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圆明园的毁灭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五年级语文组
圆明园 圆明园原是康熙皇帝(1662--1723在位)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一处花园,据考始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当时规模较小。到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园主首题“园景十二咏”时,主要景观除在后湖四岸外,北至耕织轩,东达福海西岸深柳读书堂。后经雍正朝(1723年--1735年)大规模拓建及乾隆初年增建,至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分景题诗成“圆明园四十景”。此后二三十年间,园内又相继有过多处增建和改建。共有园林风景群近50处、挂匾的殿堂亭阁约600座。其中不少景观仿自我国各地尤其是江南的名园胜景,诸如杭州西湖十景、海宁安澜园、无锡寄畅园等等。总面积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 不幸的是,这一世界名园于1860年10月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毁灭和劫掠,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圆明园犹如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史册,具有撼人心魄的价值。站在西洋楼残石断柱前,人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呐喊。
雾绕仙山亭 黄昏五孔桥 会心桥之晨 冰雪鉴碧亭
仙人承露 方外观 残桥 残桥
万花阵 远瀛观
万方安各轩,今残存 字形基址 1744年写景图
“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抢掠: ——贪婪 破坏、毁掉: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我们得不到,你们也别想要!体现出强盗们的疯狂、野蛮、不择手段 烧毁: “为了销毁罪证……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恶行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