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18 Views
社區可持續發展工作室﹕. 婦女與青少年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計劃.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 1987年的布倫特蘭報告(又稱為「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首次提出平衡﹕(1)環境、(2)經濟、(3)社會,三方面的重要性。 並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 How we meet our present needs while ensuring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can continue to meet their needs.). 「可持續發展」之原則.
E N D
社區可持續發展工作室﹕ 婦女與青少年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計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 • 1987年的布倫特蘭報告(又稱為「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首次提出平衡﹕(1)環境、(2)經濟、(3)社會,三方面的重要性。 • 並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How we meet our present needs while ensuring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can continue to meet their needs.)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可持續發展」之原則 • 公平性(Fairness)﹕強調同代人的公平、代與代之間人的公平,公平分配有限的資源。 • 永續性(Sustainability)﹕強調社會發展不能超越環境可承受的能力。 • 共同性(Commonality)﹕強調全球聯合採取行動,合力為可持續發展盡力。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可持續發展」之不同層面 社會層面﹕ • 主張公平分配,以滿足當代及後代全體人民的基本需求。 經濟層面﹕ • 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的可持續經濟成長。 自然生態層面﹕ • 主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社會 可承受 公平 可持續 環境 經濟 可維持 「可持續發展」示意圖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社區可持續發展工作室」計劃理念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從生態系統視角檢視社區發展 • 「社區生態系統」以人為主體,由既有的自然、人文及人工環境組合而成。 • 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是一個「活化」的社區,重視人與環境的和諧、平衡及互動的發展。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婦女在社區可持續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婦女是接觸社區最頻繁的群體,與社區的聯繫及感情較強,對環境的改變也較敏銳,促使她們願意成為社區的照顧者,承擔和參與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 婦女對家庭成員─尤其子女-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由婦女身體力行,讓下一代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效用會事半功倍。 • 婦女從實際生活中累積的民間智慧和生活智慧,可加以推廣,以促進社區活化,達致社區可持續發展的「保存」、「運用」和「再生」這三項目標。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配合大埔地區特色及運用本會經驗營造優質生活空間配合大埔地區特色及運用本會經驗營造優質生活空間 都市生活空間是一個整體和有機的概念, 因此在實踐過程須配合社區的特色而設計 大埔的特色﹕ • 香港第一個工業村於1974年建於大埔區。 • 大埔於1979年被列為新市鎮,不少社區設施持續發展。 • 區內具有豐富的綠色、人文、歷史資源。 • 居民包括不同階層人士,整體則屬於中等收入的社區。 • 人口結構以年青人為主,是全港首三位長者人口比例最低的社區。 • 24%人口在大埔區居住少於5年。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配合大埔地區特色及運用本會經驗進行社區生活空間營造〔續〕配合大埔地區特色及運用本會經驗進行社區生活空間營造〔續〕 本會經驗﹕ • 本會於1996年在大埔太和邨建立第二間婦女中心,在區內建立了良好的社區協作關係。 • 本會過去在社區環境保育和社區經濟曾作過不同的嘗試,包括創設「婦女綠色生活錦囊」課程、婦女環保清潔隊、婦女綠色生活合作社、社區文化導賞員自僱創業課程、社區文化導賞大使訓練等。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計劃目標 • 社區參與及能力提昇 • 都市生活空間營造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計劃內容簡介 階段一﹕能力提升 • 可持續生活講座 • 社區媽媽教室 • 社區接班人工作坊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可持續生活講座 • 透過生活化的題目,帶出綠色議題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 已舉辦10次講座,共接觸122人次,講座內容包括﹕「不買金」、「無肉不歡」、「垂死的海洋」、「腐腐得正」有機豆腐小食會、來做廢油造肥皂、家居環保有辦法、黃豆知多少等。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社區媽媽教室 • 提供一連串的學習和訓練,讓婦女成為社區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者。 • 已訓練37位婦女成為社區媽媽,投入「社區可持續發展工作室」的工作,在社區推動和實踐可持續生活。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社區接班人工作坊 • 讓年青人認識可持續發展如何應用在社區上,並擔任協作者,與社區媽媽攜手推動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 已訓練22位年青人成為社區接班人。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計劃內容簡介 階段二﹕社區生活空間營造行動 • 社區尋寶活動 • 社區可持續發展通訊、網站 • 社區巡迴展覽 • 出版「說大埔社區故事」 • 愛社區行動 • 社區教室 • 社區導賞團計劃 • 社區媽媽交流活動 • 約見政府官員、地區議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社區生活空間營造行動 • 透過一連串的社區生活空間營造行動,喚起公眾人士對社區的回憶和愛惜。 • 已透過社區巡迴展覽向4,435人次公眾人士傳遞可持續發展的訊息。 • 已出版5期社區可持續發展通訊共25,000份 • 已建立計劃網站 www.hkfwccsd.org • 提供一個實踐和分享的平台,讓可持續發展在社區生根。 • 已舉辦9次社區尋寶活動,與100人次社區人士共同發掘大埔區的歷史文化及自然寶藏。 • 已舉辦1次社區媽媽交流活動 • 促進社區居民參與,讓區內持份者的意見在社區發展的決策過程中發揮影響力。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計劃內容簡介 階段三﹕居民參與社區可持續發展 • 社區生活空間檢視表 • 社區生活空間願景拼貼行動 • 與政府官員、地區議會、社區持份者交流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階段三﹕目的 • 設計一份以社區為本的「社區生活空間檢視表」。 • 讓區內持份者有機會表達意見,實踐社區居民參與。 • 凝聚社區共識,建立共同願景。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計劃內容簡介 階段四﹕經驗總結及推廣 • 計劃成效報告及光碟 • 公眾報告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階段四﹕目的 • 評估成效,以總結婦女與青少年攜手推動參與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經驗。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謝謝~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