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306 Views
84,CHARING CROSS ROAD. By Helene Hanff. 查令十字路 84 號. 作 者:海蓮.漢芙 譯 者:陳建銘 出版社:時報出版社 索書號: 874.6/3443. 漢芙生前從事最多的工作乃是為劇團修審劇本;並曾為若干電視影集撰寫劇本。主要的著作有:日記體的紐約市導覽 《 我眼中的蘋果 》( Apple of My Eye, 1977 ) 、半自傳的 《 彆腳混劇團 》( Underfoot in Show Business, 1980 ) 、傳記 《Q 的惠澤 》( Q’s Legacy, 1985 ) 、 《 紐約.
E N D
84,CHARING CROSS ROAD By Helene Hanff 查令十字路84號 作 者:海蓮.漢芙 譯 者:陳建銘 出版社:時報出版社 索書號:874.6/3443
漢芙生前從事最多的工作乃是為劇團修審劇本;並曾為若干電視影集撰寫劇本。主要的著作有:日記體的紐約市導覽《我眼中的蘋果》(Apple of My Eye, 1977)、半自傳的《彆腳混劇團》(Underfoot in Show Business, 1980)、傳記《Q的惠澤》(Q’s Legacy, 1985) 、《紐約 來鴻》(Letter From New York, 1992)以及一系列以少年為對象的美國歷史讀物。1997年,漢芙因肺炎溘然病逝於紐約市。 作者介紹 1916年4月15日出生於費城。絕大部份的歲月都在曼哈頓島渡過,一生潦倒窮困。 查令十字路於1970年首版問市,旋即被愛書人奉為經典;英國版則於次年出版,同樣在英國地區引起迴響。1971年6月17日,漢芙應英國出版商之邀,終於飛抵倫敦,實現她長年以來的夙願。後來她將自己在倫敦盤桓一個月餘的日記付梓(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 1971) 。
在與不在的書街 《查令十字路84號》這部美好的書,係以1949年至1969年止長達二十年流光,往復於紐約和倫敦小書店的來往信函交織而成——住紐約的女劇作家買書、任職「馬克與柯恩書店」的經理法蘭克.鐸爾負責尋書寄書,原本是再乏味不過的商業行為往來,但很快的,書籍擊敗了商業……,人的情感、心思乃至於咫尺天涯的友誼開始自由流竄漫溢開來。查令十字路那頭,他們全體員工陸續加入(共六名),然後是鐸爾自己的家人(妻子諾拉和兩個女兒),再來還有鄰居的刺繡老太太瑪麗;至於紐約這邊,則先後有舞台劇女演員瑪莘、友人吉妮和艾德替代漢芙實地造訪「她的書店」,惟遺憾且稍稍戲劇性的是,反倒漢芙本人終究沒能在一切落幕之前踩上英國,實踐她念念不忘的查令十字路之旅。 — 摘自唐諾序文
這是一間活脫是從狄更斯書裡頭蹦出來的可愛鋪子。 店外陳列了幾架書,開門進去前,我先站在外頭假裝隨意翻閱幾本書,好讓自己看起來像是若無其事地逛書店。一走進店內,暄囂全被關在門外。一陣古書的陳舊氣味撲鼻而來。我實在不知該怎麼形容:那是一種混雜著黴味兒、長年積塵的氣息,加上牆壁、地板散發的木頭香........店內左手邊有張書桌,坐著一位年約五十、長著一只霍加斯式鼻子的男士。他站起身來,操著北方口音對我說:「日安。」我回答說我只是隨意逛逛,而他則有禮地說:「請。」 極目所見全是書架-高聳直扺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書架,橡木架面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雖已褪色仍逕放光芒。接著是擺放畫片的專區:另一邊還放著幾疊迷人的古舊畫刊...... (1951年9月10日作者好友瑪莘寫於倫敦)
關乎書寫,更關乎距離 我一直相信:將手書的信件裝入信封,填了地址、貼上郵票,曠日費時投遞的書信具有無可磨滅的魔力—對寄件人、收信者雙方皆然。其中的奧義便在於「距離」—或者該說是「等待」—等待對方的信件寄達;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達對方手中。這來往之間因延遲所造成的時間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發菌時間之微妙差可比擬。 - 摘自譯者陳建銘序文 陳建銘:1965年出生於彰化縣員林鎮。曾任職於誠品書店古書區。
關於「查令十字路」 查令十字路—雖然的確貫穿數個「十字路口」,但卻無關乎「十字路」。此路名源自「查令十字」(Charing Cross) ——十三世紀末,英王愛德華一世(Edward I of England, 1239-1307,在位期間1272-1307)為悼念愛妻艾琳諾皇后(Eleanor of Castile, 1246-1290),在其出殯行列沿途(自諾丁罕到西敏寺)架設十二座石造十字架。1865年,建築師艾德華.巴利(Edward Middleton Barry)仿製其中一座,矗立於前一年新開業的英格蘭東南區鐵路終站(即現在的查令十字路車站)前庭。因為交通匯集,查令十字路遂成為近代倫敦的發展中樞。
圖書館 溫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