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16 Views
她們來自海角之外. ─ 外籍配偶和她們的 一 家及其所處的社會. 一、從三則新聞說起. 1. 一封寄不出去的情書 「我不後悔我的人生選擇,不後悔成為台灣媳婦」 2. 她們不能享有消費券嗎? 在此為新移民請命,對取得居留權的外偶,應一體納入發放對象,政府切勿為德不卒 3. 國際移民組識一項調查 移民對自己的國家和接收移民的國家都能夠帶來好處. 二、台灣人口的流變. 移民潮一:明鄭時代( 1661-1683 )移入約 12 萬人 移民潮二:清乾隆 25 年( 1760 )以後,禁海令徹底廢弛,漢人增至 200 萬人
E N D
她們來自海角之外 ─外籍配偶和她們的 一家及其所處的社會
一、從三則新聞說起 • 1. 一封寄不出去的情書 「我不後悔我的人生選擇,不後悔成為台灣媳婦」 • 2. 她們不能享有消費券嗎? 在此為新移民請命,對取得居留權的外偶,應一體納入發放對象,政府切勿為德不卒 • 3. 國際移民組識一項調查 移民對自己的國家和接收移民的國家都能夠帶來好處
二、台灣人口的流變 • 移民潮一:明鄭時代(1661-1683)移入約12萬人 • 移民潮二:清乾隆25年(1760)以後,禁海令徹底廢弛,漢人增至200萬人 • 移民潮三:國府時代(1945-1949)移入約125多萬人 • 移民潮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以外偶為主的新移民潮興起
明清禁海令 • 1.明朝中葉以後,為抵擋倭寇入侵,開始實施海禁,惟未落實 • 2.清順治12年(1655)頒布禁海令,寸板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入港,違者按通敵論處 • 3.順治18年、康熙元年(1662)、17年,三度下達遷海令,強制閩廣蘇浙沿海居民內遷50里,越界立斬 • 4.康熙22年(1683)收復台灣後,禁海令逐漸廢弛,允許出洋貿易
黑水溝悲歌 • 「祖先不怕風浪大,冒死渡過黑水溝」(陳水扁《台灣之歌》) • 「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個個青春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早年漳泉傳唱的《渡海悲歌》) • 「有唐山公, 無唐山媽」 • 「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 • 「紅柿上市,羅漢腳目屎滴」 •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
三、台灣新移民潮形成的必然 •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口遷徙:人類社會的發展,緣於不斷的遷徙(外在因素) • 台灣男性人口略多於女性:以96年為例,是年年底,全台人口22,958,360人,其中男性11,608,767人,女性11,349,593人,性別比例102,即每100個女性相對有102個男性(內在因素)
四、如何把外籍配偶娶回來? • 親友介紹 • 自行擇配 • 仲介媒合 • 以迎娶越籍配偶為例:仲介媒合,必須經過相親、出遊、面談、迎娶、團聚等流程
仲介媒合的物化與歧視 • 廣告用詞聳動:保證處女、越南新娘,18萬買定、一年以內落跑免費再娶一個、買2個打6折、大陸新娘,試婚一個月、不會生包退 • 費用明碼標定:曾有DM,標出越南新娘29萬九千元、柬埔寨新娘31萬元、大陸新娘19萬元 • 媒合違反法令:入出國及移民法第58條規定,跨國(境)婚姻媒合不得為營業項目。跨國(境)婚姻媒合不得要求或期約報酬(違反者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處罰)。任何人不得於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以其他使公眾得知之方法,散布、播送或刊登跨國(境)婚姻媒合廣告。(違反者處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外偶及新台灣之子人數 截至2008年10月之統計
大陸及外偶面談制度 • 大陸配偶:92年12月起,申請來台團聚、居留、定居,都須接受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面談(95年以前為入出境管理局) • 外籍配偶:94年1月起,駐外代表處始實施外偶摬外面談,並限制每日面談數量。95年12月起,外偶申來台居留,夫妻雙方須再接受面談
大陸及外偶定居財力證明 外籍配偶請居留或歸化、大陸配偶申請定居,原須檢附財力證明,額度為公告基本工資24倍,約新台幣42萬元 劉揆宣布,這項規定於今年11月14日取消,估計有大陸及外偶16萬6千人受惠 取消這項規定,已先行修訂相關法令:「國籍法施行細則」第7條、「入出國及移民法施行細則」第16條、「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第32條
五、請不要叫我大陸妹、大陸 新娘、外籍新娘五、請不要叫我大陸妹、大陸 新娘、外籍新娘 • 污名化、歧視化的產物:「我已經是老娘了,還叫我大陸新娘」 • 官方文書的偏異:如「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畫」、「外籍新娘生活輔導班」 • 非政府組織的關懷:如夏曉鵑主持出版《不要叫我外籍新娘》 • 官方的導正: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2003年8月通告,公文書有關「大陸及外籍新娘」,統稱為「大陸及外籍配偶」 • 媒體的自律:衛星廣播事業商業同業公會新聞自律執行綱領規定,不得使用大陸妹、大陸新娘、外籍新娘等語詞
六、外籍配偶的宿命 • 彌補中饋之虛 • 家庭勞務之需 • 傳宗接代之需 • 照顧尊長之需 • 自我提升之需 • 金援娘家之需
大陸及外偶的異態化 • 粉紅兵團 • 翹家落跑 • 淪落風塵 • 假結婚、真賣淫 • 假結婚、真打工
外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 95學年較94學年增加19,908人,33.04% (數據來源:教育部)
七、請不要說我的孩子笨 • 外偶教育子女的弱點:語言隔閡、文化差異、風俗有別 • 從優生學觀點來看,新台灣之子應更為優質 • 學校教育可以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
八、日久他鄉是故鄉 • 新移民的認同/融入/歸屬 • 台灣因有新移民,族群更趨於多元 • 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得新移民盡歡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