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73 Views
第六章 阅读教学. 初等教育系 郭晓莹. 第一节 阅读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 P175 二、阅读教学意义: 1. 学习积累语言,形成良好语感 2. 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3. 丰富文化知识,促进智力发展 4. 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三、阅读教学目标. 总目标 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阅读教学目标的特点. 第二节 阅读教学过程. 一、小学阅读教学过程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开始阅读兴趣培养 ---- 大量阅读 ---- 强化兴趣.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 语文教学三个阶段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E N D
第六章 阅读教学 • 初等教育系 郭晓莹
第一节 阅读教学概述 •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P175 • 二、阅读教学意义: • 1.学习积累语言,形成良好语感 • 2.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 3.丰富文化知识,促进智力发展 • 4.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三、阅读教学目标 • 总目标 • 阶段目标 • 第一学段 • 第二学段 • 第三学段 • 阅读教学目标的特点
第二节 阅读教学过程 一、小学阅读教学过程 •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 开始阅读兴趣培养----大量阅读----强化兴趣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 • 语文教学三个阶段 •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2.精读课文,思考感悟 • 3.熟读课文,总结巩固
精读课文教学的一般流程 1 .初读课文,畅谈感受(初读)自主 2 .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品读)合作 3 . 梳理巩固,积累运用(拓展)探究
教学设计案例1 单元话题入手,体现主线 例《牧童》和《舟过安仁》 (1)导语,引童趣 (2)初读、悟童趣 (3)品读,想童趣 (4)积累,展童趣。
教学设计案例2 课题入手,寻找主线 例《窃读》教学设计 (1)直奔课题,了解“窃读”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 整体把握“窃读”滋味。 (3)积累内化,感悟升华“窃读”情感。 (4)回顾全文,深刻体会“窃读”哲理。
教学设计案例3 学法入手,体现主线 书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 ——《桃花心木》教学 1.初读,整体感知观其概。 2.再读,提出问题共解疑。 3.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4.展读,联系生活话感悟。 这一则教学设计的思路以“读”为主线展开,从“初读”到“再读”到“精读”到“展读“各个环节逐步深入,又环环相扣。
教学设计案例4、关键词句入手,主线明晰 《浅水洼里的小鱼》 (1)复习引入,初悟“在乎” (2)品读课文,深悟“在乎” (3)吐露心声,我们“在乎” (4)延伸课外,拓展“在乎”
教学设计案例5、文本主旨入手,清晰主线 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解:崛起而读书之意--------理解课题 (2)探:崛起而读书之因 ------“中华不振” (3)泄:崛起而读书”之感-------代言恩来 (4)拓:崛起而读书”之举-------延伸课外
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 1、突出板块教学 教学过程的设计 2、找准教学突破口 3、板书设计精巧
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 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本课课题 板块二:整体感知,定向“了不起” 板块三:自主研读,感受“了不起” 板块四:品读关键,感悟“了不起” 板块五:聚焦父子,内化“了不起” 录像观摩 高玉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三节 阅读教学规律 • 一、阅读心理过程规律 • 二、读思结合规律 • 三、读写结合规律 • 四、课内外结合规律
第四节 阅读能力的构成和培养 一、阅读能力的构成 1.阅读感受力 2.阅读理解力 3.阅读欣赏力 4.阅读评价力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 阅读的重要性
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关于阅读的定律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关于阅读的定律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1 .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 2.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3 .你越聪明, 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越长; 4 .你学习的时间越长,你获得的文凭就越多、越高; 5 .你获得的文凭越多、越高,你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6 .你工作的时间越长,你赚的钱就越多。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 1.推荐适合的读物: • 年龄 性别 心理
2.选择适合孩子的读书方式 • (1)大声朗读老师们采用大声朗读的方式,即买一本书,抽时间念给学生听,学生通过听建构出的想象世界也很精彩。事实证明,大声读对孩子的语文素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 老师要改变以前对课文烦琐的分析,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二)培养阅读习惯 1.读书看报习惯 2.读思结合习惯 3.阅读时动笔习惯 4.使用工具书习惯 5.阅读卫生习惯
(三)指导阅读方法 1.朗读 2.默读 3.诵读 4.精读 5.略读与浏览
(四)发展阅读个性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2.关注学生阅读感受 3.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敢于探究勇于创新
(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学得好的人,大部分得益于课外。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可。把一些时间用于教材外的阅读。 • 在美国有的中小学校里,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SSR)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在教室内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也不做任何分数记录。其教学效果成绩斐然。我们不必每天,但每周一两次还是应该的。
1.制定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 • “自我阅读DIY ——我和图书有个约会” • 根据不同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 根据目前的阅读水平与情况
2.推荐适宜的阅读内容 • 儿童阅读以经典儿童文学为主
红泥巴村网站红泥巴读书俱乐部 •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
3.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 读书笔记 • 积累 • 运用
4.及时反馈课外阅读情况 • (1)班级读书会 • 建议每学期在班上进行两三次班级读书会的讨论会。精选两三本图书让所有学生都读,然后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在讨论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事先掌握阅读的材料,并拟订大概的讨论方向。如,文学作品大致可以从作品内容、精彩赏析、厘清疑惑、延伸思考等方面来 • 设定问题。老师还可以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在讨论中适当穿插逸闻趣事,增加讨论的趣味。
日有所诵,书香班级晨诵 朗朗书声中开始清明的一天
午读 三年二班 喧腾的午后让心灵宁静
《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的手举的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的手举的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第五节 阅读教学方法 • 一、阅读教学常用方法 • 《课标》变化: • 词句教学中积累和运用 • 段的教学降低烦琐化要求 • 篇章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注重朗读、默读、诵读基本功训练。
(一)词句教学 1.理解词句的方法 • 联系上下文 • 联系生活法 • 抓关键词法 • 比较辨析法 • 直观形象法
1.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 2、语感教学法 王菘舟 3.导读教学法 张志公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主题教学法 窦桂梅 5.读写结合法 丁有宽 6.快速阅读教学实验 二、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讨论: 试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分析可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手术台就是阵地》) •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十里长街送总理》) • 这时候(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美丽的小兴安岭》) •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小马过河》第三册)
2.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 阅读中积累 • 生活中积累 • 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乐于运用
(二)段篇章的教学 1.一般方法: • 讲读法 • 诵读法 • 研读法 • 自读法 • 讨论法
2.自然段的教学方法P199 3.结构段的教学方法P200
语感教学法案例 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水乡歌》 理性教学方法: (1)自由读,看看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2)这么多这么美的水,我们一起来读读它,好吗? 这种方法是机械的,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这种方法是僵硬的,用自己的语言去体会课文含蓄的语言。
感性的教学方法: (1)自由读,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读,一定能读懂这段话。 (2)读这段话时,你们眼前好象出现了什么情景,看到了什么图画。(3)出示水乡图 (4)把图画和文字对照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5)全班交流。(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那里的水多,小河、渠道纵横交错;我多想捧一把水来尝尝;我来到了小河旁,微风轻轻吹来,河面上荡着波纹;我站在小河旁,水很清,我一眼就可以看见水底的小鱼、水草;) (6)你来到小河旁,池塘边,你最想做什么?(画画、尝尝水的味道、拍照、唱歌……) (7)老师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讲,这段话你们自己读懂了,读得那样有滋有味,读得那样富有情趣,真好,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这段话,希望这段话能进入你们的脑海,希望这段话能转化为你们脑海中一幅又一幅美丽的水乡图画。在这段教学设计中,有学生想象的放飞,有学生感情的投入,有学生真情的洋溢,有学生激情的飞扬。语言到位,语言惊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语言、精神、语言与精神的立体性的发展。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知看哪一处好。——《威尼斯的小艇》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不知看哪一处好。——《威尼斯的小艇》 以前的教学方法:我今天不教,你们自己也能够读懂,在读懂的基础上,将这段话整理成一份提纲或一个板书。 改进后的教学方法: (1)四人一组,分角色,一是船夫,一是游客。船夫要招揽生意,通过自己的吆喝,吸引游客到你船上来,游客有什么问题尽管询问船夫。(3)指名三个船夫上来招揽游客。 A、快上我的船喽,我驾驶船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15岁子承父业,就干起了船夫这一行。我在来往船只很多,速度极快的时候,都能做到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我驾驶的工夫是相当过硬的,你选择上了我的船,你就做了时间的主人。 B、各位游客,快来看喽,这就是我的小艇,它又美观又舒适,我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船头船尾微微翘着,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大海中的一条银蛇,你选择上了我的船,你就享受到了旅游的快乐和幸福。
C、各位游客,刚才两位想说的就是我想说的,他们所说的,我这儿都具备,我想补充一点:我驾驶小艇绝对安全,在拥挤的时候,我能穿过去;你们看是极窄极险的地方,我能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我驾驶小艇已经30多年了,从没出现过一次事故,各位游客,生命是最重要的,你选择上我的小艇,就选择了安全C、各位游客,刚才两位想说的就是我想说的,他们所说的,我这儿都具备,我想补充一点:我驾驶小艇绝对安全,在拥挤的时候,我能穿过去;你们看是极窄极险的地方,我能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我驾驶小艇已经30多年了,从没出现过一次事故,各位游客,生命是最重要的,你选择上我的小艇,就选择了安全 • (4)游客提问。A、请问二号船夫,能否给我解决船晕的毛病?B、请问一号船夫,我是一名医生,我的病人生命垂危,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将我送到?C、请问三号船夫,我是一个中国游客,第一次来威尼斯,你能都为我这个游客做免费的导游? • 点评 • 没有僵化的分析,没有烦琐的提问,没有纯理性的探讨,但是孩子们在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环境下面,很自然地学懂了这段话,把自己置身于威尼斯,把自己当作船夫和游客的时候,这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画面,是情景,是意境,是想象,语文呼唤形象鲜活的感性教育。 • 没有僵化的分析,没有烦琐的提问,没有纯理性的探讨,但是孩子们在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环境下面,很自然地学懂了这段话,把自己置身于威尼斯,把自己当作船夫和游客的时候,这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画面,是情景,是意境,是想象,语文呼唤形象鲜活的感性教育。
案例: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双眼。——《我的战友邱少云》案例: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双眼。——《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读书。通过读,看能理解“我”的哪些心情? 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出“紧张”“担心” “痛苦”,还有一句话体会不出。 师:行了,这种心情就是“矛盾”的心情。你们看:紧张 担心 矛盾 痛苦,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变化。 • 感情是风,感情是雨,感情是一团火感情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感情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啊。把感情分析得支离破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感悟。
小珊迪需要钱吗?你是从哪儿体会的? 生1:从“身上只……又红又肿”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生2:从“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 生3:从“为了使他们不再纠缠……” 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生4:从“啊!请……,我饿极了!” 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生5:从“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 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生6:从“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 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 生7:从“可怜的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 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生8:从“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了” 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生9:从“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谁来照顾你呢?” 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生10:照一般的情况看,小珊迪应该在大街上卖火柴吗?他应该在哪里呢?他还需要些什么呢?和我们现在的情况作比较,可以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