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牙列拥挤 Crowding

牙列拥挤 Crowding. 龚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口腔正畸科. 牙 列 拥 挤. 病因 (etiology) 诊断 (diagnosis) 治疗 (treatment). 病因 : 牙量、骨量不调 ( tooth size and arch length disproportion ). 种族演化 遗传 环境因素 ( 替牙障碍 ; 不良习惯等 ). 诊断: 拥挤度的确定 牙弓 应有弧形长度 与牙弓 现有弧形长度 之差. 轻度 ( I ) 中度 ( II ) 重度 ( III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牙列拥挤 Crowding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牙列拥挤Crowding 龚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口腔正畸科

  2. 牙 列 拥 挤 • 病因(etiology) • 诊断(diagnosis) • 治疗(treatment)

  3. 病因:牙量、骨量不调( tooth size and arch length disproportion) • 种族演化 • 遗传 • 环境因素 ( 替牙障碍; 不良习惯等 )

  4. 诊断:拥挤度的确定 牙弓应有弧形长度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 轻度 ( I ) 中度 ( II ) 重度 ( III ) 2 -- 4 mm 4 --8 mm > 8 mm

  5. 后段牙弓的拥挤度的确定 女性14岁前,男性16岁前每年每侧平均增大1.5mm

  6. 正畸拔牙 • 牙齿拥挤度 每1mm的拥挤度需要1mm的牙弓间隙。 • 牙弓突度 前突的前牙每向舌侧移动1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 • Speec曲线高度 每整平1mm的Speec曲线需要1mm的牙弓间隙。

  7. 支抗磨牙的前移 在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支抗磨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前移。 强支抗:磨牙前移占据不超过1/4的拔牙间隙 中度支抗:磨牙前移占据1/4~1/2的拔牙间隙 弱支抗:磨牙前移占据的拔牙间隙至少在1/2以上。

  8. 垂直骨面型: 高角型:SN-MP>40° FH-MP>32° 低角型:SN-MP<29° FH-MP<22°

  9. 低角型病例 高角型病例

  10. 高角病例的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要从严掌握。高角病例的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要从严掌握。 高角病例咀嚼肌力弱,颌骨骨密度低,支抗牙易于前移。低角病例相反。 推磨牙向后或扩大牙弓的方法较适合低角型的病例,不适合高角型病例。 高角病例在拔牙时应选择靠后的牙位,低角病例应选择靠前的牙位。

  11. 矢状骨面型 如矢状骨面型正常,则对称拔牙 如矢状骨面型不协调,则要考虑上下牙弓间的差异。

  12. 面部软组织侧貌 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 鼻唇角

  13. 生长发育 • 单纯拥挤:在青春快速生长期中进行。 • 复杂拥挤:为调整上下颌间关系的不调,应在快速生长期前1~2年进行矫形治疗。

  14. 替牙期拥挤的防治 •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 破除不良习惯 • 替牙期暂时性错颌的观察 • 多生牙、埋伏牙、外伤牙的处理 • 乳牙早失间隙保持

  15. 乳牙滞留时适时拔除 系列拔牙 (serial extraction ) 对早期矫正影响颌骨发育的情况及时矫正:反颌、锁颌 (详见第八章)

  16. 恒牙期牙列拥挤的矫治 轻度拥挤------扩大牙弓 中度拥挤------综合软硬组织面型,决定治疗方法 重度拥挤------拔牙矫正 复杂拥挤------除了解决拥挤之外还要改善上下牙弓之间矢状不调和垂直不调,以掩饰可能存在的颌骨畸形。

  17. 扩大牙弓 • 推磨牙向远中 • 适应证: • 因第一恒磨牙前移造成的轻度牙例拥挤; • 磨牙远中关系; • 第二恒磨牙未萌或初萌尚未建合; • 最好无第三磨牙;

  18. 矫治器: 口外唇弓: • 内弓的前部应离开2~3mm。 • 每侧用力300~500g. • 每天戴用12-14小时。 • 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牵引方向。

  19. 口内活动矫治器:塑胶颈枕矫治器(acrylic cervical ocipital appliance, ACCO) 口内固定矫治器:摆氏矫治器(Pendulum)

  20. 远中直立下磨牙的多种方法:磨牙后倾曲、螺旋弹簧、滑动引导架、下颌唇挡、往往需配合使用III类颌间牵引。远中直立下磨牙的多种方法:磨牙后倾曲、螺旋弹簧、滑动引导架、下颌唇挡、往往需配合使用III类颌间牵引。 辅簧竖直下磨牙

  21. 磨牙后倾曲竖直下后牙 螺旋弹簧竖直下后牙

  22. 唇挡(Lip bumper)

  23. 宽度的开展 • 矫形开展 • 正畸开展 • 被动开展

  24. 矫形开展:上颌腭中缝开展

  25. 适应证: • 主要用于严重拥挤或严重宽度不调、后牙反颌病例; • 上颌发育不足进行前方牵引的安氏III类错颌可以合并使用腭中缝开展; • 鼻气道阴塞的患者; • 8~14岁的替牙晚期和恒牙早期患者,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 成年患者使用时必须配合颊侧骨皮质切开术。

  26. 开展速度: • 快速开展:2~4次/日,每次1/4圈,0.5~1.0mm/日连续2~3周,后保持3个月。 • 慢速开展:每周4次,每次1/4圈,1mm/周,在2~3个月内开展。 • 需用活动保持器保持1年以上。

  27. 效果: • 可使磨牙区增大10mm,对于年龄较小者,50%骨缝效应,50%牙齿效应。年龄越大,牙齿效应增加,骨缝较应减小。 • 可以增加牙弓周长4mm。

  28. 正畸开展: • 四角圈簧矫治器 • 上颌分裂基托矫治器 • 下颌多用金属去架可摘式矫治器

  29. 被动开展: • 功能调节器

  30. 唇向移动切牙: • 切牙切端唇向移动1mm可以得到2mm; • 多用于切牙内倾的患者; • 多用固定矫正器治疗;

  31. 拔牙矫治 • 拔牙矫治的原则: • 对正畸拔牙应取慎重态度,决定是否拔牙要经过细致的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 • 拔牙前应对全景片上牙周膜、齿槽全面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存在埋伏牙、缺牙、多生牙等情况。尽可能拔除病牙。

  32. 对称性拔牙:如果中线偏斜,对面部的美观影响较大,单侧拔牙要慎重。对称性拔牙:如果中线偏斜,对面部的美观影响较大,单侧拔牙要慎重。 • 补偿性拔牙:多数情况下,一个牙弓拔牙后,另一个牙弓也需要拔牙,使上下牙弓的牙量保持一致,得到良好的效果。

  33. 常用拔牙模式: • 上下双侧第一双尖牙:最常用的拔牙模式; • 上下双侧第二双尖牙:轻度拥挤,高角型病例及开颌病例,或畸形中央尖的牙。 • 上颌双侧第一双尖牙:下颌形态及位置基本正常,下颌平面角较大,年龋较大的患者。 • 上颌双侧第二双尖牙,下颌双侧第一双尖牙:适用于安氏III类错颌患者。 • 下切牙:Bolton指数不调,下切牙过大,或上切牙过小的患者,及安氏III类的错颌患者。

  34. 矫治器: • 多数采用固定矫正器。

  35. 邻面去釉 • 不同与传统的片切或减径 • 是针对第一恒磨牙之前的所有牙齿 • 厚度仅0.25mm • 可以得到5~6mm的间隙

  36. 适应证: • 轻中度牙弓间隙不足,特别是低角病例 • 牙齿较大,或上下牙弓牙齿大小比例失调 • 口腔健康好,牙少有龋坏 • 成年患者

  37. 治疗程序 • 固定矫正器排齐牙齿 • 根据拥挤或前突的程度确定去釉的牙数,从后向前去釉 • 使用粗分牙铜丝或开大型螺旋弹簧,使牙分开,多在第一二恒磨牙之间。

  38. 使用弯机头去除0.2~0.3mm釉质,修整外形,并保护好牙周组织,去釉面涂氟使用弯机头去除0.2~0.3mm釉质,修整外形,并保护好牙周组织,去釉面涂氟 • 在弓丝上移动螺旋弹簧,将去釉获得的间隙向近中移动,重复去釉操作。 • 随着去釉的进行,牙齿逐渐后移,前牙可获得排齐的间隙。 • 整个治疗时间是6~12个月

  3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