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二章

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本章提纲.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第三节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第四节 控制系统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第五节 应用 MATLAB 控制系统仿真 小结. 本章提要. 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叫做系统的数学模型。实际存在的系统的动态性能都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例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关系到对系统性能的分析结果,所以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分析中最重要的事情。本章将对系统和元件数学模型的建立、传递函数的概念、结构图和信号流图的建立及简化等内容加以论述。.

zare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2. 本章提纲 • 第一节 导论 •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 第三节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四节 控制系统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 第五节 应用MATLAB控制系统仿真 • 小结

  3. 本章提要 • 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叫做系统的数学模型。实际存在的系统的动态性能都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例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关系到对系统性能的分析结果,所以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分析中最重要的事情。本章将对系统和元件数学模型的建立、传递函数的概念、结构图和信号流图的建立及简化等内容加以论述。

  4. 第一节 导论 数学模型有动态模型与静态模型之分。控制系统的动态模型,即线性定常微分方程,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时,必须: (1) 全面了解系统的特性,确定研究目的以及准确性要求,决定能否忽略一些次要因素而使系统数学模型简化。 (2) 根据所应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相应形式的数学模型,有时还要考虑便于计算机求解。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种途径是采用演绎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第二种途径是根据对系统的观察,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大量输入、输出数据,推断出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

  5.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控制系统的运动状态和动态性能可由微分方程式描述,微分方程式就是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建立系统微分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在条件许可下适当简化,忽略一些次要因素。 (2) 根据物理或化学定律,列出元件的原始方程式。 (3) 列出原始方程式中中间变量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式。这种关系式可能是数学方程式,或是曲线图。 (4) 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原始方程式,消去中间变量,就得元件的输入输出关系方程式。 (5) 求出其它元件的方程式。 (6) 从所有元件的方程式中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式。

  6. 一、微分方程式的建立 (一)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 图2-1表示一个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当外力f (t)作用时,系统产生位移y(t),要求写出系统在外力f (t)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式。f (t)是系统的输入,y(t)是系统的输出。列出的步骤如下: (1)运动部件质量用M表示. (2)列出原始方程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图2-1 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

  7. (2.1) 式中f1(t)——阻尼器阻力; f2(t)——弹簧力。 • (3)f1(t)和f2(t)为中间变量,找出它们与其它因素的关系。阻尼器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速度成正比,故有: (2.2) 式中B——阻尼系数。 设弹簧为线性弹簧,则有: f2 (t) = Ky(t) (2.3) 式中K——弹性系数。

  8. (2.4) (4)将式(2.2)和式(2.3)代入式(2.1),得系统的微分方程式: 式中M、B、K均为常数,此机械位移系统为线性定常系统。 式(2.4)还可写成: (2.4a) 令 则有(2.4b)

  9. TB和TM是图2-1所示系统的时间常数。1/K为该系统TB和TM是图2-1所示系统的时间常数。1/K为该系统 的传递系数,它的意义是:静止时系统的输出与输入 之比。 列写微分方程式时,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项列写在 方程式左端,输入项列写在右端。由于一般物理系统 均有质量、惯性或储能元件,左端的导数阶次总比右端 的高。

  10. (二)R-L-C电路 图2-2所示R-L-C电路中,R、L、C均为常值, ur(t)为输入电压,uc(t)为输出电压,输出端开路。要求列出uc(t)与ur(t)的方程关系式。 (1)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可写出原始方程式: 图2-2 R-L-C电路 (2.5)

  11. (2)式中i是中间变量,它与输出uc(t)有如下关系:(2)式中i是中间变量,它与输出uc(t)有如下关系: (2.6) (3)消去式(2.5)、式(2.6)的中间变量i后,便得输入输 出微分方程式: (2.7) 或 (2.8) 式中T1=L/R,T2=RC为电路的两个时间常数。当t的单位 为秒时,它们的单位也为秒。图2-2电路的传递系数为1。 式(2.7)或式(2.8)是线性定常系统二阶微分方程式,式中 左端导数项最高阶次为2。

  12. ((三)直流电动机 1.1.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 (a)线路原理图(b)结构图 图2-3 电枢电压控制的直流电动机 磁场固定不变(激磁电流If =常数),用电枢电压来控 制的直流电动机。控制输入为电枢电压ua ,输出轴角位移 q或角速度w 为输出,负载转矩ML变化为主要扰动。求输 入与输出关系微分方程式。

  13. (1)不计电枢反应、涡流效应和磁滞影响;当If为常值时,磁场不变,电机绕组温度在瞬变过程中不变。(1)不计电枢反应、涡流效应和磁滞影响;当If为常值时,磁场不变,电机绕组温度在瞬变过程中不变。 (2)列写原始方程式。首先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写出电枢回路方程式如下: (2.9) 式中La——电枢回路总电感(亨); Ra——电枢回路总电阻(欧); Ke——电势系数(伏/弧度/秒); w ——电动机角速度(弧度/秒),; ua——电枢电压(伏); ia ——电枢电流(安)。

  14. (2.10) 又根据刚体旋转定律,可写运动方程式 式中J——转动部分转动惯量(公斤·米2); ML——电动机轴上负载转矩(牛顿·米); Md——电动机转矩(牛顿·米)。 (3)Md和ia是中间变量。电动机转矩与电枢电流和气隙磁通的乘积成正比,磁通恒定,有: (2.11) 式中Km——电动机转矩系数(牛顿·米/安)。 (4)将式(2.11)代入式(2.10),并与式(2.9)联立求解, 整理后得:

  15. (2.12) 或 (2.13) 式中Tm——机电时间常数, (秒); Ta——电动机电枢回路时间常数,一般要比Tm小, (秒)。 式(2.13)是电枢电压控制的直流电动机微分方程式。 其输入为电枢电压ua,输出为角速度w,负载转矩ML扰 动输入。ML变化会使w随之变化,对电动机的正常工 作产生影响。

  16. 若输出为电动机的转角q ,则按式(2.13)有: 式(2.14)是一个3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2.14)

  17. 二、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几乎所有元件或系统的运动方程都是非线性方程。但在比较小的范围运动来说,把这些关系看作是线性关系,是不会产生很大误差的。方程式一经线性化,就可以应用迭加原理。 研究非线性系统在某一工作点(平衡点)附近的性能,(如图2-10,x0为平衡点,受到扰动后,x(t)偏离x 0,产生Δx(t),Δx(t)的变化过程,表征系统在x0附近的性能),可用下述的线性化方法得到的线性模型代替非线性模型来描述系统: 图2-10小偏差过程

  18. 磁场控制的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压ua为常值,输出为w ,控制输入为uf。研究它的小偏差过程,例如控制输入uf改变一个微量Δuf引起的变化过程。以下是如何求出电动机输出输入偏量的线性化微分方程式。 (1)对激磁电路有: (2)找出中间变量j与其它变量的关系,同时线性化。 小偏差过程可用以下办法使之线性化。 设在平衡点的邻域内,j 对if的各阶导数(直至n+1) 是存在的,它可展成泰勒级数: (2.38) (2.39)

  19. 式中 为余项, 和 为原平衡点的磁链和激磁电 … …为原平衡点处的一阶、二阶、…导数, 流, Δif =if -if 0(2.40) 为激磁电流的偏量。 式(2.39)右端第三项及其 以后的各项均可忽略不计, 式(2.39)变为: 原平衡点是已知的,故 (2.41) 可由电动机的饱和曲线求得, 如图2-11。 图2-11 的求取

  20. (2.42) 称为动态电感,它为常值,在不同平衡点有不同的值。 因此式(2.41)可写为: (2.43) 或 在平衡点附近,经过线性化处理(忽略偏量的高次项)后,激磁回路偏量间具有线性关系了。偏差愈小,这个关系愈准确。

  21. (3)求以偏量表示的微分方程式,即线性化方程式。(3)求以偏量表示的微分方程式,即线性化方程式。 将uf = u f 0+Δu f ,j =j0+L′fΔif ,if = if 0+Δif 代入式 (2.38),则得: (2.44) 在平衡点,式(2.38)成为: (2.45) 式(2.44)与式(2.45)相减,得激磁回路偏量微分方程式: (2.46) 式(2.46)通常可直接对式(2.38)两边取增量求得,从而简 化推导过程。

  22. 若令 ,它为激磁回路动态时间常数,则有: (2.47) 式(2.47)把原来非线性数学模型,转化成以偏量表示的 常系数线性数学模型。在线性化过程中,只考虑泰勒级 数中的一次偏量,故式(2.47)又称为一次线性化方程式。 总结:要建立整个系统的线性化微分方程式,首先确 定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各元件的工作点;然后列出各 元件在工作点附近的偏量方程式,消去中间变量;最后 得到整个系统以偏量表示的线性化方程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