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第三章 肌 学 67 页

第三章 肌 学 67 页. 第一节 总 论 肌的分类 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三、骨骼肌的命名法 四、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五、骨骼肌的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六、 骨骼 肌的发生与异常. 肌的分类 平滑肌 :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 心 肌 :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骨骼肌 :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不 随意肌 : 心肌与平滑肌受内脏神经调节,不

cha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肌 学 67 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肌 学 67页 第一节 总 论 肌的分类 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三、骨骼肌的命名法 四、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五、骨骼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六、骨骼肌的发生与异常

  2. 肌的分类 平滑肌: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 心 肌: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骨骼肌: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不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内脏神经调节,不 直接受意志的管理。 随意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可随人的意 志而活动。 在显微镜下,心肌与骨骼肌都具有横纹,均属 横纹肌。 肌都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

  3. 骨骼肌 运动系统主要部分,600多块,占体重40%。 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以关节为枢纽,牵引骨骼产生运动。 每块肌都被视为一个器官: 因为每块肌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接受神经的支配。

  4. 一、骨骼肌的构造和形态 骨骼肌 = 肌腹+ 肌腱 肌腹:基本组织成分是肌细胞(肌纤维)。 肌的收缩部分。 肌纤维→肌束(各种形式)→一定外形整肌 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 不能收缩,但能抵抗强大的张力。 腱膜 骨骼肌的两端借肌腱或借少量结缔组织附 着于骨面或皮肤(皮肌)。

  5. 骨骼肌有红肌与白肌之分。 • 肌纤维有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 白肌(白肌纤维或快缩纤维组成) 较粗大 收缩速度快,但容易疲劳,能迅速完成 特定动作。 红肌(红肌纤维或慢缩纤维组成) 较细小 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常作为姿 势肌。 人类骨骼肌中两型纤维大多是混杂分布的,但两型纤维的比例在个体之间可有很大差异。

  6. 骨骼肌的形状 主要形状有: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肌束与肌长轴平行排列成带状肌(如缝匠肌)或 梭形肌(桡侧腕屈肌)。 肌束斜行排列与肌长轴相交成锐角,则形成各 种羽状肌(半羽肌、羽肌、多羽肌)。 为适应肌所在部位特有的功能需要,还有呈扇 形(颞肌)、三角形(大收肌)、螺旋状(背 阔肌)、环形(轮匝肌或括约肌)的肌。 有些肌有两个或多个肌腹(二腹肌、腹直肌) 有些肌分别有不同的起点,最后汇为共同的肌 腱,分别称为二头肌、三头肌或四头肌。

  7. 不同形状的肌

  8. 骨骼肌形状与功能的关系: • 骨骼肌功能主要表现在肌束的长度、排列、方向等方面。 • 肌束长度不同,排列的形式和方向不同,使肌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以适应身体的不同部位对肌收缩的力量、方向和运动幅度的需要。 • 骨骼肌的肌纤维在收缩时,可缩短至其原长度的55%左右 → 肌纤维愈长,肌缩短的幅度愈大。即骨骼肌缩短的幅度取决于肌纤维的长度。 • 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大小决定于同时收缩的肌纤维的数量(肌的生理横切面积)。

  9. 在相同的体积内,羽状肌比带状肌和梭形肌具 有更多的肌纤维数量。 带状肌和梭形肌收缩时,缩短的幅度较大,但 力量相对较小。 羽状肌缩短的幅度较小,但力量相对较大。

  10.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通常骨骼肌都以两端附着于骨或软骨,中间越过一个或数个关节。肌收缩缩短使其两端接近而产生运动。 骨骼肌的起点和止点: 起点(定点)--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靠近侧            的附着点(固定、少动)。 止点(动点)--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靠近侧             的附着点(多动)。

  11.  骨骼肌的配布:单轴关节-两组肌           双轴关节-四组肌           三轴关节-六组肌 • 骨骼肌的作用与骨骼肌配布的关系: 1. 肌使关节产生何种运动,取决于该肌在通过关节    时与关节运动轴之间的位置关系。 2. 原动肌 拮抗肌 协同肌 固定肌 3. 骨骼肌都是配布在关节轴的相对的两侧,无论是    单轴、双轴或多轴关节,骨骼肌从配布上始终保    持着互相拮抗、互相协同的位置和作用。

  12. 三、骨骼肌的命名 命名原则:按肌起止点、位置、作用、形态、 大小以及肌束方向等特征来命名。 例如:按起止点:胸锁乳突肌 按形态:斜方肌、三角肌、比目鱼肌 按作用:屈肌、伸肌、收肌 多数肌名是根据上述原则相互结合而成。 例如: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按形态、作用 胸大肌、胸小肌--按位置、大小 桡侧腕长伸肌--按位置、大小、作用

  13. 四、骨骼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滑膜囊、腱鞘、籽骨。 (一) 筋 膜分浅筋膜、深筋膜 1.浅筋膜 (皮下筋膜) •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位于真皮之下,包被整 个身体。 • 内含:脂肪、浅血管、浅淋巴管、皮神经以及 乳腺、皮肌等。脂肪的厚薄因身体的部位、性 别、营养状态等而不同。 • 作用:保护肌肉、保存体温、贮存脂肪等。

  14. 2.深筋膜 (固有筋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深面。 包裹肌、肌群和体壁,以及血管、神经等,遍 布全身且互相连续。 在四肢,深筋膜插入肌群之间,形成肌间隔并 附于骨上;深筋膜增厚形成支持带,以保护肌 腱的正常位置。 深筋膜包绕血管、神经而形成血管神经束,防 止炎症的扩散。

  15. (二) 滑膜囊 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薄,内含滑液, 多位于肌腱与骨面相接触处, 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 (三) 腱鞘 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由两部分组成: 腱鞘=外层的纤维层+内层的滑膜层 位置:在腕、踝、手指、足趾等处的肌外面。 作用:约束肌腱、减少摩擦。

  16. 纤维层:厚而致密,在指、趾处与骨面共同围 成骨纤维管。 滑膜层:一部分贴于肌腱表面为内层,另一部 分贴于纤维层的内面为外层。 滑膜层内、外两层的移行部称腱系膜,供应腱 的血管、神经由此通过。 滑膜层内有少量滑液,使腱在鞘内能自由滑 动。

  17. 五、骨骼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一)肌的血液供应 肌的代谢旺盛,血供丰富。每块肌都有自己的血液供应,血管束多与神经伴行,从肌门进入后反复分支,最后在肌内膜形成包绕肌纤维的毛细血管。 (二)肌的淋巴回流 肌的淋巴回流始于位于肌外膜和肌束膜内的毛细淋巴管。 (三)肌的神经支配 每块肌的神经多与主要的血管束伴行。支配肌的神经有躯体神经与自主神经。

  18. 家兔 小腿三头肌 深面观

  19. 图 骨骼肌 人体骨骼肌 分四部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20. 肌的构造 肌的横断面

  21. 图肌的构造二头肌1二头肌2

  22. 图 肌的形状

  23. 图 轮匝肌1轮匝肌2

  24. 图 骨骼肌肌的起止点

  25. 图 肌的作用原动肌与拮抗肌

  26. 图 肌的命名--位置、形状

  27. 图 羽状肌

  28. 图 羽状肌

  29. 图 多腹肌、二腹肌1多腹肌、二腹肌2

  30. 图 骨骼肌的构造

  31. 图 肌命名--起止点

  32. 图 带状肌、梭形肌肌命名--位置、功能

  33. 图肌命名--形态

  34. 图 浅筋膜

  35. 图深筋膜

  36. 图 浅筋膜深筋膜

  37. 图 滑膜囊

  38. 图腱鞘

  39. 图 腱鞘

  40. 肱二头肌

  41. 肩胛提肌

  42. 胸大肌

  43. 胸小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