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静脉治疗的今与昔 静脉治疗工作与 PICC 的应用进展 护理部 高艳红

静脉治疗的今与昔 静脉治疗工作与 PICC 的应用进展 护理部 高艳红. 随着我院的快速发展,临床疑难重症病人大幅增多,临床工作中 90% 的病人都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治疗成为临床护士操作频率最多的一项工作之一。也从其独特的角度体现医院的技术服务水平。. 如何满足患者疾病治疗需要?. 一针见血讲技巧. 一针保持有门道. 步骤. 程序. 医嘱. 操作者. 思想者. 治疗方案. 考虑. 皮肤准备. 穿刺部位评估. 穿刺点选择. 穿刺工具选择. 实施穿刺. 穿刺技巧. 效果. 减少并发症 延长留置 标准化流程 改善应用 降低成本.

mon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静脉治疗的今与昔 静脉治疗工作与 PICC 的应用进展 护理部 高艳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静脉治疗的今与昔静脉治疗工作与PICC的应用进展护理部高艳红静脉治疗的今与昔静脉治疗工作与PICC的应用进展护理部高艳红

  2. 随着我院的快速发展,临床疑难重症病人大幅增多,临床工作中90%的病人都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随着我院的快速发展,临床疑难重症病人大幅增多,临床工作中90%的病人都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 静脉治疗成为临床护士操作频率最多的一项工作之一。也从其独特的角度体现医院的技术服务水平。

  3. 如何满足患者疾病治疗需要? 一针见血讲技巧 一针保持有门道

  4. 步骤 程序 医嘱 操作者 思想者 治疗方案 考虑 皮肤准备 穿刺部位评估 穿刺点选择 穿刺工具选择 实施穿刺 穿刺技巧 效果 减少并发症 延长留置 标准化流程 改善应用 降低成本

  5. 输液工具的选择 外周静脉:5天以内一般输液 中心静脉:危重病人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5天以 上输液患者 输液港:肿瘤患者

  6. 选择正确静脉通路的重要意义 • 提高治疗效果 • - 减少感染、渗漏、静脉炎等的发生 • 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 • 节省费用 - 护理和处置费用 - 总治疗费用

  7. 选择合理的通道vs. 临床结果 合理的通道 正确的治疗 最佳的临床效果

  8. PICC的优势 • 长期留置(7天-1年);保护外周静脉血管; • 提供可靠的化疗、取血、营养补液通路; • 相对于CVC(经颈静脉、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更少;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更小; CVC26-30 %,PICC < 1%

  9. 何谓PICC? • PICC的全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 是指以肘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将PICC导管缓慢送入直至上腔静脉 • 体表投影:右侧第三肋间隙

  10. PICC技术进展 一、普通置管(盲穿) 普通置管,因为插管过程不可视,因此又称为盲穿。 自2007年以来,我们紧跟世界前沿,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PICC 置管,现已成功为1210例病人实施了PICC置管。 目前我院已有17名认证的PICC专科护士在院内开展此项工作。

  11. PICC需求日益增长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置管时的危险,降低置管后的并发症。 技术“瓶颈”

  12. PICC技术进展 二、超声引导下 MST技术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应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 该方法能够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插管,极大提高了疑难置管成功率。

  13. 超声技术在PICC中的应用 优势: • 发现导管异位并及时调整,提高置管成功率 • 血管条件很差的患者使用超声“定位” • 对于不适合拍X光片的患者尤为有效 • 扩大了PICC适应症

  14. 不同进针方式B超下的显示

  15. 国内PICC新进展 自2009年我院开始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到2011年12月,3年来PICC专科护士已成功完成院内、外开展了208例病人的置管,院内涉及多达二十余科室,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6.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今年购置了超声机。 • 依据《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参照国内三甲医院收费方式,该操作每项可收费: • 黑白超声引导下手术100元/人次, • 普通B超型黑白超声检查30元/人次 • PICC导管材料另收 • ---3月此项收费已近10万元

  17. 病例1 • 小儿科神经母细胞瘤患儿 • 56天 • 置入1.9特细导管(相当于一根缝衣服线粗细),且无导丝 • 留置8个月 • 保证了整个化疗治疗需要

  18. 病例2 • 新疆患儿 • 2月 • 专程慕名从新疆坐飞机赶来 • 门诊置管 • 小儿科PICC专科护士已置管109例

  19. 病例3 • 烧伤整形科一位外院带来全身大面积药物皮炎、皮疹的患者 • 置管4个月,病情痊愈后拔管出院

  20. 病例4 • 一位喉癌、行胃造瘘、气管切开病人 • 放疗30余次 • 超声引导下置PICC • 留置半年

  21. 病例5 • ICU一位颈项强直,意识障碍,气管插管 • 96岁

  22. 临床静脉治疗工作情况 • 住院、门诊病人PICC置管1210例 • 门诊长期置管病人的维护、随访6500人次 •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会诊(院内、院外疑难血管穿刺、置管;并发症处理)308人次,其中院外96人次 • 与院外联合启动建立了静脉治疗培训基地(IV team项目)(穿刺、置管护士;维护护士)

  23. 建立标准化的患者整体信息管理体系 • 每个病人建立数据库,记录各阶段信息 • 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控制 •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患交流平台 • 远程为患者答疑 • 实行人性化、全程化护理 • 延长护理服务链条 • 提高健康指导质量

  24. 展 望 新型耐高压 Power PICC 导管,应用于临床。 优势:最大流速5ml/s 最高耐高压:300ps 可监测中心静脉压 多腔通路输注药物 满足核磁、CT等增强检查时高压注射的需要

  25. 静脉治疗护理的目标 准确成功穿刺 科学血管保护 有效安全留置 • 一针见血的“周一针”,一针保持的“刘一针” • 提供规范、专业高水平静脉治疗护理王专家,张专家 • 在护理工作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每一步,为医院研究型医院建设添砖加瓦!

  26. 感谢各位领导 对我们静脉治疗护理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