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4.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0. 1. 2. 3. 4. 5.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4.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3.1 3.2 3.3 3.4 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UNIT 3 1 2 3 4 5 6 7 8 9. 3.4 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3.4.1 几何形体构成 3.4.2 抽象形体构成 3.4.3 装置观念构成.

delano
Download Presentation

4.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0 1 2 3 4 5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4.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3.1 3.2 3.3 3.4 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UNIT 3 1 2 3 4 5 6 7 8 9

  2. 3.4 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3.4.1 几何形体构成 3.4.2 抽象形体构成 3.4.3 装置观念构成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 3.4.1 几何形体构成 1.球体构成 1)多面球体构成; 2)球体弹性变化构成; 3)球体分割构成; 4)球体肌理与自裂构成 ; 5)相同球体多元构成; 6)球体空间层次构成; 7)不相同球体多元构成 2.立方体构成 1)单体变形构成 ; 2)单体分割构成 ; 3)单体增加构成 ; 4)方体组合构成 5)长方体组合构成 3.柱体构成 1)单元体的延伸和扭曲构成 2)多柱体组合构成 3)柱体切割组合构成 4)柱体附加变异构成 4.锥体构成 1) 角锥体变化构成 2) 角锥体与元柱体构成 3) 锥体综合构成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 2)球体弹性变化构成 运用物理现象使球体膨胀,产生张力感;重量下垂, 产生欲滴状、流出感,球体容重软化、产生肉体感等(图221)。 3.4.1.1 球体构成 (图221) UNIT 3 123 4 5 6 7 8 9

  5. 3)球体分割构成 保持部分球体圆弧面造型,进行部分多样切割, 既可模仿自然形态,蘑菇状、花瓣状等,又可 体现抽象的各种形态(图222)。 3.4.1.1 球体构成 (图222) UNIT 3 123 4 5 6 7 8 9

  6. 4)球体肌理与自裂构成 球体的表现可以粗糙凹凸,也可以光滑透明,产生不同感觉。 球体的自裂,如同果实成熟,形成内外对比。 5)相同球体多元构成 多个相同球体紧密、疏松组合构成如《链》(图223)。 3.4.1.1 球体构成 《链》(图223) UNIT 3 123 4 5 6 7 8 9

  7. 6)球体空间层次构成 以面的多层次组合形成球体空间如《冰凌花》(图224)。 3.4.1.1 球体构成 《冰凌花》(图224) UNIT 3 123 4 5 6 7 8 9

  8. 7)不相同球体多元构成 外用硬质铁丝做成空心球体,包容里面多面球体构成。如《怒》(图225)。 3.4.1.1 球体构成 《怒》(图225) UNIT 3 123 4 5 6 7 8 9

  9. 1)单体变形构成 为了使立方体形态变异更加丰富,让平面造型变为曲面 的造型效果,加工的手法有:转折、软化、扭曲、挖空、 倾斜等,产生动感赋予生命。变形时应注意软体造型的 动感和点、线、面基本元素的转折 衔接关系(图226)。 3.4.1.2 立方体构成 (图226)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0. 2)单体分割构成 立方体的分割是探索及发现立体形态的特征和内部结构 的空间变化关系。构成的形式有:造型外表的破坏和削 减,造成一种残像。 3)单体增加构成 为丰富造型,将简单的立体体块分解后再重组,产生新 的视觉效果。操作的手段有:堆砌、贴加、叠合、贯串 等添加形式。创作时要注意原形态与附加形的主次关系, 另外要考虑附加形的牢度(图227)。 3.4.1.2 立方体构成 (图227)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1. 4)方体组合构成 多个相同的立方体进行某种秩序的排列堆砌或者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复杂组合形成新的整体造型,还可以立方体为主与其他造型综合构成(图228)。 3.4.1.2 立方体构成 (图228)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2. 5)长方体组合构成 长方体竖立可以成为方柱体构成,也可以横向延长、软化、扭曲成波浪型,麻花型。可以不同方位、长短不一组合构成,也可以斜切、斜接变换方向交叉组合构成。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在雕塑与建筑上更能体现其价值(图229)。 3.4.1.2 立方体构成 (图229)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3. 1)单元体的延伸和扭曲构成 表现的特征是带有生命意识的“扭结”形状和“盘肠”形状(图230)。 3.4.1.3 柱体构成 (图230)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4. 2)多柱体组合构成 以相同的柱体不同方向排列成大小转折构成,如图231。 3.4.1.3 柱体构成 (图231)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5. 3)柱体切割组合构成 用塑料水管斜切与弯头组合,表现了一种摇摇欲坠的惊险感(图232)。 3.4.1.3 柱体构成 (图232)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6. 4)柱体附加变异构成 在柱体上添、挖、装配是又一种表现形式。这件作品是用现成品点线面的附加组合,表现的是一种仿原始人物生态,拟人似物的组合构成(图233)。 3.4.1.3 柱体构成 (图233)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7. 1)角锥体变化构成 《阳光海滩》(图234) 3.4.1.4 锥体构成 (图234)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8. 2) 角锥体与元柱体构成 《嫣红》(图235) 3.4.1.4 锥体构成 (图235) UNIT 3 123 4 5 6 7 8 9

  19. 3) 锥体综合构成 《争妍》(图236) 3.4.1.4 锥体构成 (图235)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0. 3.4.2 抽象形体构成 造型上除了几何形体的组合构成外,还有其它各种形态的综合构成。这些构成 表现丰富、形式多样,还融合了造型之外的光学、力学、材料学、心理学等领 域。所以,本章节把这些构成形式统称为“抽象形体构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 面: 1.动态构成 2.力学构成 3. 空洞构成 4. 空间构成 5. 仿生构成 6. 软雕塑构成 7. 光立体构成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1. 具体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a.支撑力臂式, b.盘旋滚动式, c.悬挂风动式 (图237~240)。 ) 3.4.2.1 动态构成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2. 具体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a.支撑力臂式, b.盘旋滚动式, c.悬挂风动式 (图237~240)。 ) 3.4.2.1 动态构成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3. 1) 重力下坠 这是以庞大的物体坠落的形式,比如大块山石滚落,下面只有几根小树枝的支撑顶住,或者是几根树枝将几块石头夹在中间,造成一种危险的心理震动感觉(图241)。 3.4.2.2 力学构成 (图241)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4. (图242) 2) 拉力破坏 表现在物体断裂破坏时,而其中还有一点连接,让人感到即将断裂分离,有种“藕断丝连”的视觉冲击力(图242)。 3.4.2.2 力学构成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5. 3) 不稳定接点 这种表现方式是让物体放置时接触地面的基点小或是倾斜欲坠。比如埃及金字塔,方锥体造型可以牢固万年,如果将造型翻转倒置,尖点朝下,就可想而知了。再如,杂技演员不断叠加椅子倒立,椅子的整体斜度呈45°角,就像比萨斜塔一样,视觉上造成失去重心平衡,让人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图243)。 3.4.2.2 力学构成 (图243)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6. 1)封闭的空洞构成它具有触发知觉的投射功能(图244)。1)封闭的空洞构成它具有触发知觉的投射功能(图244)。 3.4.2.3 空洞构成 (图244)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7. 2)半封闭空洞构成是实体占领空间视知觉的虚拟补充(图245)。2)半封闭空洞构成是实体占领空间视知觉的虚拟补充(图245)。 。 3.4.2.3 空洞构成 (图245)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8. 3)多形态空洞构成是单一形象的反复,形成视觉的引力作用,具有独特的通透空间作用(图246)。3)多形态空洞构成是单一形象的反复,形成视觉的引力作用,具有独特的通透空间作用(图246)。 3.4.2.3 空洞构成 (图246) UNIT 3 123 4 5 6 7 8 9

  29. 1)界定性空间 以实体结构为坐标,与周围空间的视觉形成界定范围,造型与周围环境融合一起(图247)。 3.4.2.4 空间构成 (图247)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0. 2)指向性空间 通过造型实体向空间伸展,它的构成方位可以是全方位的指向(图248)。 3.4.2.4 空间构成 (图248)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1. 3)增殖性空间 是一种空间不断扩展、增大的心理,一种量感的增加繁殖,就如同母鸡下蛋一般。空间是一切艺术设计领域的课题,它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也是多层次的(图249)。 3.4.2.4 空间构成 (图249)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2. 1)直接仿生构成 《拉弓人》(图250)用金属件及螺丝焊接而成,点线结合,直接模仿拉弓人物的造型,形态逼真。 《呐喊》(图251)是模仿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画中的呐喊人物,用拆卸的自行车零件构成。 3.4.2.5 仿生构成 《拉弓人》(图250) 《呐喊》(图251)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3. 2)间接仿生构成 《二师兄》(图252)是对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神态的间接模仿。 3.4.2.5 仿生构成 《二师兄》(图252)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4. 2)间接仿生构成 《小丑表演》(图253)造型虽然没有手脚的构造,但仍感觉到是杂技团中骑单轮的小丑。 3.4.2.5 仿生构成 《小丑表演》(图253)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5. 2)间接仿生构成 《画家》(图254)表现的是画家在画布前审视的举止表情。简单的结构,采用的也是间接构成的手法。 3.4.2.5 仿生构成 《画家》(图254)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6. 2)间接仿生构成 《童年》(图255)表现的是儿童面部神态和稚拙的举止。 《牛头》(图256)是受毕加索“公牛头”的启发,用树枝草绳扎成。 3.4.2.5 仿生构成 《牛头》(图256) 《童年》(图255)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7. 1)硬性软材构成、 就是用软材料包裹在硬性材料外面或是将软材料贴在墙上和板上(图257)。 3.4.2.6 软雕塑构成 (图257)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8. 2)弹性软材构成是利用软材料的悬垂性和弹性拉2)弹性软材构成是利用软材料的悬垂性和弹性拉 力进行造型(图258)。 3.4.2.6 软雕塑构成 (图258) UNIT 3 123 4 5 6 7 8 9

  39. 3)复合软材构成既有硬质材料又有软性材料综合使用(图259、260)。3)复合软材构成既有硬质材料又有软性材料综合使用(图259、260)。 3.4.2.6 软雕塑构成 (图259) (图260)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0. 归为两类:一类称光体固定构成,意指发光体依附造型本身,固定不动。另一类称投射动感构成,使光体以发射、交叉形成,并带闪烁动感变化,比如烟火、喷水柱等 3.4.2.7 光立体构成 (图261) (图262)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1. 3.4.3 装置观念构成 装置艺术主要特点有以下一些: a.首先,它是三维立体的造型艺术并包括了空间环境艺术; b.能自由综合使用雕塑、建筑、音乐、戏剧、文学、哲学等各种门类; c.观众可参与介入,借物体形成观念传出; d.不受形式限制,从实体到空间,从室内到户外自由构成; e.由废品简便构成形式,给观众带来思考、震惊和兴趣。 下面列举一些装置艺术作品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图265) (图265)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2. 3.4.3.1 成品装置构成 《贞烈》(图264) 《时间的记忆》(图263)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3. 3.4.3.1 成品装置构成 《以石击鸟的人》(图266) 《冲出牢笼》(图265)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4. 3.4.3.1 成品装置构成 《再见,时光》(图268) 《流》(图267)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5. 3.4.3.1 成品装置构成 《争》(图269)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6. 《流年》(图270) 《隐士》(图271) 3.4.3.1 成品装置构成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7. 3.4.3.1 成品装置构成 《生活》(图272)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8. 3.4.3.2 室内装置构成 《折光》(图273) 《寻》(图274) UNIT 3 123 4 5 6 7 8 9

  49. 3.4.3.2 室内装置构成 《海洋报告》(图275) 《共处一室》(图277) UNIT 3 123 4 5 6 7 8 9

  50. 3.4.3.2 室内装置构成 《张力》(图281) 《遮》(图282) 《交与错》(图280) UNIT 3 123 4 5 6 7 8 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