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08 Views
第七章 市场需求测量与预测 6学时 第一节市场需求测量 1.市场需求的含义。 2.市场需求预测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估计目前市场需求 1.总市场潜量的含义。 2.连锁比率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3.估计区域市场潜量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1.购买者意向调查法。 2.销售人员综合意见法。 3.专家意见法。 4. 市场试验法。 5. 时间序列分析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需求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估计目前市场需求的基本原理,应用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解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问题。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3学时 学习目标
E N D
第七章 市场需求测量与预测 6学时 • 第一节市场需求测量 • 1.市场需求的含义。 • 2.市场需求预测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估计目前市场需求 • 1.总市场潜量的含义。 • 2.连锁比率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 3.估计区域市场潜量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 1.购买者意向调查法。 • 2.销售人员综合意见法。 • 3.专家意见法。 • 4. 市场试验法。 • 5. 时间序列分析法。 • 【教学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需求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估计目前市场需求的基本原理,应用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解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问题。 •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3学时 • 学习目标 • 1、明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 • 2、掌握市场营销调研步骤与方法。
第一节 市场需求的测量与预测 • 一、市场需求测量 • (一)市场需求 • 某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指一定的顾客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市场营销环境和一定的市场营销方案下购买的总量。 • 5个一定。
某个时期的市场需求 市场潜量 Q1 • 市场需求函数 • 见教材121页图7-1市场需求与行业营销费用 市场预测 Q 市场最小量Q0 行业营销费用 计划营销费用 (1)市场需求是行业营销费用的函数(假定在某个营销环境内)
1)Q0_——基本销售量或市场最小量,不需支出营销费用也会发生。1)Q0_——基本销售量或市场最小量,不需支出营销费用也会发生。 • 随着行业营销费用的增加,刺激消费的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一般会随之增大。 • 2)Q1—当营销费用超过一定水平后,就不能进一步促进需求,市场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值,称为市场潜量。
3)Q—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市场营销费用情况下估计的市场需求,叫市场预测(需求量)。3)Q—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市场营销费用情况下估计的市场需求,叫市场预测(需求量)。 • 4) Q1-Q0——营销灵敏度 • 灵敏度大——扩张性市场 • 灵敏度小——非扩张性市场。
某个时期的市场需求 • 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着市场潜量。 市场潜量(繁荣) 市场潜量 (衰退) 假定有两种不同的环境 行业营销费用
(三)企业需求 • 企业需求指在市场需求总量中企业所占的份额。以公式表示: • 式中:Qi为i公司的需求; • Si为i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 Q为市场需求,即市场总需求。
(四)企业预测与企业潜量 • 企业预测指企业销售预测,是与企业选定的营销计划和假定的营销环境相对应的销售额,即预期的企业销售水平。 • 企业潜量即企业销售潜量,指企业的营销努力相对于竞争者不断增大时,企业需求所达到的极限。 • 如果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是100%,
第二节 估计目前市场需求 • (一)总市场潜量 • 总市场潜量指一定时期内,一定环境条件和一定行业营销努力水平下,一个行业中所有企业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量。估算公式为: • Q=nqp • 式中:Q为总市场潜量; • n为既定条件下特定产品的购买者人数; • q为每一购买者的平均购买数量; • p为单位产品平均价格。
(二)地区市场潜量 • 测量各地区的市场潜量: • 1、市场累加法。先识别某一地区市场的所有潜在顾客并估计每个潜在顾客的购买量,然后计算得出地区市场潜量。适合工业品生产企业。 • 2、多因素指数法,借助与区域购买力有关的各种指数以估算其市场潜量。适合于消费品生产企业。
(三)行业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 企业一般是通过国家统计部门、新闻媒介、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或自身调研了解全行业的销售额。通过对比分析,可了解本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变动情况
第三节 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 分为: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 • (一)定性预测方法:
1、购买者意向调查法。 • 多用于工业用品和耐用消费品,适宜作短期预测。 • 2、销售人员综合意见法。 • 通过听取销售人员的意见估计市场需求。
3、专家意见法 • (1)小组讨论法。 • (2)德尔菲法。 • 4、市场试验法 • 常用于:新产品的销售、新市场的开拓、新渠道的选择。
(二)定量预测法 • 1、时间序列分析法定义 • 将某种经济统计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序列,然后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其向外延伸,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市场预测值。
以时间推移研究和预测市场需求趋势,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过,在外界发生较大变化,如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时,根据过去已发生的数据进行预测往往会有较大误差。 •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预测,必须以准确、完整的时间序列资料为前提。
2、时间序列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 (1)它是根据过去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即事物未发生质变)否则,就会使预测失效。 • 这种预测适合于近期和短期预测,对中长期预测有较大的局限性。 • (2)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着不规则性。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
销售量 • 1)长期变动趋势:包括3种情况 下降趋势 时间 上升趋势 水平趋势
2)季节变动趋势:如气候变化、传统节假日、人们的生理需要等引起某商品的销售量呈季节性波动。季节可按:“小时、月份、季节、年度”2)季节变动趋势:如气候变化、传统节假日、人们的生理需要等引起某商品的销售量呈季节性波动。季节可按:“小时、月份、季节、年度” 销售量 年 2001 99 2000
3)周期(循环)变动:在较长时间(5年、10年)内呈现周期性变动。3)周期(循环)变动:在较长时间(5年、10年)内呈现周期性变动。 • 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0 20 30
4)不规则变动(随机变动):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疫情、自然灾害等。4)不规则变动(随机变动):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疫情、自然灾害等。 指标 时间
(3)时间序列法是抛开所有的影响因素,仅研究预测对象与时间因素的关系。(3)时间序列法是抛开所有的影响因素,仅研究预测对象与时间因素的关系。 • 3、时间序列分析法: (1)简易平均法 (2)移动平均法 (3*)指数平滑法 (4)直线趋势法
(1)简易平均法:它是以一定观察期的数据求得平均数,并以所求平均数为基础,预测未来时期的预测值。(1)简易平均法:它是以一定观察期的数据求得平均数,并以所求平均数为基础,预测未来时期的预测值。 • 是一种简便的时间序列法。 • 简易平均法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 1)算术平均法 • 2)加权平均法
1)算术平均法:就是以观察期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1)算术平均法:就是以观察期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 • 设:X1,X2,X3….Xn为观察期n个资料,求得n个资料的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2)加权平均法: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的重要性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后加以平均的方法。(2)加权平均法: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的重要性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后加以平均的方法。 • 公式:
例、某商店2000—2004年销售额及加权值如表,单位:万元例、某商店2000—2004年销售额及加权值如表,单位:万元
算术平均数 • 加权平均数 • 显然用第一种方法求得预测值过低,不能反映商店销售的发展趋势。
加权平均法的关键是确定权数。 • 一般而言,距预测期越近的观察期数据,对预测值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 具体可采用:1)等差数列形式,1,2,3…n。——历史数据变动幅度不大。 • 2)等比数据形式。如1,2,4,8…2n • ——历史数据变动幅度较大。 • 3)使 • ——历史数据波动不定的情况。
(2)移动平均法:通过引进近期新数据,不断淘汰早期数据,修改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或预测基数。(2)移动平均法:通过引进近期新数据,不断淘汰早期数据,修改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或预测基数。 • 1)一次移动平均法:适宜具有明显线性趋势的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 • 预测模型: • 试中: ——第t+1期的预测值。 • ——移动跨期内各实际值之和 • Mt——到第t期的移动平均值。 • n——移动跨期。 • (2)移动平均法:通过引进近期新数据,不断淘汰早期数据,修改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或预测基数。 • 1)一次移动平均法:适宜具有明显线性趋势的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 • 预测模型: • (2)移动平均法:通过引进近期新数据,不断淘汰早期数据,修改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或预测基数。 • 1)一次移动平均法:适宜具有明显线性趋势的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 • 预测模型:
用一次移动平均法预测2006年销售利润。 • 已知:移动跨期n=3,其它资料如下:
M5=1/3(12+15+18)=15 • 06年预测值为15万元。
2)二次移动平均法:是对一次移动平均值再进行移动平均,并在两次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预测。2)二次移动平均法:是对一次移动平均值再进行移动平均,并在两次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预测。 • 二次移动平均值计算公式: • Mt(2)= • 二次移动平均法的预测模式:
式中: ——第t+T期的预测值。 • t——本期(资料最后一期) • T——为本期到预测期的时期数。 • at、bt——参数
例、某企业94—2004年生产利润如下表,试以移动平均法(n=3)预测该企业2005年的利润。例、某企业94—2004年生产利润如下表,试以移动平均法(n=3)预测该企业2005年的利润。
06年的预测值为: • a12=2784-744=823.9 • b12=[2/(3-1)](784-744.1)=39.9
(3)季节指数法*:是以市场循环周期为特征,通过计算历史资料变化的季节性系数,达到预测目的的一种方法。具体算法见《市场营销》宋小敏主编118页(3)季节指数法*:是以市场循环周期为特征,通过计算历史资料变化的季节性系数,达到预测目的的一种方法。具体算法见《市场营销》宋小敏主编118页 • 例、已知某产品03—05年各季的实际销售额(万元),预测06年各季度的销售量。
(4)直线趋势法。 • 运用最小平方法,以直线斜率表示增长趋势的外推预测方法。公式为: • Y=a+bX • 式中:a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 b为直线斜率; • Y为预测目标值; • X为时间。 • 在已知n个观察值(xi,yi)的情况下(i=1,2,…,n),可依据下式求出参数a、b,然后建立直线趋势方程进行预测。
Yi=543.3+7.41Xi • 预测06年的,则Xi取7 • 则Y06=543.3+7.437=59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