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1.17k Views
課程內容大綱. 第一章、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一、全民國防的概念。 二、全民國防教育的內涵。 三、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全民國防教育之緣起及重要性 一、全民國防教育理念的興起。 二、全民國防制度。 三、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四、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五、各國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第三章、全民心防與心理作戰. 一、「三戰」在不對稱作戰中運用之威脅。 二、「三戰」之兩手策略益趨彈性靈活。 三、「三戰」產生的犯台模式益趨詭譎多變。 四、「三戰」經濟磁吸策略運用。 五、「三戰」聚焦「軍事威慑」與「武力犯台」。 六、中共以「三戰」犯台意圖明確。
E N D
課程內容大綱 第一章、全民國防之內涵與功能 一、全民國防的概念。 二、全民國防教育的內涵。 三、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全民國防教育之緣起及重要性 一、全民國防教育理念的興起。 二、全民國防制度。 三、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四、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五、各國全民國防的實施方式。
第三章、全民心防與心理作戰 一、「三戰」在不對稱作戰中運用之威脅。 二、「三戰」之兩手策略益趨彈性靈活。 三、「三戰」產生的犯台模式益趨詭譎多變。 四、「三戰」經濟磁吸策略運用。 五、「三戰」聚焦「軍事威慑」與「武力犯台」。 六、中共以「三戰」犯台意圖明確。 七、反制「三戰」展現防衛決心。 八、瞭解「三戰」為無煙硝之戰爭。
壹、前言 《全民國防教育法》(2005年1月11日立法通過)的目的:「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以增進全民的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特制定本法。」 全民國防教育屬「長期 性、整體性」工作,成 敗關鍵需賴全民共同關 注、共同參與、共同支 持,方能達成目標。
全民國防導論 國防就其字義而言,就是國家的防衛,加上全民二個字之後的涵義就是:「國家防衛是全體國民的共同責任」。
全民國防導論 • 目前國家所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就是扮演決定性的重要的角色,期望透過整體系統性的教育,讓國人從小就藉由融入式的教育,持續性的培養愛國情操,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共識,並且能具備基本防衛作戰技能,戰時才能在國家有難,緊急需要國防人時能立即順利投入運用,讓國家有源源不絕的持續戰力。
近期台灣遭受到50年來最大的天然災害「88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總損失高達數百億,國軍充分發揮這次災難最大救援力量。近期台灣遭受到50年來最大的天然災害「88水災」重創台灣中南部,總損失高達數百億,國軍充分發揮這次災難最大救援力量。 • 國軍在災後能每天平均動員4萬人次以上,以及近4百架次直升機投入 • 救災,其救災能量和戰 • 力是相當優良的。
全民國防的概念 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戰爭勝敗的重要性 轉變成攸關民族存亡的大事,好不容易由 人民「拋頭顱、灑熱血」辛辛 苦苦所建立起的國家卻因為戰 爭失敗而遭受到「亡國滅種」 ,為了生存和抵禦外來侵略, 人民群起抵抗,共同保護國家 ,「全民國防」的理念自然孕 育而生!
全民國防教育的內涵 「全民國防」的內涵一語道破,就是現代的國防就是全民國防。一個國家要能生存的必要條件,必須具「綜合國力」,包括政治、軍 事、經濟、社會…等全民 防衛力量,國防力量不單 是靠軍人來打仗如此簡 單,而是全國人民共同的 責任。
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 全民國防教育的功能就是對國家長遠發展與安 定建立重要力量。現代戰爭已無前、後方之 分,當戰事開啟,全國軍民的抗敵意志與國家 安危息息相關,只有全民 一心、同舟共濟,發揮 「全民國防」力量,才能 轉危為安,奠定國家生存 發展契機。
全民國防教育理念的興起 「全民國防」理念源自西方,其思想淵源依附於國家主義上。
全民國防制度 • 現代徵兵制度 • 民防制度 • 全民國防與 • 國土安全
全民國防的重要性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沒有安家立命場所,豈會有經濟發展的前景?所以國家安全遠重於經濟發展,而國家安全的體現在於全民國防的 落實,故全民國防是 當前值得全民關注且 重視的議題。
當前的國防事務,無論國防組織變革、全國民心士氣、武器裝備更新等,皆是全民國防涵蓋的重要範疇。 當前的國防事務,無論國防組織變革、全國民心士氣、武器裝備更新等,皆是全民國防涵蓋的重要範疇。 透過民眾對國家安全處境的 了解,免於陷入中共統戰的伎倆 ,明白國防的重要性,支持國軍 建立現代化國防,才足以確保國 家生存與發展。
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法」規劃構想包括各級學校教育、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社會教育、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並配合動員演習實施防衛動員教育等,為達成本法預期目標,規劃區分二階段推動: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法」規劃構想包括各級學校教育、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社會教育、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並配合動員演習實施防衛動員教育等,為達成本法預期目標,規劃區分二階段推動: 第一:準備階段(94年2月2日至95年1月31日) 第二:執行階段(95年2月1日開始實施)
全民國防教育宣導內涵 依據「國家安全報告」、年度「國防報告書」揭示之國家總體戰略與國家安全威脅及反制中共各項統戰措施,擬訂全民國防教育宣導內涵,包括五大領域: 國際情勢 國防科技 國防政策 全民國防 防衛動員
短程目標 一、教材研發製作 二、師資培育訓練 三、訂定全民國防教育日 四、營區開放參觀辦理活動 五、落實國防文物保護宣導教育 六、運用軍中媒體擴大教育效果 七、訂定傑出貢獻獎勵辦法
長程目標 一、國中小教育 二、高中職教育 三、大學教育 四、政府機關(構)在職教育 五、社會教育 六、國防文物保護宣導教育
世界各國對全民國防教育日趨重視,並定期設定演習,這都是為了加強國防教育、提高民眾國防觀念。世界各國對全民國防教育日趨重視,並定期設定演習,這都是為了加強國防教育、提高民眾國防觀念。
(一)瑞士 瑞士自1885年即採取全民皆兵的「兵民合一」民兵制度,並且能以驚人的動員效率揚明國際,平時散布各職場,一但戰爭爆發,動員令一下達,數小時就能招集百萬大軍,這必須依靠強大全民國防意識的支撐,因此瑞士很重視全民國防教育,以培養國防觀念。
(二)以色列 以色列也是實施全民皆兵制,也擁有強大的動員能量和愛國意識,而且比瑞士有更多的戰爭經驗。在中東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面臨高度的安全威脅,國防需求很高,因此對全民國防教育極為重視,由總理擔任主席的國防委員會直接負責。
(三)美國 • 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軍事力量的美國,非常重視國防教育,1958年就制定《國防教育法》,從聯邦政府到各州政府,都將國防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務活動。美國政府認為,國防建設可以帶動科技和教育的發展,科技和教育的發展又是國防建設的強大後盾。
(四)英國 英國最大的特點是軍隊高素質、皇室軍官地位崇高並且重視優良傳統,早期海軍動能稱霸世界,他們雖然沒有訂定國防教育法,也沒有設立國防教育的主管機構,但英國社會原本就有非常重視國防的良好傳統,軍官的社會地位很高。政府也透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來樹立軍隊形象,讓公眾瞭解、支持軍隊,以增強民眾的國防意識。
(五)法國 1982年法國通過《全民國防教育法》,由國防部與教育部合組「國防教育委員會」,提供青年學子必要的國防知識與國防精神教育,訂定必要的教學計畫、建立兩部會各階層聯繫管道,並且在各大學開設與國防有關課程。法國區分為六個軍區,各軍區分別委託當地大學,作為發展國防教育的重點學校。
(六)德國 • 德國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為避免給曾遭侵略鄰國造成不安和誤會,可能重走軍國主義老路的印象,德國並沒有制定國防教育法。但是在美、英、法佔領期間,為改造其納粹主義思維,邁向民主自由的國家,從中央到地方所設立的政治教育中心,已逐漸轉型成為推廣全民國防教育與政治自由民主教育的機構。
(七)中國 • 中國大陸的國防教育法是在2001年完成立法,但這並不表示在此之前沒有對民眾實施國防教育。中國大陸的兵役制度為「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其軍事力量包括解放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中共動員制度是當戰爭發生,動員令發布,預備役人員接獲通知立即報到,交通運輸部門優先運送應召員,中共的「人民戰爭理論」就是要結合民眾與國防。
「全民國防教育」依立法精神為當前國防施政的核心要項,實踐策略為:全面推展「全民國防教育」;研訂「反三戰」戰法與策略;落實「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機制;建立「全民國防」共信共識;凝聚「上下同欲」的精神戰力,以建構「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國防教育」依立法精神為當前國防施政的核心要項,實踐策略為:全面推展「全民國防教育」;研訂「反三戰」戰法與策略;落實「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機制;建立「全民國防」共信共識;凝聚「上下同欲」的精神戰力,以建構「全民關注」、「全民支持」、 「全民參與」、「全方位安 全」、「全民總體防衛」等綜合 性安全概念的全民國防共識。
「三戰」對我策略措施 一、「三戰」在不對稱作戰中運用之威脅 二、「三戰」之兩手策略益趨彈性靈活 三、「三戰」產生的犯台模式益趨詭譎多變 四、「三戰」經濟磁吸策略運用 五、「三戰」聚焦「軍事威慑」與「武力犯台」 六、中共以「三戰」犯台意圖明確 七、反制「三戰」展現防衛決心 八、瞭解「三戰」為無煙硝戰爭
結 論 兩岸情勢發展、整體環境變遷與兩岸軍事戰略的轉變影響台灣防衛作戰的模式,也連帶牽動全民國防的建構與作為,完整與適切的全民國防教育必須符合我國防衛作戰的特點與趨勢。
結 論 全民國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透過全民國防教育的落實貫徹,可以強化防衛作戰所需凝聚抗敵意志的基礎、形塑精神戰力的核心、推廣全民防衛的平台、結合軍民一體的利器與擴大全民參與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