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1.53k Views
新興傳染病的隔離防護措施 (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符合新興傳染病的要件. 具有傳染性 「新興傳染病」指的是,近二十年來,才開始出現在人類身上的傳染病 這些傳染病,不僅發生率有快速增加的趨勢,在地理分布上,也有逐年擴張的情形,有些甚至已發展出新的抗藥性機制等. 再浮現傳染病 ( Re-emerging ). 過去已知且被控制,而再度有流行趨勢的傳染病. 廣義的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其型態大致可以分成六種:. 新病原/新病症:例如 HIV / AIDS
E N D
新興傳染病的隔離防護措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符合新興傳染病的要件 • 具有傳染性 • 「新興傳染病」指的是,近二十年來,才開始出現在人類身上的傳染病 • 這些傳染病,不僅發生率有快速增加的趨勢,在地理分布上,也有逐年擴張的情形,有些甚至已發展出新的抗藥性機制等 再浮現傳染病(Re-emerging ) 過去已知且被控制,而再度有流行趨勢的傳染病
廣義的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其型態大致可以分成六種:廣義的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其型態大致可以分成六種: • 新病原/新病症:例如HIV/AIDS • 舊病原/新病症:例如Hantavirus/HPS(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 舊病原/新地盤:例如JEV(Japanese encephalics virus) • 舊病原/新株種:例如Vibrio cholerae O1/O139 • 舊病原/新宿主:例如Avian Influenza Virus/Human • 舊病原/復發流行:例如Dengue virus /Americas
別以為新興傳染病,跟您沒關係!看來,傳染病並沒有從我們生活中消失,隨時在伺機猖獗別以為新興傳染病,跟您沒關係!看來,傳染病並沒有從我們生活中消失,隨時在伺機猖獗 • 可能家裡花盆積水沒清(登革熱) • 孩子上幼稚園或飯前沒洗手(腸病毒) • 親密伴侶不忠(愛滋病) • 同事打個噴嚏(流行性感冒) • 同機鄰座乘客咳嗽(肺結核) • 尚有許多可能因素……..
未來十年國家衛生政策之發展 • 新興傳染病之防治 • 醫藥衛生研究之強化 • 病人安全 • 建構全人照護之健康體系 • 衛生政策與資源配置等
「每個人都是傳染病網絡上的一個節點」 • 陳建仁在《瘟疫與人》一書導讀中指出,如果能從個人做好一些措施,用知識與行動消除無知帶來的恐慌與盲動,加起來就是一張強固防疫網。
目前台灣地區防治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的策略 • 疫情監視 • 2.加強危機管理 • 3.檢驗研究的應用 • 4.人才培育與訓練 • 5.國內外合作 • 6.生物材料的儲存與研發
疫情監視 • 疾病監測系統敏感度不夠:傳染病個案通報 • 通報系統延伸:(1)基層開業醫師、(2)醫院住院病人、(3)實驗室檢驗結果通報、(4)民眾若是發現可疑病例,0800-024-582這支24小時服務的免費專線 • “症候群通報系統”Syndrome reporting system,(1)急性神經症候群、(2)急性出血熱症候群、(3)急性呼吸性症候群(4)急性黃疸症候群
陸軍官校學生不明原因死亡及集體感染事件 • 死亡學生在93年7月20日以Q熱通報, 因為屬於非法定傳染病,不必進行疫調 • 23日醫院又通報出血性登革熱等多 種疾病,疾管局才開始展開疫調 • 24日該名學生辦理自動出院在家中 死亡;24、25日是假日 • 26日醫院才補死亡證明並再通報, 疾管局疑有集體感染現象 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看到第一個患者就懷疑有不明原因的傳染病入侵」 • 在實際運作上的確有困難:境外移入還是一個高危險的管道 • 提醒民眾若出國返家後,出現不適症狀,務必儘速求診,若是家人也出現相同的症狀,則已有群聚現象 • 醫療人員若接獲不明原因感染的患者,最好是先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以防範可能的傳染病散播 • 醫療人員若發現自己症狀與病患或周遭人員類似則應提高警覺
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 戴口罩、勤洗手,這些看來簡單的習慣,卻是防範傳染病的根本之道 • 傳染病不外就是經口傳染、飛沬傳染和空氣傳染 • 空氣傳染很難預防 • 經口傳染的疾病:只要勤洗手即可降低感染的風險 • 飛沬傳染:只要戴上口罩即可避免傳給他人,像感冒患者就應該自己戴起口罩
洗 手 • 是最重要而最簡單有效能防止感染傳播的方法。 • 在接觸病患或病患的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汙染的事物之前後,不管有沒有戴手套,均需洗手; • 如有戴手套,應將手套脫除丟棄,並立即洗手。 • 在一般的情況下,洗手時可使用一般的肥皂;但在特殊的情況下,如有感染症的群突發發生時,應使用含抗微生物製劑的肥皂或乾式的殺菌洗手液(waterless antiseptic agent)來洗手。 • 有時即使是在照顧同一個病患,若接觸了病患身上某個帶有大量致病菌的部位,也需先行洗手再進行之後的醫療或護理工作。
養成良好的就醫習慣 • 固定在一家醫院看病 • 改變「逛醫院」的習慣,畢竟醫院的細菌或病毒本就比較多 • 「逛醫院」不但會增加自己被感染的風險,也會成為院際間感染的媒介。
「陪病文化」被檢討的重點 • 住院病患,家屬輪流陪在一旁,假日時,甚至一家老小全員到齊,圍在病床旁,這對院內感控而言,實在非常不好。 • 在國外,親友大多打電話致意,或是送束花表達心意。
在醫院內的疫情監測 • 發燒監測及異常健康管理 • 診斷為傳染病病患之隔離 • 已曝露之員工,家屬或病患之處理 • 已污染的環境消毒及處理
發燒監測及異常健康管理對象:所有病患及家屬,員工(含外包員工、看護及志工)發燒監測及異常健康管理對象:所有病患及家屬,員工(含外包員工、看護及志工) 定義:發燒--一般人體溫≧38℃,慢性疾病或長期臥床≧37.5℃ 異常健康—出疹子,頭痛,拉肚子,嘔吐…………等 (1) 體溫≧38℃應立即戴上口罩,並就診查發燒原因,直到退燒或找到發燒原因為止 (2)醫事人員若發現身體不適或發燒有群聚情形(二人以上有相同類似症狀),且疑似傳染性應立即通知感染管制協助調查 (3)病患為不明原因發燒應查明原因 (4)同病房或病患及家屬同時三人發燒
診斷為傳染病病患之隔離 • 隔離病房之使用 • 使用之隔離措施 • 人員管制 • 病患用物之處理
已曝露之員工,家屬或病患之處理 • 列出接觸者名單 • 評估是否給預防性用藥 • 評估是否進行相關檢查 • 接觸者健康管理 已污染的環境消毒及處理
× 傳染鏈 傳染途徑 易感宿主 病原菌
感染症的發生 致病微生物的來源(source) 具感受性的宿主(susceptible host) 以及適當的傳播途徑(transmission) 阻斷傳播途徑是執行隔離措施 的主要著眼點
隔離措施的種類 • 標準防護措施(standard precaution): 無論為確定或懷疑之病患,均提供防護措施 內容: 1.Airborne isolation 2.Contact isolation 3.Droplet isolation 優點:類別簡單,易執行,預防未知感染源, 減少混淆 缺點:強調硬體設施,ex:負壓隔離病房
腸病毒種類 60幾種 • A群克沙奇病毒:23型 • B群克沙奇病毒:6型 • 小兒麻痺病毒:3型 • 依科病毒:30型 • 68、 69、 70、 71型腸病毒 LSH
流行概況 • 分佈全球各地 • 好發於夏季、初秋季節 • 台灣因地處亞熱帶, 所以全年都有可能感染 LSH
傳染途徑 臨床症狀(一般症狀) 發燒 類似一般感冒症狀 手足口症 疱疹性咽峽炎 呼吸道及腸胃道傳染 • 飛沫傳染 • 口鼻分泌物 • 接觸傳染 臨床症狀(重症症狀) 無菌性腦膜炎、腦炎 肢體麻痺症候群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心肌炎 LSH
腸病毒之防治 • 增強個人免疫力 : 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 加強個人衛生 : 勤洗手 • 注意環境衛生 : 環境清潔及通風、(玩具的清潔) • 避免接觸感染者,少出入公共場所 LSH
肺結核之防護措施 • 對疑似病患提高警覺 • 加強隔離及防護措施 • 病患儘早服藥儘早出院或隔離 • 終期消毒(紫外線燈)及用物處理 • 員工疑似感染時通報流程 • 員工疑似感染時處理流程
肺結核 • 96.06.26公佈 • 96.07.01開始實施 • 凡被診斷開放性肺結核 不得搭乘超過8小時之大眾交通工具
airborne(空氣傳染) • 結核菌、水痘(帶狀庖疹病毒)及麻疹 • 傳播粒子≦5μm:含有微生物已蒸發之飛沫會長期停留於空氣中 • 會經氣流而散佈,易感宿主吸入而感染 • 需要特殊空調、隔離房及換氣系統(隔離房之門不可隨意打開)
所以平日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如果咳嗽有痰超過三週,應立即就醫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所以平日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如果咳嗽有痰超過三週,應立即就醫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87年中榮急診醫護人員集體感染肺結核6位(5N) • 92年振興醫院篩檢CXR67名疑似7名確認
肺結核之防護措施員工疑似感染時通報及處理流程肺結核之防護措施員工疑似感染時通報及處理流程 住院隔離 員工被診斷為Open TB 員工休假隔離一個月 醫師診斷評估是否解除隔離 在家隔離 員工被診斷為非開放性TB 立即接受治療不需隔離 PPD陽性反應判定標準:反應部位直徑≧15mm。 配合X光診斷 開放性肺結核曝露員工 結核菌皮膚測試 醫師診斷評估診斷是否感染 胸部X光 X光正常 驗痰陽性 每三月X光 立即治療並驗痰*三天 X光異常 驗痰陰性
後SARS時期的感染管制措施 為避免醫護工程人員接觸突如其來未被診斷出來,且具有傳染性的個案(如SARS、肺結核、流感或禽流感……等) 符合全面性防護措施,以降低傳染的可能性,特設『後SARS時期的感染管制措施』
內 容 • 一般及全面性預防措施 • 高危險肺炎病患之篩檢及處理 • 看護、訪客及陪伴家屬相關管理原則 • 加強宣導及相關防護物資儲備基本庫存量 • 感染管制小組應密切注意國內外疫情發展及在職教育
什麼是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 依據92.4.16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SARS的致病原為一新種的冠狀病毒,一般民眾皆無抗體,加上SARS發燒與流感發燒並不容易鑑別,因此對SARS的認識是很重要。 主要症狀 發高燒(≧38℃)、乾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可能伴隨症狀,包括頭痛、肌肉酸痛、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 胸部X光檢查可發現肺部病變
有SARS個案接觸史或國外SARS流行地區旅遊史隔離新措施不發燒、 不傳染、 不戴口罩要自主健康管理 發燒是SARS病人有沒有傳染性的重要指標 不發燒就沒有傳染性,沒有傳染性就沒有戴口罩及隔離必要,但要自主健康管理10天,早晚量體溫。
1.O級:國內外均無SARS疫情; 2.A級:有其他國家爆發SARS流行但國內尚無疫情; 3.B級:國內發生初級傳染案例時; 4.C級:國內發生次級傳染案例時
結論:醫療院所應有的警覺 • 全院員工發燒篩檢 • 發燒群聚監測 • 所有人員接觸病患一律戴手術口罩 • 未明原因發燒病患的防護,加強病患職業、接觸史及旅遊史之問診 • 督促員工避免接觸禽類,或接觸後加強自我健康管理 • 加強全面防護措施洗手、口罩、防護用具病患血液體液及排泄物隔離
與B型肝炎相關檢驗: • HBsAg,anti-HBs,anti-HBc • 預防接種時間:第0,1,6月各一劑 • 注射三劑 →1M後驗anti-HBs
尖銳物品扎傷之立即處理 • 被針頭等污染之尖銳物品刺傷或割傷時 • 1.立即擠壓傷口處血管使血流出 • 2.在流動的水下清洗傷口五分鐘並消毒 • 向有關主管單位報備並填寫意外事件報告表 掛急診或門診(腸胃科或感染科)處理 • 詳查病人抗原抗體 • 含anti-HBc, anti-HBs ,HBsAg, anti-HCV, anti-HIV,VDRL
黏膜與污染血液體液接觸時 黏膜與病患之血液體液接觸時 詳查病人抗原抗體 • 含anti-HBc, anti-HBs ,HBsAg, anti-HCV, anti-HIV, VDRL • 1.口腔:以流動的水沖洗 • 2.眼睛:以流動的水或0.9%生理食鹽水沖洗 • 向有關主管單位報備並填寫意外事件報告表
當污染源(病患)是HIV陽性時 病患是HIV(+) 此中心提供專任醫師諮詢,必要時提供到院立即檢驗及預防性用藥 (檢驗費用先自費,事後呈核公費) 請立即(1hr內)電話連絡『醫事人員疑似愛滋病針扎事件處理中心』24小時電話23756430
當病患是HBsAg(+)或HBsAg(-),anti-HBs(-),anti-HBc(+)時 HBsAg(+)或anti- HBs(+)或anti-HBc(+) 無需注射疫苗或HBIG HBsAg(-)、anti-HBs(-)及anti-HBC(-)且未注射疫苗 24小時內注射HBIG 並開始注射疫苗 HBsAg(-)、anti-HBs(-)及anti-HBc(-),已注射疫苗完成但未有抗體 24小時內注射HBIG 並補一劑注射疫苗 HBsAg(-)、anti-HBs(-) anti-HBc(-),正接受疫苗注射但未有抗體 24小時內注射HBIG 並繼續完成疫苗注射
當病患是anti-HCV(+)時 受傷人員驗anti-HCV 定期追蹤肝功能GOP,GPT,依醫師指示治療 anti-HCV(+) 1.注射IVIG 2.干擾素預防用藥 (呈核公費;自願) 3.三個月及一年後驗anti-HCV及GPT anti-HCV (-)
當污染源(病患)是VDRL(+)時TPHA1:80 • Penicillin預防 • Penicillin過敏 doxycycline及teracycline口服二週預防性治療
禽流感 96.05.30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告 禽流感正名為(H5N1流感) 並列為法定第一類傳染病 如被醫院通報為疑似病例 便可依循法律強制隔離治療
禽流感全台確定感染308例 如病患有不明原因急性下呼吸道疾病且半有發燒38.C 咳嗽 呼吸困難等症狀及有接觸史即應注意
登革熱疫情 • 96.07.02 最新疫情 • 台南市 發現10例 陽性病例 • 疫情超越高雄 • 民眾對積水容器不當一回事 • 環保局直接開罰 不再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