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第四章 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第四章 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第四节 文字稿本编写与创作.  学习内容与要求:  稿本的含义、形式、作用  文字稿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 文字稿本的写作格式与要求  电视的画面形象  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  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编写. 稿本. 用文字或图示来阐明电视节目 / 电视教材内容和形式的书面材料。 其形式: 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 —— 录制用 完成稿本、教学指导书 —— 教学用. 稿本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写,都应包括:. 主题 科学内容 运用手法 长度(分钟). 题目

zeus-bru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2. 第四节 文字稿本编写与创作 学习内容与要求: 稿本的含义、形式、作用 文字稿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文字稿本的写作格式与要求 电视的画面形象 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 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编写

  3. 稿本 • 用文字或图示来阐明电视节目 / 电视教材内容和形式的书面材料。 • 其形式: • 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 ——录制用 • 完成稿本、教学指导书 ——教学用

  4. 稿本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写,都应包括: 主题 科学内容 运用手法 长度(分钟) 题目 主要形象 结构 解说内容 使人了解

  5. 稿本的作用: • 1、摄制的基础和依据 • 2、集体工作的依据 • 3、审查节目质量的依据 • 4、教学运用的指导

  6. 文字稿本是把要表现的内容以画面和解说相结合的形式所组成的书面表达材料。文字稿本是把要表现的内容以画面和解说相结合的形式所组成的书面表达材料。 • 文字稿本包括: • 电视教材全部的 画面形象、解说词。 • 体现电视教材的主题和大体结构。 • 文字稿本不能直接用于拍摄。

  7. 文字稿本的形式和特点: • 1、讲稿式 • 2、教案式 • 3、声画式 • (1)声画对应式 ——上下对应 / 左右对应 • (2)散文式(声画混合式) • 4、图解式 • 不同表达形式的电视教材,其稿本形式不同 • 讲授型:讲稿式(文科较多) • 教案式(理科较多) • 图解型:声画式 • 戏剧型:声画式

  8. 大宅门(节选)第九集 重振基业 • 1.关府门外 • [ 关府大门紧闭。白雅萍痴痴呆呆地站在马路中间望着关府大门,过往行人都 • 在看她,一辆马车急停在白雅萍跟前,又一辆马车堵在了后面。赶车的喊:“嘿! • 站在当间儿卖什么呆儿你?不想活了?”“嘿!说你呢!靠边站站行不行?”] • [ 狗宝的马车飞驰而来。车一停,白文氏,急忙跳下来,把白雅萍拉到路旁。] • 白文氏 狗宝,快扶车上去! • [ 狗宝扶着白雅萍慢慢上了车。] • 白文氏愤怒地看着关家大门,突然走上去狠狠地敲了起来。] • 听 差 (把门打开了)找谁? • 白文氏 叫你们关大爷出来! • 听 差 (不客气)关大爷不在家。 • 白文氏 (往里闯)什么不在家! • [ 听差忙拦着白文氏 ,白雅萍的丫头苦菊跑了出来。] • 苦 菊 二奶奶! • 白文氏你们怎么把二奶奶一个人仍在街上? • 苦 菊 大爷不叫她进门! • ……

  9. 如何写画面? • 同是诉诸于文字,但有别于一般的写作: • 例: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 • 列夫.托尔斯泰 • 《安娜.卡列尼娜》

  10. “刘焕章简直就是一头雄狮,头发既长又乱,胡子也是那样茂密,都好象是压缩了的梵净山原始森林。他总是穿一身劳动布工作服,套在脚上的皮鞋好象从来就没有什么油水。”“刘焕章简直就是一头雄狮,头发既长又乱,胡子也是那样茂密,都好象是压缩了的梵净山原始森林。他总是穿一身劳动布工作服,套在脚上的皮鞋好象从来就没有什么油水。”

  11. “春天踩着湿漉漉的步子走来了。” • ——潇潇细雨中的轮渡 • 苏州河畔的灯座 • 凝结在尼龙绳上的水珠 • 弄堂里被雨水浸湿的石板路 • 参差不齐的屋顶 • 各种颜色的雨伞 • 《逆光》

  12. 形象画面的写法: • 1、画面要用视觉形象表现,具有可见性、要具体; • 2、画面内容要具有活动性; • 3、画面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和教育性; • 4、画面要突出主题和主体; • 5、以实景为主,辅以必要的动画、字幕; • 6、画面设计要精益求精; • 7、注意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 8、画面内容要具有拍摄的可能性; • 9、画面与解说的篇幅要大体恰当; • 10 、先写画面,后写解说。

  13. 画面,是电视的本体语言。 • 在拍摄任何画面时,都应注意其表意功能,使它有意义,有价值。

  14. 画面的局限—— 画面并非万能,仅仅依靠画面,很难严格地表达概念和思想。 • 1、画面报道比文字报道失去的机会更多,对过去发生、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难以体现; • 2、画面本身无法圆满地回答新闻的五要素; • 3、无法展示未来和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 • 4、对缺少形象(不具备形象)、缺少动作的事件难以体现; • 5、画面具有多释性 • 有些内容不适宜用画面来表现,有的甚至无法表现 • ——(需要)借助语言的功能

  15. 电视中出现的语言文字: • 电视片的解说词 • 节目主持人的讲话 • 其它有声语言 • 屏幕上打出的字幕 • 其功能: • 帮助完善形象报道 • 补足画面无法回答的问题 • 引导思路,诱发想象和联想,更深地表达主题 • 解说词的主导作用 • 语言转场

  16.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特点: • 一般说来,电视节目解说词不能作为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文学形式存在,而只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一般文章,其根本材料是语言文字,语言是唯一的表现手段,而解说词则更多地和画面发生关系,解说词是否写得好,要看它能否很好地与画面密切配合。因此,解说词的写作,有着与一般文学写作不同的特殊规律; • 2、电视节目解说词往往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从文字上看,它断断续续,段落与段落之间似乎缺少语言和形式逻辑上的连贯性,既不适于朗读,又不适于单独作为报道发表。

  17. 解说词的作用: • 1、唤起注意,引导观察; • 2、补充说明,弥补画面形象之不足; • 3、揭示主题,阐明意义,强化本质,抽象概括; • 4、渲染、烘托画面气氛; • 5、作为镜头的组接因素。

  18. (1)补充说明画面表达不出来的、观众又需要了解的内容;(1)补充说明画面表达不出来的、观众又需要了解的内容; • (2)补充说明画面表达不完整的而又是表达主题不可缺少的内容; • (3)补充说明只从画面看不明白或不容易看明白的内容,特别是静物所要表达的意思; • (4)补充从画面没有意识到、没有理解到的内容; • (5)补充说明帮助观众对画面加深了解和扩大知识面的有关内容。

  19. 解说词要解决四个问题: • 说什么(内容) • 怎么说(语言技巧) • 什么时候说 • 说多少

  20.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语言特点和写作要求 • (一)为看而写 • ——具体、形象、准确 • (二)为听而写 • ——容易听,愿意听

  21. “为看而写” • 1、解说词要具体,用语要朴实,不宜作过分的渲染和夸张,形容词和描述性的语句一般以少用为好; • 2、解说词的形象感; • 3、解说词要准确,有严密的科学性。

  22. (解说语言中)数字的形象化处理: • 用观众较熟悉的、易于把握的数量作补充说明; • 用比较形象具体的事物提供大致相同的参照系; • 在数字运用上,尽量寻找视觉因素。

  23. 例: • 北京市每天清除的垃圾有……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天搬掉一座景山。 •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时候,我国的化肥产量仅有5976吨,这一可怜的数字,按我国耕地面积平分,每亩只有一两多一点。 • (新建了……万平方米的校舍) • 这些新建的校舍若让他一个人去住的话,即使一天换一间,也可以让他从20 岁一直住到70岁。

  24. “为听而写” • 容易听—— • 1、解说词要精炼、简明 • (1)不能让全片塞满解说 • 否则:增加观众听觉负担, • 播音员念稿吃力 • 使音乐、音效发挥不了作用 • (2)写解说词必须考虑每组画面时间长度的约束,同时要照顾播音员播读的速度 • (3)要多用短句,并尽可能精简那些次要的、价值不大的附加语和修饰语,以便播读时对准画面,配合画面需要;

  25. 2、通俗、口语化 • 3、字音响亮和谐——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 • 4、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的写法 • 5、注意语法修辞,防止出现基本的语法错误。

  26. 注意: • 选用响亮的字眼 • 多用平声字 • 多用双音节词 • 口语化 • 避免使用同音不同义的词 • 少用或不用简称 • 多用短句 • 言语搭配要符合听觉习惯

  27. 选用响亮字眼: • 与、始、至、如、及、此、之、迅速、立即 • 和、起、到、象、跟、这、的、很快、马上 • 多用双音节词: • 曾/曾经、因/因为、自/自从、应/应该、望/希望 • 乃/就是、虽/虽然、但/但是、前/以前、较/比较 • 到/到达、该/这个、除……外/除了……以外 • 书面语——口头语 • 诞辰/生日、降雨/下雨、蓄意/存心、相貌/模样 • 身躯/个子、宜于/适合、此外/另外、上述/上面这些

  28. 避免使用同音不同义的词: • 产品全部合格 产品全不合格 • 市场 试场 • 微机 危机 • 期中 期终 • 形式 形势 • 同志 童稚

  29. 使用短句: • “我们通过调节两个单摆的长度来改变其振动频率并观察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图形。” • “单摆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也不同,简谐振动的合成图形也不相同。”

  30. 愿意听——增强语言色彩。 • 解说词抑仰顿挫、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声调优美动听。 • 1、注意声调变化 • 2、注意用词神韵 • 3、掌握好节奏 • ——注意选词音节匀称,节拍协调; • 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 • 注意语序变化; • 利用问句形成特殊节奏。

  31. 解说词的写作风格与写作人称的处理 • 解说词的风格受节目风格制约,反过来又对节目风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 对人称的处理,是形成解说风格的因素之一。 • 写作人称的处理方式: • 以第三人称叙述 • 以第一人称叙述、 • 第三与第一人称交替叙述 • 要求:人称要统一; • 人称转换时要交代清楚; • 人称转换不宜过于频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