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第五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ion

第五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ion. 生理教研室 朱亮 zhuliang0708@sina.com.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1 外呼吸(肺通气 + 肺换气) 2 气体在血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换气 + 细胞内氧化). 第一节 肺 通 气. 肺通气 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原动力-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1.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carlos-wolf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io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呼吸系统respiration 生理教研室 朱亮zhuliang0708@sina.com

  2.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1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2 气体在血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

  3. 第一节 肺 通 气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 原动力-呼吸运动 •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4. 1.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5. 1.呼吸运动 • 平静呼吸: • 吸气:主动过程 • 呼气:被动过程 • 用力呼吸: • 吸气:主动过程 • 呼气:主动过程 •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6. 2. 肺内压 • 吸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开始 • 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吸气停止 • 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开始 •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停止 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直接动力

  7. 肺内压 • 胸内压 • 潮气量

  8. 3.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压 = 肺内压- 肺回缩力 = 大气压 - 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 负压是指其低于大气压 呼气末:-3 ~-5mmHg; 吸气末:-5 ~ -10mmHg

  9. 胸膜腔负压及其生理意义: • 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有利于肺的扩张 • 有利于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 气胸

  10. 胸廓 扩大和 缩小 浆液内聚力 胸内负压 呼吸运动 肺扩大和缩小 原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降低<大气压 吸气 肺内压 升高>大气压 呼气 直接动力 吸气肌 收缩 (呼气肌) 舒张

  11. 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70% 肺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2/3): 液气界面,液体分子间的引力 肺泡内压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P=2T/r (二)肺通气的阻力

  12. 早产儿?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脂蛋白,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 • 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位于液体分子层表面。 •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降低弹性阻力。 • 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 防止肺水肿。 • 防止肺不张。

  13. 复 习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1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2 气体在血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

  14. 胸廓 扩大和 缩小 浆液内聚力 胸内负压 呼吸运动 肺扩大和缩小 原动力 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 降低<大气压 吸气 肺内压 升高>大气压 呼气 直接动力 吸气肌 收缩 (呼气肌) 舒张

  15. 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70% 肺的弹性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2/3): 液气界面,液体分子间的引力 肺泡内压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P=2T/r (二)肺通气的阻力

  16. 早产儿?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脂蛋白,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 • 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位于液体分子层表面。 •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降低弹性阻力。 • 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 防止肺水肿。 • 防止肺不张。

  17. (2)胸廓弹性阻力 • 作用:平静吸气末 • 肺容量 = 67%肺总量时 无回缩力 • 平静呼气末 • 肺容量 < 67%肺总量时 吸气动力 • 呼气阻力 • 深吸气 • 肺容量 > 67%肺总量时 呼气动力 • 吸气阻力

  18. (3)肺和胸廓的顺应性 0.2L/cmH2O 0.1L/cmH2O

  19. 非弹性阻力:30% • 气道阻力(主要):80~90%, R = 8L/r4。 • 惯性阻力 • 粘滞阻力

  20.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 肺容量 • 潮气量(TV):500ml • 补吸气量(IRV):1.5~2L • 补呼气量(ERV):0.9~1.2L • 残气量(RV):1.0~1.5L • 功能残气量(FRV) : RV+ERV

  21. 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 的最大气量。意义: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时间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意义:反映肺活量及呼吸阻力。

  22.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6~9L 最大通气量,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最大潜力。150L (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 呼吸效率:慢、深>快、浅

  23.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频率 潮气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次/min) (ml) (ml/min) (ml/min) 12 500 500×12 (500-150)× 12 6000 4200 6 1000 1000× 6 (1000-150)×6 6000 5100 24 250 250×24 (250-150)×24 6000 2400

  24.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6~9L 最大通气量,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最大潜力。150L (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 呼吸效率:慢、深>快、浅

  25.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换气: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形式:扩 散 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

  26. 基膜 肺泡上皮细胞 间质 液体层 Cap.基膜 O2 Cap. 内皮 细胞 CO2 一、肺换气过程 结构基础:呼吸膜(6层结构) 功能:静脉血动脉血

  27. 肺换气 0.3s----0.7s

  28.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 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 • 正常面积约40m2 运动(Cap.开放↑)→ 面积↑ 肺实变、肺气肿及肺不张→面积↓ • 正常厚度0.2 ~1.0μm 肺纤维化与肺水肿→呼吸膜厚度↑

  29. ★通气/血流比值(Va/Q): • 概念: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 正常值:0.84(4.2L/5L/min) • 生理意义: • Va/Q =0.84→气体交换效率最高 • Va/Q增大 无效腔气量增加:心衰、肺栓塞 • Va/Q减小 功能性动静脉短路:肺泡通气不良

  30. 通气/血流比值

  31. ★通气/血流比值(Va/Q): • 概念: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 正常值:0.84(4.2L/5L/min) • 生理意义: • Va/Q =0.84→气体交换效率最高 • Va/Q增大 无效腔气量增加:心衰、肺栓塞 • Va/Q减小 功能性动静脉短路:肺泡通气不良

  32. 三、组织换气 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壁、细胞膜 功能:动脉血 静脉血

  33.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 物理溶解 • 化学结合 • 气体 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34. 溶解度

  35. 血液O2和CO2的含量 (ml/100ml血液) 动脉血 静脉血 物理 化学 合 物理 化学 合 溶解 结合 计 溶解 结合 计 O2 0.31 20.0 20.31 0.11 15.2 15.31 CO2 2.53 46.4 48.93 2.91 50.0 52.91

  36. 一、O2的运输 形式:物理溶解(1.5%) 化学结合(98.5%)

  37. Hb与O2结合的特征: ①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主要受 PO2影响 ②属氧合反应 ③HbO2鲜红色、Hb紫蓝色、 Hb5g/100ml发绀 ④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⑤氧离曲线呈S形

  38. Hb氧容量 100ml血的Hb所能结合的最 大氧量。 Hb氧含量 100血的Hb实际结合的氧量。 Hb氧饱和度 Hb氧含量和Hb氧容量的 百分比。

  39. 氧离曲线 上段

  40. 氧离曲线中下段

  41. PO2

  42. PO2(肺) HbO2(氧合血红蛋白) Hb + O2 PO2(组织) 一、氧的运输 • 物理溶解:0.3ml/dl,1.5%。 • 化学结合:19.5ml/dl,98.5%。 • 可逆、快速、不需要酶催化,受PO2影响 • 是氧合而非氧化(Hb中的Fe 2+始终为亚铁状态) • 紫绀:去氧Hb>5g/100ml,皮肤黏膜呈浅蓝色。

  43.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 物理溶解:3ml, 6% • 化学结合: • 碳酸氢盐:88% CO2 + H2O  H2CO3 HCO 3- +H+ CA: Carbonic Anhydrase •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HbNH2 + CO2HbNHCOOH

  44.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 物理溶解:3ml, 6% • 化学结合: • 碳酸氢盐:87% CO2 + H2O  H2CO3 HCO 3- +H+ CA: Carbonic Anhydrase •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HbNH2 + CO2HbNHCOOH

  45. 小结 • 案例 某男性患者,29岁因右下肺肺炎入院。血气分析显示,动脉O2分压(PaO2)49mmHg (正常值100mmHg)PaCO2 38mmHg(正常40mmHg),p H 7.42,每分通气量12 L/分(正常8L),呼吸频率增加到24次/分,第二天因右肺炎症加重,呼吸频率增加到30次/分,虽吸入100%O2,但PaO2仍只有63mmHg,PaCO2分压反而降至32mmHg。 • 请解释该患者PaO2和PaCO2同时降低的原因? • 给予吸氧的治疗对不对? • 你认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