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72 Views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2011 年版) 》 及新增内容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2011 年版). 社会动员. 人群健康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2. 健康教育服务 规范 3 传染病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服务规范 4.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 5.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6. 0 - 6 岁儿童健康管理 服务规范 7.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8. 老年人健康管理 服务规范 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 9.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E N D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及新增内容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社会动员 • 人群健康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2.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 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居民健康管理技术体系 • 5.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6.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7.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患者健康管理技术体系 • 9.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10.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1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早发现 早治疗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 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服务对象 先以0~6岁儿童、孕产妇、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 神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全 人 群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 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 个人基本信息 • 健康体检 •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 采取什么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 辖区居民到机构接受服务时(门诊) • 机构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 • 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 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 复诊----出示信息卡,接诊医生调取档案并根据服务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 • 入户 • 转诊、会诊 • 服务要求 • 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 使用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 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 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 • 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 • 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增加/更改内容 • 档案编号从16位更正为17位(P6、20) • 考核指标增加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 关于健康体检表的※部分( P13 )
二、健康教育 • 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 • 服务内容: • 宣传普及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 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 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 围绕重点疾病开展健康教育 • 开展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 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 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健康教育 • 服务形式及要求 •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 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 • 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 1个 • 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距地面1.5-1.6m高 • 每机构更换宣传栏内容至少1次/2个月
二、健康教育 • 服务形式及要求 •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9次/年 •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 1次/月 •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 1次/2月 •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 门诊和上门服务时有针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