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1.05k Views
第十二章 卤素. 氟 F 以萤石 CaF 2 、冰晶石 Na 3 AlF 6 、氟磷灰石 Ca 5 F(PO 4 ) 3 等形式存在。 在地壳中的质量百分含量约 0.072 % ,占第 15 位。. 地壳包括 环绕地球的大气圈 占地壳总质量 0.03 % 水圈 占地壳总质量 6.91% 以及地面以下 16 km 深度以内的
E N D
第十二章 卤素 氟 F 以萤石 CaF2、冰晶石 Na3AlF6、氟磷灰石 Ca5F(PO4)3 等形式存在。 在地壳中的质量百分含量约 0.072 %,占第 15 位。 地壳包括 环绕地球的大气圈 占地壳总质量 0.03 % 水圈 占地壳总质量 6.91% 以及地面以下 16 km 深度以内的 岩石圈 占地壳总质量 93.06 % 地壳中质量百分含量居前 20 位的元素是 1 氧 ( 48.6% ) 2 硅 ( 26.3% )
3 铝 ( 7.73 % ) 4 铁 ( 4.75 % ) 5 钙 ( 3.45 % ) 6 钠 ( 2.74 % ) 7 钾 ( 2.47 % ) 8 镁 ( 2.00 % ) 9 氢 ( 0.76 %) 10 钛 ( 0.42 %) 11 氯 ( 0.14 % ) 12 磷 ( 0.11% ) 13 碳 ( 0.087 % ) 14 锰 ( 0.085 % ) 15 氟 ( 0.072 % ) 16 硫 ( 0.048 %) 17 钡 ( 0.040 % ) 18 氮 ( 0.030 % ) 19 铷 ( 0.028 % ) 20 锆 ( 0.020 % )
氯 Cl 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海水、盐湖、盐井中。 约占海水质量的 1.9 %。 矿石有光卤石 KCl ·MgCl2 ·6H2O。 地壳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0.14 %,占第 11 位。 溴 Br 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海水中溴的含量相当于氯的 1/300, 盐湖和盐井中也存在少许的溴。 地壳中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2.5 10-4 % 。 碘 I 碘在海水中存在的更少,碘主要被海藻所吸收。 碘也存在于某些盐井、盐湖中。 南美洲智利硝石含有少许的碘酸钠。 砹 At 砹属于放射性元素,不属本章研究内容,对它了解 的也很少。
F2 Cl2 Br2 I2 存在状态 气 气 液 固 §1 卤素单质 一 物理性质 1 熔、沸点 原因 分子量增大,分子半径也依次增大,所以色散力也增大, 故熔沸点依次增高。 2 颜色 F2 Cl2 Br2 I2 浅黄色 黄绿色 红棕色 紫色
* * 卤素吸收部分可见光,以满 足电子从最高占有轨道 * 向最 低空轨道 * 跃迁所需的能量。 (见右图) 物质为非发光体时,其颜色取决于吸收光谱。即自然光照射 该物质时,物质吸收可见光的一部分,于是显示未被吸收的那部 分光的颜色。 Cl 2 吸收紫光, 显示黄绿色 Br 2 吸收蓝绿光, 显示红棕色 I 2 吸收黄绿光, 显示紫色 为什么 Cl 2 吸收能量高的紫光,Br 2 吸收能量居中的蓝绿 光,而 I 2 却吸收能量较低的黄绿光 ? 可以利用分子轨道理论加以解释:
F2 , ,处在水稳定 区的上方,所以 F2 在水中不稳定,与水激烈反应。 * 和 * 两种轨道的能量相差用 △E 表示, △E = E np* - E np* 这个能差随着 z 的增大而变小。 Cl2 — Br2 — I2 ,△E 依次减小,故吸收光波由短到长。 3 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Br2 在水中溶解度是卤素单质中最大的一个,100 g 水中可 溶解 3. 58 g 溴。溴也能溶于一些有机溶剂中,有机化学中烷烃的溴代反应就是用单质溴完成的。
I2 在水和 CCl 4 中, I2 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但在 CCl 4 中的溶解度很大。 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 CCl 4 从水中提取 I2 。这种方法叫做 CCl4 萃取法,其必要的条件是 CCl 4 和水不互溶。 I2 在 CS2 中溶解度大于 CCl4 ,所以 CS2 的萃取效率更高。 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液相之间分配,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 平衡后,若溶质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 浓度的比值为一常数。这就是分配定律。 这一常数称为分配系数,用 KD 表示。
I2 在水和 CS 2 中, 虽然 I2 在水中溶解度小,但在 KI 或其它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变大,而且随 I - 浓度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 I -+ I2 —— I3- 实验室中进行 I2 的性质实验时,经常用 I2 的 KI 溶液。 二 化学性质 1 卤素与金属的反应 F2 F2 可以和所有金属直接化合,生成高价氟化物。 但是 F2 与 Cu 、Ni、Mg 作用时,由于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氟化物保护膜而中止反应。所以 F2 可储存在 Cu、 Ni 、Mg 或其合金制成的容器中。
Cl2 Cl2可与各种金属作用,有的需要加热。 2 Cr + 3 Cl 2 ——— 2 CrCl 3 ( 紫色 ) Cd + Cl 2 ——— CdCl 2 2 Ag + Cl 2 ——— 2Ag Cl 但干燥的 Cl 2 不与 Fe 反应,因此 Cl 2 可储存在铁罐中。 Br2 和 I2 Br2和 I2 常温下只能与活泼金属作用,与不活泼金属只有 加热条件下反应。 2 与 H2 的反应 常温下 Cl 2与 H2 缓慢反应,但强光照时发生链鎖反应将导 致爆炸。
ν ν h h (1) 产生能量高,反应活性极强的自由基 (2) (3) Cl 2 + H2 2 HCl 这是一个复杂反应。 这类反应叫做链锁反应,进行速度相当快。H 2和 Cl 2 的混 合物在强光照射下发生爆炸,就是链锁反应的结果。 (1)称为链的引发,产生自由基,引起反应。 (2),(3)称为链的传递,由自由基变成新的自由基并生成 产物。反复多次进行
加热 Br2 + H2 —— 2 HBr 高温 I2 + H2 —— 2 HI 自由基与自由基相撞,可能使自由基消失。如 这一步骤称之为链终止。 Br2 和 I2 但高温下 HBr 不稳定,易分解。HI 更易分解,所以它们与 H2的反应不完全。
3 与非金属反应 F2可与除 O2、N2、 He、Ne 外的所有非金属作用,直接化 合成高价氟化物。 低温下可与 C、Si、S、P 猛烈反应。 Xe + F2 —— XeF2 加温时可以生成 XeF4 、XeF6。 Cl 2也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直接作用,但不及 F2 激烈。 2 S + Cl2 —— S2Cl2 ( 红黄色液体 ) S + Cl2 ( 过量 ) —— SCl2 ( 深红色发烟液体 ) 2 P + 3 Cl2 —— 2 PCl3 ( 无色发烟液体 ) 2 P + 5 Cl2 ( 过量 ) —— 2 PCl5 (黄白色液体)
Br2 和 I2 反应不如 F2、Cl 2 激烈,与非金属作用不能氧化到最高氧化数。 2 P + 3 Br2 —— 2 PBr3 ( 无色发烟液体 ) 2 P + 3I2 —— 2 PI3 ( 红色固体 ) 4 与水的反应 F2 2 F2 + 2 H2O —— 4 HF + O2↑
Cl2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 发生歧化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 氯气与水反应 E = 0.54 V,反应能进行。但从动力学上看,因为反应的活化能 Ea大,反应速度慢,所以 Cl2 不能氧化水。 这个反应受体系 pH 的影响: 在碱性介质中 在酸中发生逆歧化反应。
0.52V 1.07V BrO3¯ Br2 Br¯ 0 .14 V 0 .45V 0.54V IO3¯ IO¯ I2 I¯ Br2 ,I2 一般歧化成 -1 和 + 5 ,尤其 I2 更易进行。 注意,也是由于动力学的原因, Br2 不能将水氧化。 三 单质的制备 1 氯 工业生产中采用电解饱和 NaCl 水溶液的方法,两极间用石 棉隔开。 (石墨) 阳极: 2 Cl- —— Cl2 + 2 e (铁网) 阴极: 2 H+ + 2 e —— H2 溶液中阴极区为碱性。
整个电解反应: 电解 2 NaCl + H2O ——— H2 + Cl2 + 2 NaOH 实验室制法 : MnO2 + 4 HCl ( 浓 ) ——— MnCl2 + 2 H2O + Cl2 • MnO2 + 4 H+ + 2 e —— Mn2+ + 2 H2O Cl 2 + 2 e —— 2 Cl- Cl2 常温下加压可液化装入钢瓶中,钢瓶表面涂绿色。 为什么 MnO2 可以氧化 HCl ? 当盐酸很浓时, H+ 使正极的电极电势增大;同时 Cl- 使负极的电极电势减小。
阳极(无定形炭) 2 F- —— F2↑ + 2 e 阴极(铜制电解槽) 2 HF2-+ 2 e —— H2↑+ 4 F- 所以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 Cl 2。 2 KMnO4 + 16 HCl ( 浓 ) —— 2 MnCl2 + 2 KCl + 5 Cl2 + 8 H2O 2 F2 的制备 1886 年采用中温 ( 373 K ) 电解氧化法制得 F2。 因为 HF 导电性差,所以电解时要向液态 HF 中加入强电解质 KF,以形成导电性强且熔点较低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熔点为 345 K,电解反应在大约 373 K 下进行。 电极反应:
K2PbF6 —— K2PbF4 + F2 ↑ BrF5 —— BrF3 + F2 ↑ 在电解槽中有一隔膜将阳极生成的氟和阴极生成的氢分开,防止两种气体混合而发生爆炸反应。 电解得到的 F2 压入镍制的特种钢瓶中。 实验室制法 热分解含氟化合物 这种方法所用原料是用单质 F2 制取的,所以它是 F2 的重新 释放。 可以认为 K2PbF6 ,BrF5 贮存了 F2 。 经 100 年努力,终于在 1986 年由化学家克里斯特 ( Christe ) 成功地用化学法制得单质 F2 。使用 KMnO4、HF、KF、H2O2 采用氧化络合置换法制得单质 F2 。
423 K K2MnF6 + 2 SbF5 ——— 2 KSbF6 + MnF4 MnF4 —— MnF3 + 1/2 F2 关键是反应物 K2MnF6和 SbF5 的取得。 2 KMnO4 + 2 KF + 10 HF + 3 H2O2 —— 2 K2MnF6 + 8 H2O + 3 O2 这是氟化、氧化反应过程。 SbCl5 + 5 HF —— SbF5 + 5 HCl 这是双取代反应。 3 Br2 的制备 浓缩后的海水,在酸性条件下用 Cl2 氧化 2 Br- + Cl2 —— Br2 + 2 Cl- 383 K 将 Cl2 通入 pH = 3.5 的海水中,Br- 被氧化成单质 Br2 。用空气将 Br2 带出来,然后用 Na2CO3 吸收 。
3 Br2 + 3 Na2CO3 —— 5 NaBr + NaBrO3 + 3 CO2 再调 pH 至酸性,Br-,BrO3- 反歧化得到单质 Br2 。 5 HBr + HBrO3 —— 3 Br2 + 3 H2O 实验室制备方法 MnO2 + 2 NaBr + 3 H2SO4 —— Br2 + MnSO4 + 2 NaHSO4 + 2H2O 2 NaBr + 3 H2SO4 ( 浓 ) —— Br2 + 2 NaHSO4 + SO2↑+ 2 H2O 4 I 2 的制备 工业生产 大量制备 I2 ,以经过浓缩的 NaIO3 为原料用 NaHSO3 还原制得。 2 IO3- + 5 HSO3- —— 3 HSO4- + 2 SO42-+ I2 + H2O
实验室制法: 2 NaI + MnO2 + 3 H2SO4 —— I2 + MnSO4 + 2 NaHSO4 + 2 H2O 8 NaI + 9 H2SO4 ( 浓 ) —— 4 I2 + 8 NaHSO4 + H2S + 4 H2O 海水中 I2 的含量很低 ,用某些富集了 I2 的海草提取碘。用水浸取海草灰,浓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 MnO2 氧化制碘 : 2 I- + MnO2 + 4 H+ —— 2 H2O + I2 + Mn2+ §2 卤化氢和氢卤酸 一 物理性质 1 沸点和存在状态 卤素的氢化物,均为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 除 HF 外,沸点逐渐增高,因为原子序数 Z 逐渐增大,分子
间色散力增大。而 HF 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其沸点是本族氢化物中最高的一个。 HF 19 oC 以下液化,液态 HF 为无色液体,导电性差。 2 气体密度 常温常压下,HX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从 HCl 到 HI 逐渐增大,但 HF 反常。 HF HCl HBr HI 1.78 1.26 2.79 4.44 反常的原因,仍是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 。 由上述相对密度数据计算出的 HCl 、HBr 和 HI 分子量,都 是与其式量相符的。惟有 HF 的计算结果 51.6 与其式量 20 不符。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分子缔合现象的发生。计算结果表明,常温下 HF 主要存在形式是 (HF)2 和 (HF)3 。 在 353 K 以上 HF 气体才以单分子状态存在。 3 在水中溶解度 HCl 1 m3 的水可溶解 500 m3 HCl 。 HBr 、HI 比 HCl 还大。 HF 分子极性非常大,在水中可无限制溶解 。 常压下蒸馏盐酸,溶液的沸点随着组成在不断的变化,最后 溶液的组成和沸点都将恒定不变。 这种现象叫做溶液的恒沸现象;这时的溶液叫做恒沸溶液; 恒沸溶液的沸点叫该物质的恒沸点。 此时气相、液相组成相同。因为此温度下 H2O 和 HCl 蒸出的
HF H + + F-Ka = 6.6 10-4 比例与溶液中的一致。 常压下,HCl 溶液恒沸点 110℃,组成为含 HCl 20.24 % 。 许多有机化合物混合后,都可形成恒沸溶液。 二 化学性质 1 酸性 卤化氢溶解于水得到相应的氢卤酸。 HCl ,HBr ,HI 都是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HCl < HBr < HI 。但 HF 是弱酸。 酸性的强弱可以归结为下列电离反应的难与易 H - X —— H + + X- HF 的极性很强,化学键的离子性百分数约为 50 %。而氢氟酸在水中却很少电离,Ka = 6.6 10-4 。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
在 HF 溶液中大量存在着离子对 H O H+ ····· F- F- + HF HF2-K = 5 (2) | H HF + H2O (H3O+ ··· F-) H3O + + F- (1) HF 本是完全电离的,但是水合氢离子与氟离子结合成稳定的离子对 H3O + ··· F-,使得实际电离过程变为 Ka = 6.6 10-4 如何理解? 必须指出的是,当 HF 浓度较大时,酸性增强。 研究结果表明,当 HF 浓度较大时,体系中除了平衡(1) 外,下列平衡变得越加重要 : 由于(2)式 K 值大,表明将倾向于生成 HF2- 。事实上 HF2-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离子。 HF2-的大量存在,使得平衡(1)右移,导致 HF 以及离子
氢氟酸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可以腐蚀玻璃。反应如下:氢氟酸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可以腐蚀玻璃。反应如下: SiO2 + 4 HF —— SiF4 ↑ + 2 H2O 对 H3O+ ··· F - 解离。 所以浓度高的氢氟酸酸性较强。 不论稀氢氟酸的弱酸性,还是浓氢氟酸的较强酸性,都是和 HF 的分子间氢键直接有关。 2 还原性 从电极电势上看 : F2 + 2 e —— 2 F- 2.87 V Cl2 + 2 e —— 2 Cl- 1.36 V Br2 + 2 e —— 2 Br- 1.07 V I2 + 2 e —— 2 I- 0.54 V 氧化型的氧化能力从 F2 到 I2 依次减弱;
还原型的还原能力从 F -到 I-依次增强。 氢碘酸在常温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4 HI (aq) + O2 —— 2 I2 + 2 H2O HBr(aq)不易被空气氧化,HCl (aq) 不被空气氧化,迄 今尚未找到能氧化 HF (aq)的氧化剂 。 下列反应的产物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几种物质还原性强弱: NaCl + H2SO4 ( 浓 ) —— NaHSO4 + HCl 2 NaBr + 2 H2SO4 ( 浓 ) —— SO2 + Br2 + Na2SO4+ 2 H2O 8 NaI + 5 H2SO4 ( 浓 ) —— H2S + 4 I2 + 4 Na2SO4 + 4 H2O 2 Br -+ Cl2 —— Br2 + 2 Cl - 2 I -+ Br2 —— I2 + 2 Br - 结论 还原性 HI > HBr > HCl > HF
2 HX ——— H2 + X2 300 ℃ 时 HI 明显分解,达到平衡 2 HI H2 + I2 HF 加热至 1000℃ 亦无明显分解。 3 热稳定性 这种分解反应进行的难易,可以通过 HX 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的大小来体现。下面是以 kJ · mol – 1 为单位的生成热数据 : 结论 热稳定性 HF > HCl > HBr > HI
CaF2 + H2SO4 ( 浓 ) ——— CaSO4 + 2 HF↑ 2 NaCl + H2SO4 ( 浓 ) ——— Na2SO4 + 2 HCl↑ 三 卤化氢的制备 1 卤化物与高沸点酸反应 为什么要用浓硫酸 ? 为什么可以用浓硫酸 ? (1)HF、HCl 在水中溶解度大,浓硫酸中含水少,产物易 于放出。用稀酸则不合适。 (2)浓硫酸是高沸点酸,不能因挥发而导致产物不纯。用浓 硝酸则不合适。 (3)HF、HCl 不被氧化性酸所氧化。制备 HBr 、HI 时不 宜使用浓硫酸。 HBr、HI 可用浓 H3PO4 与 NaBr、NaI 反应来制取。
NaBr + H3PO4 ——— NaH2PO4 + HBr NaI + H3PO4 ——— NaH2PO4 + HI 2 卤素与氢气直接化合 F2 和 H2 直接化合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 Br2、I2 与 H2 化合过于缓慢,而且反应不完全,HX 将发生 分解; 只有 Cl2 和 H2 直接化合制备 HCl 的反应,可用于工业生产。 H2 在 Cl2 中燃烧 H2 + Cl2 —— 2 HCl 3 卤化物水解法 基本反应 PX3 + 3 H2O —— H3PO3 + 3 HX PBr3、PI3 等卤化物极不稳定,不宜储存,应现用现制备。
具体操作步骤 把 Br2滴在磷和少许水的混合物上 实际反应 先生成卤化物 2 P + 3 Br2 —— 2 PBr3 之后水解 PBr3 + 3 H2O —— H3PO3 + 3 HBr 总反应式 2 P + 3 Br2 + 6 H2O —— 2 H3PO3 + 6 HBr↑ H2O 滴在红磷与 I2 的混合物上 2 P + 3 I2 —— 2 PI3 (红色) PI3 + 3 H2O —— H3PO3 + 3 HI 总反应式 2 P + 3 I2 + 6 H2O —— 2 H3PO3 + 6 HI↑ 三种方法中 方法 1 适于制备 HF ,及少量的 HCl 、HBr 和 HI ; 方法 2 适于工业生产 HCl ; 方法 3 适于实验室制备 HBr 和 HI 。
§3 卤化物 一 金属卤化物 非金属卤化物,如 SiF4、SF6 等,熔点较低,一般属于共价化合物。这些卤化物将在非金属各章讲授。这里我们着重讨论金属卤化物。 1 金属卤化物的生成 1 卤化氢与相应物质作用 Zn + 2 HCl —— ZnCl2 + H2 CuO + 2HCl —— CuCl2 + 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
2 Al + 3 Cl2 ———— 2 AlCl3 Sn + 2 Cl2 ———— SnCl4 高温干燥 高温干燥 一些金属氧化物的 比其氯化物的低,即氧化物更稳定。 故氧化物的卤化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如 TiO2 + 2 Cl2 —— TiCl4 + O2 (1) C + O2 —— CO2 (2) 2金属与卤素直接化合 某些高价金属卤化物,极易水解,不能通过与氢卤酸的反应,从水溶液中得到,而必须由金属和卤素直接化合制取。 3氧化物的卤化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怎样得到 TiCl4 ?? 可以考虑用下面的自发反应(2)去促进反应 (1)
TiO2 + C + 2 Cl2 —— TiCl4 + CO2 在反应(1)的体系中加入碳单质,实际进行的反应则为 这种做法在热力学上通常称为反应的耦合。 4 卤化物的转化 可溶性的金属卤化物可以转变成难溶卤化物。 AgNO3 + KI —— KNO3 + AgI↓ 2 难溶性卤化物 由于盐酸、氢溴酸、氢碘酸均为强酸,故多数卤化物易溶于水。下面是难溶的金属卤化物 : AgCl PbCl2 Hg2Cl2 CuCl TlCl PtCl2(棕)
其中, PbCl2 的溶解度较大,它可以溶于热水中。 必须注意的是, Pb 2+不能被 Cl- 沉淀完全。 AgBr (淡黄) PbBr2 Hg2Br2 CuBr TlBr PtBr2 (棕) AgI (黄) PbI2 (黄) Hg2I2 (黄) CuI TlI (红、黄) PtI2 (黑) 而弱酸氢氟酸盐即氟化物却相反,多数难溶: LiF MgF2 CaF2 SrF2 BaF2 AlF3 ZnF2 PbF2 FeF2 (绿) FeF3 (绿) CuF (红) CuF2 (蓝) MnF2 (红)
又如: PbCl2 ( 白色 )↓ + 2 Cl- —— PbCl42-( 无色 ) 3 卤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 卤离子可以和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离子。 Ag+ + Cl -——— AgCl ( 白色沉淀 ) 当 Cl- 过量时,可形成 AgCl2- 、AgCl3 2- 等络离子,使沉淀溶解。 Hg2+ + 2 I- —— HgI2 ( 红 )↓ HgI2 ( 红 )↓ + 2 I- —— HgI42- ( 无色 ) 由于生成配位化合物,使沉淀溶解。
二 拟卤素和拟卤化物 有一类物质,如氰 (CN)2 ,硫氰 (SCN)2 ,氧氰 (OCN)2 等,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其一价的阴离子 CN-,SCN-,OCN-等,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与卤离子相似的性质。 这种物质称之为拟卤素。 (CN)2 剧毒,苦杏仁气味,273 K 1 dm3 水溶解 4 dm3 氰,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SCN)2 黄色油状液体,易聚合,生成难溶的砖红色固体。 1 氢化物的酸性 HCN Ka = 4.0 10- 10 除 HCN 外,其余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较强。 如 HSCN Ka = 1.4 10-1, HOCN Ka= 1.2 10- 4 。
2 氧化还原性质 (CN)2 + 2 e —— 2 CN-Ө/ v 0.373 (SCN)2 + 2 e —— 2 SCN-0.77 Cl2 + 2 e —— 2 Cl-1.36 Br2 + 2 e —— 2 Br-1.07 I2 + 2 e —— 2 I-0.54 由此可推断: Cl 2、Br2 可氧化 CN— 、SCN—, ( SCN )2 可氧化 I—, I2 可氧化 CN—。 制取 (SCN)2 和 (CN)2就是利用卤素单质作氧化剂。
例如, Pb(SCN)2 + Br2 —— PbBr2 + (SCN)2 I2 + 2 CN- —— (CN)2+ 2 I- 和卤素单质相似,拟卤素也有歧化反应 (CN)2 + H2O —— HCN + HOCN (CN)2 + 2OH- —— CN-+ OCN- + H2O 3 盐的溶解性和络合物 碱金属氰化物溶解度很大,在水中强烈水解而显碱性并生成 HCN。 和卤素相似,某些重金属氰化物,硫氰化物难溶于水: Ag CN、 Pb(CN)2 、 Hg 2 (CN) 2 ; AgSCN、 Pb(SCN) 2 、Hg 2 (SCN) 2 。
这些难溶盐在 NaCN、KCN 或 NaSCN 溶液中形成可溶性 配位化合物。 AgCN + NaCN —— Ag (CN)2- + Na+ AgI + 2 CN- —— Ag (CN)2- + I- 三价铁离子的鉴定反应是我们熟悉的 Fe3+ + x SCN- —— Fe (SCN)X3-X ( 血红色 x: 1~6 )
互卤化物总是由卤素单质在高温下反应而制得,如互卤化物总是由卤素单质在高温下反应而制得,如 470 K F2 + Cl2 ——— 2 ClF 三 互卤化物和多卤化物 1 互卤化物 由两种卤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卤素互化物,有时称为互卤化物。 中心原子: 电负性小的重卤素原子,如 I 。 配 体: 电负性大的轻卤素原子,如 F,配体多为奇数 。 中心原子的半径大,配体的半径小,利于形成高配位数。 碘的半径大,而 F- 半径小,配位数可高达 7,如 IF7 。 Cl- 半径增大,配位数减小,有 ICl3 。 溴、氯的半径比碘小,配位数减小, 有 BrF5 , ClF3 。
卤素与半径较大的碱金属可以形成多卤化物。如卤素与半径较大的碱金属可以形成多卤化物。如 KI + I2 —— KI3 CsBr + IBr —— CsIBr2 互卤化物易发生水解反应 ICl + H2O —— HIO + HCl BrF5 + 3 H2O —— HBrO3 + 5 HF 从反应结果可知,卤素的氧化数不发生变化。 高氧化数的中心原子和 OH- 结合生成含氧酸,低氧化数的配体与 H+ 结合生成氢卤酸。 2 多卤化物 在多卤化物中卤原子的总数为奇数 。
CsBrCl2 CsBr + Cl 2 ( 1 ) CsBrCl2 CsCl + BrCl ( 2 ) KI3 KI + I2 多卤化物的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分解产物中总有一种为金属卤化物,另一种为卤素或互卤化物。 而 CsBrCl2 的热分解方式可能有两种 规律 多卤化物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高的更稳定的碱金属卤化物。 CsCl 的晶格能高,比 CsBr 更稳定。 故实际进行的是反应 ( 2 ) 。 因为 MF 的晶格能大,因此含 F 的多卤化物,分解时肯定生成 MF。而以同样的道理,可以说明含 F 的多卤化物稳定性也 不会高。以 Cl、Br 和 I 形成多卤化物最为合适。
§4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Cl、Br、I 均具有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 1 + 3 + 5 + 7 HXO HXO2 HXO3 HXO4 次卤酸 亚卤酸 卤酸 高卤酸 其中高碘酸的形式特殊 H5IO6
1° 弱酸性 HClO HBrO HIO 光照分解 2 HClO ——— 2 HCl + O2 歧化分解 3 HClO ——— 2 HCl + HClO3 光照 一 次卤酸 1 化学性质 次卤酸比氢氟酸,醋酸,碳酸等都要弱。 2°稳定性 HXO 都不稳定,仅存在于水溶液中。从次氯酸到次碘酸稳 定性依次减小。 有下面几种分解方式:
干燥剂 脱水分解 2 HClO ——— 2 Cl2O + H2O Cl2O 是黄红色的气体 , Cl2O 是 HClO 的酸酐。 HBrO 更不稳定,而 HIO 极不稳定,几乎难于得到。 次氯酸盐均可溶于水,但不稳定。 次溴酸盐更不稳定,室温下即发生歧化分解,只有在 273 K 以下存在。323 ~ 353 K 时, BrO- 定量地转变成 BrO3- 。 IO- 歧化速率更快,溶液中不存在次碘酸盐,因此碘在碱中的歧化定量地生成碘酸盐。 3 I2 + 6 OH-——— 5 I-+ IO3-+ 3 H2O 3° 氧化性 HXO 不稳定,不稳定的含氧酸一般氧化性很强。 2 HClO + 2 HCl ——— 2 Cl2 + 2 H2O
3 HClO + S + H2O ——— H2SO4 + 3 HCl 当 HClO 过量时,则产生 Cl2 。 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性高,所以经常用其盐在碱性介质中 做氧化剂,去制备一些重要的氧化性物质。 NaClO + PbAc2 + 2 OH-——— PbO2 + 2 Ac-+ NaCl + H2O Pb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Ni 2 + + 2 OH- —— Ni ( OH ) 2↓ ( 绿色 ) 向 Ni ( OH ) 2↓中加入 NaClO 溶液,立刻得到黑色沉淀 Ni ( OH ) 2 + NaClO —— Ni O ( OH ) 2 + NaCl Ni O ( OH ) 2 或 NiO2 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剂。 KBrO 也可以将 Ni (II) 氧化成 Ni O ( OH ) 2。
次氯酸酐 Cl2O 溶于水可制得 HClO Cl2O+ H2O —— 2 HClO ( 1 ) Cl2O 不易得到,可将 Cl2 通到新制干燥的 HgO 表面制取 2 Cl2 + 2 HgO —— HgCl2·HgO + Cl2O↑ ( 2 ) 2 次卤酸的制备 可以考虑将反应 ( 1 ) 和 ( 2 ) 结合起来,以制得 HClO 。 即向在水中的 HgO 表面通 Cl2 : 2 Cl2 + 2 HgO + H2O —— HgCl2·HgO + 2 HClO 从平衡角度分析这一过程 : Cl2 + H2O —— H+ + Cl-+ HClO 若能将产物中的 Cl- 去掉,平衡右移,利于 HClO 的生成。 而加入的 HgO, 转化成 HgCl2,所起的正是去掉 Cl - ,从而使平衡右移的作用。
工业上采用电解冷的 NaCl 稀溶液的方法。同时搅拌电解液,使产生的氯气与 NaOH 充分反应,制得次氯酸钠 Cl2 + 2 OH- —— ClO- + Cl-+ H2O 也可加入碳酸钙,从体系中除去 HCl ,使平衡右移。 Cl 2 + H2O + CaCO3 —— CaCl2 + CO2 + 2 HClO 二 亚卤酸及其盐 亚卤酸中仅存在 HClO2 一种 ,其酸性大于 HClO, HClO2 —— H+ + ClO2- Ka = 5.0 10-3 HClO2 极不稳定,几分钟后就会分解掉 8 HClO2 ——— 6 ClO2 + Cl 2 + 4 H2O 歧化反应 ( III ) ( IV ) ( O ) ClO2 ( IV) 黄色气体,浓度大时爆炸,不是 HClO2 的酸酐。
亚氯酸盐比亚氯酸稳定,但受热或撞击时也易分解。如,亚氯酸盐比亚氯酸稳定,但受热或撞击时也易分解。如, 3 NaClO2 ——— 2 NaClO3 +NaCl 歧化 制取 ClO2 ,可以用 SO2还原 NaClO3 。 2 NaClO3 + SO2 + H2SO4 ——— 2 ClO2 + 2 NaHSO4 ClO2 在碱中歧化时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2 ClO2 + 2 OH-——— ClO2-+ ClO3-+ H2O ( IV ) ( III ) ( V ) 若歧化反应发生在 Na2O2 碱性溶液中,产物 ClO3- ( V ) 将被 O22- 还原成 ClO2- ( III ) 。于是可以用此法制得 NaClO2 。 2 ClO2 + Na2O2 ——— 2 NaClO2 + O2 ↑ 制取 HClO2 一般用 Ba(ClO2)2与酸反应 Ba(ClO2)2 + H2SO4 ——— BaSO4 + 2 HCl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