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Chapter 2 科學方法

Chapter 2 科學方法. 第一節 科學方法的特性 第二節 研究的觀念基礎. 非科學研究的方法. 傳統法 權威法 直覺法 理性法. 科學方法的特性. 清楚界定的目的 詳細的研究過程 全面規劃的研究設計 高道德標準的採用 坦誠地揭露限制 為決策者的需要做充分的分析 明確地呈現研究發現 可視為正確的結論 反應研究者的經驗. 觀念. 有關某些事件 (events) 、事物 (objects) 或現象 (phenomena) 的一組特性,它是代表事件、事物或現象的一種抽象意義。. 觀念有四種重要的功能:.

kim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apter 2 科學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2 科學方法 • 第一節 科學方法的特性 • 第二節 研究的觀念基礎

  2. 非科學研究的方法 • 傳統法 • 權威法 • 直覺法 • 理性法

  3. 科學方法的特性 • 清楚界定的目的 • 詳細的研究過程 • 全面規劃的研究設計 • 高道德標準的採用 • 坦誠地揭露限制 • 為決策者的需要做充分的分析 • 明確地呈現研究發現 • 可視為正確的結論 • 反應研究者的經驗

  4. 觀念 有關某些事件(events)、事物 (objects)或現象(phenomena)的一組特性,它是代表事件、事物或現象的一種抽象意義。

  5. 觀念有四種重要的功能: • 觀念提供溝通的工具。 • 觀念允許我們去發展一種觀點――一種觀看實證現象的方法。 • 觀念允許我們去分類和概化。 • 觀念是理論的成分,是解釋和預測的成分。

  6. 定義 • 觀念性定義 「觀念性定義」是指利用其他觀念來描述觀念的定義。 • 操作性定義 「操作性定義」是指一套描述活動的程序,這些活動是為了要以實證方法確立某一觀念所描述之某一現象的存在或存在的程度。經由操作性定義,可指明觀念的意義。

  7. 獨立變數和相依變數 • 商店推出減價促銷方案(IV)會增加家庭的日用品購買量(DV) 。

  8. 調節變數 1/2 • 商店推出減價促銷方案(IV)會增加家庭的日用品購買量 (DV),特別是對人口數較多的家庭 (MV)。

  9. 調節變數 2/2 • 家庭人口數的多寡(IV)會影響家庭的日用品購買量(DV),特別是當商店推出減價促銷方案(MV)的時候。

  10. 中介變數 • 商店推出減價促銷方案(IV)會使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IVV),因而增加其日用品的購買量(DV)。

  11. 外生變數 • 為了研究的便利或方便掌控,大多數的變數都必須排除在IV-DV的假設關係之外,這些被排除的可能影響變數就統稱為外生變數(extraneous variables, EV)。

  12. 命題和假設 1/3 • 「命題」是指「對可觀察之現象(觀念)的陳述,此一陳述可以判別其真偽」;而當一個命題以可供實證檢定之形式表示時,此一命題即稱為「假設」。 • 假設是一敘述性的陳述,本質上是暫時性和猜測性的。假設可分為敘述性假設(descriptive hypotheses)和關係性假設(relational hypotheses)兩種。

  13. 命題和假設 2/3 • 相關關係的假設,如: • 高所得的家庭,儲蓄率比低所得的家庭為高。 • 汽車廠牌的製造品質與顧客對該廠牌汽車的忠誠度成正比。 • 因果關係的假設,如: • 家庭所得提高會導致儲蓄率的上升。 • 汽車廠牌的製造品質會影響顧客對該廠牌的忠誠度。

  14. 命題和假設 3/3 • 良好的假設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 足夠(adequate for its purpose) • 可檢定(testable) • 比對手好(better than its rivals)

  15. 理論 1/2 • 理論和假設的區別有時是不容易的,因為二者均涉及到觀念、定義,以及變數間的關係。理論和假設的基本差異在於複雜和抽象的水準;理論常是複雜的、抽象的,涉及多個變數,而假設通常是涉及具體事例之簡單的有限變數的陳述。

  16. 理論 2/2 • 理論提供給研究人員許多功用:理論縮小我們需要去研究之事實的範圍;理論可指出哪一個研究方法可能產生最大的意義;理論可為研究人員指出最有意義的資料分類系統;理論彙總對研究對象的了解,並可說明立即觀察所看不出來的劃一性;理論也能用來預測應該被發現的更多事實。

  17. 模式 • 「模式」是真實事物的代表。模式通常是用符號來表示,用以描述真實世界的某些重要特性。 • 模式明白指出各變數或觀念間的重要關係,借助於模式的建立,研究人員可據以形成有關這些關係的假設或命題,並利用實證的檢定方法來加以驗證,以增進對真實世界的了解。

  18. 推論過程 • 歸納法是先觀察和記錄若干個別事件,探討這些個別事件的共同特性,然後將所得結果推廣到其他未經觀察的類似事件,以獲得一項普遍性的結論。 • 演繹法正好與歸納法相反,它自一項普遍性的前提開始,根據邏輯法則,獲得一項個別性的結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