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745 Views
第3讲 媒体语言的规范与应用. 媒体语言中的不良因素及危害. 网络语言 广播电视语言 书籍报刊语言. 网络语言. 网络媒体语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它的突出特点是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由于主体的隐蔽性而带来的粗俗化的特点。它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发展带来挑战。网络语言里面有创新性和可借鉴的东西,但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比如:.
E N D
媒体语言中的不良因素及危害 网络语言 广播电视语言 书籍报刊语言
网络语言 网络媒体语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它的突出特点是五彩缤纷的词汇、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由于主体的隐蔽性而带来的粗俗化的特点。它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发展带来挑战。网络语言里面有创新性和可借鉴的东西,但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比如:
1.网络语言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规范和随意性的特点。从传情达意的手段和意蕴表达的角度看,很多网络语言同传统的主流语言差别明显,部分网络语言甚至违背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例如:“今天晚上谁去散步的说?”、“不要忘了伊妹儿我!”、把“漂亮”说成“漂漂”、“东西”说成“东东”、“害怕”说成“怕怕”等等。像这些语序变异、随意倒装的句式和奇特的词汇,完全违背了现代汉语的传统规则。
2.网络语言具有明显的杂芜性、混乱性。比如:“偶8素米女,偶素恐龙的说”、“我饭过了,无语,一会短你”,这些网上惯常的语言,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网络或对网络知之甚微的人来说,有几个能理解?
但正是这些似是而非的语言,在学生中非常流行。网络语言的这些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有关政府机构的重视,上海市就规定(上海)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
广播电视语言 不少广电媒体语言在追求亲切自然、强调个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具有刻意模仿港台语言方式、追求西方语言方式的不良倾向,沙哑、有气无力、含糊不清被视为有特色,外来语、洋腔洋调被视为时髦。 此外,目前某些地方台推出的方言新闻节目,固然能够刺激收视率提升,但对于普通话这一通用语言的推行来说,却是背道而驰。
书籍报刊语言 1.错别字泛滥。据统计,目前全国过半的科技类刊物差错率超国家规定标准,有些错误甚至非常流行,如“戴上紧箍咒”,而“咒语”实际上是指念的口诀;不少报纸混淆概念,误将“新中国50岁华诞”写成“祖国50岁华诞”,“权力”与“权利”不分的情况也比比皆是,甚至某些权威的党报党刊也错字屡出。
2.涉及色情、暴力等的文字俯拾即是。《杂文月刊》上有一篇文章《为何总往色情上靠》提到:一家规模不小的报纸的头版,赫然登着《5000男女不分昼夜“打炮”》,还有“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就是男人对西服的要求——挺!”,“美女抱着龟头笑”等等;报纸法制版文章描述犯罪过程过于详细、体育版经常有“血拼”、“复仇”、“血溅”等文字。2.涉及色情、暴力等的文字俯拾即是。《杂文月刊》上有一篇文章《为何总往色情上靠》提到:一家规模不小的报纸的头版,赫然登着《5000男女不分昼夜“打炮”》,还有“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就是男人对西服的要求——挺!”,“美女抱着龟头笑”等等;报纸法制版文章描述犯罪过程过于详细、体育版经常有“血拼”、“复仇”、“血溅”等文字。
某些记者编辑出于追求刺激的目的,随意使用这类词语,这些内容让处于青春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是很强的青少年看了,会作何感想?对他们的思想会起到什么影响?答案不言而喻。
3.报道中滥用缩略语和字母词等,使读者无法理解。如“PK”、“VS”等语言,造成中老年群体阅读困难;滥用网络语言和方言,如用“东东”代替“东西”,让不少读者摸不着头脑。3.报道中滥用缩略语和字母词等,使读者无法理解。如“PK”、“VS”等语言,造成中老年群体阅读困难;滥用网络语言和方言,如用“东东”代替“东西”,让不少读者摸不着头脑。
4.广告中存在着牵强附会、滥用谐音和随意篡改成语的现象,这种新造成语往往撇开原成语的整体含义而使用其字面或者更换某个字。比如“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衣衣不舍”(某服装广告)、“领鲜一步”(某冰箱广告)、“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无鞋可及”(某运动鞋广告)、“咳不容缓”(某药品广告)、“一炎难尽”(某妇科药)等等。4.广告中存在着牵强附会、滥用谐音和随意篡改成语的现象,这种新造成语往往撇开原成语的整体含义而使用其字面或者更换某个字。比如“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衣衣不舍”(某服装广告)、“领鲜一步”(某冰箱广告)、“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无鞋可及”(某运动鞋广告)、“咳不容缓”(某药品广告)、“一炎难尽”(某妇科药)等等。
这种成语“新编”往往对青少年产生误导。成语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使用之后保存下来的语言珍品,无节制地篡改使用,造成以讹传讹,将会陷入误区。
第二次讨论 ——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净化报纸的语言环境 组长:邱海玉 发言人:杨春雨 组员:戴鹏飞、高骏、何蓉蓉、姜扬、李文玉、舒磊、王冰君、赵莉莉(按姓名笔划排序)
过去报纸出现各种语言错误的案例 一、错别字 ①“安徽国际汽车博览城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合肥高新区”(2002年10月18日“广而告之”)中的“座”应为“坐”。前者是名词、数词,后者为动词、副词。 ②“截止目前,该矿整顿工作已基本结束”中的“止”应为“至”。“截止”指到什么时候停止,如“报名4月30日截止”。 ③2001年8月15日浙江〈今日早报〉刊登了“辽沈地区各界人士愤怒声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照片,有的人举的标语牌上有“勿望国耻,振兴中华”{字样。“勿忘”错写成“勿望”,未免给这场严肃的活动带来些尴尬。
二、成语、典故、常识差错 ①《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16日《如何监督媒体广告》一文中写道:“既然不法商家离开了在媒体刊登虚假广告,就很难骗倒消费者,我们何不围楚救赵,通过强制媒体因虚假广告赔偿消费者的新途径,而曲线救国呢?”作者将“围魏救赵”(历史典故)错为“围楚救赵”。 ②:2006年10月1日,国内某报头版刊出通栏标题——《今天,祖国57岁》(见附图),令人惊异而困惑: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今年怎么才“57岁”? 这份晚报出现这样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真是天大的笑话,这样的素质不知是怎么办报的。
③2003年第46期《中国电视报》第2版《立陶宛的琥珀》一文中说,“人们常说荷兰是千湖之国”。被称为“千湖之国”的不是西欧的荷兰,而是北欧的芬兰。芬兰全国有大小湖泊六万多个,故而有“千湖之国”名。③2003年第46期《中国电视报》第2版《立陶宛的琥珀》一文中说,“人们常说荷兰是千湖之国”。被称为“千湖之国”的不是西欧的荷兰,而是北欧的芬兰。芬兰全国有大小湖泊六万多个,故而有“千湖之国”名。 ④2001年7月3日《汕头日报》的“猜题趣话”一文将“不尽长江滚滚流”说成唐诗句,其实应为宋词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楼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三、数字差错 “杭州人一天吃剩西瓜皮9000吨”,而日销西瓜850万公斤(8500吨); 新华社将去年死亡的记者数,一会儿说是67,一会儿说是29,到底是多少,令人费解。 四、标点差错 《皖北日报》一篇社论说,三野主力“消灭了危害鄂豫皖三省边境人民的残匪……”,逗号应点到“残匪”之后,见报时却点到“人民”之后,意思完全反了。
五、庸俗与低级趣味语言 有的媒体特别是报纸借口满足读者需要,追求所谓的通俗化,大量使用庸俗、低级趣味语言,使报纸变得油腔滑调。例如,浙江《都市快报》第3版头条“民间新闻”的标题是“我和你老公有一腿”(2003年4月15日)。2003年4月15日《今日早报》第4版头条“老公的‘前女友’真烦人”,杭州一家包子店的招牌竟然是“仁肉包子”,孙二娘“人肉包子”的翻版,无非是刺激消费者。一些报纸、电视广告用语更是低俗,“成功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如何做好语言规范 案例——以《北京青年报》为例 2006年曾有一段时间,某品牌服装广告自称“唯一入选卢浮宫的男装”而一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也一直没人质疑。本报编辑感觉“入选卢浮宫”的说法很是蹊跷,以往从未听说过会有什么男装进入卢浮宫,于是让记者与卢浮宫联系证实。经越洋电话调查,发现“入选卢浮宫”纯属该企业自我吹嘘,于是我们在2006年7月23日 ,推出了相关的质疑性报道,在圈内圈外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该企业后来还专门为此更改了广告内容。
报刊语言现状——净化语言环境刻不容缓! 据中新社2月3日报道,在当天召开的“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颁奖大会公布,中国报刊差错堪忧,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种报纸四十六个语言逻辑错误,每版五点八个。有一份报纸的错误竟高达一百八十四个,平均每版二十三个。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称的报刊差错问题已经严峻到了“令人瞠目结舌、不可容忍的程度,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阶段,恐怕也不为过”。 桂晓风会长所言的以“重理轻文”为特征的语文教育失败的原因,但这样说还不全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把学好汉语当回事,没有认识到语言逻辑差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不少人学习语言带有极其功利的色彩,汉语没学怎么样,忙着学外语,外语没学好也忙着考级,目的是为了提高身价,追求经济利益;有的以创意为名任意篡改词语、胡编乱造(广告最为明显)词语,严重地亵渎了汉语,对青少年学习汉语也产生了误导作用。此外,网络的迅速发展,对正确学习和使用汉语也是个极大的冲击。即使最为传统的报纸,也要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追求更快捷的时效。长期受网络影响,一些网络语言开始大量出现在报刊上,造成文字上的“失范”,而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大体上能看懂了就行,至于错别字和逻辑有点误差也不去深究。
报刊编辑如何做好语言净化的模范 1、担当责任 2、规范采访 3、核实见底 4、行文准确 5、平衡公正
记者搜集到新闻材料之后,至少要向两个方面核实:一是跟当事人(或双方)核实;二是跟权威信息发布部门核实。一个好的记者需要保留一种客观的、有益的怀疑精神,这是杜绝虚假不实新闻的良药。
应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客观新闻的干扰,不能蓄意遗漏重要或有意义的事实,用不相干的事实代替重要的事实,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突出或弱化某部分事实。
对稿件中词语搭配不当,语意含糊不清,句子多余成分,错别字等文理文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错误,都要改正过来,力争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对稿件中词语搭配不当,语意含糊不清,句子多余成分,错别字等文理文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错误,都要改正过来,力争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洁。 1、杜绝僵化语言及带有封建色彩语言的使用 有家报纸在报道1994年全国各地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比较和评价结果时,文章一开头说:“新一轮中国各地‘诸侯排行榜’已经排定”。诸侯一词是指古代帝国管辖下的列国君主,明显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把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称为诸侯,显然不妥。还有些媒体把县领导把称为“县太爷”,把本地领导和本单位一把手称做“父母官”,这些散发着封建气味的词,今天的媒体是不能宣扬使用的。 2、杜绝庸俗与低级趣味语言的使用 这类语言是使用,不仅回对读者日常生活用语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报纸的自身形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划清通俗与庸俗、幽默风趣与油腔滑调的界限,杜绝庸俗与低级趣味语言的使用,净化媒体的语言环境。
3、杜绝空话、套话的使用 • 空话、套话在新闻报道中存在得相当普遍,如“为迎接……”,“为贯彻……”,“在……鼓舞下”等套话在新闻中使用频率很高,几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报道模式”,这种现象的存在的文风不正的表现。“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语句,在改高时应尽量删除,新闻“用事实说话”。 • 4对外来语要有选择地运用 • 在新闻稿件中,对外来语要有选择地运用,如果盲目使用,轻者会给读者阅读增加障碍,重者会影响稿件内容的表现,甚至产生跗面影响,如:曲奇,伊妹等这类词语,汉语是“饼干”、“女奴”的意思,汉语本身可以表达清楚而且浅显易懂的词语不用,却偏要用“洋”语,这实质是在制造语言垃圾,尤其是影响青少年一代。
总之,媒体上使用的语言,要经得起推敲,或者叫准确,这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准确,适合四层意思:一是符合语法,二是符合逻辑,三是实事求是,四是不能将外行话。要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各项规定,使媒体成为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的榜样。总之,媒体上使用的语言,要经得起推敲,或者叫准确,这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准确,适合四层意思:一是符合语法,二是符合逻辑,三是实事求是,四是不能将外行话。要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各项规定,使媒体成为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的榜样。
六、媒体语言的六个“度” 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媒体语言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语言材料空前丰富,语言风格空前多样,语言智慧空前激发,语言探索空前活跃;然而,也存在着粗糙化、游戏化、媚俗化、朦胧化的倾向。某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对语言应有的敬畏感。为了充分发挥媒体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我认为应该努力提高媒体语言的六个“度”。
第二是规范度。语言是发展的,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同时语言表达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但我们的媒体往往对这一点认识不足:第二是规范度。语言是发展的,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同时语言表达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但我们的媒体往往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一是对语文法规缺乏充分的尊重,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甚至擅自类推简化,如把“巨片”写成“钜片”;继续使用已经废弃的计量单位用字,不遵守国家规定,如该用“米”的地方用了“公尺”,“摄氏度”说成“摄氏”多少“度”,“吋”、“呎”死灰复燃。
二是对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缺乏充分的尊重,在创新的名义下,随意地玩弄文字。成语改制便是一个典型。我们并不反对谐音修辞,但报道“超女”时把“非比寻常”说成“非笔寻畅”,无异是对语言的践踏。
第三是清晰度。当前影响媒体语言清晰度的, 一是词语缩略不当。如把“中央电视台《笑傲江湖》摄制组”缩略成“央笑”,“第二十届公安代表大会”缩略成“二十公”,读者不知所云。 二是滥用字母词。某些媒体以字母词为时髦,通篇可见CBD、CPA、GSM、ISO……甚至把人民币写成RMB。
三是随意夹用外文单词,所谓“散装英语”、“拼盘英语”,让不懂英语的读者摸不着北。大多数不是表达的需要,而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是用嵌在牙缝里的肉,表示饭菜吃得好。三是随意夹用外文单词,所谓“散装英语”、“拼盘英语”,让不懂英语的读者摸不着北。大多数不是表达的需要,而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是用嵌在牙缝里的肉,表示饭菜吃得好。 四是不看对象、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词语,“粉丝”走遍全国,“东东”泛滥成灾。除此以外,滥用文言词语、滥用行业用语,也是影响媒体语言清晰度的原因。
第五是亲和度。语言暴力不时有所表现。比较常见的,第五是亲和度。语言暴力不时有所表现。比较常见的, 一是用语生硬、冷漠,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如在报道矿难事件时,冷冰冰地把遇难者的遗体说成“尸体”;
媒体是公众意见的交流平台,来自政府的声音和社情民意均有表达的空间。现阶段而言,公众话语的实质不再仅局限于小群体日常生活的普通议论,而是个人从正规的渠道自由地向社会大众及政府发散的言论。
如何构建公众在媒体真实话语的空间,为公众话语的展开建立宽松的环境,越来越成为普通民众与媒体的关注点。 然而普通民众在媒体传播的机制里,常常处于被启蒙的地位,而缺少更多的自我话语,这直接造成了民众日常生活“公共意识” “参与意识”的惰性状态,即使有意,也碍于个人未有正式的公众发言权而被迫放弃。
七、公众话语在媒体的缺失的原因 1.政治因素:传播体制的约束。 传媒公共领域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媒的管理体制。我国传播体制的落后和约束,使得公共话语平台的建立在实际的传媒表现中进展得十分缓慢,公众话语权始终被严格控制在政府的政策之内、控制在政治的需要之内。
2.经济因素: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媒体商业化对公共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当前媒体面临着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选择,无论在操作方式、运营模式还是编辑方针上,我国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取向,发行量、收视率成为媒体的生命线,而这实际上是一种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传播的模式,制约了公众话语空间的拓展。
3.文化因素:传统文化的制约。 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它提供了某种文化心理范式,规范着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创造。在中国传统的媒体文化中,维护社会整体平衡、注重维护社会秩序是其主要目标,它仍然是作为一种策略性的调节手段,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而构建公共领域,拓展公众话语空间,其首要目的在于沟通信息,构建可讨论的公共话语平台。显然,这与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存在冲突。
八、公众话语空间的构建 第一,媒体要敢于自我解放。一般来说,媒体为了生存,在制作反映百姓难点、热点问题的节目时通常采取的办法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应对观众,导致媒体原本不大的话语空间变得更小,也使媒体在百姓眼里失去了公正力,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媒体只有在不断的自我解放中,来争取获得更大的公众话语空间,服务于百姓,让百姓有更多的知情权,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的内容扩展和形式的变化,提升百姓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认知,增强百姓的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
第二,要扩大公众话语空间的途径。 公众的话语空间是能够扩大的。比如,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生媒体,已经在扩大公众话语空间方面,向传统媒体发出了强烈的挑战,推动了事情公开、公正的解决,也为传统媒体扩大自己的话语空间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因此,我们必须做扩大公众话语空间的探索者、实践者,寻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站到更高的角度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也使得为媒体扩大公众话语空间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