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24 Views
高效课堂 —— 素质教育的突破 !. 山东省昌乐二中素质教育实施 与 “ 271 高效课堂体系 ” 解读 昌乐二中培训中心 胡 超. 当前教育现状. 钱学森世纪之问 诺贝尔之殇 《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 温总理的担忧 “ 以人为本 ” 的缺失. 当前课堂现状. 三百多年历史 满堂灌、填鸭式、一刀切 学生苦、老师累、家长急 被动接受、缺少探究与创新精神 主导、主演、主角、主人、罢占 沉闷、毫无兴趣、厌学、逃学、走极端 关注知识与教材 > 关注 “ 人 ” 克里斯 · 沃特金斯两种价值取向调查
E N D
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 山东省昌乐二中素质教育实施 与“271高效课堂体系”解读 昌乐二中培训中心 胡 超
当前教育现状 • 钱学森世纪之问 • 诺贝尔之殇 •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 温总理的担忧 • “以人为本”的缺失
当前课堂现状 • 三百多年历史 • 满堂灌、填鸭式、一刀切 • 学生苦、老师累、家长急 • 被动接受、缺少探究与创新精神 • 主导、主演、主角、主人、罢占 • 沉闷、毫无兴趣、厌学、逃学、走极端 • 关注知识与教材>关注“人” • 克里斯·沃特金斯两种价值取向调查 • 无效、低效
新课改的核心 • 育人为本 • 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课程改革 • 课堂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的实质 • 教育本质的回归 • 新课改核心理念的落实 • 师生角色、关系的重新定位 • 生本教育践行、学生主体的体现 • 实现课程改革的必要措施
高效课堂的实质 • 通过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落实孩子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孩子,建立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教评体系。 • 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苦学到乐学,由会学到创学,主动自主,自动自发,如痴如醉。 • 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包办代替,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 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质疑的能力,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 。
昌乐二中素质教育施与271高效课堂 一. 学校介绍 二. 学校特色 三. 课改背景与模式解读 四. “271高效课堂”核心要素 五. “271高效课堂”配套工程 六. 课改带来的收获 七. 课改问卷调查 八. 昌乐二中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一.昌乐二中简介 山东省昌乐二中,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创办于1959年7月,现拥 有两所分校、158个教学班,8800名在校生,652名教职工。
二.昌乐二中五大特色 • 课改亮点——271高效课堂 • 校本课程——海量阅读 • 校本课程——大德育社会实践 • 独具特色——小课题研究 • 规范化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3.校本课程——大德育社会实践 最好的教育效果是在情境感受中产生,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受教育的过程。
4.独具特色——小课题研究 重复产生倦怠,研究涌动激情 一、宣传发动:教育即研究,教学即研究 二、头脑风暴:问题即课题 三、确定课题小处着手,一人一课题 四、课题报告审查: 五、课题研究 六、课题中期总结 七、小课题研究答辩 八、教育科研总结
5.学校管理 • 规范化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 核心工作部:育人+教学 • 职能工作部:协调与服务 • 纵向与横向的结合
三.课改背景与模式解读 • “新课改”、“规范办学”等大背景 • 校长的教育梦想 • 对教育现状的思考 • 出国考察 • 杜郎口的启示
模式解读 • 1.学习内容方面: •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 70%的知识——合作学会 • 10%的知识——老师教会 • 2.学生组成方面: • 20%学生——特优生 • 70%学生——优秀生 • 10%学生——待优生 • 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 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 4、智商、情商、行商
四.“271高效课堂”要素 • 导学案与备课系统 • 小组建设(培训)系统 • 课堂流程系统 • 评价系统
(一)导学案与备课系统 • 编制严格走程序(与备课融为一体) • 编制指导思想 • 导学案的作用 • 编制要规范 • 导学案的落实
1.编制严格走程序 • 主备人提前备课 • 学科研究小组通研 • 主备人修改 • 任课教师通研、集备 • 包科领导把关签字 • 印刷使用、电子稿上传资源共享
2.编制指导思想 • 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要在 “导”、“学”、“案”三个字上下更夫; • 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两个原则; • 导学案设计要立足学情,贯彻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原则; • 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层次感、立体感、新颖感,与生活实际结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导学案的作用 • 高效课堂的路线图、载体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习惯与能力 • 规范学生的预习 • 课堂讨论与展示的有效载体 • 以后复习的重要材料
4.编制要规范 • ①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明确课前预习内容,所用的时间(15分钟)及使用方法、要求。 • ②学习目标:按新课程三维目标准确设定,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 • ③自学引导:“自学引导”引导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一种能力。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要分解、细化。 • ④合作探究:题目设置注重能力培养,纯知识性题目不设计,能直接找出答案的题目少设计,不需要讨论的题目不设计;多设计与生活有关的问题。 • ⑤知识链接
5.落“实”导学案 ①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②提前1-2天发给学生,认真批阅增强备课针对性,不批阅不上课。 ③实行第二次批阅制度,检查学生整理、落实、用双色笔修改情况。 ④两次批阅都给出评价,课前要进行反馈,对各小组量化。
导学案反馈 • 优秀个人: • 王奇、王众、董青、毕文鹏、王敬雯、周同桐、赵宇、公超、鞠建华、王睿、李华凯 • 优秀小组:3组、4组、6组 • 存在问题: • 1.回答问题脱离诗歌文本内容,罗列术语。 • 2.知识链接缺乏勾画。答案太简略,字数太少。 • 自主学习主要错误: • 1、鹧鸪(zhè gū) 晌午(shǎng)发饷(xiǎng) • 2、凭阑:倚、靠
(二)小组建设系统 • 关于小组长 • 小组组建 • 小组分工 • 小组评价 • 小组培训 • 小组文化
1.关于学习小组长 (1)定位: 助手、学习领袖、学习英雄。 (2)要求: 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 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 ③乐于助人、负责任。 ④组织、管理能力强。 ⑤集体荣誉感强。 (3)职责: 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自主、合作学习。 ②帮助B、C层,实现 “兵教兵”。 ③负责小组作业收交。 ④检查《成长日记》的落实。 ⑤监督各项班规的遵守情况。 ⑥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
《积分记录》:小组成员积分评价指标 • 成长日记的使用(0 -2分) • 课前准备(0 -2分) • 课堂参与度(0 -5分) • 课堂、自习纪律(0 -2分) • 作业完成(0 -2分) • 学习档案的使用(0 -2分) • 卫生状况(0 -2分) • 其它方面(0 -2分) • 参考上述8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 • 每周六统计好小组成员一周成绩,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
2.组建原则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量 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 (3)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 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 别互补,性格互补。 (4)都有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旗。
3.分工:承担一定角色、担负一定责任 (1)每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 (2)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3)学科组长每学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 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评价:评价是武器 (1)学科班长负责课堂评价,值周班长评选每周优秀学 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 (2)每周一次“展示之星”“点评之星”“质疑之星”和“助 人之星” 评选活动。 (3)评价内容多种多样: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 行小组捆绑式评价。 (4)奖励方式多种多样:流动红旗,最佳小组,最佳位 置等。
★★★★★五星级点评之星 ★★★★ 四星级点评之星
5、培训:培训就是最好的管理 (1)培训学生高质量的预习能力:预习深入是课上高效的前提。 ①学会思考,不懂得用红笔划出,课堂上重点突破。 ②以一个小组为单位组织预习,组长发挥领袖作用。 (2)培训学生定计划的习惯:定计划是合理分配自主时间、提高效率的保证。 ①用好《成长日记》,计划好每天6节自由支配时间。 ②先巩固后预习,先复习后作业。 (3)培训学生强烈的目标意识、效率意识:学生的强烈目标意识、效率 意识是“271高效课堂”实现的根本。 ①目标意识:A层要有拓展,目标达成120%,B层目标达成100%,C层目标达 成超过80%,全力以赴投入学习,不浪费一分钟。 ②效率意识:在各个环节中,清晰认识自我,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确保当堂 内容当堂解决。 ③反复培训:九十九次重复形成一个习惯。
(4)培训展示点评能力: “271”课堂的核心环节。 展示: ①口头展示声音洪亮,脱稿;书面展示认真规范,书写量多的概括要点。 ②多用书面展示,书面展示人尽量多。 ③迅速到“聚焦处”,积极、有序。 ④非展示的同学要学会倾听,整理答案,准备点评、补充点评、质疑。 点评: ①点评要规范:声音洪亮,“讲” 不是“背” ;面向同学,微笑点评;注意点评过渡语言。 ②点评要讲究方法:先点评书写、规范;再点评对错,应该怎么做;最后总结规律方法。 ③点评要讲究效率:在短时间内点评完毕,言简意赅;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应大方的让出,不要浪费时间。 ④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整理、完善答案,并大胆质疑。
(5)培训学生的表达能力:消灭语病 ①每节课对每个展示者反复纠正和 ②周六晚值周班长班会制度。 ③周六“展示之星”、“点评之星”演讲 制度。 ④语文、英语课内五分钟演讲制度 (脱稿)。
梦想讲坛——梦想在这里起飞 要求: 1、脱稿,有激情。 2、自然、流畅。 3、声音洪亮。 4、题目板书在黑板左边。 5、同学们认真听讲,鼓掌感谢。
(三).课堂流程系统 • 读书自学 自主探究 • 完成学案 训练应用 • 分组合作 讨论质疑 • 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 • 清理过关 当堂检测
总体要求: • 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 由教书到教人。 • 学习目标贯穿课堂始终,即重视预设又重视生成。 • 民主、平等、和谐是主旋律。
1.学习目标:课堂的方向盘 • 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有的放矢。 • ①按新课程三维目标设定,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 值观三位一体。 • ②表述准确具体、可操作,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 • ③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既重视既定目标的达成,又要注重生成 • 目标的生成和挖掘。 • ④一到位,二围绕,三回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扎实掌握重要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质疑探究,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感受屈原的正直以及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学会实验电路的设计。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点评质疑等方式,掌握用综合分析电路的方法。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以严谨的态度分析问题,享受成功的快乐。
2.自主学习:自学才能有备而来 • ①先自学再讨论,每个学生有了 • 困惑后才能探究、交流、质疑。 • ②导学案提前下发,认真批阅。 • ③明确自学的时间、要求,任务一定要具体。 • ④教师及时巡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3.合作探究 ①明确讨论内容、时间、要求和达到的目标。 ②学科小组长安排任务,分工明确。搞好管理不能假讨论。 ③先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 ④做到收放自如,即不能蜻蜓点水式又不能漫无边际。 ⑤教师参与小组讨论,了解问题,为展示点评做准备。
4.展示 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①展示的分工用表格打出来,直观具体。 ②展示要脱稿,变一一展示为重点展示、分类展示。 ③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书面展示的人尽量要多。 ④一般由C层、B层展示,由A层负责点评或拓展。 ⑤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有事可做。 ⑥教师认真倾听,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错误,为点评做准备。
展示要求: 1、口头脱稿展示时,面向同学;口头展示:语言简洁、准确,声音洪亮;书面展示:规范快速,注重总结规律方法; 2、讨论完毕总结整理完善,力争全部过关。 非展示同学: 在同学展示的时候继续讨论或记忆总结。并学会倾听,学会整理自己的答案,准备点评补充和质疑。 点评要求: 1、点评时声音洪亮脱稿,注重自己的“教态”。 2、点评讲究方法:先评书写、再评对错、后总结方法规律。 3、点评讲究效率:言简意赅,遇不明白时及时让给其他同学 非点评同学: 注意倾听、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大胆提出。
5.疑难点评 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 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①老师点评适时、适度,深入浅出、一针见血。 ②老师善于追问、引导、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 ③让出讲台,不和学生“抢风头” 。 ④高效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对生成问题保护、引导、解决。 ⑤注重即时评价,一评知识点,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
6.当堂反刍和检测 动静结合才是落实 ①留出至少五分钟学生总结、梳理。 ②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教给学生整体把握一节课内容的思路和方法。 ③教师口头检查,学生之间一对一检查,书面检测等。 ④课上主动检测过关,课下主动整理典型习题本。
7.课堂评价:为小组学习点火 ①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 ②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表扬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 ③评价的变化三个指标: 参与率: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 精彩度:观摩方自动为展示方鼓掌喝彩为依据。 含金量:展示方展示内容的正确度、创新度、思维度。 ④评价与内驱力的调动