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SA 2201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Labour and Employment

SA 2201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Labour and Employment. Dr. Wong Hung Division of Social Studies http:/personal.cityu.edu.hk/~scwh. 失業問題嚴重. 香港失業狀況在九十年代初期開始輕微但持續地惡化,至 95 年開始明顯升上自 1980 年以來的歷史紀錄 3.1% ,開始引起社會對失業的關注。 96 年失業狀況稍為好轉,但 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爆化,本港的泡沫經濟爆破,結構性及周期性因素的結合,令失業情況迅速惡化. 失業問題嚴重.

eyt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SA 2201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Labour and Employmen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A 2201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Labour and Employment Dr. Wong Hung Division of Social Studies http:/personal.cityu.edu.hk/~scwh

  2. 失業問題嚴重 • 香港失業狀況在九十年代初期開始輕微但持續地惡化,至95年開始明顯升上自1980年以來的歷史紀錄3.1%,開始引起社會對失業的關注。 • 96年失業狀況稍為好轉,但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化,本港的泡沫經濟爆破,結構性及周期性因素的結合,令失業情況迅速惡化

  3. 失業問題嚴重 • 99年第一季失業率躍升到6.2%的高峰,失業人數達21萬。期後慢慢回落,到2000年7-10月下降至4.8%水平 • 但2001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放緩,加上九一一事件的打擊,全球及香港經濟急速下滑,2001年十一月失業率重上5.8%的高水平,失業人口再次超過二十萬的大關,到2002年十一月至一月,失業率急升至6.7%,近二十二萬人失業 • 不過,由於官方的失業統計傾向將長期失業者如老人,家庭主婦及殘疾人士,界定為「經濟非活躍人口」,不少失業者處於隱性的失業狀況,真正的失業人數比官方的數字更大

  4. 失業的三項標準 • Age >= 15 • No work • No work for pay or profit ( 7 days before survey) • 1 hour work principle • Available to work ( during 7 days) • Seeking work (30 days)

  5. 失業問題嚴重

  6. 青少年失業突出 • 青年失業率的急速上升最引人注目。在1996年,15至19歲的青年中,男性的失業人數只有6,000人,但到1999年卻大幅增加至12,400人,增幅高達106.7%,而該組別的失業率亦由12.7%激增至27.7%,即每十個15-19歲男青年之中,便有接近三人失業。 • 在同一年齡組別中,女性的失業情況只比男性稍好。女性的失業人數則由1996年的4,600人增加至1999年的9,200人,增幅亦高達100%,失業率則由12.3%激增至26.1%,亦是每十個15-19歲女青年之中,接近三人失業,情況同樣非常嚴重

  7. 現時勞工現況及問題 • 二零零零年的經濟復並未能帶來基層市民的生活改善是由於香港經濟出現二元化,邊緣勞工數目進一步增加。可是政府的勞工政策並未能針對有關問題,對症下藥。無論是基層的非技術勞工或中層的技術勞工均面對邊緣化的威脅。不幸「被開刀」的勞工要面對裁員、減薪、減福利及開工不足的衝擊;但仍在職的勞工的處境也不見得很好,很多時要兼顧被解僱員工的工作量,所以面對工時及工作量大幅增加、而且更被僱主要求需要「一技多能」協助處理不同的工作。

  8. 經濟二元化 (dual economy) • 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大城市均面對著收入不均、工作機會及職位穩定性下降等可統稱為經濟二元化(polarization)的問題。 • 香港作為全球化下的世界城市(world city) 之中亦不能倖免地也面對著這些問題。 • 各世界城市以及香港出現「都市貧窮」的原因

  9. 經濟二元化 : 二元的勞動力市場 • 科技發展以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引致經濟轉型,更將工作市場以及勞動人口分割成為一個核心(core)以及一個邊陲(peripheral)的二元化勞動市場(polarized labour market), • 在核心的勞動市場中,勞工通常擁有較高教育水平、報酬及職位穩定性;而在邊陲的勞動市場,勞工的教育水平、報酬及職位穩定性均較低。(Sassen, 1998 ; Wong 1997 )

  10. 經濟二元化: 非工業化 • 在轉變成為一個後工業化的城市過程當中,低教育水平人士因非工業化的發展而更加窮困。非工業化而形成的結構性失業,打擊了在傳統製造業工作的藍領工人的生計。(Lui and Chiu, 1993 ; 呂大樂及黃洪, 1995 )

  11. 經濟結構轉型 • 經濟結構轉型是造成勞工經濟去權的重要原因。自八十年代初開始香港製造業的生產性工序快速遷移到中或大陸及東南亞,造成大量製造業工人失業 • 自1986年開始,製造業的工作人口便由九十四萬多人(佔全港工作人口35.8%)持續下跌,到1996年製造業只剩下五十七萬多人(佔全港工作人口18.9%) • 十年間製造業共淘汱了三十七萬多人,佔全港工作人口的比例下降了近17%。

  12. 製造業工人的困境 • 受打擊最大是長期在製造業工作的體力勞工,包括中老年的男性技術及非技術工人,以及女性的操作工,這些工人面臨裁員及關廠的威脅,出現失業、開工不足及提早退休的狀況。 • 多流入低職級、低工資的服務業工種。限於他們的工作經驗、年齡和學歷,他們多數缺乏條件轉當文職工作,很多時候能夠在服務業內找到工作,維持原來收入者,已經是比較幸運的了。 • 不少制造業的藍領工人--尤其是中老年及女性工人--更面對失業的困境。

  13. 邊緣勞工的出現 • 被迫轉到低檔的服務業去,成為一批「服務業無產者」,困在低工資和缺乏保障的「次等勞動市場」裏面。 • 較難向上流動而離開原來的階級位置。法利用轉型的機會來得到更好的工作,而事實上現實情況往往更是推他們到一個邊緣的位置。 • 勞動階層更多機會受到工業意外、職業病的打擊、或因住天台屋、板間房而受舊區重建影響、或因回內地結婚而知如何處理家人團聚所帶來的壓力。這些困難往往接二連三出現。

  14. 經濟二元化: 靈活管理文化 • 政府和私人企業採用不同的彈性管理(flexible management)方法,透過僱用兼職、臨時替工、短期合約的工人 • 以及以外判的手法轉而使用承包制下的工人,令傳統可以透過年資而可以逐步在公司或行業中內部上升的內部勞動市場(internal labour market)逐步消失。 • 內部勞動市場的崩潰,同時降低了低技術及低教育水平的僱員者對工作的穩定性,亦同時令僱員喪失了對工作的安全感。(Hakim, 1995 ; 黃洪, 1999)

  15. 經濟二元化 : 社會排斥 • 經濟發展亦不一定會改善低收入人士的生活。在經濟低或負增長時期,那些弱勢社群很容易會因失去工作,而基於被歧視及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等原因,她/他們亦無法再次進入勞動市場,而最終變成長期失業者。 • 在高增長的時期,即使她/他們可免於失業,其實只能在低薪酬的勞動市場中找做散工、兼職及臨時的工作。而且快速的經濟發展更容易造成高通脹,他們的名義工資或有提高,但實質工資並不一定有真正的增長。(黃洪及李劍明, 2000 )

  16. 二元經濟與二元勞動力市場 • 總括而言,在經濟轉型的壓力下,勞動市場被分割為兩個不同部分。一個是以高收入、高技術,擁有知識基礎勞工的「優等勞動市場」(primary labour market);而另一個則是以及以低收入、低技術和低知識基礎勞工的「次等勞動市場」(secondary labour market)。這分割的過程進一步加劇了既有的經濟二元化的情況,令都市貧窮的問題更加顯現出來。

  17. 對二元勞動力市場的微觀解釋 • 微觀分析:認為職業流動主要是由個人特性來決定的。 • 身份達成理論(status attainment theories)認為個人的家庭背景(如父親的教育和工作)和社會經濟資本(如本身的教育水平或第一份工作)是決定一個人現時職業地位的最重要因素(Sewell and Hauser 1980 ; (Trieman 1977)。 • 「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 theories)則認為教育水平、工作經驗和訓練是最重要的因素去決定勞工的工資水平、工作流動性及職位穩定性(Becker 1975)。 • 「社會資本理論」(social capital theories)則提出除了人力資本外,個人的社會網絡即其社會資本亦是決定勞工勞動結果的重要因素(Granovetter, 1995 ; Coleman, 1988)。

  18. 對二元勞動力市場的微觀解釋 • 上述微觀的理論預設假定了勞動市場是同質的,即個人若能提昇自己的資產或生產力,便能在工作階梯攀上較高位置。工作的競爭就是以個人的技能或特定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為準則。 • 根據這樣的看法,全球一體化和經濟改組引發了都市貧窮的原因是,對窮人的訓練或社會資源不足,使他們不能迎合新的經濟環境。而解決的方法將會集中在如何為這些人提供足夠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支援系統。這亦是香港政府現行面對結構性失業及貧窮勞工問題所採取的政策。

  19. 宏觀解釋: Segmented Labour Market Theory • 勞動市場是分開為若干部分,而每部份在決定勞動結果時均有其獨特結構。 • 經濟中好與壞最大的區別在於職位本身,而非個人的技術水平或生產力。 • 區別勞動市場的結構因素遠比說明勞動結果的個別工人的特性重要(Doeringer and Piore, 1971 ; Althauser and Kalleberg 1981 ; Granovetter 1981)。

  20. 宏觀解釋: Segmented Labour Market Theory • 低工資的勞動市場結構上有別於其他勞動市場,如專業人士市場或其他高工資勞動市場。 • 勞工在低工資勞動市場與其他市場之間的流動是較罕見的。 • 對城市貧窮,這理論的另一啟示是任何結構因素導致低工資勞動市場收縮或擴大時,會直接影響低工資工人的生活。

  21. 香港的層級化勞動力市場情況 • 有時候雖然整體經濟仍有增長,但當低工資勞動市場處於收縮的狀況時,次等勞動力市場的低工資勞工生活不但未能改善而且更會下降。 • 這亦是香港在九十年代出現結構性失業情況後的寫照。由於香港有大量低薪低技術勞工的供應,所以引致次等勞動力市場的實際工資下降及提高了在次等勞動力市場中失業,開工不足和兼職就業的情況。 • 我們若要了解近年香港勞動力市場變化及檢視香港勞工政策能否有效回應有關變化,便必須理解香港經濟二元化及分割勞動力市場的導至大量邊緣勞工出現的情況。

  22. 層級化勞動力市場 • 香港勞動力市場過去一直利用社會上存有的分層如性別、種族去分割勞動力市場使之層級化(Segmented Labour Market),例如女性、新移民便被介定去擔任低技術、低工資的工種。而資方亦利用分而治之的策略達到易於管理的目的。 •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1999)一份研究發現,年青人、中老年勞工、婦女勞工及新移民受失業的影響很大(陳錦華及王志錚:1999:23)。受訪者有46.8%在過去2年曾失業2次或以上,63%失業達半年以上。

  23. 邊緣勞工的增加 • 自90年代起,香港的就業階梯出現了比以往更明顯的分隔現象,工人的階層向上流動的可能性,比起40至80年代大大降低,而成為失業、半失業者及貧窮勞工的向下流動機會則大大增加。 • 在全球化經濟下的政府功能的角色的萎縮,政府大力推行私營化及非公營化,亦縮減給付勞工的社會工資,削減社會福利及社會服務的開支。

  24. 邊緣勞工的增加 • 公營部門及私營企業則多實行「靈活管理」(flexible management)企管策略。透過外判及外發工序,聘用更多合約、臨時及兼職的員工;割斷與原有僱員的僱佣關係等等的造法,加速了勞工的邊緣化。 • 香港的資本仍繼續透過工序外移或輸入勞工的辦法,將維繫環境生態、勞工家庭的再生產成本(reproduction cost)等社會成本外移,亦加深了勞工邊緣化的危機。

  25. 黃洪及李劍明(2000) • 邊緣勞工的數目由96年的45萬增加至99年的64萬,四年期增幅高達45%。在1999年,每五名勞動人口中,便有一人是邊緣勞工。 • 99年三十二萬名貧窮邊緣勞工中,其工資均低於月入4500元,其中有七萬人(21.6%)的每月收入低於3,000元;而這些貧窮邊緣勞工的工作時間亦非常長,有十八萬人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 • 邊緣勞工的數目並不會因為經濟復甦而減少。從96至97年的數字來看,在這段期間,香港的經濟正處於高速增長中,但邊緣勞工的數字不跌反升。

  26. 貧窮勞工出現的背後原因 • 以「去權」(disempowerment)的角度來理解貧窮現象。所謂「去權」,就是社會裏某些社群因為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未能保護及運用一些他們有權享用的社會資源 • 例如基本的居住條件、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教育及技術的訓練、接收資訊的條件等--以至無法維持經濟獨立,進而陷於貧窮的狀態。

  27. 經濟政治及社會的去權 • 經濟:是指一些人無法隨其意願而調配時間參與工作(如單親家庭)或因環境變動而令其技能失去市場價值(如前製造業工人)。 • 社會:包括喪失了居住的基本條件、家庭或社交生活中的支持網絡(如露宿者)、接收資訊的條件(如殘疾人士)。 • 政治:一般低收入住戶都因為經濟壓力而難於抽身參與政治。由於缺乏政治動員的資源,他們往往在面對社會問題(如城市重建時)顯得無能為力,難以政治的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利益。

  28. 勞工政策 • 香港政府公開的勞工政策是「務求香港在僱員安全、健康和福利方面,能夠和其他處於相若經濟發展期的鄰近國家,有大致相同的水平。」 • 策略是透過勞工立法及勞工服務來推行。財政安排是透過勞工立法要求僱主負擔勞工福利的開支。政府本身提供的勞工服務方面,開支一直處於非常低的水平。在99/00年度,勞工處的經常開支是七億七千九百萬元只佔政府經常總開支的0.4%。

  29. 勞工服務 • 勞工服務包括由政府及法定機構包括勞工處、職業安全及健康局、職業訓練局、及僱員再培訓局等提供的各項制度化服務,以及非政府機構包括福利機構,勞工團體及工會提供的服務 • 政府勞工服務其基本目標是為香港的勞動力市場提供充足及適當的人力供應,以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例如在一九九六年港府發表的<<就業政策大綱>>提出政府在勞工政策方面的目標是「善用香港的人力資源;促進工作場地的安全和工人的健康;使香港擁有受過優良培訓的工作人口,並提高他們的技能;建立和維持融洽的資關係;保障和改善僱員權益,以激勵他們的士氣;促進工作人口的福利,以及協助求職者尋找工作」

  30. 政府的勞工服務 • 勞資關係:協助處理糾紛及諮詢 • 保障勞工法定權益 • 就業介紹及輔導 • 職業安全及健康 • 人力資源及職業訓練 • 再培訓課程

  31. 政府無力的失業對策 • 九九年特首的施政報告中只提出加強協助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增加基建,加強再培訓的工作及推行面對失業青年的展翅計劃等零散、無力及回應性的措施。 • 明顯地港府缺乏一套長遠的經濟人力政策,透過積極勞動力市場的政策及措施,來解決失業問題。 • 反映政府緊抱著過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並未實行以就業為中心或就業優先的政策

  32. 服務業外移對中產階級的影響 • 在二零零零年繼匯豐銀行之前公布會將行政中心由香港遷往廣州。擁有一萬四千名僱員的電訊盈科﹐亦會將僱有二千人的客戶服務中心逐步北移以減省開支﹐從八月起會先將二百人遷至廣州工作﹐並陸續在內地招聘人手。 • 隨著長途電訊的價格下降,以及國內人才水平的提高,香港的金融業或電訊業開始有條件並積極地將勞動力密集的工序分拆及北移,以減低成本。 • 八十年代香港製造業將生產線北移後,服務業成為吸納新勞動力的主要行業,亦是中產階級賴以晉升的行業。但現時服務業亦開始北移,大型企業開始裁員,首當其衝是中下層的技術及文職人員。

  33. 對中產階級的影響: 回國內工作 • 這些人員本來以為只有製造業的工人才會面對職位被國內工人替代的情況,連技術及文職人員也會被國內的白領替代,是他們始料所不及。 • 面對職位外移的內部趨勢,香港中產階級若要繼續生存或保持自己的位置,最現實的辦法是要接受公司的指浱,到公司國內的部門及辦事處工作,負責指導及訓練國內的員工,令有關工序的外移能夠順利過渡。 • 但過去香港製造業中督導工亦出現同樣的情況,他們的經驗經已指出,國內的管理人員能於短期內掌握有關的知識及技術,在三數年後這些中層的管理工作港人亦無法保留。

  34. 對中產階級的影響: deskilling & degrading • 科技的應用亦會替代大量中下層的技術及文職人員。 • 銀行櫃員機替代櫃員的例子,大家已耳熟能詳。但近年萬維網的興起,更加快有關步伐,網上銀行、網上股票買賣均進一歩減少金融業的中層技術及文職人員的需求。 • 電子商貿及政府服務電子化在香港才剛剛起步,未來對貿易及政府中的文職人員肯定會有更大的替代作用。 • 面對這樣的處境,中層的技術及文職人員,不單要過緊日子,更可能要面對「非技術化」(deskilling)及「降級化」(degrading)的情況。

  35. 輸入內地專才 • 政府認為人才不足是香港經濟發展向知識型經濟及高增值方向發展的主要樽頸,而輸入國內人才則是最有效及最快捷的解決方法。 • 政府早於1999年12月便推出「輸入優秀人才計劃」即俗稱「輸入優才」計劃,當時計劃設有1000個名額,但計劃的反應欠佳。截至2001年8月31日,政府只共接獲569份申請,成功批出的申請只有174份。 • 由於有關計劃要求優才要有博士學歷或在業內有特別經驗,國內擁有這樣資歴及經驗的人士亦非常吃香,而香港對技術開發的支援及面對中國加入世貿發展的潛力相對國內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遜色,所以有能力有背景的專才多寧願留在國內發展而不選擇來港。

  36. 輸入內地專才 • 政府輸入內地專才的主要理據是根據人力資源推算報告,勞動市場在今後五年會出現高學歷人士供不應求的問題,差額高達十二萬名。 • 為了要確保社會在中短期有足夠而合適的人力資源,政府重新實行「輸入內地專業人才計劃」。僱主可以在特定行業輸入內地專才,初期只會容許僱主輸入資訊科技及財經服務方面的專才; • 但與「輸入優秀人才計劃」不同要求輸入的專才負責公司營運的工作,對公司的業務作出即時貢獻,而非擔任創新及研究工作,而且輸入人數不設上限。 • 政府亦容許在本地大學修讀學位課程而又符合資格的內地學生,畢業後留港工作。

  37. 輸入內地專才 • 在二零零一年六月開始推行輸入內地專才計劃,至九月份共收到159份申請,并已批出60份。 • 其中以IT資訊科技專才佔最多。有本港業者認為,這個反應已不算差,因為資訊科技界在經濟環境轉差情況下,已有裁員壓力,所以有關計劃的吸引力大減。 • 人力資源的推算可能有巨大誤差,有關計算未必計算未來回流移民及學生可能增加的趨勢。政府一再強調計劃輸入內地專才不會影響本地專才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及工資水平。

  38. 輸入內地專才 • 但有關計劃明顯增加了中層管理及技術專才的供應,而且名額不限,又減低申請手續的要求。長遠來說供應大增必然會拉低香港勞動力市場中層管理人員的工資。 • 由於國內的工資仍較本地工資低,國內專才較容易接受較低的工資。這亦是對僱主聘請有關國內專才的最大吸引力,所以本地專才面對被替代的危機, • 在初期本地專才亦會擔任指導教育的工作,但日後正如過去到國內擔任指導工的製造業技術工人,最後亦會遭淘汰。 • 政府未曾解釋有何機制保證上述情況不會出現

  39. 香港勞工的現況及問題 • 最擔心的是失業及低工資的問題。面對長期失業、開工不足及工資下降的壓力,不少工友感到生活擔子愈來愈沉重,造成不少家庭及社會問題。 • 生活在赤貧的勞工的數目愈來愈多,其生活素質亦愈來愈差 • 貧窮的勞工未能分享其所創造的財富;以至被剝奪了獨立地維持經濟生活的條件,造成他們無法再有效地參與各種經濟生活,以及由於收入低微而令其生活缺乏尊嚴和低於社會認可的基本標準

  40. 輸入內地優才 • 在2000年11月政府公佈的2005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為再次輸入優才造勢。 • 政府估計在2005年技術較低工人的需求有所放緩。推算初中及以下程度工人將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在2005年的過剩人數約為136,700名,相當於該教育程度人力供應的11%。 • 高中程度的人力差額,推算也會出會出現過剩現象,所涉及的人數為15200名,相當於該育程度人力供應的1%。 • 技工程度的人力供應亦會有過剩,數字為7400名及23%。

  41. 輸入內地優才 • 專上程度的人力會出現供不應求情況,短缺人數為85,500名,相當於該育程度人力供應的16%。 • 學位程度的人力亦會有短缺現象,相應數字為31,400名及6%。 • 在這推算報告發表不久後,特首便提出考慮應吸引國內優才來港,作為短期方案來解決上述教育程度人力供應不足的問題。估計政府會進一步放寬優才來港的資格,及增加有關名額。

  42. 展翅計劃 • 99年青年失業問題非常嚴重。教統局因此舉辦‘展翅計劃’﹐希望給他們在正式工作前能有職業訓練和實習的機會。該計劃亦能鍛煉青年的領袖才能﹑人際關係﹑電腦使用等。 • ‘展翅計劃’共分四個單元﹕第一個是領導才能﹑紀律及團隊精神的訓練﹔第二個是求職和人際技巧訓練﹔第三是應用電腦技術訓練﹔最後是職業技能訓練。其中職業技能訓練涵蓋電器﹑成衣﹑銀行﹑零售等多個行業。這些培訓班為期由一星期至十九個星期不等。

  43. 展翅計劃 • 參加者可以選擇一個單元其中一科學習﹐或可以一次過選擇四科﹐由政府決定如何篩選。共有五十二間參與機構提供約二萬五千個職業培訓學額﹐共提供六項職業訓練,如文職﹑銷售技巧﹑酒店服務﹑資訊科技﹑髮型助理及美容助理等。另有二百六十六個機構願意提供七千四百一十九個實習名額。

  44. 對展翅計劃的評論 • 展翅計劃未對青年失業原因及對策作出認真的分析。香港有關青年失業的研究多從青年人的個人層面出發主要集中失業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僱主聘請青年員工時的考慮。 • 其實在考慮對策時更應注視勞動力市場的結構變化對青年失業問題的影響。九九年首季在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年中,男性的失業率比女性多出四點五個百分點,而從就業數據顯示在新創造的職位中大部分是服務業的非技術工人,這些職位較多聘用女性,男性非技術工人的需求較來較少。

  45. 對展翅計劃的評論 • 缺乏非技術職位是造成青年失業問題的關鍵原因,看不到這結構的社會因素來對症下藥,而將青年失業問題的重點放於青年人個人因素如缺乏責任感、紀律及語文能力 • 香港的展翅計劃只會步很多歐美國家的失業青年訓練計劃,淪為政府減低青年失業率的方法、青年獲得失業援助的條件及僱主獲得廉價勞工的途徑。

  46. 對展翅計劃的評論 •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研究顯示有關政策能對解決失業問題有幫助,但若要政策成功,必須小心針對個別失業者及僱主的需要才出介入(OECD 1997)。不一樣的失業者,要有不一樣的對應政策。 • 研究發現職業訓練或再培訓課程如果是傳統的課堂授課形式,尤其是那些為所有失業人士而缺乏針對性的訓練,效用通常不高。研究亦指出這類課程對重回勞動力市場的女性幫助較大,而對青年失業者的幫助較少。

  47. 對展翅計劃的評論 • 展翅計劃中的最多只有十九星期的短期職業技能訓練,以及以傳統的授課方形去教授電腦技術訓練,實定對青年人尋找工作並無很大的實質幫助。 • 展翅計劃只能為這些失業的年青人提供有些有意義的餘暇活動及集體生活,令他們生活得較積極。但缺乏適當的職位,仍然是青年就業問題的關鍵。

  48. 對展翅計劃的評論 • 如不甘於淪為降低失業率的門面措施,就必須更有針對性,根據僱主的特定需要對青年人進行相關的「職前訓練」。學員在修讀有關課程前,應獲得詳細深入的輔導,協助其選擇有關課程。而有關訓練須配合其他計劃如求職協助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用。

  49. 毅進計劃 • 特區政府大力提倡終身教育,目的就是鼓勵巿民持續進修,以提個人的知識和技能,加強就業的競爭力。 • 毅進計劃是政府為建設「終身學習」社會而推行的一項新措施,目的是為中五離校生,及其他有志進修的成年人,提供結合學術及實務技能的進修課程,作為在事業上晉升或繼續進修的階梯。

  50. 毅進計劃 • 目標: • 擴大中學程度人士接受持續教育的機會; • 提供兩文三語及資訊科技應用等訓練,為學員就業及持續進修打好基礎; • 確立並推廣「終身學習、自強不息」與「持續自我增值」的概念; • 提高香港人力質素,增強競爭力。 • 毅進計劃是由教育統籌局策劃,並由香港專上學院持續教育聯盟十間專上學院提供課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