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33 Views
专题二:管理伦理与道德. 孟子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里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就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称为“五伦”; 而“亲”、“义”、“别”、“序”、“信”,则是用以调整、处你“五伦”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第一节 伦理的困境. 一、伦理的概念 人处理各种关系时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则 “伦理”与“道德”? “伦理”主要强调客观存在着一系列道理和规则 “道德”则直接表达出对于各种关系处理方式的主观价值判断 并不做严格的区分. 法律区域 (法律标准).
E N D
孟子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说:“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这里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就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称为“五伦”; • 而“亲”、“义”、“别”、“序”、“信”,则是用以调整、处你“五伦”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第一节 伦理的困境 • 一、伦理的概念 • 人处理各种关系时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则 • “伦理”与“道德”? • “伦理”主要强调客观存在着一系列道理和规则 • “道德”则直接表达出对于各种关系处理方式的主观价值判断 • 并不做严格的区分
法律区域 (法律标准) 伦理区域 (社会标准) 自由选择区域 (个人标准) 高 明确的控制程度 低 图7.1 人类行为的三个区域 图:人类行为的三个区域
“法律区域”: • 即所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可以在法律条文中找到相应的规定,法官可以此作为依据来判决个体或组织是否存在罪行或者过错。 • 例如,公司必须照章纳税,开车必须先考取驾驶执照等等。 • “自由选择区域”: • 在这个区域里,各种不同的行动选项可以依据个人的价值准则或者其它情景因素来进行选择,法律或者别人都无权干预,并且在各个不同的可选方案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在价值观念上面的对错之分,即不存在对其他人的利益的直接影响。 • 比如一个大学生选择学习什么专业、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公司根据需要决定招收多少名员工,等等
伦理区域: • 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但人们的行为涉及到对于他人的影响,因而受到道德准则的约束。这些道德准则不具备强制性,但是会在无形中引导人们或组织的行为。在这个区域里,一个合情合理的决策必须是合法,同时在道义上可以为社会所接受的。
当个体或组织的行为有可能伤害或有益于他人或其他组织时,伦理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当个体或组织的行为有可能伤害或有益于他人或其他组织时,伦理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 伦理问题和管理是密切结合的,伦理问题贯穿于整个管理的过程中。 • “企业通过竞争焕发活力,依靠伦理而得以生存” • “优秀企业的秘诀在于懂得人的价值观和伦理,懂得如何把它们融合到公司战略中”
二、组织的伦理困境 • 在有些情况下,组织所面临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可能产生不道德的后果,此时便产生了所谓的“伦理困境”(ethical dilemma)。 • 在一个组织中所必须做出伦理抉择的个体被称为伦理代理人(moral agent)。如果你是一位伦理代理人,面对下面所列的伦理困境,你将作出何种选择?
一位人际关系很好,工作也蛮有成就的同事偷偷地告诉你他感染上了艾滋病。虽然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但你十分担心他将来的身体情况,也担心同事们一旦知道他的病情,会如何对待他。这时你会:一位人际关系很好,工作也蛮有成就的同事偷偷地告诉你他感染上了艾滋病。虽然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但你十分担心他将来的身体情况,也担心同事们一旦知道他的病情,会如何对待他。这时你会: • A.告诉他及时地向你通报他的病情,对其他同事,你则保持缄默。 • B.调动其工作,使其远离同事,一个人工作。 • C.召开部门会议,将其病情通告大家,了解他们对这个人继续留在组织中的感受。 • D.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理的意见,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
公司最近新聘任了一位经理,学历层次和你相同。你不喜欢这个人,将其视为你事业上的竞争对手。一天,你碰见一位朋友,他非常了解新上任的经理。从他的口中你了解到,新经理求职书中所说的在哈佛读书一事纯属虚构,他连大学都没有上过。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获得现在的职位。你会如何做?公司最近新聘任了一位经理,学历层次和你相同。你不喜欢这个人,将其视为你事业上的竞争对手。一天,你碰见一位朋友,他非常了解新上任的经理。从他的口中你了解到,新经理求职书中所说的在哈佛读书一事纯属虚构,他连大学都没有上过。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获得现在的职位。你会如何做? • A.向你的上司揭露他的谎言。 • B.不透露他的姓名,向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询问应如何处理。 • C.保持缄默,公司也许失察,相信纸包不住火的道理,他的谎言终将败露。 • D.直接告诉他,你已经知道了他的所有底细,让他自己看着办。
某日清晨,你收到了竞争对手公司一位满怀怨气员工寄来的该公司新产品发展计划和样品。你将:某日清晨,你收到了竞争对手公司一位满怀怨气员工寄来的该公司新产品发展计划和样品。你将: • A.将计划扔掉。 • B.将样品寄到本公司研发中心分析。 • C.通知你的竞争对手所发生的一切。 • D.向公安机关报告。
伦理问题之所以错综复杂,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组织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我的行为应该向谁负责?”伦理问题之所以错综复杂,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组织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我的行为应该向谁负责?” • 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 考虑“向谁负责”这个问题,涉及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边界问题。 • 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任何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三、伦理决策依据的准则 • 1、功利主义原则 • 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 • 2、个体主义原则 • 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类生命价值和权利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性。个体主义认为自爱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力量 。 • 以平等和契约为基本解决方案 。 • 3、公平原则 • 伦理决策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 上。 • 分配公平;程序公平;补偿公平。 • 4、道德——权利原则 • 人类拥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这些权利和自由不能由于个人的决策而被剥夺。基于此,正确的伦理决策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决策相关之人的权利。
第二节 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 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 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 • 管理者达到的阶段越高,他就越倾向于采取符合道德的行为。
二、个人特征 • 组织的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道德价值准则。 • 1、自我强度的高低 • 2、控制中心的内在与外在
三、结构变量 • 1、规章制度有可能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 • 2、管理者的行为对员工的道德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 3、绩效评估系统的设计影响着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
四、组织文化 • 强的组织文化有助于道德行为的产生。 • 五、问题强度 • 道德问题本身的强度越大,管理者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
第三节 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三、设定工作目标 • 工作目标必须明确、现实
四、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 1、讲授、讨论、宣传等 • 2、在言行方面作员工的表率 • 3、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 • 五、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 六、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四节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 社会责任是居于社会义务之上的道德标准。 • 社会义务是指企业必须达到经济上和法律上的最低要求 • 社会责任超出了基本的经济与法律标准。 • “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
职业经理人,仅向股东负责;政治代表 •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 • 1、古典观(纯经济观) • 认为企业不应承担社会责任 • 2、社会经济观 • 认为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的设立和经营要经政府许可
三、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 古典观 •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取向,对股东负责 • 社会经济观 • 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 •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相容(长期利益) • 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有范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