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likes | 1k Views
七十七、棕榈科 Palmae. 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干,多不分枝,树干上常具宿存叶基或环状叶痕。叶大型,羽状或掌状分裂,通常集生树干顶部;叶柄基部常扩大成纤维质叶鞘。花小,整齐,两性、单性或杂性;圆锥状肉穗花序,具 1 至数枚大型佛焰苞;萼片、花瓣各 3 ,分离或合生,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通常 6 , 2 轮;子房上位,通常 1 ~ 3 室,心皮 3 ,分离或基部合生,胚珠各 1 ;浆果、核果或坚果。 约 217 属 2500 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约 22 属 70 余种,主产东南至西南部,近年引入栽培的种属也有多种。. 1. 假槟榔.
E N D
七十七、棕榈科Palmae 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干,多不分枝,树干上常具宿存叶基或环状叶痕。叶大型,羽状或掌状分裂,通常集生树干顶部;叶柄基部常扩大成纤维质叶鞘。花小,整齐,两性、单性或杂性;圆锥状肉穗花序,具1至数枚大型佛焰苞;萼片、花瓣各3,分离或合生,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通常6,2轮;子房上位,通常1~3室,心皮3,分离或基部合生,胚珠各1;浆果、核果或坚果。 约217属25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约22属70余种,主产东南至西南部,近年引入栽培的种属也有多种。
1.假槟榔 • 学名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 Wendl et Drude. • 产地及分布 原产于澳大利亚,我国引种有百余年历史,现遍植华南各城镇。
识别要点 ⑴高达20~30m。茎干具阶梯状环纹,干基稍膨大。 ⑵叶簇生于干的顶端,叶长2~2.5m,羽状全裂,裂片多数,长约60cm,端渐尖而略2浅裂,边缘全缘,表面绿色,背面灰绿,有白粉,中脉和侧脉明显,叶轴背面密被褐色鳞秕状绒毛,叶柄短,叶鞘膨大抱茎,革质。 ⑶圆锥状肉穗花序,具2枚鞘状扁舟形总苞。雄花为三角状长圆形,萼片及花瓣均3枚,雄蕊9~10,长在花盘上;雌花单生,卵形,柱头3,子房卵形,光滑。 ⑷果卵状球形,熟时红色。
生态习性 • 阳性树种,幼龄期宜在半阴地生长;喜高温、高湿气候和避风的环境,不耐寒,耐水湿,亦较耐干旱。 • 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 抗大气污染和吸收粉尘能力较差。
繁殖方法 • 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植株树干通直,挺拔隽秀,叶片披垂碧绿,随风摇曳,是展示热带风光的重要树种,在南亚热带地区栽培较广泛,多露地种植作行道树以及建筑物旁、水滨、庭院、草坪四周等处,单株、小丛或成行种植均宜。 • 3~5年生的幼株,可大盆栽植,供展厅、会议室、主会场等处陈列。
2.三药槟榔 • 学名Arecatriandra Roxb. ex Buch.-Ham. •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印度、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现各热带地区有栽培。
识别要点 ⑴丛生灌木或小乔木,高4~6m,干绿色,具环状叶痕,光滑似竹。 ⑵叶羽状状全裂,裂片12~19对,椭圆状披针形,长40~60cm,顶端一对裂片较宽,顶端斜截平,叶鞘绿色,紧包着茎干。 ⑶花白色,有香气,雄蕊3枚。 ⑷核果长圆形,长2~3cm,熟时橙红色。 ⑸花期早春;果期秋冬。
生态习性 • 半荫性树种,在强烈的阳光下生长较差,喜温暖、湿润和背风的环境、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寒。
繁殖方法 • 播种或分株繁殖。
观赏与应用 • 本种茎干形似翠竹,姿态优雅,色彩青绿,宜丛植点缀于草地上、或庭院中半荫处作园景树或列植墙边;为大型盆栽室内观赏高档花木。
3.砂糖椰子 • 学名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 • 别名桄榔 • 产地与分布 产于亚洲南部、东南部至澳大利亚。我国云南、广西、海南和台湾有分布。
识别要点 ⑴茎单生,高l2m或更高。 ⑵叶长7m以上,裂片极多数,顶端和上部边缘有啮蚀状齿,基部两侧有2个大小不等大的耳垂,背面苍白色,叶鞘褐黑色,粗纤维质,包围茎干。 ⑶肉穗花序具鞘状佛焰苞5~6枚,雄花常成对着生,萼片近圆形,花瓣革质,雄蕊多数,雌花常单生,萼片宽于长,花瓣阔卵状三角形,子房三棱形。 ⑷果近球形,棕黑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被片。种子常3颗,腹面稍压扁。 ⑸花期夏季;果2~4年后成熟。
生态习性 • 喜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和背风向阳的环境,不耐寒。 • 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
繁殖方法 • 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本种株形高大壮观,叶片巨大,遮荫效果甚佳,花序也富观赏价值。 • 宜作行道树或园景树。
4.短穗鱼尾葵 • 学名Caryotamitis Lour. • 别名 丛生鱼尾葵 • 产地与分布 产于广东、广西及亚洲热带地区,生于山谷林中。
识别要点 ⑴小乔木,茎丛生,干直立,高达5~8m,具环痕。 ⑵二回羽状复叶,裂片深裂,互生,基部斜楔形,先端啮齿状,有褶皱,叶柄和叶轴被黑色鳞秕。 ⑶花单性,雌雄同株,具佛焰苞3~5片,肉穗花序大,分枝多而稠密,花绿色或紫色,花期春季。 ⑷果球形,紫色。
生态习性 • 弱阳性树种,耐荫,在强烈阳光下生长欠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壤土为好。
繁殖方法 • 分株或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生长快,树形优美,枝叶繁茂,在庭园中丛植或列植作园景树;也可作大型盆栽供室内外观赏。
同属种类 • (1)鱼尾葵Caryotaochlandra Hance. • 乔木,高达20m。叶二回羽状全裂,每侧羽片14~20片,下垂,裂片厚革质,有不规则啮齿状齿缺,酷似鱼鳍。圆锥状肉穗花序下垂。雄花花蕾卵状长圆形,雌花花蕾三角状卵形。果球形,熟时淡红色,有种子1~2颗。花期6~7月。 • 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生于低海拔林中,耐荫。
(2)董棕Caryotaurens L. • 单干直立,高10~20m,树干中下部膨大如瓶状,具明显的环状叶痕。二回羽状复叶,羽片斜楔形,边缘具大小不等的啮齿状缺刻,顶端一片为宽楔形。肉穗花序长达2.5m,多分枝,下垂,花3朵聚生,单性,雌雄同序。浆果状核果,熟时深红色,圆球形或扁球形。 • 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及亚洲东南部。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庭园有栽培。较耐荫,也较耐寒。
5.散尾葵 • 学名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H. Wendl. • 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马达加斯加,我国南方各地有栽培。
识别要点 ⑴丛生灌木,高7~8m。树干光滑,黄绿色,嫩时被蜡粉,环状鞘痕明显。 ⑵叶羽状全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背面主脉隆起;叶柄、叶轴、叶鞘均淡黄色,有褐色鳞秕;叶鞘圆筒状,包茎。 ⑶肉穗花序圆锥状,生于叶鞘下,多分枝,雄花花蕾卵形,花萼覆瓦状卵形,花瓣镊合状排列;雌花花蕾卵形,花萼、花瓣均覆瓦状排列。 ⑷果近球形,长1.2cm。
生态习性 • 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疏松、排水良好、肥厚的壤土,耐荫性强,但不耐低温。 • 幼树生长较慢。
繁殖方法 • 播种或分株繁殖。
观赏与应用 • 枝叶茂密,四季常青,株形优美,多作观赏树栽种于草地、墙隅或宅旁,也用于盆栽,是布置客厅、餐厅、会议室、家庭居室、书房、卧室或阳台的高档盆栽观叶植物。 • 叶片用作插花的配叶。
6.椰子 • 学名 Cocos nucifera L. • 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亚洲热带,其中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较多。我国在海南岛等热带地区有栽培。
识别要点 ⑴高达18~20m。树干常斜倾或稍弯曲,有环状叶痕。 ⑵叶羽状全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基部明显地外向折叠。佛焰苞脱落。 ⑶坚果卵形,倒卵形或近球形,顶端微具三棱。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汁的空腔。 ⑷花期全年;果期4~5月或7~8月。
生态习性 • 阳性树种;喜生于高温、湿润和有海风吹拂的条件。要求年均温度24℃,最低温不低于10℃。 • 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海滨和河岸冲积土为佳。 • 根系发达,抗风力强。
繁殖方法 • 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树姿雄伟,树冠优美,形成人们一看到椰子树自然就会想到热带,想到海滩,极富热带风情,是热带海滨景色的象征。 • 是海滨绿化结合经济的优良树种;也常作园林绿地的园景树或行道树。 • 椰肉生食或加工;未成熟椰果中的汁液叫椰汁,可以饮用,不怕海水腐蚀的椰壳纤维可以制绳、垫、筐、刷子和扫帚等。
7.蒲葵 • 学名Livistonachinensis (Jacq.) R. Br. • 产地及分布 分布于我国南部,越南、日本也有。
识别要点 ⑴常绿乔木,单干直立,有环状叶痕,树冠近圆球形。 ⑵叶阔肾状扇形,掌状浅裂或深裂,通常部分裂深达叶的2/3,下垂,裂片条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再2深裂,叶柄两侧具骨质的钩刺,叶鞘褐色,纤维多。 ⑶肉穗花序腋生,分枝多而疏散,佛焰苞1,革质,圆筒形,苞片多数,管状。花小,两性,通常4朵集生,花冠3裂达基部,花瓣近心形。 ⑷核果椭圆形至矩圆形,状如橄榄,两端钝圆,熟时紫黑色,外略被白粉。 ⑸花期春夏,果期11月。
生态习性 • 阳性树种,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粘质土壤。 • 抗污染和抗风能力较强。
繁殖方法 • 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四季常绿,树冠伞形,叶大扇形,叶丛婆娑,为热带地区绿化的重要树种。 • 可列植作行道树或丛植作园景树。 • 蒲葵的嫩叶供制葵扇,扇叶的叶脉可制牙签,叶鞘纤维作扫帚。 • 种子及根可入药。
8.长叶刺葵 • 学名 Phoenixcanariensis Hort. ex Chaub. • 别名 加拿利海枣 • 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加拿利群岛,现热带地区广为栽培。
识别要点 ⑴常绿乔木,单干,高达8~12m。老叶柄基部包被树干。 ⑵叶大型,羽状全裂,裂片密生,长5~6m,羽片多,叶色亮绿。 ⑶花小,黄褐色。 ⑷果实长椭圆形,熟时黄色至淡红色。 ⑸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态习性 • 阳性树种,幼时耐荫;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寒力,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方法 • 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 树干粗壮,高大雄伟,羽叶密而伸展,形成密集的羽状树冠,为优美的热带风光树。 • 宜用作行道树和园景树。
同属种类 • 软叶刺葵(美丽针葵)Phoenix roebelenii O’Brien. • 常绿灌木,干上有残存的三角形叶柄基。叶羽状全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柔软,下部裂片退化为长软刺。雌雄异株,肉穗花序,佛焰苞黄绿色,花淡黄色,具芳香。果卵状椭圆形,初为橙黄色,成熟时黑色。 • 原产于东南亚,现热带地区广为栽培。
9.棕竹 • 学名Rhapis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 •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以及日本。现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
识别要点 ⑴常绿丛生灌木。茎圆柱形,有节,高达1.5~3m,上部具褐色粗毛纤维质叶鞘。 ⑵叶掌状深裂,裂片3~10枚,狭长舌形,先端截形,边缘或中脉有褐色短齿刺。 ⑶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⑷果球形。 ⑸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态习性 • 半阴性树种,忌强光直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 • 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不耐寒,萌蘖力弱。
繁殖方法 • 播种或分蘖繁殖。
观赏与应用 • 株丛挺拔,叶形清秀,为良好的观叶植物。 • 宜丛植或盆栽。
同属种类及品种 • 细棕竹Rhapisgracilis Burret,本种与棕竹相似,但植株较矮,高仅为1~1.5m,叶片放射状,2~4裂片,裂片圆弧状披针形;常见栽培品种有斑叶细棕竹cv. Variegata,叶片具黄色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