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31 Views
DNA Analysis By Flow Cytometry. 核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本原理概述. 正常人静止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相当于7.10-12 pg DNA/ 细胞核,我们称之为二倍体细胞,而正常增殖细胞则存在不同的 DNA 含量。在细胞周期( G0,G1,S,G2 ,M) 的各个时期, DNA 的含量随各时相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在 G1 期,细胞开始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但 DNA 含量仍保持二倍体;.
E N D
DNA Analysis By Flow Cytometry 核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本原理概述 • 正常人静止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相当于7.10-12 pg DNA/细胞核,我们称之为二倍体细胞,而正常增殖细胞则存在不同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G0,G1,S,G2 ,M)的各个时期,DNA的含量随各时相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在G1期,细胞开始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含量仍保持二倍体;
进入S期后,DNA开始合成,这时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介于G1和G2期之间;当DNA复制结束成为4倍体时,细胞进入G2期,G2期细胞继续合成RNA及蛋白质,直到进入M期,因此,单纯从DNA含量无法区分G2期和M期;一旦有丝分裂发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或者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者进入静止期(G0期),而G0期从DNA含量上同样无法与G1期区分。因此,整个复制周期可以描述为G0/G1,S,G2/M期。进入S期后,DNA开始合成,这时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介于G1和G2期之间;当DNA复制结束成为4倍体时,细胞进入G2期,G2期细胞继续合成RNA及蛋白质,直到进入M期,因此,单纯从DNA含量无法区分G2期和M期;一旦有丝分裂发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或者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者进入静止期(G0期),而G0期从DNA含量上同样无法与G1期区分。因此,整个复制周期可以描述为G0/G1,S,G2/M期。
通过核酸染料标记DNA,并由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细胞各个时期的分布状态,计算出G0/G1%,S%及G2/M/%,了解细胞的增殖能力,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通常以S期细胞比率作为判断肿瘤增殖状态的指标。正常细胞具有较恒定的DNA含量,而细胞癌变过程中结构和/或染色体的异常是很常见的。这种变化在流式分析中以DNA倍体指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指数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交界瘤、间叶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指标。通过核酸染料标记DNA,并由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细胞各个时期的分布状态,计算出G0/G1%,S%及G2/M/%,了解细胞的增殖能力,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通常以S期细胞比率作为判断肿瘤增殖状态的指标。正常细胞具有较恒定的DNA含量,而细胞癌变过程中结构和/或染色体的异常是很常见的。这种变化在流式分析中以DNA倍体指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指数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交界瘤、间叶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指标。
流式DNA周期示意图 G0/G1静止期及合成前期 G2/M合成后期及分裂期 S合成期
样本制备 • 来源于血液、骨髓、体液、灌洗液、外科手术活检、细针穿刺物等的细胞都可用来做DNA分析。新鲜的、冰冻或固定保存的、或常规固定/包埋用于组织检查的样本均可。通常最好的结果来自新鲜或冰冻的标本。用组织切片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观察常规染色来选择感兴趣的区域,缺点是不能再用抗体染色来鉴别肿瘤细胞和正常基质细胞。
实体标本的单细胞制备 • 机械法:用剪刀、刀片剪切组织或金属网研磨获取完整的细胞。但该法获取的细胞数量少。 • 化学药品处理法:利用EDTA或Sodium citrate结合Ca2+或Mg2+等阳离子,破坏细胞间的连接或用Triton X-100、NP-40破坏细胞膜。该法只能取得细胞核,且易出现核凝集。 • 酶法:利用酶将细胞间的连接物水解,使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一般常用的为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该法也只能取得细胞核。
细胞浓度及质量要求 • 单细胞和核的最终浓度应约106/ ml。浓度太低,上机时样本的流速不得不提高,这样就会影响检测的CV。浓度太高,则可能导致染料的相对不足,最终使染色不饱和,同样影响CV和检测结果。 • 制备完成后的标本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其质量:细胞是否聚集或过多的碎片;大多数核有肿瘤样的外观(比如说,不是粒细胞)等。保证足够的肿瘤细胞含量;检测S%时建议的最小可接受比例是20%。
固定 • 常用70%的冰酒精固定单细胞悬液。应保证样本完全浸没在固定剂中置40C冰箱固定4小时上。 • 对于甲醛固定的组织切片,应注意甲醛会影响PI与核酸的结合。若同时使用抗体鉴别肿瘤细胞,应选择对抗原无损的固定剂。对许多细胞 表面抗原来说,固定只能在抗体标记之后进行。
染色 • 染料的选择取决于流式激光的配置。488nm的激光下应用PI(碘化丙啶),由于PI也与双链RNA结合,所以分析前样本应用Rnase处理。重要的是染料要足够,以保证饱和结合。PI的推荐浓度是至少20ug/106个细胞。其最佳浓度为50ug/106个细胞。在室温<200C下避光孵育30分钟,3小时内上机分析。
影响荧光染色的因素 • 温度:温度高于200C时,即出现温度淬灭。 • PH:PI在7.2~7.6,保持荧光染料分子与溶剂间的电离平衡。 • 荧光染料浓度:染料太少,结合不完全。染料过多,又会出现浓度淬灭现象。 • 固定剂:醛类固定剂会干扰插入性染料与核酸分子的结合,造成荧光发射强度减弱。 • 杂质:溴化物、碘化物、硝基苯、铁、银等,对荧光有淬灭作用。
DNA的参考标准 • 样本的倍体是根据二倍体细胞峰的标准来计算的。临床标本中常常有一些正常的二倍体核存在,可用来作为标准。但问题是如何判断哪个峰是正常二倍体细胞。事先加入标准参照细胞(如鳖或鸡红细胞)会有助于判断。特殊细胞类型的特异性抗体标记也有助于检出肿瘤群体。标准参照细胞应尽可能早加入标本,与样本一起制备。
DNA检测 • (1)DNA检测采用线性放大。应检查放大器的线性度(如用标准荧光微球、多倍体的肝细胞、有聚集体的固定的淋巴细胞、鸡和鲑鱼红细胞等)。 • (2)应每日通过检测标准微球或固定、染色的淋巴细胞的CV来检查仪器调校情况,此CV应<=2%。 • (3)DNA直方图的道数值应至少为512。应以正常二倍体细胞的G1峰位置来调节PMT电压值:G1峰道数应不低于最大道数的五分之一,即1024道时的200,512道时的100。
(4)阈值应设在DNA荧光参数上FL3 Peak 30-40。 • (5)所有的信号都应被收集,包括从二倍体G1峰道数值1/10处以上的碎片。 • (6)收集的细胞总数应在DNA直方图中足够提供10000个核(除外碎片)。DNA直方图越复杂,需要收集的细胞数量越多。若需报告S期数值,则S期区域至少应有100个细胞。 • (7)为获得最佳CV,流速应保持在低速(通常100-300个粒子/秒)。
多参数分析 • 尽可能地显示FSC vs SSC 的双参数图。碎片常常能被区分开来,用设门去除。制备较好的标本中,炎性细胞常可以和肿瘤细胞区分。 • 荧光素标记的抗体常被用来区分正常和肿瘤细胞。如上皮性肿瘤中可用抗cytoketatin的染色来鉴定上皮细胞;在非淋巴细胞肿瘤中,正常的炎性细胞可用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来区别;淋巴性肿瘤中则可根据肿瘤的分类选择合适的细胞表面抗原。 • 利用Ki67、PCNA来鉴别G0与G1期、G2与M期。
常用术语 •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变异系数。不同细胞群体DNA含量的细微差别可能有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 • DNA index(DI):DNA指数。DI指的是肿瘤样本G0/G1峰的平均荧光道数与正常人二倍体G0/G1峰的平均荧光道数之间的比值。 • Ploidy:倍体。原指染色体数目。流式中用来描述总的DNA含量。二倍体细胞有正常细胞的DNA含量但不除外染色体异常。
判断标准 组织标本: • DI=0.9~1.1 二倍体 • 其余为异倍体。(DI:0.85~0.9或1.1~1.15为近二倍体;DI>1.15为超二倍体;DI<0.85为亚二倍体。) • 但对于四倍体和G2/M期的判断,一般用G2/M占G0/G1的20%以上即算四倍体。
浆膜腔脱落细胞良恶性判断标准 1.出现DNA的非整倍体峰为恶性肿瘤细胞。 2.无明显的非整倍体峰,但有一突出的四倍体峰和大于15%的S期细胞,并伴有G0/G1期CV值大于9%为恶性肿瘤细胞。 3.无明显的非整倍体峰,但 G0/G1期CV值增大,并伴有大于10%~15%的S期和一个突出的四倍体峰,诊断为可疑癌。
结果报告 • 报告中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 • (1)DNA倍体,包括所有群体的DI; • (2)主要G1峰的CV; • (3)S期比例; • (4)必要的简单评价:如细胞数的不足、碎片较多、CV太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