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PDCA 管理模式 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管理模式 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 任小兵 喻萍 陈华丽 刘焱银 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川 简阳 64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 方法 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质量管理。

Download Presentation

PDCA 管理模式 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DC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 任小兵喻萍陈华丽刘焱银 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四川简阳641400

  2. 摘要 •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 • 方法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质量管理。 • 结果 自2008年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来,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得以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经验型的感染管理模式被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所代替;在管理过程中倡导集中化、专业化,提高了工作质量,增加了医院的总体效益,降低了医院感染。 • 结论 领导重视,全力推进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建设是关键;推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促进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实践证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提高消毒供应感染管理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模式;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

  3. 背景 •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据美国CDC统计,每年约有9万病例死于院内感染[1]。其中,消毒器械导致的感染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upply service department,CSSD)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2],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和安全,甚至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危[3]。 • 因此,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从后期控制走向前期预防的标志,是预防与减少医院感染的核心手段之一。为了控制消毒灭菌器械导致的医院感染,我院从2008年开始,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布局、基本配置、组织管理、质量控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适时优化,加强了对无菌物品消毒灭菌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管理,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 P D C A PDCA 循环及其特点 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 C(检查) : 评估结果 P(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A(处理) :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PDCA 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5. PDCA循环及其特点 PDCA循环的特点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 A P A P C D C D A P C D A P C D

  6. P A D C P A C D PDCA循环及其特点 PDCA循环的特点 2、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 新的水平 原有水平

  7. PDCA循环及其特点 PDCA循环的特点 3、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4、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

  8. PLAN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 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 针对主要问题,采取解决的措施 • Why-----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 What-----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 Where----在何处执行? • When-----什么时间完成? • How-----怎样执行?

  9. ACT DO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 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 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 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10. 具体做法 • 计划阶段(Plan) • 明确目标 • 根据医院总体的建设思路,感染管理科依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并最终明确了全院实施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目标。 • 深入调研,拟定可行性报告 • 在明确了全院复用器械和消毒物品集中供应目标后,由感染管理科牵头,与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以及装备部等部门一道,首先对全院各手术科室手术器械需求情况进行调研,明确各手术科室手术器械配置基数和配套的设施、设备。经过半年多的充分调研,与部门、科室多次讨论,形成了《关于为实现全院集中性供应 改建消毒供应室的可行性报告》,报请院领导审议通过。

  11. 实施阶段 (Do) • 布局流程的改建 • 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 • 分段实施,稳步推进一体化供应 • 感染管理科积极配合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先期对部分器械较少、器械相对简单的科室进行集中。从2008年起,首先对产科实行集中供应,其后,依次实现了对手术室器械、心外科、眼科、门(急)诊器械的集中供应;2009年上半年实现了全院呼吸机管道、湿化瓶、压脉带等复用消毒物品的集中供应;2009年10月实现了口腔科器械,以及外来器械的集中消毒供应。至此,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全院最终实现了从初始手术器械科室消毒、打包,供应室灭菌、发放的模式到全院手术器械、消毒物品均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打包、灭菌、发放的消毒供应一体化模式的转变。

  12. 实施阶段(Do) • 合理配置人员 随着全院复用器械由过去的分散式处理转变为现在的集中式处理,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在一方面节省了临床科室的人力资源,但另一方面大幅增加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为了保证集中式处理的正常运转,消毒供应中心首先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增加班次,来配合手术室手术器械的集中式供应。同时,感染管理科配合消毒供应中心适时统计工作量,及时向院领导请示增加工作人员。请示获得院领导的批准,及时招入7名年轻的合同工进行培训。到目前为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7人,基本满足了工作需要。 • 1.2.3.2 强化业务学习,细化内部管理 全院器械集中式处理后,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团队成员的思想更新,鼓励他们更新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是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根本之路[4]。重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运用激励机制,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13. 检查阶段(Check) • 科室自查【科室质控】 • 科室严格按照各环节质控SOP文件,认真开展每日质控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 • 感染管理质控检查【院级质控】 • 感染管理科依据卫生部“两规一标”,借鉴其他省市消毒供应中心检查标准,拟定了《某某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管理考核标准(试行)》,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每月(或季度)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台面、打包间、无菌间空气及工作人员手进行采样细菌培养;随时抽查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质控和压力蒸汽灭菌器效果监测的具体实施情况,充分运用设备控制(B-D试验)、暴露控制(包外指示胶带)、包裹控制(包内指示卡、载荷控制(生物指示管)等手段对灭菌环节进行监控,规范相应信息的登记、保存

  14. 行动阶段(Action) • 狠抓日常质控中问题的处理 • 感染管理科重视监测与信息反馈环节,对检查及监测结果及时评议和考核,并适时反馈科室(或当事人);同时,要求科室(或个人)对评议和考核中指出的问题及时拿出书面的整改措施;科室每周二组织科室学习讨论,护士长会对院部院感质控情况及科室每日质控自查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对共性问题组织科室讨论,及时提出修正计划。通过这样的院科两级质控管理,确保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使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始终处在内、外部的共同监控中。

  15. 行动阶段(Action) • 紧密配合各类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不断提出新问题,持续改进 • 感染管理科紧密结合卫生部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四川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08年版)》以及《四川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年版)》中消毒供应中心检查标准,与消毒供应中心一道,针对每次活动方案或检查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计划(P),指导实施(D);在下次活动中再次自查、整改、实施,多次实践PDCA循环,实现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持续改进。

  16. 成效 • 提高了器械处理质量,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 • 提高了器械处置能力,减少了器械损耗,降低了消毒处置成本 • PDCA模式施行以来,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处置能力逐年上升:2008年105467件;2009年146964件;2010年218232件。消毒供应中心由专用清洗消毒设备清洗、消毒、上油, 其清洗消毒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器械光泽度和关节灵活度明显提高, 降低了器械损耗,延长了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 • 同时,集中消毒灭菌明显降低了消毒处置成本。以消毒湿化瓶为例,集中消毒湿化瓶医院年消毒费为9125元;而科室分散处理的话,全院35个临床科室年消毒费为31937.5元,同时加上科室每天处置的人工成本,集中处置花费相应会成倍降低;另外,消毒供应室手工清洗酶液使用量为机器械清洗的一倍,实行集中机械处置后,全年仅酶洗液一项就能节约成本5万元左右。

  17. 体会 • 领导支持是关键 • 提高了临床科室的满意度,增加了医院的效益 • 在PDCA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把个体化、多元化、可变性的临床服务要求转化为系统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服务业务不断拓展,服务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之前的事后补救变为现在的事前防范,真正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4]。 • 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美誉度,激发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激情 • 实施PDCA管理模式以来,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得到了质的提高。面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成为了地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教学模板;感染管理科以及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长多次外出检查指导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2009~2010年对全市消毒供应人员专业讲座4课次(8学时),接受参观学习10批次;2010年组织省级继续医学教育1次。在2009年4月卫生部组织的“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以及省、市组织的屡次检查中获得好评;科室连续两年获得医院年度先进集体荣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