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642 Views
201 3 年交通运输系统单位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 交通运输部人事劳动司. 目录. 一、 报表制度说明 二、报表目录 三 、 主要指标解释 四 、 填报注意事项 五 、 报表的报送. 一、 报表制度说明. (一) 总体结构. 报表表名 填报单位 报表指标表头表底. 指标解释 逻辑关系 填报说明. 7 张报表 年报. 平台软件 操作说明填报代码. 报 表 目 录. 调 查 表 式.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附 录. 交通运输系统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一、 报表制度说明. (二) 工资统计的主要性质
E N D
2013年交通运输系统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交通运输部人事劳动司
目录 • 一、报表制度说明 • 二、报表目录 •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四、填报注意事项 • 五、报表的报送
一、报表制度说明 (一) 总体结构 报表表名 填报单位 报表指标表头表底 指标解释 逻辑关系 填报说明 7张报表 年报 平台软件 操作说明填报代码 报 表 目 录 调 查 表 式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附 录 交通运输系统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一、报表制度说明 • (二) 工资统计的主要性质 工资统计是研究劳动力、职工、工资等数量、构成、分配使用等数量方面的科学,是工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一、报表制度说明 • (三)工资统计的主要任务 工资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职工的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及工资福利等情况,为国家制订工资政策,为各单位进行工资管理提供依据。
一、报表制度说明 • (四)工资统计的主要方法 1.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职工工资在哪个单位支付,就由哪个单位按现任职务(包括专业技术职务)进行统计,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务的按最高职务统计。
一、报表制度说明 2.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分两种情况进行统计: (1)执行管理人员工资的,按管理人员统计; (2)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统计时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计。 3.工资统计是按实发的工资进行统计。 注意:工资统计表中所有填报数字均不保留小数位。
一、报表制度说明 • (五)统计指标调整情况 统计指标名称变化: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修改为“不在岗职工” 。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单位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原则上以需要填报本报表数据所包括的法人单位个数。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三、主要指标解释 • 从业人员不包括: (1)不在岗职工;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三、主要指标解释 • 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非全日制人员不包括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如:老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单位负责人 指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包含同级别及副职)、单位内的一级部门或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同级别及副职),特大型单位可以包括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副职)。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组织负责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事业单位负责人、企业负责人。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2.处于试用期人员; 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在岗职工不包括: 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应统计在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中; 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由承包劳务的单位统计为在岗职工。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其他从业人员 指本单位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此类人员是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劳务派遣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 注意: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
三、主要指标解释 • 不在岗职工 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长期(六个月以上)学习、病、伤、产假离开工作岗位的职工等。不包括本单位办理正式手续的离退休人员。 • 内部退养职工 指接近正常退休年龄但因各种原因退出工作岗位,并办理了内退手续,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前由单位按月发给一定生活费的职工。
三、主要指标解释 • 职工的判断方法: 判断是否统计为职工,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在单位工作,二是以工资作为生活费主要来源(不包括离退休再就业人员)。 1.坚持“谁发工资谁统计”。不论是编制内或编制外,在岗或不在岗、在本单位工作或临时借调到外单位工作,只要是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都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劳务派遣人员除外)
三、主要指标解释 2.按基本工资发放统计。一些职工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单位有工作并领取工资,但只能是在一个单位领取基本工资,按负责发放基本工资的单位进行统计。 3.按职工档案所在单位先统计。如果上述两个办法仍不能判断该职工由哪个单位统计时,可先确定该职工档案所在的单位,由档案所在单位进行统计。
三、主要指标解释 •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指报告期内(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季度或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三、主要指标解释 • 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 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 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 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 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计算公式为: 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 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4
三、主要指标解释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指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号令)进行修订,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四部分组成。工资总额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况的扣款。
三、主要指标解释 • 注意: 1.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2.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 1.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具体有: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等。
三、主要指标解释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等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4.支付给聘用或留用的离休、退休人员的各项补贴。 5.发给外单位人员的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6.出差伙食补助费、调动工作的旅费、安家费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7.因聘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三、主要指标解释 • 统计工资总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工资总额是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非劳动性质的支付就不能统计为工资总额。 2.发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要做到职工范围与工资总额发放范围相一致。 3.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不论是计入成本还是不计入成本,不论是财政部门下拨的资金还是单位自筹的资金都应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
三、主要指标解释 4.工资总额包括报告期内补发的前些年的工资。 5.单位以各种名义发放的现金,只要属于劳动报酬性质并且现行统计制度未明确规定不统计为工资总额的都应统计在内。 6.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代缴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都应计入工资总额,但由单位支付的部分暂不计入工资总额。
三、主要指标解释 7.以下属单位名义发放的现金,不论是否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都应统计为本单位的工资总额。 8.各单位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电话补贴、伙食补贴、职务补贴等也要纳入工资总额统计。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 • 注意:在计算聘用本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时,只计入发给他们的附加报酬,本单位或社会保险统筹部门发放的离退休费应统计在交人劳27表中。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 指实际用工单位(派遣人员的使用方)在一定时期内为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而付出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用工单位负担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各种津贴、补贴等,但不包含因使用派遣人员而支付的管理费用和其他用工成本。
三、主要指标解释 • 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指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不在岗职工的全部生活费用。 • 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指内部退养职工在保留劳动关系期间从本单位领取的生活费。
三、主要指标解释 •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指本单位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 • 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注意审核平均工资的合理性。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指本单位在岗职工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 • 计算公式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 注意审核平均工资的合理性。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 指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 • 计算公式为: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平均人数 • 注意审核平均工资的合理性。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指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 • 计算公式为: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其他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注意审核平均工资的合理性。
三、主要指标解释 • 1类事业单位 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 2类事业单位 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 3类事业单位 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指不享受财政资金补助,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三、主要指标解释 • 离休人员年末人数 指在1949年9月30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一九八二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干部数”。不包括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退休前在工人岗位工作的退休工人和已经死亡的人数。 • 退休人员年末人数 指职工因养老或因工致残、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原工作岗位,按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办理了退休手续人员的人数。不包括退休后改办手续转为离休干部的人数和已经死亡的人数。
三、主要指标解释 • 离退休费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全部基本离退休费和补贴以及退职人员的退职费。 • 《交通运输系统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情况》表中的“补贴”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各种生活性补贴。
三、主要指标解释 • 基本离退休费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基本离退休费和退职人员的退职费(离休人员、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按有关规定增发的一至三个月生活补贴)。其中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包括人退发[1992]10号文件规定计发的各项费用以及之后国家统一规定增加的离退休费;1993年工资改革后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包括按国办发[1993]85号文件规定计发的离退休费以及之后国家统一规定增加的离退休费。
四、填报注意事项 • (一)交人劳21表 • 除本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外,其他从业人员还包括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因此交人劳21表第7列数字应大于或等于第8列数据。
四、填报注意事项 • (二)交人劳24、25、26表 1.25表反映的是24表特殊岗位人员年度工资总额情况。 2.请注意审核24、25表 ,两张表为自动运算审核表,请注意审核各指标的合理性。 3.26表统计的是关于执行交通运输系统单位船员伙食津贴及特殊岗位津贴执行情况相关情况,包括年平均执行人数和发放的特殊岗位津贴总额,请注意审核各指标的合理性。
五、报表的报送 报送时间:2014年3月10日前 报送方式:以正式文件方式将统计报表、报表说明和光盘 报送至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中心 纸质报表邮寄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240号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交通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 交通运输部人事劳动司劳动工资管理处 联系人:贾燕滨 联系电话:010-65293095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中心 联 系 人:史颖 联系电话:010-58278363 传 真:010-58278645 电子邮件:ldgz@cats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