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850 Views
支 气 管 哮 喘 Bronchial Asthma. 1994 年 ,WHO17 个国家提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 提倡吸入疗法 以吸入激素抗炎为主的防治措施 以 PEF 为主的自我管理方法. 哮喘的定义 (definition). 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 多种细胞起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等 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反复发作的症状 喘息、咳嗽 胸闷、气促 气道阻塞呈可逆性. 哮喘的流行病学. 0 ~ 14 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 :
E N D
1994年,WHO17个国家提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 提倡吸入疗法 以吸入激素抗炎为主的防治措施 以PEF为主的自我管理方法
哮喘的定义(definition) • 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 • 多种细胞起作用 • 嗜酸性粒细胞 • 肥大细胞 • T淋巴细胞等 • 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 反复发作的症状 • 喘息、咳嗽 • 胸闷、气促 • 气道阻塞呈可逆性
哮喘的流行病学 • 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 全国1988~1990年0.11%~2.03%,2000年0.12%~3.34%; • 首次发病:>80%<5岁,50%<3岁 • 性别:男:女为2:1
全球哮喘患病率差异大: 新西兰:11% 欧洲 :13.5% 美国:12.4% 新加坡:20.9% 我国儿童:0.25%-4.63%(2000年) 普遍规律: 城市高于农村 儿童多于成人 中国估计有哮喘患者约3,000万 全球保守估计至少有哮喘患者1.5亿以上 支气管哮喘 一个全球性的严重健康问题
发 病 机 理 • 免疫因素 • 神经、精神和内分泌因素 • 遗传学背景
哮喘的本质 健康人的气道 哮喘病人的气道 肺泡隔 炎症,水肿 平滑肌收缩 上皮
支气管镜下的哮喘本质 正常人 哮喘病人
气道慢性炎症学说 危险因素 慢性炎症 危险因素
免疫学发病机制 Th亚群失衡 Th1: IL-2,IFN-,TNF- Th2: IL-3,IL-4,IL-5,IL-13 等 IL-4 IL-5 正常 哮喘 Th2 Th1 Th2 Th1 IFN-
IgE介导I型变态反应 IgE 致敏原 平滑肌收缩,粘膜水肿,粘液腺分泌亢进 各种炎症因子 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前列腺素D2 肥大细胞 哮喘发作
IL-5-嗜酸性粒细胞 IL-5 嗜酸性粒细胞分化,成熟,存活 嗜酸性粒细胞碱性蛋白,过氧化酶 气道慢性炎症与高反应性
神经、精神和内分泌因素 气道神经调节:胆碱能,肾上腺素能,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NANC) -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迷走神经张力亢进
遗传因素 Atopy-特应质 多基因遗传,遗传度70%~80%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染色体5q31上的IL-4,IL-13 和IL-4受体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
呼吸道感染 过敏原 运动 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 免疫因素 气道炎症 神经、精神和内分泌因素 气道高反应性 水肿 支气管痉挛 粘液分泌 气道狭窄 临床症状
定义 发病机理 病理和病理生理 辅助检查 治疗 预后 流行病学 使哮喘加重的诱因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复发及教育管理 提 纲
-吸入变应原 尘螨、动物皮毛 化学气雾剂、花粉 -呼吸道感染(病毒及支原体) -运动和过度通气 -药物(如阿斯匹林) -食入变应原 牛奶、鱼虾、蛋、花生 -强烈的情绪变化 -冷空气 -职业粉尘及气体 使哮喘加重的诱因
病理改变(pathological) • 大体:肺表面显示过度膨胀和萎陷区,肺切面见软而胶冻状或灰色橡皮样黏液栓,常见于中等到小支气管腔内
病理改变(pathological) • 镜下:支气管平滑肌显著增厚;黏膜下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和炎症免疫细胞浸润;黏膜下分泌腺增生,杯状细胞增多,纤毛细胞减少;纤毛上皮变性、碎裂和基底膜上剥脱;气道结构重建。
病 理 生 理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痉挛 管壁炎症性肿胀 粘液栓形成 气道重塑 气流受阻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症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发绀;严重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言语不能等。 哮喘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体征: 烦躁、气促;胸廓饱满,呼气相哮鸣音;反复发作可有胸廓畸形、发育落后。
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 1. 舒张试验 2. 激发试验 胸部X线检查 血清特异性IgE 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 血气分析
辅助检查 • 肺功能:FEV1%,FRC,小气道阻力增加 • 胸片:肺充气过度,继发感染可有斑片影 • 外周血:EOS、IgE • 过敏原皮试 • 血气:PaO2、后期 PaCO2、PH 正常胸片 哮 喘
哮喘诊断 肺功能检查 哮喘评价 气流受阻导致的各种症状 病史 诊断哮喘 除外其他喘息性疾病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 喘息反复发作 • 发作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 • 支气管舒张剂有效 • 除外其他疾病致喘息、胸闷或咳嗽等症 •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喘乐宁吸入或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FEV1上升率15% •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 • 无感染征象或长期抗生素无效; • 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咳嗽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 辅诊:个人或家庭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变应原检测(+); •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临 床 分 期 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 慢性持续期 (persistent) 临床缓解期 (remission):症 状和体 征 消 失 ,肺功能恢复(FEV1 或PEF 80%预 计 值,维持4周以上)。
哮喘长期管理严重度分级 病人出现任何一个严重度的征象,就足够将病人归入该一级内
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称为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status asthmaticus)。
毛细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 心源性哮喘 先天性喉鸣 异物吸入 血管环压迫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气道周围肿瘤 胃食管反流 寄生虫感染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最少或没有症状 最少的哮喘发作 肺功能接近正常 体力活动不受限 防止不可逆气流受限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防止因哮喘而死亡 治疗目标(goal of treatment)
治疗原则 原 则: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 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持续期: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 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 自我保健
哮喘的药物治疗 快速缓解药物 长期预防药物 • 短效吸入型2受体激动剂 • 全身性皮质激素 • 抗胆碱能药物 • 短效茶碱 • 短效口服2受体激动剂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 长效2激动剂 • 抗白三烯药物 • 缓释茶碱 • 色甘酸钠 • 口服激素
吸入治疗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3种: 丙酸倍氯米松 必可酮、必酮碟 丁地去炎松 普米克令舒、都保 丙酸氟替卡松 辅舒酮 口服用药 泼尼松(强的松) 静脉用药 琥珀酸氢化可地松或氢化可地松 甲基氢化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色甘酸钠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是新一代非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如孟鲁斯特、扎鲁斯特 茶碱 氨茶碱 β2激动剂 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 抗胆碱药 溴化异丙托品 其他抗过敏药物 如酮替芬或氯雷他定 其他常用药物
急性发作期治疗 1 ß2受体激动剂(ß2-AG) 2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3 抗胆碱能药物 4 短效茶碱
慢性持续期治疗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 白三烯调节剂 • 缓释茶碱 • 长效ß2受体激动剂 •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 联合治疗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 • 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 • 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 优点: • 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 • 局部抗炎作用强 • 全身不良反应少
吸入皮质激素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吸入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后 炎症过程 正常 • 杯状细胞分泌 • 杯状细胞增生 • 新生血管形成 • 血管扩张 • 血浆渗透出 • 水肿 上皮破坏 粘液分泌 平滑肌收缩 减轻气道炎症
吸入治疗 肺沉积量 到病人的剂量 设定定量 门静脉 肝 肠道 全身血循环 吸入时,全身生物利用度是肺和经口部分的总和 首过代谢
常用的吸入剂型 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pMDI) 干粉吸入剂 溶液雾化吸入
2、白三烯调节剂 • 白三烯合成酶抑制剂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 扎鲁司特
3、缓释茶碱 • 协助ICS抗炎 • 每日分1~2次服用
4、长效2受体激动剂 • 药物包括: -福莫特罗 -沙美特罗 -帮布特罗 -丙卡特罗
5、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 色甘酸钠 -预防运动及其他刺激诱发的哮喘 -效果较好 -副作用小
6、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 适应证: • 短期用于慢性持续期 • 重度持续患儿长期使用高剂量ICS 加吸入型长效ß2-AG及其他控制药 物疗效欠佳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