自由化。各种复杂因素导致课程改革出现形式化、功利化、庸俗化、自由化。 课程改革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免不了真伪虚实夹杂其间。 • 如何利用B、C、D、E中积极的因素(有利的因素)推进课程实施; • 如何改革(改变)B、C、D、E消极的因素,使之朝着A方向运作?
一个似是而非的思维推理: • 一位中学校长的观点 •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何错之有? • 学生希望自己考一个好的成绩,何错之有? • 学校帮助学生和家长实现他们的愿望,何错之有? 学校的价值定位,不仅是服务机构,更是教育机构。
第二,文化的内核之二:价值观念(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第二,文化的内核之二:价值观念(什么是最有价值的) 教师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是教师观念的核心、教师行为的源泉,教学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取舍。 当前教师价值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轻儿童、重教书轻育人、重效率轻意义、重智力轻品格。
结论: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等方面比较薄弱,校长和教师也很少关注。 思考: 我们(高中新课程)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所要培养的人究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高中阶段本身也是学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展最关键的阶段。
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的,课堂教学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其本质就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因此,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怎样的“教学文化”。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的,课堂教学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其本质就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因此,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怎样的“教学文化”。
教学范式的转变 • 独白式教学范式→对话式教学范式 独白的本质是独自和独断,其实质在于心灵的隔膜和精神的隔膜。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独白主要有几种情况,如教师对学生的独白,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独白,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独白等,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独白是主要的。
对话的种类: 人与文本对话 人与人对话 人与自己对话 师生问答未必是对话 (貌似启发式的问答也是独白)
对话的本质: 自由与平等 理解与倾听 信任与尊重 开放与分享
接受式教学范型→批判式教学范型 复制、记忆→思维、建构
在接受式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记忆—输入—再认—输出”的单向认知过程,学生不习惯、也不敢去反思教师的教,不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接受。学生成为一个记忆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人”。在接受式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记忆—输入—再认—输出”的单向认知过程,学生不习惯、也不敢去反思教师的教,不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接受。学生成为一个记忆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人”。
接受式教学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了空洞说教和机械训练,传授的内容被局限在脱离生活的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不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构筑意义,而是将意义强加给他们;学习内容无需通过学生的验证、实践与体验,只需死记硬背就行;生动有趣的教育过程异化成知识灌输的机械流程,滋生着怠倦、厌烦与反感(方国才)。接受式教学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了空洞说教和机械训练,传授的内容被局限在脱离生活的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不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构筑意义,而是将意义强加给他们;学习内容无需通过学生的验证、实践与体验,只需死记硬背就行;生动有趣的教育过程异化成知识灌输的机械流程,滋生着怠倦、厌烦与反感(方国才)。
在批判式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以思考者、批判者和探究者的身份进入和参与教学,这样,整个教学充满了学生发现的问题,充满了求知的渴望,由原来那种单纯的给予与接受过程转变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心灵碰撞和交流过程。在批判式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以思考者、批判者和探究者的身份进入和参与教学,这样,整个教学充满了学生发现的问题,充满了求知的渴望,由原来那种单纯的给予与接受过程转变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心灵碰撞和交流过程。
批判式教学 • 不仅要看学生学了多少新课程和新知识,更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课程外的思考和实践…… • 不仅要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更要看学生是否敢于批判和批判了多少…… • 不仅要看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更要看老师给了学生多少思考的机会,给了学生之间多少辩论的机会…… • 不仅要只看分数得了多少,更要看到底学生是否成为快乐的、诚信的、主动的学习的主人,并有羞愧之心,责任之心……(《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7期,P31)
对教学旧范式的批判,反驳和证伪,并不是对它全盘否定,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对教学规律和特征进行更为深刻的描述,以新范式整合涵盖旧范式的合理成分,所以说,新范式是对旧范式的扬弃、升华与发展,从而使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和境界。没有批判就没有继承,批判者才是真正的继承者。对教学旧范式的批判,反驳和证伪,并不是对它全盘否定,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对教学规律和特征进行更为深刻的描述,以新范式整合涵盖旧范式的合理成分,所以说,新范式是对旧范式的扬弃、升华与发展,从而使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和境界。没有批判就没有继承,批判者才是真正的继承者。
二、变革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 生存方式 发展方式 怎么理解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仅仅是方式吗? 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却 • 从未自己独立阅读一篇课文或一个概念; • 从未对课本、老师提出过质疑、怀疑; • 从未提出不同于课本、老师的独立见解; • 从未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 • 从未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探究、解决过问题; • 从未有过刻骨铭心的激动不已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 显然,这已经不是学习方式问题,甚至也不单是学习问题,而是一个人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了。
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反思 1.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正如巴班斯基所说:“ 每一种教学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 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树立学习方式的整体观 不同学习方式不可比,但同一种学习方式有优劣。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品质。任何学习方式都要与时俱进,不是不要讲授方式,而是强调讲授方式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讲授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在交往、互动中展开知识的来龙去脉。
2. 学习方式转变绝不是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方式(方法) 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 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 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
而是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片面性→全面性) (狭义→广义) 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把学习融入生活,把生活融入学习。
3. 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为什么突显自主、合作、探究? 原因之一(针对性):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 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自主学习。
在学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同学之间的隔阂、排斥,形成了利己损人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了学习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学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同学之间的隔阂、排斥,形成了利己损人的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了学习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合作学习。
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即为典型),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即为典型),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基于此,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