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537 Views
理想體重的判定 Ideal Body weight. 體重=脂肪 +淨體重. 36%. 必須脂肪 essential fat 男生約 3%, 女生約 12% 。 身體正常運作所需 。 主要位於肌肉、神經細胞、骨髓、腸道、心臟、肝臟與肺臟 。. 儲存脂肪 storage fat 主要儲存於皮膚下方的脂肪細胞與圍繞在身體主要器官 。 具有保溫、能量代謝與防震作用 。 男生傾向儲存脂肪於腰部 , 女生於臀部與大腿部位 。. 身體總脂肪含量 TOTAL BODY FAT. 傳統身高體重測量法 (Height/Weight Chart)
E N D
理想體重的判定 Ideal Body weight
體重=脂肪 +淨體重 36%
必須脂肪essential fat 男生約3%,女生約12%。 身體正常運作所需。 主要位於肌肉、神經細胞、骨髓、腸道、心臟、肝臟與肺臟。 儲存脂肪storage fat 主要儲存於皮膚下方的脂肪細胞與圍繞在身體主要器官。 具有保溫、能量代謝與防震作用。 男生傾向儲存脂肪於腰部,女生於臀部與大腿部位。 身體總脂肪含量TOTAL BODY FAT
傳統身高體重測量法 (Height/Weight Chart) 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BMI)=體重(kg) ÷ 身高2(m2) 身體脂肪測量法 (Body Composition) 腰圍、臀圍測量法 (Waist/Hip) 評估理想體重的方法
傳統身高體重測量法 • 男生:【身高(公分)-80】*0.7 • 女生:【身高(公分)-70】*0.6 • 標準體重超出標準體重10%↓ • 過重體重超出標準體重 10% 〜 20% • 肥胖體重超出標準體重20%↑
身體質量指数(BMI)(kg/m2) 體重過輕 BMI < 18.5 18.5≦BMI<24 正常範圍 異常範圍 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衛生署資料)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身體質量指數(BMI) *BMI不適用於未滿18歲的青少年、孕婦及哺乳婦、老年人、運動員
如何計算自己的BMI? • 舉例1﹕一個人身高170公分體重70公斤 BMI = 70 / 1.7*1.7 = 24.2 根據以上的原則屬於體重超重 • 舉例2﹕一個人身高170公分體重90公斤 BMI = 90 / 1.7*1.7 = 31.1 根據以上的原則屬於肥胖
2005~2008國人身體質量指數調查 資料來源: I:\專題\2005-2008 國人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狀況 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mht
身體脂肪測量法 (可用簡易型體脂計测試) 女性(15〜39歲) 男性(15〜39歲) 體脂率14〜20→偏瘦(Slim) 體脂率21〜25→正常(Normal) 體脂率26〜31→稍胖(Over a little) 體脂率32〜38→肥胖(Over weight) 體脂率11〜17→偏瘦(Slim) 體脂率18〜23→正常(Normal) 體脂率24〜29→稍胖(Over a little) 體脂率30〜36→肥胖(Over weight) 女性(40〜55歲) 男性(40〜55歲) 體脂率15〜21→偏瘦(Slim) 體脂率22〜26→正常(Normal) 體脂率27〜32→稍胖(Over a little) 體脂率33〜39→肥胖(Over weight) 體脂率12〜18→偏瘦(Slim) 體脂率19〜24→正常(Normal) 體脂率25〜30→稍胖(Over a little) 體脂率31〜37→肥胖(Over weight)
如何透過體脂肪百分比計算出合適自己的理想體重?如何透過體脂肪百分比計算出合適自己的理想體重? • 舉例: 體重 72.6公斤, 體脂肪率 30%, 欲降低體脂肪率至22%,請問合適體重應該是多少? 1.72.6 x 30% = 21.8 公斤 2.72.6 – 21.8 = 50.8 公斤 3.50.8/(1.0-.22) = 65.2 公斤 4.大約需減少幾公斤脂肪 ?
腰圍臀圍測量法 腰围 男性:≧90公分(约35.5吋) 女性:≧80公分(约31吋) 腰臀比 男性:>0.95 女性:>0.85 當腰臀比超出0.95(男性)、0.85(女性),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 軀幹型肥胖
你屬於哪種體型呢? • 蘋果型肥胖 脂肪多分佈於上半身及腹部,所以看起來像是蘋果的外型,也稱為「中廣型肥胖」,常見於中年男性。 • 西洋梨型肥胖脂肪多分佈於下半身、腿及臀部,外觀上看起來就像是個西洋梨,也就是「下半身肥胖」,較常見於中年及產後的婦女。
台灣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過重 + 肥胖 肥胖定義 台灣膳食營養狀況調查(1980-81) (8-12歲) 男9-11.3% 男5.6-15.7%青少年體重平均值±10%~±20% 女5.4-12.6% 女6.9-15.4% (12-15歲) 男13%,女11.3% 男12.4%,,女10.1% 台灣膳食營養狀況調查(1986-88) (6-12歲) 男9.1-16.4% BMI=22 女8.8-15.5%理想體重>10%過重 (12-15歲) 男10.9%,女13.1% 男14.8%,,女11.1%理想體重>20%肥胖 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93-96) (2-18歲) 男11%,女 9% 男9%,女 9% BMI (12-15歲) 男11.6%,女%10.2% 男16.4%,女11.1% 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97-2002 ) (6-12歲) 15%(男15.5%,女14.4%) 12%(男14.7%,女9.1%) BMI 國民中小學學生健康狀況調查(教育部 93-94學年度) (6-12歲) 93學年 12.7%(男14.09%,女11.40%)11.5%(男13.73%,女9.32%)BMI (6-12歲) 94學年 15%(男15.85%,女14.02%)10.3%(男10.92%,女9.73%) BMI : 過重 >85th percentile ; 肥胖 >95th percentile
台灣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1993-96(第三次國民營養調查)*# 18-20% 2001-02(第四次國民營養調查)*# 27% 2004-5(教育部資料)# 24% 2005-6(教育部資料)# 25% *行政院衛生署,每五年進行一次的全國營養健康調查 # 兒童肥胖定義BMI : 過重 >85th百分比 ; 肥胖 >95th百分比
年齡 男生 女生 2007年修訂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BMI≧)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BMI≧) 2 14.6-17.2 17.2 18.0 14.3-17.0 17.0 17.9 3 14.2-16.8 16.8 17.7 14.0-16.8 16.8 17.8 4 14.0-16.7 16.7 17.6 13.9-16.9 16.9 18.0 5 14.1-17.1 17.1 18.4 13.9-17.2 17.2 18.5 6 14.4-17.8 17.8 19.7 14.2-17.6 17.6 19.4 7 14.7-18.6 18.6 21.2 14.4-18.0 18.0 20.3 8 15.0-19.3 19.3 22.0 14.6-18.8 18.8 21.0 9 15.2-19.7 19.7 22.5 14.9-19.3 19.3 21.6 10 15.4-20.3 20.3 22.9 15.2-20.1 20.1 22.3 11 15.8-21.0 21.0 23.5 15.8-20.9 20.9 23.1 12 16.4-21.5 21.5 24.2 16.4-21.6 21.6 23.9 13 17.0-22.2 22.2 24.8 17.0-22.2 22.2 24.6 14 17.6-22.7 22.7 25.2 17.6-22.7 22.7 25.1 15 18.2-23.1 23.1 25.5 18.0-22.7 22.7 25.3 16 18.6-23.4 23.4 25.6 18.2-22.7 22.7 25.3 17 19.0-23.6 23.6 25.6 18.3-22.7 22.7 25.3 18 19.2-23.7 23.7 25.6 18.3-22.7 22.7 25.3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Based on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2006 & Chen, et al.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