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六节 自主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六节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可分为 内脏运动神经 和 内脏感觉神经 两部分,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一)、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二)、交感神经 (三)、副交感神经 (四)、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一)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1)支配对象不同; (2)神经冲动传导方式不同; (3)神经纤维分布方式不同; (4)与意志关系不同; (5)纤维成分不同; (6)低级中枢不同。.

tiv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六节 自主神经系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神经系统第六节 自主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可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两部分,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2. 一、内脏运动神经(一)、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二)、交感神经(三)、副交感神经(四)、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一、内脏运动神经(一)、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二)、交感神经(三)、副交感神经(四)、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3. (一)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1)支配对象不同; (2)神经冲动传导方式不同; (3)神经纤维分布方式不同; (4)与意志关系不同; (5)纤维成分不同; (6)低级中枢不同。

  4. 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需有两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低级中枢的为第1级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节前纤维;胞体位于内脏神经节的为第2级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节后纤维。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需有两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低级中枢的为第1级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节前纤维;胞体位于内脏神经节的为第2级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称节后纤维。

  5. (二)交感神经 1、中枢部 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 椎前节交感神经节2、周围部 椎旁节(交感干神经节)节前、节后纤维,交通支

  6. (1)椎前节位于腹主动脉各分支根部周围。腹腔神经节:1对,位于腹腔干根部两旁。主动脉肾神经节:1对,位于肾动脉根部。肠系膜上、下神经节:均单个,分别位于肠系膜上、 下动脉的根部

  7. (2)交感干神经节(椎旁节) 位于脊柱两侧,每侧颈部有3个、胸部10-12个、腰部4-5个、骶部2-3个,尾部为1个单节(奇神经节)。 交感干:由位于脊柱两旁的交感干神经节(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上自颅底下至尾骨,两干下端合于单个尾节。 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由第1胸节与颈下神经节结合而成。

  8. 交感神经节

  9. (3)交通支定义:交感神经与脊神经的联系通路。 白交通支:脊髓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神经分类 离开脊神经进入交感干神经节的通路。灰交通支: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返 回脊神经的通路。

  10. 交通支

  11. (4)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去向节前 ①终止于相应的神经节;纤维 ②穿经交感干神经节,终于椎前节去向 ③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然后终止于上方 或下方的神经节; 节后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 纤维 ②攀附动脉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及其分支分布;去向 ③由交感干神经节直接发出分支,分布到所支 配的器官。

  12. (5)交感神经的分布 灰质侧柱发出的节前纤维在交感神经节内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规律: (1)、T1-5节段灰质侧柱的节后纤维分布到头、颈、胸部脏器及上肢。 (2)、T5-12节段灰质侧柱的节后纤维分布到肝、胰肾、脾的腹腔实质性脏器和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3)、L1-3节段灰质侧柱的节后纤维分布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

  13. 内脏大神经:是从T5~12节段侧角的部分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后,不交换神经元而是穿过交感干神经节到腹腔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内脏小神经:是从T5~12节段侧角的部分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后,不交换神经元而是穿过交感干神经节到主动脉肾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内脏大神经:是从T5~12节段侧角的部分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后,不交换神经元而是穿过交感干神经节到腹腔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内脏小神经:是从T5~12节段侧角的部分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后,不交换神经元而是穿过交感干神经节到主动脉肾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14. 交感神经的分布

  15. (三)副交感神经1、中枢部 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及脊髓S2~S4节段灰质中间带的副交感核。 器官内节 副交感神经节2、周围部 器官旁节 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16. (1)颅部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面神经——泪腺、鼻腔粘膜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舌咽神经—腮腺。 迷走神经—胸、腹脏器(除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2)骶部副交感神经经骶前孔至盆腔组成盆内脏神经—参与盆丛—分布到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及盆腔脏器。

  17. 副交感神经的分布

  18. (四)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位置不同; 2、神经节位置不同; 3、节前、节后纤维比例不同; 4、分布范围不同; 5、功能不同。

  19. 三、内脏感觉神经(一)、内脏感觉冲动的传入径路 (二)、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 一般强度的刺激不引起主观感觉;对触觉、切割、烧灼等刺激的感受很迟钝,但对牵拉、膨胀等刺激很敏感;内脏痛是弥散的,定位不准确。(三)、内脏与皮肤的关联及牵涉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有痛觉或感觉过敏,这种现象称牵涉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