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27 Views
五股溼地. 一:溼地的由來. 西元 1971 年 2 月 2 日 ,以保衛溼地為宗旨的拉姆薩公約,在歐、亞、非等 23 國簽署下成立,並於 1975 年生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託管的國際公約,且在 1987 於瑞士成立永久秘書處。 至 2004 年為止,已有 144 個國家締約,在全球共成立了 1,414 個重要溼地保護區。 為何溼地能成為聯合國所重視的環境議題呢?主要是從 1960 年代開始,歐洲地區國家,發現溼地快速的被破壞及面積急遽縮減,導致了水鳥數量的大量減少。 因此關心生態的歐洲各國便運作了名為 MAR 的保育方案,開始推動溼地保育的工作,並討論相關議題。.
E N D
一:溼地的由來 西元 1971年2月2日 ,以保衛溼地為宗旨的拉姆薩公約,在歐、亞、非等23國簽署下成立,並於1975年生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託管的國際公約,且在1987於瑞士成立永久秘書處。至2004年為止,已有144個國家締約,在全球共成立了1,414個重要溼地保護區。 為何溼地能成為聯合國所重視的環境議題呢?主要是從 1960年代開始,歐洲地區國家,發現溼地快速的被破壞及面積急遽縮減,導致了水鳥數量的大量減少。因此關心生態的歐洲各國便運作了名為MAR的保育方案,開始推動溼地保育的工作,並討論相關議題。
70年政府為了解決水患及開發工業區,興築了二重疏洪道,其後廢土入侵使得沼澤面積極速縮小成2.26平方公里。堤防外圍的工業區污黑髒臭的廢水排入沼澤區,正式宣告它的死亡。失去了居住的家,沒有覓食的場所,黑鳶告別觀音山也是注定的結果。70年政府為了解決水患及開發工業區,興築了二重疏洪道,其後廢土入侵使得沼澤面積極速縮小成2.26平方公里。堤防外圍的工業區污黑髒臭的廢水排入沼澤區,正式宣告它的死亡。失去了居住的家,沒有覓食的場所,黑鳶告別觀音山也是注定的結果。 二:歷史介紹
三:五股溼地地圖 五股溼地位於二重疏洪道的北端,高速公路以北至出口堰生態公園,疏洪一路以西到五股左岸堤防,總面積約92公頃。地處台北盆地西緣,相鄰林口台地與觀音山,北對關渡自然公園,其間是淡水河、基隆河匯流處,退潮時形成廣大的灘地,是水鳥等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所在。
十一:心得報告 【心有多寬廣,世界就會有多大;心有多好奇,生命就會有多豐富。】 綠化居住的社區及學校, 必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進行, 經由這次的簡報介紹, 我才發現五股溼地的生態特色, 也才能了解台灣各地還有很多的生態環境還沒被破壞, 為了讓這個『美しい島』——台灣, 能夠繼續美麗下去, 而不被破壞, 需要我們大家一起維護這個『美し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