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285 Views
零售之發展. Chapter 2. 零售管理案例 2-1. 統一集團中的統一超商 前言:統一集團的轉變 以食品業起家的統一集團,積極往零售通路發展的企圖心相當明顯。從食品巨人轉為通路巨人的統一,已有 42% 業務轉往流通業。做食品起家,到賣電腦和速食、經營職棒與流通業、投資高科技產業進而拓展大陸市場,三十年來統一集團一直積極伸展觸角。.
E N D
零售之發展 Chapter 2
零售管理案例 2-1 • 統一集團中的統一超商 • 前言:統一集團的轉變 • 以食品業起家的統一集團,積極往零售通路發展的企圖心相當明顯。從食品巨人轉為通路巨人的統一,已有42%業務轉往流通業。做食品起家,到賣電腦和速食、經營職棒與流通業、投資高科技產業進而拓展大陸市場,三十年來統一集團一直積極伸展觸角。
而統一集團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已在流通業展現,在徐重仁的布局下,統一集團在零售通路上表現搶眼,目前不僅統一7-Eleven擁有超過4,543家店(2007.5.14),穩坐國內最大流通業龍頭,超商以外的其他零售事業也枝繁葉茂地開展出來。而統一集團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已在流通業展現,在徐重仁的布局下,統一集團在零售通路上表現搶眼,目前不僅統一7-Eleven擁有超過4,543家店(2007.5.14),穩坐國內最大流通業龍頭,超商以外的其他零售事業也枝繁葉茂地開展出來。
統一集團的零售通路版圖正急速擴張 • 統一企業集團轄下包含四大次集團:流通次集團、食品製造次集團、商流及貿易次集團、投資次集團。其中流通次集團以統一超商為首,整合集團內零售、流通相關公司如下所示: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生活事業(康是美)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無印良品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統一多拿滋股份有限公司(Mister Donut)、統一速達股份有限公司、捷盟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而統一流通次集團發展迄今,已經擁有超過30個轉投資公司,經營範圍更從原本的實體商店,延伸至無店舖行銷範疇,博客來網路書店、統一整合行銷都是其中耀眼的明星。
統一超商 • 統一超商以經營便利商店為主體,目前台灣 7-Eleven總店數占全球第三位,僅次於日本與美國。以食品製造起家的統一,近年來的事業重心,已從製造轉向零售服務業,而所有的班底,幾乎全來自統一超商。統一超商榮獲《天下雜誌》「10年最佳聲望標竿企業」及「2005標竿企業百貨及批發零售業第一名」(2005 年10月)。此景象與十多年前長期虧損以致被併回母公司的窘境相比(統一超商的累積虧損,最高曾超過十億元),統一超商現在營業收入約916億元(2005年)的成績,顯得相當風光。
統一超商的轉變 • 在成功的背後,7-Eleven有過一段相當慘淡的歲月。連續七年之虧損,其累積虧損最高曾超過10億元,使其幾乎要在統一集團裡除名,但在7-Eleven之父徐重仁之大力改革之下,7-Eleven重新調整其路線,在民國74年開始施行許多新政策,其中包括開店的立地選擇由社區改為道幹線、三角窗等,並在行銷手法、廣告宣傳、教育訓練及營運管理上進行許多改革;顧客群則重新定位為18~35歲、對價格較不敏感的年輕上班族與學生,商品結構也隨之調整。早期統一超商礙於租金的限制,只敢將店面開在巷弄內,後來經過觀察與測試後,發現臨馬路的三角窗地段,才是連鎖店的黃金地點,租金再貴都值得。
此外,展店的短中長期,也各有不同的選點標準,初期以集客力較高的幹道線為主、中長期便可進駐到社區。類似的選點原則,在星巴克、康是美等也都看得見。再以跨足宅配事業為例,包括統一超商、康是美、統一麵包等門市,都是現成的貨物收送站。此外,展店的短中長期,也各有不同的選點標準,初期以集客力較高的幹道線為主、中長期便可進駐到社區。類似的選點原則,在星巴克、康是美等也都看得見。再以跨足宅配事業為例,包括統一超商、康是美、統一麵包等門市,都是現成的貨物收送站。
統一超商的宅配事業 • 除了捷盟行銷外,從未經營過運輸事業的統一超商,在宅配事業上,可以沿用的經驗並不多。「宅急便」是一種全面提供個人包裹宅配的服務,將商品安全的送到家庭及個人消費者的手中。而初期利用7-Eleven、康是美、福客多便利商店等全省四千多家門市為收貨據點,之後再全力整合各項相關資源;如郵購、網路購物、宅配、物流等,以開發各種「宅急便」之業務,並加強與其他便利商店聯盟以形成更緊密的服務網,並在機場、車站或觀光景點設立服務站。
就近期目標而言,7-Eleven將整合合作購物網站,並持續建立e-Service的信譽,強調7-Eleven付款安全、取貨便利的機制。而就中長期計畫來說,7-Eleven將以消費者需求為發展導向,並發展以7-Eleven為中心的網路購物,以創造一個付款安全、取貨便利的網路購物環境,成為一個兼具虛擬網路購物環境及實體通路優勢的「7-Eleven網路購物便」。就近期目標而言,7-Eleven將整合合作購物網站,並持續建立e-Service的信譽,強調7-Eleven付款安全、取貨便利的機制。而就中長期計畫來說,7-Eleven將以消費者需求為發展導向,並發展以7-Eleven為中心的網路購物,以創造一個付款安全、取貨便利的網路購物環境,成為一個兼具虛擬網路購物環境及實體通路優勢的「7-Eleven網路購物便」。
統一超商的未來 • 在統一超商經營團隊全力以赴的帶領之下,7-Eleven不斷推出各式創新服務及優質商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成功的發展各項新事業及重視人力資源的培育,已為企業的永續經營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未來,隨著7-Eleven國際化的腳步,將引進國外更優質的網站,也積極規劃WAP手機下單、7-Eleven門市取貨,讓「7-Eleven網路購物便」的服務及商品內容更無遠弗屆。也希望在網路世界裡,建立起7-Eleven網路購物的品牌,並且網路購物的虛擬世界能在7-Eleven實體通路實現。
此外,現在消費者無止盡的需求,就是「便利」。預購年菜帶來的便利,使台灣便利商店霸主7-Eleven積極開發預購這種無店舖販賣通路,重新定義了「便利」二字。不僅是年菜,現在走進7-Eleven門市,翻開陳列在預購架上的預購誌,可以從過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禮盒、甚至遠渡重洋的北海道帝王蟹、最新流行的周杰倫音樂CD皆有,而且預購銷售額正逐年以倍數成長。奧美集團策略長陳倩如觀察,7-Eleven賣的不再只是daily thing(日常所需商品),而是life style thing(時尚生活商品)。進一步觀察7-Eleven推出的預購,其不占店面空間,只需印製DM與著重網路與電視廣告等傳遞清楚訊息的媒介,產品線即能無限延伸,甚至帶動季節流行。
其實早在1997年,7-Eleven就開始嘗試跟隨市場話題,推出預購活動。當時,政府強制規定機車騎士要帶安全帽,7-Eleven便搭上此熱潮,推出「預購安全帽,就送機車強制責任險」活動,結果銷售相當成功。接下來,微軟Windows98中文版在台上市的熱潮,7-Eleven也沒錯過。當時標價3,290元的原版軟體,在店內是單價最高的商品。但是藉由預購通路,一樣在第一天就賣出上千套。7-Eleven公共事務室部經理王文欣也認為預購是可行的方式,因為它可以補足現有貨架陳列空間的不足,又能滿足消費者在各種方面的需要。而善用話題操作的預購活動,讓7-Eleven約20~30坪的門市「多出一層樓」。但是,話題不是隨時都有,7-Eleven後來更計畫性地推出預購活動,將它定位成「生活提案」的發動者,「提醒消費者在什麼時候,需要買什麼東西,」其背後,也有它一套「氣候經濟」哲學。其實早在1997年,7-Eleven就開始嘗試跟隨市場話題,推出預購活動。當時,政府強制規定機車騎士要帶安全帽,7-Eleven便搭上此熱潮,推出「預購安全帽,就送機車強制責任險」活動,結果銷售相當成功。接下來,微軟Windows98中文版在台上市的熱潮,7-Eleven也沒錯過。當時標價3,290元的原版軟體,在店內是單價最高的商品。但是藉由預購通路,一樣在第一天就賣出上千套。7-Eleven公共事務室部經理王文欣也認為預購是可行的方式,因為它可以補足現有貨架陳列空間的不足,又能滿足消費者在各種方面的需要。而善用話題操作的預購活動,讓7-Eleven約20~30坪的門市「多出一層樓」。但是,話題不是隨時都有,7-Eleven後來更計畫性地推出預購活動,將它定位成「生活提案」的發動者,「提醒消費者在什麼時候,需要買什麼東西,」其背後,也有它一套「氣候經濟」哲學。
向來擅長利用「氣候經濟」經營實體店面的7-Eleven,認為氣候變化是影響產品銷售量的關鍵之一。所以每天晚上,總部都會將隔天的天氣預報e-mail給各家店長,以作為隔日進貨與銷售之參考。
結論 • 政大科技管理所教授李仁芳指出,統一超商最強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它遍布全台的2,000多個門市,微血管式的網絡,幾乎達到了松下幸之助所提出的「自來水哲學」。「就像水龍頭一樣,到處都有,徐重仁現在已經有2,000多個水龍頭了,這是不可替代的資產。」李仁芳說。對統一超商而言,跨足宅配是無論如何都要做的事業。徐重仁解釋,進入電子商務已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電子商務要成功,必須靠宅配。
腦力激盪 • 1. 請敘述統一超商進行零售多角化對統一超商本身營運的影響。 • 2. 統一超商進行零售多角化後,各零售業態與統一超商之間的競爭合作關係為何? • 3. 針對統一超商的零售多角化轉變過程,請提出有何突破性的做法?
資料來源 • 1. 王正勤,〈百大集團爭霸戰,核心能力引爆規模成長〉,《天下雜誌》,第207期,1998年8月。 • 2. 王志仁,〈百大集團爭霸戰策略定位引爆成長火力〉,《天下雜誌》,第195期,1997年8月。 • 3. 洪懿妍,〈流通業︰統一超商徐重仁輸出台灣成功經驗〉,《天下雜誌》,第235期,2000年12月。 • 4. 洪懿妍,〈統一集團如何複製成功〉,《天下雜誌》,第223期。,1999年12月
5. 洪懿妍,〈統一集團用連鎖囊括商機〉,《天下雜誌》,第207期,1998年8月。 • 6. 李仁芳著,《7-Eleven統一超商縱橫台灣:厚基組織論》,遠流出版社,1995年7月1日。 • 7. 卜繁裕整理,〈台灣通路教父徐重仁專訪:善用無店舖模式,不開店也能創造成長〉,《e天下雜誌》,第51期,2005年3月。 • 8. 蔡燿駿,〈一份預購把7-Eleven變成Shopping Mall〉,《e天下雜誌》,第51期,2005年3月。 • 9. 卜繁裕,〈博客來靠7-Eleven做出八成訂單〉,《e天下雜誌》,第51期,2005年3月。
10. 雅虎新聞網 (http://tw.news.yahoo.com)。 • 11. http://www.7-Eleven.com.tw。 • 12. 張殿文,《融入顧客情境台灣7-Eleven的共好經營學》,天下文化,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