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67 Views
感恩與歡迎. 95 年 8 月擴大行政會報讀書會 報告人 陳志勇. 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 When things fall apart : heart advice for difficult times 作者⊙ 佩瑪.丘卓 (Pema Chodron) 譯者⊙ 胡因夢、廖世德. 《 當生命陷落時 》 才剛出版問市,隨即被金石堂書店評選為十月份的強力推薦書; 三個月後,榮登金石堂二○○一年暢銷書榜宗教類的榜首。 半年內再版十幾刷, 2005 年 11 月 91 刷.
E N D
95年8月擴大行政會報讀書會 報告人 陳志勇 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 When things fall apart : heart advice for difficult times 作者⊙ 佩瑪.丘卓(Pema Chodron) 譯者⊙ 胡因夢、廖世德
《當生命陷落時》才剛出版問市,隨即被金石堂書店評選為十月份的強力推薦書;《當生命陷落時》才剛出版問市,隨即被金石堂書店評選為十月份的強力推薦書; • 三個月後,榮登金石堂二○○一年暢銷書榜宗教類的榜首。 • 半年內再版十幾刷, • 2005年11月91刷
佩瑪 丘卓本名Deirdre Blomfield-Brown,一九三六年誕生於紐約市,在康乃狄克州完成中學教育之後,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深造。 • 畢業後她分別在加州與新墨西哥州擔任過多年小學老師的教職, • 她結過婚,育有二子,後來因先生外遇而離異, • 三十五歲左右在阿爾卑斯山巧遇Chime喇嘛,並追隨這位仁波切潛修多年。 • 一九七二年佩瑪與她的根本上師創巴仁波切初次相會,從此與仁波切展開了長達十四年的師徒共修情誼。
《當生命陷落時》是作者從一九八七年至九四年所做的談話錄音,《當生命陷落時》是作者從一九八七年至九四年所做的談話錄音, • 內容包括: • 我們都需要愛,然後從這裡培養對人、對己的慈悲心; • 我們要跨進未知的領域,輕鬆看待自己無立足之地的狀況。 • 接受我們平常逃避的東西,消除我們與他們、這個與那個、好與壞之間二元對立的緊張 。
鄭石岩的推薦 • 這是一本很具啟發性的書;能為你解開心中的無明,除去煩惱的障礙, • 從而發展正確的生活態度,讓生活過得透脫自在。
生命是一個艱辛的歷程, • 它既須具備活下去的能耐, • 又需要清明的智慧 。
什麼是生活的智慧呢? • 簡單地說,就是凡事看清楚,面對真實去生活,不被虛假所困,看清本末,知道回歸生活,珍惜生命。 • 我們對生活若看得越清楚,就越能作正確回應和調適,從而獲得幸福。 • 反之,若無法認清生活的本質,則越容易錯誤和迷失,而無法選擇正確的行動。
人們最常犯的錯誤是: • 用成見或主觀的想法,一廂情願地奉為圭臬。 • 曲解現實,然後依錯誤的解釋來看待生活。
一位事業受阻經濟受挫的中年企業家,近年來飽受憂鬱症之苦,必須靠精神科醫師所開的安眠藥物,才能勉強入睡。一位事業受阻經濟受挫的中年企業家,近年來飽受憂鬱症之苦,必須靠精神科醫師所開的安眠藥物,才能勉強入睡。 • 自從閱讀了《當生命陷落時》 • 他的人生觀起了根本上的變化,價值觀也跟著改變了,憂鬱症因此不藥而癒。
生命陷落時 • 我有個朋友因愛滋病而面臨死亡,有一次我要外出旅行前找他談話。 • 他說:「這場病不是 我要的,我很恨,很害怕。 • 可後來卻發現這場病是我收過的最貴重的禮物。 • 現在生活每一刻對我而言都很珍貴。 • 我生命中的每個人都很珍貴。我整個人生都變得有意義了。」
生命是良師益友。 • 事物永遠都在變,但願我們都瞭解這一點。 • 事情總是不會照我們的夢想發生。 • 掌握理解自己的竅門,溫柔而慈悲地體會自己。
我們要是能看清楚情緒的狂野不羈,就會開始善待自己,對自己溫柔,而且會善待別人,乃至於對所有的生命都溫柔以待。我們要是能看清楚情緒的狂野不羈,就會開始善待自己,對自己溫柔,而且會善待別人,乃至於對所有的生命都溫柔以待。 • 這時我們就會開始察覺,自己因為不肯安於一無所知之中的疑慮、尷尬和痛苦,所以一再地造作出一些愚昧的行徑。
這份覺察會使我們對自己對別人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因為這時我們已經看到生命陷落時所發生的事,以及我們心中所生起的反應。這份覺察會使我們對自己對別人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因為這時我們已經看到生命陷落時所發生的事,以及我們心中所生起的反應。 • 因為這份覺察,刀劍才變成了花朵;因為這份覺察,那些醜陋的、困擾的、要不得的事情才變成了我們的老師。
它使我開始用嶄新的眼光看自己的各種情緒 • 恐懼……絕望….憤怒…...全成了我的朋友 • 它們幫助著我學著誠實且溫柔的對待自己
我們可以每天想一想世界各地發生的侵略行爲。可以想一想紐約、洛杉磯、哈利法克斯、臺灣、 • 貝魯特、科威特、索馬利亞、伊拉克等地發生的侵略行爲。全世界各地,每個人都在反擊敵人, • 人的痛苦永遠高漲不下。 • 我們每天都可以反省一下這些事,問問自己:「我有沒有增加這世界的 侵略行爲?」 • 每次事情一尖銳焦躁起來,我們就問問自己:「我到底要的是和平,還是戰爭?」
慈悲通常意味著去幫助那些比我們不幸的人。因為我們的機會比較好,又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我們應該對那些沒有這類條件的人慈悲。慈悲通常意味著去幫助那些比我們不幸的人。因為我們的機會比較好,又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我們應該對那些沒有這類條件的人慈悲。 • 然而,研究一下「喚醒慈悲心,幫助他人」的教誨,我們卻發現慈悲不只是用來對待他人的,同時也要用來對待自己。 • 慈悲就是最高的修行。與人相處就是最高的修行。交流--慈悲的交流就是最高的修行。 • 以慈悲心和人相處是一種挑戰。 • 發自內心的交流以及把自己的心開放給他人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每當自己想責怪別人的時候,先要試著去覺察那份想緊抓住自己的感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每當自己想責怪別人的時候,先要試著去覺察那份想緊抓住自己的感覺。 • 想責怪別人到底是什麼感覺?排斥別人是什麼感覺?怨恨是什麼感覺?義憤填膺又是什麼樣的感覺? •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大量的愛與溫柔。觸及這個溫柔的部位想必就是起點了。 • 慈悲就是這麼一回事。不再責怪別人以後,經過一段時日,我們自然會擁有一個開放的空間,而開始感受到這個溫柔的部位。
有三種方法可以直接面對艱難的處境, • 並且把艱難的處境當作覺醒與喜悅之道, • 其中一種是不對抗, • 一種是以毒為藥, • 還有一種是以煩惱為菩提(覺醒的智慧)。
第一種方法是不論心中冒出什麼東西,我們都用不評斷的態度看著它們。第一種方法是不論心中冒出什麼東西,我們都用不評斷的態度看著它們。 • 第二種方法就是以毒為藥,利用困境喚醒自己去關心同樣在受苦的他人。 • 第三種對治混亂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發生的事都當作覺醒的能量 • 。我們可以把自己看成已經覺醒的人;把這個世界看成聖境。將所有生起的事物都視為智慧的能量,
結語 • 每天早上醒過來,就把這一天奉獻出來致力於學習這一點。 • 我們可以培養幽默感,練習放鬆。 • 「輕鬆面對自己現有的一切。」
報告完畢 敬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