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事件概况 时间: 2010 年 8 月 7 日夜 22 点左右 地点 :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事件 : 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

灾后. 事件概况 时间: 2010 年 8 月 7 日夜 22 点左右 地点 :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事件 : 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 伤亡 : 至少 1156 人死亡,有 588 人失踪,重伤住院 64 人,其中转院 58 人,出院 5 人,门诊治疗 567 人,已解救人员 1243 人 ( 截止 13 日 16 : 00 ) 。. 灾前.

bea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事件概况 时间: 2010 年 8 月 7 日夜 22 点左右 地点 :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事件 : 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灾后 事件概况 时间: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 地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事件: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 伤亡:至少1156人死亡,有588人失踪,重伤住院64人,其中转院58人,出院5人,门诊治疗567人,已解救人员1243人 (截止13日16:00 ) 。

  2. 灾前

  3. 国土资源部获悉,对甘肃舟曲县灾后航空遥感图的初步解译显示,该地区发生泥石流的是三眼峪沟、罗家峪沟和白龙江三条水域,两条泥石流掩埋堆积区总面积0.57平方公里,泥石流碎屑堆积总量达169万立方米,受灾最严重的是三眼峪沟。

  4.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观测卫星拍摄的中国甘肃舟曲泥石流卫星图。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观测卫星拍摄的中国甘肃舟曲泥石流卫星图。 8月10日拍摄的卫星图黄圈中是泥石流发生地,绿圈中为崩塌的大桥(左图),3月10日拍摄的图为泥石流发生之前的样子(右图) 日本卫星拍到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剧变 http://env.people.com.cn/GB/12411065.html

  5. 杨祥智 摄

  6.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月圆村村民站在“家”门前

  7. 泥石流发生过程示意图 ① 8月7日22时许  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持续40多分钟,最大降雨量达90多毫米。② 8月8日零时许  暴雨引发两条沟系特大山洪泥石流,包括舟曲县城关镇月圆村在内的宽约500米、长约5公里的区域被夷为平地,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③ 8月8日1时许  该区域有居民2000人,300户被泥石流掩埋,20余栋楼房被冲毁。灾害使县城受灾区域的近半数房屋建筑受损。白龙江城区段两岸大部分楼房和平房严重受浸,部分房屋倾斜。④ 坝顶冲开缺口  随着水位上升,堰塞湖在坝顶冲开缺口,堰塞湖水位开始回落。 特大泥石流夜袭甘肃http://www.dfdaily.com/html/21/2010/8/9/506411.shtm

  8. 地形特征 • 根据地形情况 ,将三眼峪分为3段,其中A-B段沟道比降为92.4‰,B-E段沟道比降为279‰,B-F段沟道比降为267‰;罗家峪分为2段,其中A-C段沟道比降67‰, C-G段沟道比降214.5‰。 • 三眼峪流域面积26.6km2,罗家峪流域面积13.17km2。 三眼峪沟地形比降示意图 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遥感初步解译报告 http://test.whdc.mlr.gov.cn/xwdt/jrxw/201008/t20100809_733927.htm

  9. 三眼峪泥石流:流通区(黄色标注)面积0.35km2,长度3.2+1.2km;掩埋堆积区0.41km2,长度2km,最宽350m,平均宽200m,碎屑堆积体积15万m3。三眼峪泥石流:流通区(黄色标注)面积0.35km2,长度3.2+1.2km;掩埋堆积区0.41km2,长度2km,最宽350m,平均宽200m,碎屑堆积体积15万m3。 罗家峪泥石流:流通区面积0.09km2,长度6.2km;掩埋堆积区0.16km2,长度2.5km,最宽160m,平均宽70m,碎屑堆积体积4万m3。 白龙江泥石流堆积:面积0.16km2,长度2.2km,平均厚度7-10m,碎屑堆积体积150万m3。 两条泥石流掩埋堆积区总面积0.57km2,白龙江泥石流堆积面积0.16km2,碎屑堆积总体积约为169万m3。 泥石流灾害遥感初步解译 航遥中心完成舟曲灾区影像图制作和初步解译工作 http://www.gov.cn/gzdt/2010-08/09/content_1674808.htm

  10. 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 泥石流灾害遥感初步解译 该中心采用2010年3月精度0.5米美国卫星数据与灾后航空摄影数据配准,准确在灾前高精度卫星影像图上反映泥石流流通区、掩埋区、冲毁区的准确范围,并立即组织专家对灾害进行初步评估解译。灾情评估结果显示,发生在舟曲县北山的三眼峪和罗家峪的泥石流灾害,属黏性泥石流。三眼峪泥石流掩埋、冲毁平房和楼房220余座,掩埋、冲毁耕地近700亩。罗家峪泥石流掩埋平房及楼房近20座,毁路近2公里,掩埋、冲毁耕地200余亩,毁坏公路桥、人行桥共8座,白龙江上1座大型公路桥被埋。 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更新舟曲灾情数据 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008/t20100812_735916.htm

  11. 国土部通报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五大原因 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8月9日下午召开的国土资源系统舟曲抢险救灾紧急会议 官方通报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主要形成原因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808.shtm

  12. 国土部通报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五大原因 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8月9日下午召开的国土资源系统舟曲抢险救灾紧急会议 • 地质地貌。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 “5 12”地震。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时间。 • 气象原因。今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 • 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 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今年国内发生的地质灾害有1/3是监控点以外发生的,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所以一旦成灾,损失很大。 官方通报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主要形成原因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808.shtm

  13.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部通报舟曲县泥石流原因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张国华副厅长在8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通报 • “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与当地地质、地貌有关。舟曲地处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山高沟深,沟床比降大,岩体风化严重,地质地貌容易松散破碎,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 “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舟曲作为重灾区,强烈的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岩体破碎。岩体稳定至少要3到5年,而现在地震刚刚过去两年,岩体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 • 今年上半年舟曲发生干旱导致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之间、山体之间的缝隙,使原本松散的岩石和山体更加松散; • 瞬间暴雨和持续的强降雨。此次灾害发生的两条沟,汇水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降雨对原本破碎易垮的山体、岩石造成浸泡和巨大的冲击,导致灾害发生。 四大原因诱发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0/08/13/011652192.shtml

  14. 专家分析舟曲特大泥石流成因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乃昂院长 • 舟曲属于西秦岭山区,这一山区是全国四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之一,也是全国泥石流密度最大的地区。所以这次舟曲地区发生泥石流灾害并不让人意外,在历史上,该区就有过多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记录。如今的舟曲县城以及武都城就建在以前的泥石流灾害频发区。 • 地貌和特殊地质构造,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 • 降水量较大,暴雨频率和降水强度大; • “山大沟深”是舟曲地区主要的地形特征; • 人为活动也是造成本区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汶川地震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 地貌为舟曲泥石流主要成因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00812/08428468079.shtml

  15. 专家解读舟曲特大泥石流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 范晓 1. 历史上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此次甘肃舟曲泥石流超过以往。 2. 起因是强降雨,但是连续2个小时的强降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地预警。 3. 预防工程措施没有完全到位,半路因资金问题停建。 4. 森林大量砍伐,耕地的扩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水土流失。 5. 2000年以来,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城市的扩展,很多工业项目,包括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对环境影响非常大,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工程的修建加剧了它很多潜在的危险。 地质专家深度解读舟曲泥石流成因 http://www.yznews.com.cn/yzwb/html/2010- 08/12/content_167515.htm

  16. 专家分析如何防治舟曲特大泥石流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乃昂院长 • 加固、重建各泥石流沟道、北峪河与白龙江防洪大堤,将堤加高5米-8米,可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泥石流灾害。 • 公共建筑先砌1米-3米高的砂石地基,整体抬高地面。 • 在泥石流沟道、洪积扇沟床中挖砂、拉砂。 • 城郊区进行水土保持,保护生态平衡。 • 泥石流预警预报。 地貌为舟曲泥石流主要成因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00812/08428468079.shtm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